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的故事

【释义】“一孔之见”比喻狭小片面的见解。

【出处】此典出自《申鉴·时事》:“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鸟儿就要飞来了,一个捕鸟人布下了罗网等待着。

一会儿,鸟儿飞来,当即就被捕获了。捕鸟人把网收起来一看,发现鸟被缚在一只网眼里。于是,他回去制作了一张只有一个孔眼的网,拿到原处张设起来,兴致勃勃地等候着。

但是,他再也没有捕到一只鸟。

一日千里的故事

荆轲为战国末期的刺客,卫国人,人称庆卿,后来游历至燕国,人们又称他为荆卿。

荆轲喜欢读书、击剑。在燕国时,和杀狗的高渐离交情甚深。高擅长击筑(读zhu。当时一种击弦乐器),两人每日在街市共饮,喝到酒兴上来的时候,高渐离击着筑,荆轲依调子高歌,他们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相对而泣,在大厅广众当中,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荆轲为人深沉好学,燕国的一位人士田光很看重他,因为田光深知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燕国的太子名叫丹,曾在秦国做人质,期间饱受秦王的凌辱,太子丹心怀怨恨,从秦国逃回了燕国。

这时,秦国日益强盛,不断向东扩展势力,出兵攻掠齐、韩、魏、赵乃至南方的楚国,眼看快要打到燕国了。燕国国小力弱,面对秦国的威胁,君臣上下都在担心大祸将至。

燕太子丹更急于报仇雪恨,但苦于力量太弱,找不到对付秦王的有效办法,便请教他的师傅鞠武。

鞠武先讲了当前秦国势不可挡的形势,劝太子丹不要去惹秦国,但太子一再问他还有什么别的良策,鞠武一时也拿不出个好主意。

后来,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至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力谏太子丹,说这样更会惹怒秦国,并说:“希望太子立即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人那里去,以免秦国以此为借口找我们的麻烦。我们可以联合各诸侯国及北方的匈奴人,共同对付秦国。”但太子丹既不肯送走樊於期,又觉得鞠武联合各国的计划太遥远,在太子丹一再请求下,鞠武建议跟田光商量一下,于是请来田光与太子见面。

太子让左右的人全都退下后,然后挨近田光,含蓄而神秘地说:“燕秦两国势不两立,请先生考虑这件事……”

田光心中清楚,回答说:“我听说:骏马处于壮盛时期,一日可驰千里;等到它衰老了,一匹劣马也能跑得比它快。(臣闻骐骥盛北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太子您听到的关于我的传闻,那是我年轻时的事了,我现在老了,精力衰竭了!不过,我虽然不能替太子去办国家的大事,但我的好友荆卿却是可以担负重大使命的啊。”言罢,田光答应介绍荆轲来与太子共同商议。

田光把荆轲引荐给了太子丹以后,为了解除太子丹的疑虑(担心田光因知道谋刺秦王的计划而泄密),便自杀而死。

后来荆轲到秦国去谋刺秦王嬴政,但没有成功,荆轲当场壮烈而死。而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感人的故事,则千古流传。

【释义】一日能行千里,原指速度快,现用以形容进步神速。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一毛不拔的故事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朝末年,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为人真诚,讲究信用,从不食言,对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总是千方百计地办到,宁肯自己吃亏也在所不惜。他性情豪爽正直,经常扶危济困,为别人的事情打抱不平,在家乡很有威望。

后来,他跟随项羽参加了*秦朝的起义,在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楚军的重要将领。在以后几年的楚汉战争中,季布一直全心全意地辅佐项羽,率领部队屡屡给汉军以沉重的打击。

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建立了汉朝,做了皇帝。刘邦每当想起季布对汉军的打击,心中就恨恨不已,于是对季布下了通缉令,决心抓住他,处以死刑。

季布只得化装逃亡。他隐名埋姓,历经艰险,来到山东,在一个姓朱的人家里当了佣工。姓朱的人明知道他就是季布,但因十分敬仰他的为人,早就听说过他的侠义行为,所以仍然收留了他,没有点破他的真实身份。不久,姓朱的入又托汝阴侯夏侯婴向刘邦为季布求情。刘邦听了以后,也理解在楚汉相争的情况下,季布是项羽的部下,对汉军作战是他的本分;季布对项羽能够忠心尽力,立下战功,说明了他的品行端正,是个人才。因此,刘邦不但撤消了通缉令,还任命他为郎中,后来又改任河东太守。

季布有一个老乡叫曹邱生,是个擅长阿谀奉承的人。他得知季布又做了官,就前去拜访,想捞取一些好处。季布一向瞧不起这个老乡的为人,见他走进来,既不让座,也不倒茶,阴沉着脸,准备训斥他一顿。曹邱生早就料到了季布的态度,不等季布开口,他就滔滔不绝地与季布叙旧,并吹捧说:“我们家乡流传着这种说法:得到黄金千两,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

现在不仅在楚地,就是在你目前为官的梁地,人们对你也是一片赞扬。作为你的同乡,我都感到脸上有光,十分自豪。于是我到处为你扬名,可是没有想到,你对我竟然是这样的态度。”

季布听后,心里感到很舒服,对曹邱生的厌恶之情也顿然消失,还把他当做贵客招待。他离开时,还得到了一笔丰厚的礼物。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