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作文
拿来主义作文(集合四篇)。
拿来主义作文 篇1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昏黄,午后,庭院里。
外公躺在木藤椅上小憩,他身边放着一个圆形茶桌,茶桌上除了一个龙纹紫砂壶,还搁着一台老式收音机,而这歌声便是从这老古董里发出的。
到了夏天,外公不愿在室内吹空调,更乐意在挂满葡萄藤的庭院里休憩,而与他相伴的有这张木藤椅,还有这收音机。
这首歌,他尤其喜欢,说是每每听着内心都能升腾起一股雄浑的自豪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一条大河,波浪拍打着两岸,微风习习,裹挟着稻花香。委婉细腻是真,雄浑豪迈却未寻觅半分。”我常疑惑,便这般问过几次。
他只是笑我,说你们小娃娃听不来,也听不进,只有像他这般的老骨头才乐意,才欢喜。
我不答应,他这般说法委实小觑了我。外公见我不悦,也不急着哄我,只是把我拉到一旁,让我好好听完。
“这是美丽的祖国……”
不知为何,这一合声起,如万马齐喑,似九洲风雷,在我心里跌宕起伏。我竟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只好朝外公望去。
外公按下暂停键,风马牛不及地问了一句:
“小蓓,你爱咱们的祖国吗?”
我点点头,我喜欢中国,这不假,这个国家安定繁荣,蒸蒸日上,强大的国家谁不喜欢呢?
“你眼里的中国是啥样子?”
“幅员辽阔,高山流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我背着书本上的内容,算是回答外公的问题。
不对不对,外公对这次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指着收音機,继续说道:
“繁荣昌盛是中国,内忧外患也是中国;风调雨顺是中国,天灾人祸也是中国;勤劳勇敢是中国,作*犯科也是中国。我们这个国家历经了太多太多,多到穷尽我们一生,也只是沧海一粟。”
我继续追道:
“那这些和这歌有什么联系呢?”
“总算问对一道题!”外公似乎兴致高昂,他接着说道,“这歌里有咱中国人的灵魂,你听得出来不?”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便是中国的魂,她绵长上下五千年,屹立不倒时,要居安思危;山河破碎时,要团结一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才是在歌声中留下的豪迈!
外公突然转头对我说:“和你分享一个故事。”
“作家龙应台在香港大学有一个演讲,叫《一首歌,一个时代》。期间有一个小插曲,令观者振奋不已,倒不是演讲内容,而是龙应台问台下观众,你人生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的时候,一位中年大哥拿到话筒说,是很多师兄带他们唱的《我的祖国》。”
外公顿了顿,心驰神往,继续说着:
“当时龙应台不相信,反诘了一句,这首歌怎么唱?”
“话刚问完,全场响起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第一句唱起的时候,歌声还很单薄,有点怯生生地。但越往后唱,现场加入的人也越多,歌声越大。最后,观众们连唱了五、六句,到最后一句时已经变成了全场大合唱!”
外公讲到这的时候,眼眶润湿,他默默说着:“这才是中国味,这种味道是永远不会变的。”
我深以为然,思绪飘向那芦苇湖畔……
“一条大河波浪宽……”
拿来主义作文 篇2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那文明的韧性又是什么呢?文明如光,文字如灯,文明的传承,特别是久远文明的延续,靠的是文字的传播;如果没有文字的出
再优秀的文明也有可能中途失传。可见,文明的韧性需要文字这个载体。
在我们地球村里有着诸多先进的文明和文字。古埃及帝国有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有楔形文字,古老中国有汉字。但时间如同一块磨刀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很多古老的文字一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毫无韧性,嘎嘣一下,粉身碎骨。唯独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得以流传下来,文明的韧性没有被岁月这把杀猪刀割断,靠着绵绵的韧性,延续至今。
秦朝“书同文”让文明韧性增强。中华大地上,曾经靠着结绳记事传承文明,但这明显不给力。最初出现的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悠久之美。这段时间,虽谈不上优秀,但韧丝不断。为了让文字更加利于交流,一代雄才秦始皇,开始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中华文明从此步入了动力强劲的快车道,韧性从此更韧。
文明的韧性体现为文字的演变之美。文字在演变的过程中,跟着文明的步伐,不断进化和发展,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草书和楷书,文字逐渐变成了美的藝术,成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书法艺术,像一杯美酒,醇香浓郁,令人陶醉。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典型代表作品。里面的字,或端庄大气,青松挺立;或勾画了了,龙飞凤舞;或豕突狼奔,各具形态;或古朴笨拙,暗含哲理。
文字的消失,就是对文明韧性的破坏。在日本进攻中国时,中国东三省被长期霸占,日本人深知中国文明的坚韧,居然对满洲国里的小孩,从出生起就改用日语教育,上学一律写日本文字,妄图实行语言霸权的奴化教育,结果幸好没有成功,否则中华文明由此割裂。可见,文明的韧性首先是语言的韧性,对语言和文字韧性的保护,就是对文明韧性的保护。
值得庆幸的是,曾经一统天下的英语不再是世界的用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喜欢汉字。随着中国文明韧性的增强,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纷纷设立。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起,截至2018年,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字誉满世界,表明中国文明韧性更韧、地位更高。
拿来主义作文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信息爆炸,日新月异。千禧年后的一代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教育资源,学习强国,在我们的教育上花的本钱越来越多。可是,当你的个人能力越来越强,外界的赞美铺天盖地地袭来,对自我的认可也越来越多时,你是否已经走入误区,是否意识到,接受自己的不足和承认别人的优秀也正变得越来越难?
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大多数人,称赞鲍叔,都在说他“珍惜朋友情谊”“有容人雅量”“举贤不避亲仇”,但是我认为他最珍贵之处,是他有一个很清晰的自我认知。
古希腊时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可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认识我们自己呢?
因为,清晰的自我认知会让你清楚自己的在集体中的定位,从而化集体的利益。就像管仲临终时拒绝齐桓公将相位传给鲍叔牙,说鲍叔牙为人板正,做清官可以担宰相之位不可,能力低者不屑一顾,犯错者记忆终生,上不讨好君心,下不迎合民意,“非为宰相之才”。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于是管仲为相多年,助齐桓公成就大业,孔子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而集体利益的化最终会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化。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写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是一块泥土,连接成整块大陆。在一个集体中,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就像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整个人类联系在一起一样,我们的个人价值往往需要通过集体来实现。因为,社会的形成不是肉体的叠加排列,而是精神灵魂的碰撞交流。脱离了群体而讨论自我实质是一种形而上的自我,社会价值是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尺,我们自古以来从“达则兼济天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社会认可的价值往往不在于个人本身,而在于他创造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固然值得追求,但社会价值的创造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身处世、获得认同的基础,只追求自我价值的生命终会在时间长河中化为齑粉。
今人形容我们这些零零后,大多不会再用诸如“无知”“幼稚”这些词语了,大家喜欢上一种新的描述,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个词是由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可是,倘若鲍叔牙就是这么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齐桓公还能成就霸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鲍叔牙通过举荐管仲提升了他的个人价值。今人大多都在赞美他容人的雅量和举贤不避亲仇的大气,往往忽视了他的大智慧。今人为什么会知道鲍叔牙?因为管仲干出了一番事业,有司马迁给他作传,人们欣赏这位手段厉害的政治家,钦佩这位名相时,才知道管鲍之交。鲍叔牙死后,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和封地,他的美名千古流传,他可能在政治谋划上不够聪慧灵活,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大智慧,在成就了管仲的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
在我们这一代中,有管仲气质的人有很多,但是,你是否愿意暂时放下自己,在路边去为“管仲”们鼓掌呢?鲍叔牙的存在之于历史长河不过如蜉蝣朝生暮死,而生命的延续却是薪火相传绵延不息的,将他的价值寄于社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所以,我们都得重新审视一下自我。在接受自己的不足和承认别人的优秀之后,提升自己和重新定位自己。对我们自身的威胁,不是缺陷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缺陷的认识的不足,掩耳盗铃通往不了更远的道路。哪怕我们做不了牡丹,我们做一株苔花,在扎根的日子里默默沉淀,用全部的力气去绽放,盛日不到处,清风恰自来。
认清你自己,接受你自己,成就你自己。尘埃之微,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也可增辉月光。哪怕你此刻站在平凡的某个角落,都能慢慢造就伟大。
拿来主义作文 篇4
我很喜欢白色金盏花。
我总想着,如果我的花园能从深浅不一的橙色变成一片雪白就再好不过。
绿手指的老奶奶最会筛选种子,我试着种下她送给我的第一袋。
它们在第一个春天里开在我的小花园里摇曳,偶尔被发现的那一两星并不显眼的白色会收获路人毫不吝惜的赞美。
“我会为你塑造一个纯白花园。”
原来世界的各个角落有那么多和自己兴味相投的人。简单的敲击之后,一个充斥着信息量的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自己的孤独无法消解的小动物嗅了嗅鼻子,在二进制的丛林里找到一个又一个同类。黑塞所说的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的解读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成为了一种可能性,每一次的浏览和评论、点赞和转发都像是一次无所谓空间距离的灵魂投契,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气连枝的彼此而欣喜若狂。
第二袋种子来源于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在小花园里筛选出的最白的那几朵金盏花。“我仔细挑选过了,这一次的杂色一定很少。”
于是,第二个春天的花园里,已经不见了橙红色,而白色几乎染遍我的花园。
大数据时代里的互联网和精心筛选后的种子一样,是有记忆的。它记得你偏爱白色胜过深红色,偏爱这个话题胜过另一个话题,下一次搜索的时刻就是它展示记忆开花结果的季节。世界正在空气中无线而无限的网络里一点点缩小,眼不见为净的愿望在慢慢实现,交结五都雄的少年侠气也正恣意挥洒,小小世界里几乎没有否定的声音。
第三个春天,花园里一片纯净的白,像绿手指奶奶应允的一样。
数据把世界缩小成了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时间没有了流速,空气不再流动,刻在墙上的赞同的观点指数增长,四方格子里的一切都在凝固,包括身处其中正敲击着键盘咧嘴笑的人。
一切似乎恰合心意。
然而,道契机缘岂偶然。互联网就像童话里老奶奶的绿手指,在一次次数据的迭代里筛选着种子,把你最爱的那朵白花种出来捧到你跟前,你舒适地坐在电脑前和赞同你的人一起热切地交流着你们恰好共同喜爱的话题。从此眼前那一片白施下了咒语,于是其余的姹紫嫣红开遍也不过是可以忽视的劣种。
种子的确可以被筛选,但作为人去选择所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思考的权利却不应该在虚拟时代里被具象成一个个数据点分门别类贴上标签。电脑或是手机后的人的情感和思想并非陶土,不该在一次次靶向投放后被塑造成没有生机的摆件。无论是惺惺相惜还是感动共鸣,那都是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时的眼神交汇,而非算法精妙地推测好时间地点的守株待兔。算法精准但也冰冷,这并非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互通。“玫瑰是没有理由的”,而美与情绪也正如安杰勒斯的玫瑰花,毋需互联网刻意的贯通和放大。心期默契真如见,何必追随与拍肩。当互联网把思想当成陶土试图塑造,流水线制造、填鸭式灌输,持续不断的激动与高潮之后只有精疲力竭的在那个被压缩到致密的小房间里昏昏睡去,看不见窗外还有良辰美景。
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再有选择性地包容并非我们所偏爱的事物、不愿意接受自己小小圈子之外的信息,终会以快乐而空虚的神情被塑造成互联网所希望看到的那个封闭自我、乐于轻信、仿佛沉迷于药物一样沉迷于定向投放的样子。
我的花园里从此只有我最爱的白色金盏花,同样热爱它的人们纷至沓来送上夸奖,热烈但刻意。
我似乎开始想念那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想尽办法想要抹去的橙红。
- 我们精彩推荐拿来主义作文专题,静候访问专题:拿来主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