1.《不可救药》
西周末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周厉王即位后,更是连年发动战争,鱼肉人民,民众纷纷起来反抗。老臣凡伯力劝周厉王实行德政,挽救国家。周厉王根本不听,其他大臣则说凡伯不识时务。凡伯气愤地写了一首诗,说周厉王气焰嚣张,不可救药。果然,国人很快发动了*,周厉王逃跑。
2.《大公无私》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县令,谁能胜任?”祁说:“解狐能胜任。”平公说:“他是你仇人呀!”祁说:“您没问谁是我的仇人啊!”平公又问祁:“朝廷缺个法官,谁行?”祁说:“祁午能胜任。”平公说:“那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说:“我儿子不能做法官吗?”孔子听说这件事称赞祁黄羊大公无私。
3.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有一个叫寿陵的地方,那儿有一位少年,不过咱们不知道他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觉比不上别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别人站着好看,坐着也好看。他见什么学什么,但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都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然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4.《胸有成竹》
文与可是北宋时期画家,尤其擅长画竹子。他在窗前种了一片竹林,每天都认真观察竹子的状态,掌握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中的形态变化,对竹子的生长状态了如指掌。他在画竹之前对如何构图、落墨都心中有数。他的朋友晁补之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5.抛钻引玉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gǔ)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来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一定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后来赵嘏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查看更多儿童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儿童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2089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