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派胡公冕见陈独秀的起因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借此打击中国*,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逼走了同他有矛盾的国民政府常委会主席汪精卫。
1926年7月,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了。在北伐中,蒋介石进一步扩张了其个人势力,野心也更加膨胀。北伐之初,中国*联合国民党左派发起了“迎汪复职”运动,其目的是抑制蒋介石建立个人军事独裁的企图,维护统一战线的持续。8月,“拥汪反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蒋介石感到自己羽翼尚未丰满,既需要取得苏联的援助,也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进行北伐。因此,蒋介石在政治上继续耍两面派手法,公冕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蒋介石觉得他自己很孤立,他叫蒋先云同我说,要我到上海向*中央说他始终要和*合作……要我们不要拥汪,党明知他说的是谎话,但仍决定我到上海走一趟,敷衍他一下。”
辛亥革命时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蒋介石选择胡公冕去见陈独秀呢?除了北伐时期胡公冕是公开的*人,还因为在辛亥革命时蒋介石与胡公冕就有部属关系,而且北伐时胡公冕又受蒋介石的领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沪军督邮陈其美急召正在日本学习军事的蒋介石回国。蒋介石被任命为黄郛的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公冕则在革命军当排长。蒋介石任团长后,一天晚上后半夜来查勤,正好公冕当值星官,蒋见他军装整齐,值星室床铺上棉被叠得平平整整,说明他彻夜未眠。蒋介石赞扬公冕“恪尽职守、警惕性高”,并询问他过去的情况。当得知公冕是浙江同乡时,蒋介石很高兴,从此视其为亲信。部队从宁波移师至上海,改编成“模范团”后,蒋介石仍任团长,公冕则被蒋升为队长(相当于连长)。后因看不惯蒋介石的生活方式,不久提出离团,告别了蒋介石。公冕后来提到这―时期的蒋介石时,说他“做事认真,生活荒唐”。
参加筹建黄埔军校
1912年,胡公冕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当体育教员,五四运动期间成为该校学潮的领导人之一。并于1921年10月加入中国*,从此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
1922年1月,胡公冕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团受到列宁的接见。
1923年6月,*三大决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9月,由邵力子、戴季陶介绍,公冕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后经*党组织同意,以*党员身份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并奉中山先生之命到浙江办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代表事宜。1924年1月,公冕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浙江代表),并参加了筹建黄埔军校的工作。
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孙中山指定蒋介石任军校筹委会委员长,但蒋走马上任十几天后即向孙中山先生提出辞职,因此廖仲恺成为筹建工作实际负责人。当时廖仲恺让公冕跟他一起工作。黄埔军校筹办期间,武器奇缺,资金也十分困难。他们为筹集办学所需经费东奔西走,甚至到当时驻扎在广州的杨希闵、刘震寰(分别是云南、广西军阀,当时把持广州的税收)处筹措。杨希闵、刘震寰几乎每天都要抽鸦片至很晚,廖仲恺和公冕只好在深夜等他们过足烟瘾后再和他们商讨经费问题。
国民党一大后,公冕被派往浙江招收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后为相继成立了黄埔军校教导一团和二团招募新兵,在当地*党组织支持、帮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招收了约1000人。据宋连生《蒋介石的黄埔岁月》一书记载,上海招兵委员会总计招募新兵4000多人,这些新兵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导团的基本力量。
在黄埔任职,参加东征
胡公冕在辛亥革命后离开了蒋介石。1923年因工作关系,又与蒋介石有接触。蒋介石对他仍很信任。比如,蒋介石受孙中山先生指派,于1923年8月去苏联考察苏联党务和军事前,曾询问过要求去苏联的张太雷的情况,公冕极力推荐,因此,蒋同意让张太雷去苏联访问。由于立场不同,张太雷和蒋介石在路上吵了一路,后蒋迁怒到公冕身上,加上访苏回来,对苏联的看法发生改变,开始反对孙中山先生的联俄政策。此后,蒋介石对公冕有了戒心,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了。
后来*党组织指示公冕到黄埔军校工作,尽管他为筹建黄埔做了许多贡献,但蒋介石却不让他担任重要职务,只是派他到管理部。后来要选一军校卫兵长,在力争下,1924年6月27日,公冕成为管理部卫兵长。
1925年2月,蒋介石带领两个教导团东征陈炯明。此时,蒋已经限制和排斥*人掌握军权。两个团长和大部分营长都是国民党人,*员多被“安排”为党代表。公冕先被任命为教导二团第一营党代表,东征部队行至兴宁时,公冕被调任为第二营营长。当东征节节胜利之际,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发动了武装叛乱。6月,革命军决定回师讨伐杨、刘。在攻打龙烟洞的战斗中,公冕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脚,为了不影响士气,他忍着剧痛,一直坚持到战斗胜利。
公冕伤愈后,蒋介石派他到苏联西伯利亚招募华侨回国参加革命。由于种种原因,公冕没有招到兵员。回到广州后,公冕遵照*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的指示,向蒋介石要兵权。公冕去见蒋介石,蒋介石问他想做什么工作,公冕说:“有团长缺,我去带兵!”蒋介石一听,马上脸色沉下来,但随即缓和,说:“现在没有团长缺,你先去当团党代表吧。”当时的情况是,东征后,凡东征受伤的营长,几乎都被蒋提拔为团长,唯独公冕虽受伤却不予提升团长,蒋就是不让*人掌握军权。胡公冕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二师第六团党代表,团长是惠东升。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惠东升扣押了公冕,还带兵包围了苏联顾问团的住宅。
参加北伐
1924年11月,*同志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山舰事件”后,*同志提议派公冕到军校政治科工作。1926年5月21日,任命公冕为政治大队长。1926年7月,北伐正式开始,政治大队改为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大队,公冕仍任大队长。北伐军一路向武汉前进,由于不断收编投诚官兵,部队逐渐扩充,致使宣传大队中被分派去其他部队的人员也不断增多,到武汉时已全部被派完,公冕便回到总司令部。大约这时,便有了蒋介石派他去见陈独秀一事。蒋介石为了寻求苏联和中国*的继续支持,便派公冕去上海见陈独秀。公冕回到武汉时,蒋介石已将总司令部移到江西,公冕便到江西面见蒋介石,通过传递陈独秀的说法,做蒋介石同意汪精卫回国的工作。
10月,北伐军攻下武汉后,邓演达便着手筹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邓演达接连打了几个电报到江西,要公冕去武汉担任武汉分校的入伍生总队长。可是,蒋介石却将电报扣留,不让公冕知道,而另外发表他为“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
由于北伐过程中收编了很多俘虏,需要派军事人员到接受改编的部队中去任职。1926年11月公冕被任命为团长。后又被调为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但受到何应钦和白崇禧的排斥打击,无法开展工作,公冕只好提出辞职。北伐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派陈群接替了公冕的职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冕被国民党通缉,从此与蒋介石彻底分道扬镳。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