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羊,一只绵羊和一头肥猪,有一天同装一车,一路去赶集。把他们带去并非是作乐:赶车的人也没有打算带他们去看“彼得·潘”①:他们是要被卖掉的货物,讲故事的人说。然而肥猪仍然又嚎又叫,好像身后有十名屠夫在追他。真是吵闹不堪。那另外两位,脾气很好,不觉得有什么害怕,所以就奇怪他为什么这样胡闹。“别嚷了,老爷,”赶车人说,“让我们大家好好聊一聊。你为什么这样又嚎又叫?这些脾气好的教养更高——学学他们的规矩,或者至少闭住你的嘴。瞧这位有礼貌的牲畜,山羊先生,安静地坐着一声不吭,这才是聪明。”“他是傻瓜,”肥猪反驳,“如果他真的懂事,他早就像我一样喊痛了嗓子,而你那优美的女歌星,也会哀哭得当场昏了头。他们自以为只有损失没有危险,山羊损失奶,绵羊损失毛——谁知道,也许他们是对的,可是我,只能用来吃,必然难免一死。老婆啊,永别啦!小崽啊,永别啦!”肥猪的话合情合理,但是有什么用?如果灾祸难免。害怕和哀叹又不能把命运改变,他是最聪敏的,因为有预见。

①爱尔兰剧作家巴里戏剧中的人物,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