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行尸走肉
【拼音】:xíngshīzǒuròu
【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举例造句】:在他们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成语故事】:
汉代有个学者叫任末。
在他十四岁求学的时候,因为没有固定的老师,就背着书箱,不怕山高路远,四处拜师。
他每每说起,人如果不学习,那末怎么能够成功呢?
平日,他常常依倚在树林下,用茅草编缀成小屋,削荆条为笔,割树取汁当墨,刻苦学习。到夜晚,他就以星月为光苦读,如果光线太暗,就绑一小捆儿麻蒿点着来给自己照明。每逢读到书上有特别契合自己思想的内容,就随手写到衣服上,记下当时的情景和心得。他的弟子们对他勤学的故事很喜欢了解,轮流拿干净衣服换他那些有题写内容的衣服。
任末还坚持一条,不是圣人的经典不读。
在任末临去世的时候,他告诫弟子们说:“只要人爱好学习,即使死了,他的精神和建树仍会长存人间;不学习没追求的人,虽然活着,也只能说是行走的尸体、走动的肉体罢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