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将受到先辈的智慧点拨,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做人的智慧。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fán,烧烤)宜。”竟斗而讼(争辩是非)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从前有一对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哥哥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吃最好,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最好。”争吵起来,而且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用一半煮一半烤的吃法解决了他们的争吵。随后兄弟俩再去找天上的飞雁,飞雁早已又高又远地飞走了。

这则寓言,表面意义是不要一味地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虽然前提虚无缥缈,但依然两个人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让人哑然失笑。这犹如两个人商量买彩票,彩票没有买之前,两个人激烈争论奖金该如何分配,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发展到大打出手。

引申意义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象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任务需要阶段性完成,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而忘记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在令人激动的黄粱美梦中,回到冰冷的现实。

这个故事,还说明,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大雁如何吃,是在打下大雁之后的事情,不是在未打下大雁之前需要争论的事情。两兄弟当时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齐心协力,把天上飞的大雁打下来,不管是舒雁,还是翔雁。大雁没有打下来,不管是烹,还是燔,都没有了基础。因此,我们处理事情应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这犹如四岁男孩跟三岁女孩说,我们又不是一两岁的孩子,我会对你负责的,一样荒谬。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敛缩气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从前,楚灵王喜欢读书人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楚王好细腰”的闹剧说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灵王以个人的好恶去规范臣下的行为,并以此决定亲疏,这就必然会引起下属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宠。如此上下互动,渐成风气,势必会酿出大祸,危害国家,毁掉个人。应该说,这个历史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如何安身立命,也不失为一个深刻的教训。

也说明,上有不良嗜好,下必有谄媚之人。领导喜欢别人为自己抬轿子、吹喇叭,下面必有相当的人吹嘘领导的圣明,已经达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程度,几千年才出一个这样的圣贤。

真乃“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也。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故事梗概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即使怀着向好的目标,事情做过了头,也会产生“过犹不及”的结果。对孩子爱过了头,就成了溺爱;宽容过了头就成了纵容;认真过了头就成了偏执。因此,如何把握度,是十分重要的。也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虽然不能像鲁迅所说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那样跃进,但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样死劲。思考问题就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

想看更多改写古代寓言故事精彩内容,请点击改写古代寓言故事查看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