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跟项家人的关系,会从手足一般的亲密演变成相互敌视和仇恨。这才多少年啊,竟然恍若隔世。

我这个人,生长在一个持续战乱的时代,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从小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北方强悍的秦国军队如何像虎狼一样践踏、蹂躏、侵夺其他六个国家的土地。那时,秦国是首席霸主,楚国和齐国起初不甘示弱,企图和秦国争霸,但秦国经过变法,国力和军力强盛到没有竞争对手,尽管齐国与楚国在版图上不比秦国弱,但几乎每场战争,秦国都获得胜利,这使得秦国成为各国惧怕的超级强国。六国诸侯在着名的说客苏秦的建议下,相互联合起来对付泰国。依照六国的实力,假如真的能团结的话,不仅能够阻挡秦国的攻击,就是灭掉秦国,也不在话下的。于是六国都聘任苏秦为宰相,他身佩六国相印,随便出入于六国的王宫,所到之处,享受的待遇几乎与君王相等.所有的六国大臣,对苏秦都抱着既羡慕又妒忌还有愤恨的情绪。可谁知这苏秦的联合诸侯是假,企图以此谋取个人富贵是真。他跟他的同学张仪背地里商量好了,一个假装协助六国搞合纵(你们看一下地图可以知道,六国的版图,沿着中国北方一直朝南方相继摆布,成为一个纵向排列),另一个却跑到秦国,帮助秦国搞连横(也就是说服秦王.在六国里面搞拉一个打一个,破坏他们之间的合作,然后逐步蚕食他们的领土,同时做好灭国的准备)。这两人准备这么演双簧,一直演到地老天荒的。可是,他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偏偏没想到,六国的国君们其实就跟他们俩的街坊邻居一样,喜欢斗心眼、贪小便宜,哪怕一起干活出力,生怕自己花的力气多,吃的亏大。而且,苏秦这个王八蛋最后还狂傲到爬上人冢燕国太后的床上去了,引起那些嫉妒他的大臣的攻讦。苏秦逃往齐国,可是在齐国,他更不安分,居然组织谋乱.引起齐国人的愤恨。先是有大臣组织对他的谋杀,他挨了刺客的利刃,险些身亡:后来。齐国国君将其处以车裂的极刑,也就是民间百姓说的五马分尸,死得可是惨烈。苏秦一死,六国合纵彻底瓦解,给了秦国各个击破的有利时机。秦国一改蚕食而为鲸吞,大大加快了平定六国的步伐。

第一场重大战役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地点是赵国的长平,战争的名称就叫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进行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了。虽然我没有亲临战场,但不断传来的消息,印证了它空前惨烈和残酷的情景。尤其是它的最终结局.让整个六圈之人,个个摇头叹息,唏嘘饮泪.心中惊恐,肝胆俱裂。每当议论到这场战争。所有人都感觉到世界末日的临近……

也许,我该把这场战争的过程讲得稍微详细一点,让你们体会一下我们那个时代的罪孽和黑暗。

这场战争,前后耗时三年。光后期的大决战就进行了整整六个月!

它的起因,跟它们共同的邻国韩国有关。

韩国,与秦国边境线很长.而且犬牙交错。尤其它的上党郡,如同一块楔子,嵌入秦国的领地内,就像一根刺扎在那里一样。当时的秦国国君秦昭王(也即秦始皇的曾祖父)极想把这块地弄到手,于是发动了一场对韩国的战役。这场战役中,他先派遣军队。从野王一带横穿过去,将韩国一截两断.上党成为一块被从本土割下的肥肉。韩国君臣对秦军的战斗力十分畏惧,大家商议.上党反正已经保不住了,不如干脆献给秦国.换取秦围的休战,以谋得喘息的机会。于是一道君命下去,让上党太守冯亭做好投降准备。谁知上党百姓却不肯当秦国臣民,韩、赵两国很早以前同属晋国、两国分家后,百姓之间结亲交往还是一卜分亲近,听知上党要并人秦国了,他们纷纷逃亡,去往赵国投亲靠友。这冯亭见百姓不肯降秦。便想了个驱使韩、赵两国联盟对抗秦国的办法,派人跟赵国国君接洽,要把上党献给赵‘国。

上党一郡管辖十七个县,端的是好大一块肥肉,不费一兵一卒,平白进账十七县,这样的好事,赵王哪里hold得住?明知是虎口夺食,他也顾不得后果.当即派号称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前往接管。

秦昭王听得就要到手的偌大一块肥肉被赵国生生给抢了去。心头的愤怒可想而知。他马上派遣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韩国,直逼荥阳,威慑韩国君臣,令其不敢起兵助赵:另一路则直驱上党,意欲一举“夺回”这块肥肉。

上党赵军接战不利,退至长平。赵王派老将廉颇倾赵国精锐部队前往救援。企图将上党再夺过来。这个廉颇,大家都知道的,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将领,他有着十分辉煌的战争业绩。他曾经带领赵军,多次击败秦军的进攻。在讨伐齐国的战斗中,他率领赵军长驱直人.逼近齐国都城。让齐国君臣一片惊恐。人人都称他是百胜将军。但是,令赵王想不到的是,廉颇和秦军交战。始战不利,不得不退守丹河,与秦军隔河相拒。经过长年励精图治的秦国,其军队战斗力早已远远跃居六国之上,赵军尽管实力也不弱,但与秦军相比,还是难以与之对抗。廉颇一交手便明白双方各自的分量,他只能采取坚壁清野。死守不战的策略,跟气势汹汹的秦军来一个“拖”字诀。不过,这一拖也拖得实在够长,从头年到次年再到来年,前后三个年头,双方都没有打过实际的大仗。秦军三番五次挑战,赵军就是避而不理,恰似今天楚军与汉军对峙的局面。久战不决,双方都有些耗不起了。秦昭王在谋臣建议下,行使反阀计。意欲除掉廉颇:而赵王对廉颇的如此战法也十分不满,国力空虚,经济受累,后勤供应几乎面临断绝。这就像木匠做活,对上了榫头一样。赵王和秦王的想法有了不约而同的一致。赵王派人去秦国议和,秦王则有意透露出廉颇拒战,实为做降秦打算的假情报。得到这个情报,赵王立即撤换廉颇将军,把另一位名将之子,谈起兵法来口若悬河的年轻将领赵括,任命为赵军统帅,取廉颇而代之。

这个赵括.其父亲赵奢是战国时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作战经验丰富,为赵国屡建奇功。赵括从小生长于将军世家,饱读兵书.喜谈军事,理论上一套一套的,放在今天,当个军事院校首席教授恐怕都绰绰有余。可他的父亲却有预感:说,如果将来他担任赵国的军事指挥官,赵军将不可收拾。赵奢死后,他夫人没有忘记丈夫的话,对儿子的军事才能也不看好。当赵王要任命自己儿子为赵军统帅时,她主动找到赵王,劝阻王命。可赵王对廉颇已深怀疑虑,必欲去之而后快。满朝找来找去,能代替廉颇的只有赵括一人,况且赵括跟君王拍了胸脯的,他担任赵军主将,只要三个月,便要将秦军打回老家去!于是赵王坚决不肯收回成命。

赵括担任赵军主帅。果然正中秦军下怀。秦军以诈败的方式,将赵国前线的四十五万大军全部引诱到一个叫长平的谷地之中。秦军的六十万大军将谷口封死,两军在这里展开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激战。这场战争.为东周五百年历史当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赵军被死死围住的日日夜夜。组织多场突击战,均无法攻破秦军长枪劲弩组成的包围圈,以致到了后面。粮草尽绝。士兵们竟然相互屠杀以充饥。

主将赵括在最后组织的一场突围战中,被两支机弩射出的弓箭穿透胸膛而死,除去战死的五万人,其余四十万人全部卸甲投降。而这投降的四十万人中,仅仅有两百四十人被秦军主将白起释放回国,其余全部被坑杀于长平!

赵国就此一蹶不振。

而秦国,则树立了扫灭六国的坚定信心。

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韩国灭亡,之后不到十年,六国尽皆纳入秦帝国版图。

秦灭六国,长平之战最为惨烈,而攻灭楚国的战争。则最让人唏嘘。

楚国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对周边诸侯小国的兼并,后来发展为地域最为广阔,实力与老牌霸主晋国、齐国不相上下的头等强国。它的鼎盛时期,版图跨有今天十一个省、三百多个县的面积。而且这种不断扩张发展的势头,持续了几乎七百年的时间。所以,后来秦国势力强盛准备攻打兼并关东六国的时候.六国在苏秦建议下合纵抗秦,楚围的国君楚怀王被六国一致推举为纵约长,、当时对于秦楚两国的力量对比,秦王手下的一名大臣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意思是说假如秦国连横成功,它必然称帝,而合纵成功,那么七国霸主非楚国莫属。秦王对此语高度重视,极力从各个角度推进连横策略,遗憾的是楚怀王目光短浅,好贪小利,结果中了张仪的挑拨离间计,亲手撕毁和齐国等国家的盟约,转而与秦国交好。秦国乘机实现了它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它首先对韩、赵、魏等国大肆攻城略地。又将轻信贪婪的楚怀王骗到秦国,一直拘禁到死。一国国君,尤其是楚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君被对手拘禁至死,不仅对怀王个人。对于整个楚国而言,这都是一个天大的羞辱!当怀王的尸体被送回楚国时。楚国上下一片哀恸之声。这种哀恸,在楚国七八百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它似乎成为楚国正在走向全面没落直至崩溃的预兆。

按照现今通行的西元历法,公元前二三O年。秦灭韩国,两年后,灭赵圄,三年后,灭魏国。在灭魏的同时,秦国展开了对楚国的全面入侵。起初秦始皇派大将李信和蒙武率领二十万大军深入楚国境内,寻找与楚军决战的机会,却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秦始皇恼羞成怒,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主力倾巢而出,要踏平楚国的五千里疆土。论国力和军力,楚军自然不是秦军对手,秦军这回的目的,是要全歼楚国军队并灭亡楚国。他们追击楚军直至国都,不仅一战而攻破楚都,而且将楚君生俘。楚将项燕不甘失败,逃到淮南.拥立昌文君为楚王,起兵抗秦。但王翦率兵直至淮南,将昌文君杀死,项燕自杀——自此,楚国便彻底亡了。

项燕就是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支撑楚国的最后一根栋梁,他的结局是伏剑自裁。这让我想到眼前的项羽。项羽啊项羽,你如今肩负着和你祖父同样的重任,你甚至还承担着楚国复兴的大业,这个大业从你叔父项梁那儿开创,到你这儿已经有了一线曙光,你可千万不能亲手又毁了它呀!

我也是楚国人,自幼听到秦国攻打六国的各种贪婪残暴,听到楚王受辱的惊人故事.而且亲身经历了国家的灭亡过程,心中的伤痛难以言表。当时,楚国的大臣屈原为楚军在战场上英勇拼搏最后失利的情景写下了那首叫《国殇》的诗,我读了之后,是泪落如雨,泪落如雨啊!我出身草民,不能介入国家大事的谋划,但我却有一颗强烈的报国之心。我四处寻访隐藏在楚国苍茫山水间的高人奇士,跟他们学习兵法韬略,奇门遁甲,阴阳五行之学,卜筮爻卦之术,辨识天文地理之象,考察山川要隘之形,自信能为王者之师,意图为楚国的重振和崛起效力。可是,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年届七十,才等到陈胜、吴广起义,才等来项梁率八千子弟提兵会稽,出山反秦!

我和项梁,确实是一见如故啊。尽管天下汹汹,起兵反秦的人多如牛毛.可我唯独看好项梁。项梁,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光这块招牌,就那样吸引眼球。项燕的故事曾经感动了多少楚国人?当时人们对他寄予的希望比楚国国君还大,可惜他死了,死得悲壮、死得重于泰山,死得如泰山崩塌!在听说项梁起兵后的第一时间,我循着他进军的路线一路追踪,找到他的军队。项梁不愧名将之子,对于我这种人.他一眼就看出了重要性。他身边需要谋士,需要能指点方向的人。起兵之后怎么办?他和侄儿两个逞一时之勇,杀了会稽太守和他帐下上百士兵,又趁着秦帝国在各路义军打击下,各地政权全面崩塌的局面,攻占了一些州县。可是,这样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没有个目标,也没有旗号,跟从者不多,打胜仗也只靠侥幸。是我建议项梁,要抢占起义的制高点,也就是说,得举起一杆旗帜,通过这杆旗,来号召和吸引其他的起义者,聚集在一起,这样的话,不仅能壮大力量,更重要的是,能成为起义军的领头羊。项梁一点就通,他按照我的吩咐,四处寻他找楚王的后裔,作为这杆旗帜的标志。后来,找到了一个正在给人家放羊的孩子,名叫熊心,项梁尊熊心为楚怀王,一方面是要让大家确认熊心的正宗嫡派身份,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恢复楚国重臣、楚王家将的地位。果然,我这一招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项梁在各路义军中的地位很快上升,并超越陈胜吴广,成为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反秦主力。前来投奔者纷纭不绝,就连刘邦这个无赖,也投奔到项梁麾下,甘愿成为他的部属。

刘邦投奔项梁,属于典型的投机。他是个狗眼睛的东西。后来项梁不幸牺牲,临死前,他将他的侄儿项羽托付给我,让我辅佐项家这个唯一继承了祖上基因的孩子成为项梁乃至项燕的继承人,并让项羽尊我为亚父。今天的人不懂亚父是什么含义,其实它不过是我们那时的口头语,相当于今天称“干爸”的意思。项羽年轻,他天生神勇及其在反秦斗争中的赫赫战功,确实当得起项家继承人这一荣誉的。不过,他孔武有余,智谋却大大地不足,这点我早就看出来了。而那刘邦,狡诈无比,他欺负项羽年轻,不善谋略,公然向怀王献媚讨好,无非是想通过怀王这个傀儡来上位,来窃取反秦联军的领导权。项羽这个人一点心机都没有,他竟然对刘邦的狡诈浑然不觉,是我不时提醒他,告诫他.要他防备刘邦的鬼胎和二心。可项羽这孩子政治上太嫩太幼稚,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孔武神勇.就能杜绝一切捣鬼把戏,甚至刘邦在怀王——此时已经被尊为义帝——的暗中偏袒下取得抢先攻占咸阳的功劳,企图霸占秦国旧地自称关中王的阴谋已经明显呈现的形势下,依然施舍妇人之仁,给刘邦留下一条狗命!项羽太能干、太神勇了,除了那个曾经用箭射下过九个太阳的羿,项羽的个人武艺、格斗能力大概几千年都不曾有过,大家都不得不恭敬地尊他为战神。这个天下无人能敌的本事,使得他过于狂傲和自信,他对谁都看不上眼,对谁都傲慢,因此便也放松了对一切人的警惕。他以为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却不知天下除了霸道,还有王道,除了武力,还有智力,除了刀剑可以收拾天下,更有谋略胜于刀剑!唉,项家世世代代就是不读诗书的,他们靠武功博得功名利禄,根本不懂,武功在这世上并不能战胜一切!这个项羽,武功可谓盖世,周王朝八百年,从没有比得上他的将领,他骄傲,骄傲到对一切的谋略智慧都不屑一顾。我的话,他从起初的碍于情面半听不听,到后来根本搁置一边当耳边风,让我好不伤感。他刚愎自用,在取得灭秦的最终胜利后,在人生最为辉煌的阶段来临后,便一步步地走错棋。他杀害秦降王子婴,火烧阿房宫,擅自封王,放跑最大的对手刘邦。不选择天下枢纽称王,反而要回到楚国的老家建都……这种种的败笔,都埋下了不祥的预兆。每次我都想阻拦他,可每次我都没能阻拦住他。苦口婆心地劝告,旁敲侧击地提醒,直言不讳地告诫,甚至声色俱厉地呵斥,都没有用,都没有用啊,除了在一些小事上,他象征性地给我这个当亚父的一些面子外,在主要的政策和策略方面,他几乎总是一意孤行。这样一副倔脾气,这样一个犟脑筋,造成了局势多大的被动,他却一直不自知。秦国灭了,天下本应安定了,可是,战争却一个接一个,过去战争的矛头指向暴秦,现在,几乎每场战争,都会把项羽、把楚国牵扯进去——其实每场战争,都针对项羽的战后政策。唉,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啊,都是和他一样,缺乏宏观视野、思维一根筋的家伙,都是些只看鼻子底下一寸远.只照看自己身边狗屎那么大小堆利益的东西!在他身边,我是越来越感到失望,越来越感到无助,越来越感到吃力了。我这是干啥呀,为了这个教不乖的孩子,为了这帮蝇营狗苟的蛆虫!我明白了,我的最大的对手不是各个心怀野心的诸侯,甚至不是刘邦那个无赖,我的最大对手就在楚军阵营里,在项羽的身边,最典型的就是项羽的幺叔、那个总是自以为是的项伯。

项伯真是个奇怪的角色。这家伙与他的家族尚武好勇的气质完全不同,他虽然也习得家族的剑器和枪法,却不甚精湛,所以一般作战,项羽并不让他前往一线。而他竟然每次都能欣然接受这一安排,哪怕战场局面再血腥、再残酷,只要敌人不迫近到他眼前,他都好意思做袖手状。项家的人脾气几乎都一个样,刚烈、冲动、凶狠,唯有这个项伯,总是让你看不透他在琢磨什么。尤其是他看我的眼神,游移不定,对我的态度,也是做作得很。项羽也好,死去的项梁也好,对我尊敬的时候,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赞同我的建议时,也是当面争辩。而这个项伯,总像肚子里在盘算什么,他从不当面反驳我,但我的许多意见到了他那里,却总是搪塞敷衍,不能落实。其实我早就怀疑这个小子在有意破坏我作出的种种战略谋划,从那次鸿门宴上。我就猜测他是否暗中跟刘邦通了讯息?要不为啥那天晚上我对项羽说好,次日大军拔营,攻打汉军的营寨,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就带着张良几个人专门前来我们的营地,殷勤地表示歉意,那副温顺乖巧的模样,不是心中有了不可告人的预谋,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后来在宴会上,我让项庄起身舞剑。以助酒兴为名,趁刘邦不备一剑刺死他。偏偏那项伯也装模作样起来舞剑。他那剑技差得,就跟手里舞着根烧火棍一样。也不嫌出丑。可是,很快我就看出端倪:这小子他妈的不像是在舞剑,倒好像是在拆台。你看他老是把个身子在刘邦跟前晃来晃去。一柄剑就像护在刘邦头上一样,不离左右。项庄辈分低,面对叔叔辈的项伯,他即便剑术高。武功好,也不敢过于唐突。我看他额头上都急出汗了,一张年轻的脸憋得通红。而我呢。心里的焦急比他更甚。我恨不得自己亲白冲将上去,夺过剑把刘邦刺个透心凉!是,我的安排是让项庄舞剑,假装失手杀死刘邦,要是明目张胆这样干,没有主帅项羽的酋肯。那是万万不能的。何况老夫我年老体衰。也不是武将,不怎么使剑,我哪能那样冲动?

当时,我跟项羽几次用目光交流,希望他看出我的意思,把那个触霉头的项伯赶下场子,可项羽对我的暗示却假作不见。竟然跟着中军帐里一拨傻瓜军人一起。击掌调笑,以为欢乐。刘邦,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家伙,这个比狐狸还狡猾的杂种,他,也只有他。是项羽今后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是唯一有可能置项家于死地的人。眼下,他就捏在项羽的手掌里,项羽只要轻轻一用力。刘邦这个名字,便会从历史上消失。化作灰尘烟消云散。然而,这孩子却太缺乏长远目光,太没有政治头脑,居然会对刘邦的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听之任之,把刘邦的伪装当做真诚。使我昨晚做出的攻灭汉军的计划全然泡汤,而眼下如此天赐良机,他竟然好不可惜地白白放弃。他究竟心里怎么想?

果然,没等宴会结束。刘邦借口如厕。偷偷跑了。等卫兵告诉我们的时候。我立即部署派快马追击,却再也追不到他的影子……

我回到营帐时。整个营帐里的将领们包括主帅项羽。都已经喝得烂醉。我襄见地上摆着精美绝伦的白璧一双.还确制工精良的玉斗一对。项庄告诉我。说那双白璧是张良代表汉王敬献给大王的,而那双玉斗是献给我的。我气愤地拔出剑来,当场把那双玉斗击得粉碎。我高声骂道,要这宝贝有什么用?将来,我们这些人都会成为刘邦的俘虏.不仅他送的这些东西。就连我们自家的全部宝贝,都将是刘邦的囊中之物。你们这些小子,真的混账透顶,一个顶事的都没有,我跟你们做谋士,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项羽尽管醉了,对我的话他听明白了.他默默无语,但脸色变得很难看。他知道我是在指责他。这个刚烈又刚愎的人,这个自信又自恋的人,这个武艺超强而智商却低下的人。从来没有人敢于对他说半句冒犯的话,而我这天实在忍不住说了。他把心头的怒火强压下去,没有跟我吵。也没有一句辩驳。但是,当着项家上下几辈男人的面,当着楚军的各位将领,我这么指责他。他心里的尴尬和愤怒可想而知。此后,他对我的感情越加疏远,连一点客套性的敬重也不肯再给。他叔叔项梁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我。让他把我当作项家的主心骨。在所有的重要事务上务必听取我范增的建议。可是。他自负于自己的才能,往往不肯听从我的建议。自鸿门宴后,他竟刻意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还时常当着家人和亲信的面,对我提出的建议进行驳斥。他的每条驳斥都是强词夺理。然而却博得那些愚蠢的将军们奉承的谄笑喝彩。尤其是项伯,每当我的建议被项羽驳回,他脸上都流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是尽心尽意为了项羽、为了楚国、为了楚军效力。像我这样的人。又一把年纪了,不爱钱财,不谋土地,不做生意。也不看重任何珍宝。我一生图个什么?就是图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希望能像商王的大臣傅说、文王的军师姜子牙一样,辅佐贤君,治理国政。平定天下。我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项梁身上,项梁死后。又转移到项羽身上。谁知道项羽竟是个这样的人,没有周文王的大志,也没有春秋五霸的韬略,甚至连秦始皇的野心都没有。我的梦想和才华所托非人,便只能付之东流了,咳,咳,让人伤感,让人伤感啊!

我的一片赤诚,项羽看不出来,项伯看不出来?他们恐怕是故意的吧!他们眼光短浅,没有远大政治抱负,不懂我的价值,也就根本不在乎我和我的建议。项伯有着明显的通敌嫌疑,项羽不但看不出来,还一如既往以亲情为重,不惜以此牺牲项家和他本人的长远利益。我空怀宝玉,却是明珠暗投了呀!

楚国向来都是这样子的,那个历史上着名的和氏璧的故事就发生在楚国。不是自我吹嘘,当今时代,我范增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和氏璧,可惜,我没法遇见楚文王,面前的项羽和项伯,不过略等于楚厉王和楚武王,跟着他们这样下去,我能够不像那位可怜的卞和一样失去双腿,做到平平安安度过自己的晚年就算幸运了,唉。

昨天,就在昨天,项羽大大地和我闹了起来,他居然红口白牙指责我,说我是刘邦的间谍,背着他和刘邦暗通款曲,勾勾搭搭,要不是看着我一大把年纪,又是叔叔留下的人,他要将我按间谍罪处理!我一听,肺都气炸了。我范增饱学文韬武略,博古通今,却一直隐居乡间,不出去为某些势力效力,就是为了像古代贤人那样,要良禽择木而栖,我不会随随便便投奔哪一个主子,去换取一时的爵禄地位,我有原则,有底线,讲操守,讲气节,当今天下,如我这样品德高洁,满腹经纶的人,可谓屈指可数,即便刘邦手下的张良,称得上人中俊杰,但是否能具有我的胸怀和境界,我也不敢完全认同。打个比方,一个伟大的君主,他不愧是人中之龙的话,那像我这样的人,可称得上人中之凤!凤鸟这个形象,自周王朝建立八百年来,算来只有一个姜子牙,一个老聃,一个孔夫子,我自视,只要时局合宜,天降大任,我是可以在历史上建立和他们一样的地位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不能和他们比肩,那老聃的传人庄周、孔子的传人孟轲,或者那些个什么管仲啊、伍子胥呀、晏婴哪等等之辈,我岂会比他们差?!陈胜和吴广起兵,我没有出山,张耳和陈余起兵,我也不去参与,我就是要等待一棵参天的梧桐树,好栖息我这只凤凰。我相信我能等到明君圣主,上天不会埋没我这样的精英。果然,当项梁起兵时,我感觉到属于我的机会到了,我投奔项梁,很快有了一种如鱼得水、两情相欢的感觉。那段时间,项梁对我言听计从,而我的满腔抱负和满腹经纶,也一步步得以施展和实现。项梁率领的楚军之所以能在各路诸侯和造反军队中脱颖而出,成为翘楚,项梁心里是明白的,这里面多亏了我的谋划。没有我,楚军出师,跟别人比,是没有更多的优势的。尤其是陈胜这些已经闹出很大动静,甚至都已经称王了的人,还有那些诸侯国的后辈,打着王族的旗号,号召力、影响力和人力物力都比项家有优势得多。项梁最佩服我的一条建议,就是找来熊心作为旗帜,一下就把人气给聚拢起来,甚至连陈胜的部将,听闻楚王在我们这里,都背弃陈胜投奔而来——毕竟楚王才是正牌君主,那陈胜称王,凭借武力,不正宗也不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啊!我都帮助楚军鼓捣出这么大的气候来了,假如项羽听从我的建议杀了刘邦,项家坐拥天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项羽坐失良机,现在还反过来说我暗通刘邦,这简直是荒唐之极!我看出来了,这个项羽,昨天是存心向我发难,跟我摊牌,他早已不满我的存在,要把我赶走!

我的心情满是悲愤。看来,项家人真的是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了。项燕的报国忠诚,项梁的振兴壮志,在项羽这儿哪里看得见?项羽至少在战场上还是个英雄,项家其他人呢,再没有一个能拎上台面的!我辅佐这样一帮家伙,能实现自己的生命理想,能成就一番千秋大业吗?笑话呀,笑话!唉,看来,我范增时运不济,无法遇到如齐桓公、燕昭王一类有抱负、想作为的明君,而和一帮道不合志不同的人捆在一起,你就是有姜子牙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最终也会搞不成事。罢也,罢也,跟他们项家人打交道实在太难,真不想陪他们玩儿了。孔子老先生早就说了,有道则显无道则隐,不如还是当老子的隐士去算了。

这个念头其实我早就有了,在鸿门宴上我把刘邦假惺惺送的那对玉斗砸碎时,我就有卷铺盖回家的想法。我控制不住情绪当着大家面责骂项羽,心里面就有对项羽所形成的“孺子不可教也”的恶劣看法,我很想撒丫子走人拉倒。可是,我毕竟还是舍不得自己已经谋得的这份事业(可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一份差事那么简单。我老范不是个恋栈之人,为了一个相国的位置可以不顾一切甚至不顾脸面和尊严),我以为,只要能好好劝劝项羽,让他知晓前程与命运取决于何处,取决于谁手,我的人生最终目标还是有望实现的。可是,后来的事实越来越让我失望,我时常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屁事与项羽怄气,而项羽那毛孩子也越来越丧失了对我这个亚父的尊重。他好歹不分良莠不别是非不明的行为方式,尤其对项伯一味的袒护和迎合,成为我们之间发生冲突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项羽指责我给刘邦做间谍,我质问他根据何来?他的回答就是,这是项伯手下人调查得来的结果!好嘛,项伯对我存在巨大的成见他项羽难道不知道?对项家事业的忠诚方面,我敢说,那项伯完全不能与我相比。他的自私、短视和狭隘,决定了他很有可能成为楚国最大的背叛者,项羽对项伯如此的百依百顺、最后自己被葬送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说项羽这个人的低级就在这里,只重血缘,重亲情,却不知自己和家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为了他可谓呕心沥血,而他看待我却像青面獠牙,我……这样下去真是何苦来?

听说是项伯提供的情报,把我看做刘邦间谍,我愤怒已极,我说,让项伯自己出来和我当面对质,他今天不把话说清楚,那他就是纯粹的污蔑和攻击。可项羽这回连一句和稀泥的话也没有了,他高声对我叫嚷,我就是相信项伯的话,他对我的爱护从小就是无私的,宽容的,你范增算什么?’我叫你亚父,可你跟我究竟有什么亲?你对我楚国的事业起了什么好作用?我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你在里面建了几分功劳?他伸出自己的小手指头,说,这么一丁点都没有,你一点功劳都没有,你知道吗?

项羽这话真把我气坏了:这个孩子,怎么成这样了?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他的心里被魔鬼迷住了吧?我提醒他说,项羽,没有我,你叔叔不可能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打遍整个东南,不可能挟楚王而令诸侯,在各路义军中出人头地,不可能……我还要把我的功劳继续数下去,不想项羽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吼叫起来:

亚父、范增!你知足不知?知羞不知?我叔叔,我,我们项家人,哪个不是个顶个的英雄豪杰?你一个糟老头子,跟我们项家人哪个能比得了?你连一柄剑都拎不动,却一天到晚跟只乌鸦一样不停嘴地说,说说说,聒噪不聒噪?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样错了那样不行,你是我项羽什么人呀?我叫你亚父,是敬重你的年纪,你以为你真能做我父亲呀?呸,想得美吧你!你是不是间谍,我不管,也管不了,我就是一句话,你要是嫌我不能对你俯首帖耳地听话,你就别在这儿继续呆着,说实在的,我们大家都挺嫌你的,嫌你为长不尊,老而无谋,尸位素餐,名不副实!我想,要是没有你在这里碍手碍脚,我的耳根清净多了,我会更好地、一心一意地指挥我的部队,去把刘邦那个狗崽子,还有所有跟我项羽作对的家伙统统灭了!

项羽到这里,是把话说绝了。这个狼崽子,看来真的要和我掰了。古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可对于他来说,事业还处于楚国名臣屈原殉国之前而写的那首着名的诗歌所言“路漫漫其修远”的状态,远未到胜券在握的时刻,他竟然就要把我赶走,他真是丧失理智,丧心病狂了哈!

说实在的,我当然不想离开这里,不想离开这个平台。我选择了项梁和楚军,就是期待自己的功成业就和名垂青史,可惜项梁不幸早死,楚军掌门人由项羽这个榆木脑子接班。楚汉相争,现在到了节骨眼上,只知斗勇不知斗智的项羽,要是离开我,他肯定会很快失败,他扫灭秦军的赫赫战功,将成为刘邦夺取天下的铺垫,他自己也许将不知身死何处。我亟想辅佐他,克服目前困境,闯出僵持局面,再次发挥出横扫千军的神勇,将刘邦这个最大最凶险的敌人一举荡平,这样,天下才可以太平。我要做出退让,取得项羽的谅解,等他平息了怒火之后,再设法说服和帮助他,不然,我的生命理想将因功亏一匮而付诸东流……面对项羽的发飙,我第一次违心地认错,服软,我说,项王,你要理解我,我对你、对楚国、对楚军真的是一片赤诚,我没有也不敢有二心的。以前我们之间的矛盾,我承认都是我的不好,是我倚老卖老,总以教训的口气和你说话,总把你当孩子——唉,我确实把你看做白己的孩子。我和你叔叔项梁,相互之间比亲兄弟还信任,还更亲密,呃呃,我多么怀念和他一起攻坚克难的那些日子啊……说到这里,我老泪纵横,鼻涕和口水也沿着胡须淌了下来。在用袖袍揩眼泪的时候,我偷眼瞄了一下项羽的表情,发现他盯住我的眼神里,并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悔意,而是充满厌恶与仇视,我的心彻底凉了下去。

等我把眼泪揩了,项羽开口了。他说,亚父,现在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您了。他的口气冰冷冰冷,我听了,身上禁不住打了个寒战。项羽继续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这么叫你,你也再不用和我项羽,和我们项家,和楚军有任何的联系。你和刘邦一样,都自认为是一条龙,可惜我项羽这儿的水养不了你们。你们两条龙可以并肩一块儿和我作对。当然你不承认给刘邦做间谍,我也不追究,你可以一个人爱上哪儿上哪儿,爱怎么玩儿怎么玩儿,爱教导谁教导谁,你就是唆使全世界的人,唆使所有的诸侯都来跟我项羽作对,我项羽也不怕。我项羽是一条硬汉,凭的就是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假如上天公平,我必然得到眷顾,上天不公,让那些鼠窃狗盗的无能奸邪猥琐之辈逞能成势,那就不是我项羽能掌控得了了。

项羽口气越说越激动,里面充满愤怒、仇恨、狂暴、诅咒、直至谩骂,他的凶狠劲上来了,脸部肌肉紧张地抽搐着,停下话时,嘴角绷得跟一张弓一样。他的又粗义重的眉毛耸得像一座山,而他的那对瞳仁——对了,他的瞳仁真的跟传说的一样,是双瞳,也就是书上说的重瞳,他的重瞳在发怒时聚焦起来,发出一股太阳般的灼人光芒,而这个时候,是他杀人最狂、下手最狠的时候。

上古流传下来的故事,说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虞舜,也是长着一双重瞳。长出这样的瞳仁的人,不是正常的凡人,他们禀赋异常,天资过人,特别出众,罕见其匹。不过,虞舜成为千年一见的卓越君主,而项羽呢,也许他只能是一尊战神,而我把实现自己抱负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看来是缘木求鱼了!

看着项羽那副怒发冲冠,双睛冒火的样子,我明白了,项羽对我竟然起了杀机,我再没有半点留下的余地。我恨自己到最后的时刻,还辨不清上天的旨意,还想恋栈,还要委曲求全。我,我真是活回去了呢!三十六计,赶紧走为上计。不然项羽这个杀人魔头果真狂乱失去理智,对我这个老头下毒手,那我会死得比义帝还惨——义帝死了,起码还有人同情,还有人借这个口实和项羽对抗。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扔进井水里的一块烂石头,连一点点水花都没人看见!

我抓住项羽愤怒的话语中的一句,作为我“主动”要求离开这里的台阶。我说,项王,罢了罢了,我范增为你们项家叔侄服务了这么些年,也许确实没有多少贡献,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吧?想不到我在你眼里,在你们项家人眼里竟然从来没干过什么好事,几乎就是一钱不值。既然如此,我再留在这儿,就有点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味道了,不如我自动辞职。反正在你项王心中,天下大事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可由你任意取舍,我一个草民,一介布衣,也就不掺合到里面了。我年纪也大了,不说老得不能动,其实也差不多了。我回家还是当我的百姓去,免得一旦身体发生不测,连死都不能死在家乡,多可悲呀。

我说这些话,向项羽提出辞职,心中是悲凉而哀伤的。我的事业功亏一匮,项羽的功业也不再有发展,只会走下坡路,而且,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要是能活下去,将会看见项羽成为一个末路的悲剧英雄。但这话我不能再说了,再说无益,徒遭憎恨。项羽,项将军,你称王的日子不会久了。我们分手,不是我范增无德无能,而是你项羽无眼无识,历史会把我们之间的这场误会记录下来,我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你项羽则会为了你的粗野鲁莽短视狭隘,付出所有的代价!

项羽很快答应了我的辞职,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或许认为,以后再也没有人在他耳旁说三道四,他可以全凭个人意志,无所顾忌地想怎么打仗怎么打仗,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他这个只有肌肉没有头脑的武夫,让人真的不知是恨还是痛。

嗯,是我的心在痛。心里的痛放射出来,牵扯到脊背,脊背最近一段时间一直疼痛,有时疼不可忍。我以为是积劳成疾所致,可今天这疼痛让我满脑子淌下黄豆大的汗珠,这种痛法还是第一次。我想,我是不是快要接近死期了?

我要立即赶回彭城。自从从成阳回来,我就定居在京都,家也从老家那边迁了过来。家里还有我的老伴,我的儿孙呢。我一定要赶回去看他们一眼。戎马数载,我只为了所谓的名臣名相事业,却忽略了亲情友情。现在,我忽然想通了,甘蔗无法两头甜,现在,对我而言,最重要、最甜蜜的,莫过于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走吧,连夜就走。我连辞行的工作都没做,架上马车,就辚辚出了楚军大营。含着眼泪,我强忍疼痛,对着那面中军大旗,跪在车上拜了三拜,让车夫扬鞭速行。楚军将领中,没有一个出来送我,我的凄凉悲怆,可想而知。

我终于没有来得及赶回彭城。在途中,我背上突发严重的痈疽,全身寒热,口渴烦躁,便秘溲赤,脉搏跳得又急又猛。这种病是湿热失调,火毒内攻,内脏积热,气血凝滞所,引起的,而这些病症,终究源于我内心情绪近于崩溃的郁闷和沮丧。在颠簸的马车上,我永远闭上了我那被白内障遮盖显得朦胧的双眼。我知道,我的眼神尽管干枯散乱,却充满遗憾,充满失意,充满不甘和不屈。

我的生命终止了,终止在事业的中途,也终止在回家的途中。对于我而言,这是一种命运的嘲讽吗?我不能解答。死和生,对于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我范增的出生和死亡,却是在平淡甚至悲哀的场景下完成的,我确信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我既没有做成姜子牙,也没有做成管仲和乐毅,我,我真是死不瞑目呀……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8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