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06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优秀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教师授课前,都会备好教案。教案应简明扼要,不应写得过详,各位老师都准备好自己的教案了吗?以下内容是课件之家小编特地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熟悉05的顺序.

2.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和有关0的加减法算理.

教学难点

0的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

问: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

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

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学习新知

1.认识0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谁知道0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0是不是一个数呢?

0既然是一个数,那么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2)理解含义

分步出示图片:茶杯图.

问: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这个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这个集合圈呢?一个茶杯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学生读:0

问: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0的用法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们说在数序当中,0应该排在哪?请你拿出数字卡片0,在桌上摆一摆.

问:你把0摆在了哪?为什么要把它摆在1的前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先顺读,后倒读.

师:请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出示图片: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指导书写,演示动画0的写法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2.有关0的加减法

师:我们了解了0的含义,学习了0的写法,你们还想研究0的什么知识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出示动画0的意义

问:小男孩儿的手里拿了几个气球?现在怎么样了?(放了两个)手里还剩几个?

结合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2=0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

生: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要从原来的2个气球里面,去掉飞走的2个气球,所以用减法计算.

问:2减2为什么等于0?

生:从2里面去掉2,结果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等于0.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算式.

观察后找规律.

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样的数相减,得数是0.

(2)出示书上的蜡笔图.

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

小组讨论: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加0为什么还得4?如果是0+4呢?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汇报.

(3)想一想:5-0=?

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5减0就是从5里面去掉0,也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得5.

问:谁还能举出几减0的例子?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4)做一做

3+0=□4-0=□0+2=□

0+0=□5-4=□1-1=□

小结、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写数

2.排序

3.看图列式

4.在田字格中写数字.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2】

一、看图写数。

二、想一想,做一做。

1、写出上的数。

235431

2、

3、看图填数。

比少;比多。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2个:☆☆☆☆☆

涂第2个:☆☆☆☆☆

三、画一画,你能行!

(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

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四、从小到大排一排。

304152

五、在□里填数。

六、请你先认真地看图,然后想一想,再填数。

七、登山。

*请你试一试。

1、□-□=3□+□=54-□=□

2、

*****************

*说说心里话*

*****************

小朋友,请你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选择你所要的答案,在下面画上横线。

1、我()上数学课。

(1)喜欢(2)不喜欢

2、我()举手发言。

(1)喜欢(2)不喜欢

3、老师经常()。

(1)表扬我(2)批评我(3)不批评也不表扬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3】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有关0的减法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

3-0=4-0=0+2=

0+0=5-4=1-1=

(全班集体评价)

3、第30页的第3、4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第1幅图:原来有3个苹果,摘下1个,还有几个?3-1=2

第2幅图:原来有3个苹果,摘下2个,还有几个?3-2=1

第3幅图:原来有3个苹果,摘下3个,还有几个?3-3=0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1页的第7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填上数。

3、自己独立完成第8、9题,然后订正。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说明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①刚才已经介绍过了,这一单元是由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拆分得来的。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义务教材相似,只是不再采用一个数一个数认识的方式,而是合并为三个部分。把6、7结合教学,8、9结合教学,10由于较特殊仍单独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②而且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了一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相应的加减法,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

2.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单元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比较注意现实性。

①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原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如第72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③再次,教材除了在和计算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在教科书的第46和57页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科书的第47页、第51页、第58页、第62页安排大量用数学的内容,还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6、7的认识及加减法。

1.16、7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6和7。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先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人物(6名学生,7个人,加上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6和7,让学生认数6和7,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小棒。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43页,与1~5的认识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借助点子图来比较数的大小,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义务教材中都是呈现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这里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了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5再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

(4)第几。与1~5的认识不同的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将数的基数与序数含义同时进行教学。

(5)写数。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44页,我们设计了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抛弃形式的东西,领会其相同的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由4和1组成5、3和2组成5,联想出1和4组成5、2和3组成5。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1.26、7的加减法。同义务教材相同,首次通过操作教学一图两式及写算式。教科书第45页,首先安排了摆小棒和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分别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的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接着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46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47页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教科书第51页也安排了类似的用数学的内容。

2.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

1.18、9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8和9。教科书第53页,与6、7的认识相同,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图引入――数数的资源更加丰富了,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8和9,让学生认数8和9,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54页,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将相邻的3个数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7再增加1是8,8再增加1是9;8比7大1,9比8大1。

(4)第几。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也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不同的是让学生分别将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5)写数。与6、7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55页,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摆出8和9的组成,并且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

1.28、9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56页,提供了一幅画有8个恐龙的图,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一图四式。接着在教科书的第57页,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再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在教学一图四式时,在教科书第56页,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教学要求与义务教材有所不同。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原来义务教材要求学生能看着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现在教材中有的学生写出一个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加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减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四个算式,都可以,只要不错就可以。反映了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教学中老师应灵活掌握教学要求,不要试图在一节课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有过程的,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互通有无,互相启发学习数学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57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计算器键盘上的数字、电话机上的数字、街道小区编号、车牌号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通过这些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能用学到的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58页安排了一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的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除主题图换成了和平广场放和平鸽与原来不同外,其它方面与义务教材相同。

3.110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10。教科书第64页,由和平广场的主题图引入――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10,让学生认识,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10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65页,同样是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相邻的数9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2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9再增加1是10,10比9大1。

(4)第几。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数的序数含义了,这里就没有象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5)写数。与前面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向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教科书第65页,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10的另外4个组成,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3.210的加减法。省去了学具拼摆等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计算,而且在计算5+5和10-5的时候,还取消了点子图,让学生直接想10的相应的组成算出得数。要求进一步提高,反映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

第69页第10题,统计拼摆小鱼用的黄色和红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减法。关于小鱼头部的黄三角形算几个,有的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重复数?我们认为在一年级(上)不主张重复数,义务教材也是在思考题中出现的。而且由于是用卡片拼摆出的鱼的图案,统计黄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所以不用考虑拼在一起的大三角形。如果学生算上了大三角形,也不能算错,应肯定他是对的,但不要故意引导学生去重复数。第11题,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呈现了一幅学生们在农家小院里玩耍的情境图,这次是第一次出现给出算式让学生找情境的题,以前都是看图让学生列算式。而且在前面讲加减法含义时我们有过这样的渗透,让学生体会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老师们记得吧,学生拿着纸鹤走到一起的情境。现在是渗透不同的事情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明。

3.3填未知加数。教科书第70页,通过事物的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里填几。

4.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科书第72、75页,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来解决,并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教材结构与义务教材相同,但在素材的选取及呈现方式上与原来相比更形象直观,更具有连续性。

例如在加减混合这一部分,我们呈现的主题图与义务教材相比更形象、直观而且与算式联系更加紧密了。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75页,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用4+3计算,现在有7只;后来又飞走了2只,再减2,下面配合给出算式4+3-2来计算。我们用连续的情境图清晰地表明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给出算式,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加减混合来解决,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建议

以上就是这一单元的内容,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在每一小节之前都安排了一幅主题图,除了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6、7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可充分挖掘画面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编写数的认识时,教材都是从数数、认数、数的顺序、相邻两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写数、数的组成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认识的。教学当中老师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材当中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在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教科书第82~83页,这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的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了学习线索。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有以下五个活动组成: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在教学中,老师应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活动。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单纯的看图说话或看图回答问题的学习材料,应该设计成学生的活动过程。在调查时,听了两节课都非常精彩,老师组织的好,学生配合的也好。老师在小组间巡视,每一组学生把这些活动都做了一遍,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活动,并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例如数字谜宫的活动,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们在书上画一画就完了,而是真的在教室的地中间画了一个数字谜宫,让学生去走一走。在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不想和前面的同学走同一条路,就想办法走出不同的路。整节课上下来非常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量很大,并且很愉快。

另外,教材提供的只是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增加,从而使活动从内容到实际更加适合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的书写0。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

2.数字卡片1~5和可以写0的空白卡片。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3.(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含义一:―――什么都没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让学生描述三只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并适时的揭示谜底: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呢?数数看。

指导学生看图:1、盘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2)

2、小猴看了很谗先吃了一个,盘里还剩几个?用几表示?(1)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一个,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

出示空盘子,没有表示没有的卡片,学生产生疑问。教师提问:用哪张卡片

表示,有吗?――没有。什么也没有用数几表示呢?0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板书课题:0的认识。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说说看,还有什么可以用0表示的呢?(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

含义二:―――起点

师: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表示什么?(0在这里表示起点)

师: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起点)指直尺上的数,按顺序读出0~5各数。看尺子读出0~5,5~0

说说看,还有哪些地方的0也是表示起点的?

温度计上的0,时钟上的0,起跑线上的0,

(三)教学0的书写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0了,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你认为0应该怎么写呢?

2.教师示范书写(在格子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3.学生先书空练习,你能写得更好吗?请你也来试一试,把书打开,写在书上。

4.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给他们加以评价,对比优点和缺点。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书本第三十页,练习四第一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学生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规范整洁。

练习四第二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小游戏:小青蛙要回家,谁来帮帮它?图片或者电脑显示都可以。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教材说明

这一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①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单元,我们认为太长了,在编写实验教材时把这个单元拆分为两部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老师们都很熟悉,义务教材中在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认识,而且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数的概念的,并且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之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很扎实。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不普及,许多学生入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学知识,有的根本没有学习过数学知识,这样安排,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而现在入学的儿童通过学前教育,有许多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有的孩子还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如果教材中还是一个数一个数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对1~10各数的认识做了调整,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

②但由于各地学前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掌握数学的水平也不同,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但多数是在唱数,对数的概念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的计算加减法只是在背数。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1~5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

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例如在教学计算4+1=?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1~5各数的认识。这一小节是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教学,从1~5各数的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继承了义务教材中好的思想,但在编排方式和呈现形式上有一些变化。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教科书第14~15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数数的教学: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

(2)1~5各数的顺序。

教科书第16页,与义务教材的编排相同,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①计数器是非常好的教具,很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在这,我们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拨计数器的操作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也可以用学具卡片做类似的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顺序。)②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为后面用直尺、数轴表示数的顺序做准备。我们关于数的顺序的内容的编写思路是先借助计数器、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教学,再借助直尺,逐步抽象到用数轴表示数的顺序。)

(3)1~5的写法。

教科书第16页下部,这次我们将1~5的认识集中起编排,1~5集中认数没问题,但如果集中教学1~5的写数,确实有困难。有的老师提出意见,一节课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写数。写数是一个教学难点,老师们都很清楚,学生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写3经常横过来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而且由于儿童的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学生身心发育有害。由于在义务教材中是1个数1个数地学习数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

这一次我们将1~5的写数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数。实际上教学是开放的,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符合实际情况。不必要一节课全用来写数,那样不仅很枯燥,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可以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每节课中,1~5各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会用一段时间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每节课利用十分钟来练习写数就可以了,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

(4)1~5各数的大小比较。

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就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编了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故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自然地去比较猴子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还有的老师把教科书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4吗?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顺序,3在4前面,所以3<4,3在2后面,所以3>2。

抽象的数学符号是很重要的,数学的抽象、简明与其符号化是直接有关的。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这些符号是一步步地出现的,先出现>(2的认识),再出现<(3的认识),再教学写法(6的认识)。现在考虑到学生对数的认识有基础了,花在认数上的时间少了,所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认识数学符号的教学上,就一同出现了三个数学符号让学生认识。在这里先是让学生认识,以后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经常出现错误,我们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有一位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符号的开口方向时,是这样做的:教学=时,在=两端各画两个小方块,数量相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表示相等;教学>时,在>的左边画2个小方块,右边画1个小方块,教学<时,在<的左边画1个小方块,右边画2个小方块,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开口方向,开口始终对着大数。②有一位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符号名称时,是这样做的:在>的左侧用简笔画画一条大鱼,在其内侧画一条小鱼,并给出口诀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于;在<的内侧用简笔画画一条小鱼,在其右侧画一条小鱼,并给出口诀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于,帮助学生记忆抽象数学符号的名称。在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很重要的。老师们尽量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老师们一定还有许多好的做法。

(5)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教科书第18页,教材此处的处理同义务教材第一次引入序数含义相同,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排队买票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我们教材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图,但如果只用一次这幅图就失去意义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将静态的教材动态化。比如有的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情境图并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现在小朋友排在第几位?前面有几位阿姨?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阿姨买完票后,小朋友排第几?,还有一些有条件的老师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符合生活实际,而且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

(6)几和几(数的组成)。

我们认为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很直观的方式,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认识加减法,而且确实佷有作用。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是将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在这里单独进行教学。

这块内容包括两部分:教科书的第19页,先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学生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5的组成。都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的组成。摆小花或摆小棒,把数的各种组成形式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配合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多种多样的练习,这些练习的要求都很明确,有一个题想请老师们注意:第22页第7题,这是有关序数的含义的一个操作活动,左边的学生说:我把红花摆在第二。右边的学生想:红花还可以摆在第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任意移动红色的花朵。使学生通过操作体会位置变了,顺序也会变,通过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的变化。有的老师问:可不可以分别从两头数出两种答案?我们不主张从两头数,教材中只要求从左数。因为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认识左、右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比较困难。教材中还没有讲左右的相对性,在二册才讲,所以不亦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读书、数数、摆放物品)从左数起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分别从左右两头数的经验也是可以的。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和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含义。

教科书第23页,加减法含义教学的基本思想与义务教材相同,都是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再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最后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帮助学生列算式。但实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

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教学加法含义时,是一个小朋友每只手里各拿着一个气球,然后将两只手合在一起,1加1等于2。这个活动虽然简单,但形象、直观地表明了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和在一起,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算。在教学建议中我们还特别建议老师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是加法的基本含义,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①我们很喜欢这幅图,但考虑到如果作为主题图放在这里有些单薄,因此这一次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故事情节,含义更丰富的素材。左边的1个男孩拿着1只粉色的纸鹤和右边的1个男孩、1个女孩各拿着1只蓝色的纸鹤走到了课桌前,都把手里的纸鹤放在了桌面上,放在了一起。1只粉色的纸鹤和2只蓝色的纸鹤飞到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来表示。我们的情境图中还提供了其它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如左边的1个学生和右边的2个学生走到了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表示;一个女孩和2个男孩走到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也可以用1+2=3表示。在此处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只用1+2=3一个算式就可以表示了,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老师们可以看到本书的封面就是釆用了加法含义的主题图。)②接下来还是小丑合气球的过程图(与义务教材中小朋友合气球图的思路是一样的)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③第23页的做一做,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说出算式。①②③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首先将教科书第25页第一幅图的情节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反复观察,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然后,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看图说出加法算式,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师还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如手拿铅笔、苹果、梨等普遍性的素材)表示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通过边摆边说的操作活动去感悟、去体会,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减法的含义。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这一部分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在呈现方式上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减法含义教学的情境与加法含义教学的故事情节就是连续的,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25页。教学加法含义的故事情节是三只纸鹤飞到了一起,合在一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男孩拿着1只纸鹤走开了的连续的情节,飞走了一只蓝色的纸鹤,飞走了,用减法。同样教学加法含义的过程图是小丑将气球合在一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的过程图是小丑的气球飞走了2只,飞走了,用减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

(3)加法的计算。

教科书第24页,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计算部分所做的最大的改革,就是突出算法多样化。老师们一定都有印象,过去在教材中出现大量数的组成的练习,在计算时也是先出数的组成,再计算,很明显是要求学生借助组成来计算。实验教材中不再这样呈现,老师们可以看一下,在计算4+1=5时,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4、5;接着大数点数4、5;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突出算法多样化。表明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暗示或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学生只要能够正确解答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对学生的算法做过多评价和暗示。

(4)减法的计算。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编排是相似的,老师们可以看一下,第26页计算5-2=3,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倒着数5、4、3(在学习数的顺序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的知识,去掉1个少1个,可以采用往前数1个数的方法);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同样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29页,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义务教材相比变化不大。

(1)0的认识。

①用小猴逐次吃桃子的情境图教学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②出示直尺图,教学生活中0还表示起点,并通过直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2)0的加减法。根据没有可以用0表示来计算。

①教材用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的情境图,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的意义。

②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

③在讲有关0的减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

没有太多要说的,只有一点需要说明。在没有可以用0表示的教学中,义务教材中呈现的是三个静态的图,第1个圈里放着2个杯子,用2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2;第2个圈里放着1个杯子,用1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1;第3个圈里1个杯子也没有,没有用0来表示,下面写0,很形象而且很直观。在实验教材中,我们继承了这一好的思想,并做了一些改进,设计了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盘子中有2个桃子,小猴吃掉了1个,还剩1个,小猴忍不住又吃掉了,全吃光了,没有了用0表示)。虽然只增加了一个小猴和两个箭头,就把原来教材中的3个静态的图动态化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没有可以用0表示,也使教材显得十分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有的老师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小猴吃桃子的故事,有的老师根据这个情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展示桃子的个数由2-1-0的变化过程。

以上就是这一单元的具体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应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关文章

  • 小学一年级数学6到10的认识教案 课件之家精选专题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10认识教案”。学得贵师,亦得贵友,书写教案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教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教材中概念或原理的要求,如何规划一份优质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6到10的认识教案,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篇 教师编写课件是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课件。课件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1500字 教师是我们学习生活之中的组织者。教案逐渐与教师授课密不可分。优秀的教案可以为课堂提供养分和动力。怎样为自己的教案润色呢?课件之家的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时间:01-10 小学一年级教案    
  • [参考]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2000字(精选11篇) 课件之家内容专辑推荐:“一年级教案”,敬请浏览。教师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想使一堂课高效完美,必须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增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请阅读由我们为你编辑的一年级1~5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时间:01-22 一年级教案    
  • [最新]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系列 准备工作要做好,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身为教师,学会编写教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本领。教案的撰写可以锻炼老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符合要求的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系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活动目标:1、口算20以内的进...
    时间:02-01 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