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纵观历史,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著名文人都是以“自沉”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如屈原自溺汨罗江,王国维自沉昆明湖,老舍自尽太平湖,就连因“乌台诗案”被捕的苏东坡也险些成为其中的一员。文人之所以自杀,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而心灵深处的失落感无法释放,在不断的挣扎中,由失望变成绝望,最后只能以死来获得解脱,屈原也是如此。“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说明屈原内心苦到了极致。由于历史的走势和时代的局限性,屈原对残酷的现实做了无畏的抗争,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悲剧化的人生道路。

按照常人的观点,“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楚怀王不听他的劝告,即使最终灭国,也不是屈原的事情。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可以想象,在战国时期,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作为——个知识分子,也许今天还是赵国人,明天就可能成为秦国人了——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可以待的地方还有很多。那个时候的国家不像现在,出入境都需要签证。既然这样,屈原为什么还要自溺汨罗江呢?

对于屈原的死,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通“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首先,同为文学家的司马迁,被屈原的文章中蕴含的深邃的哲理和炽烈的情感打动了,因而其情感认同和屈原不谋而合。这与司马迁类似于屈原的遭遇有关——司马迁作为士人与屈原同样深受政治的戕害,历经磨难,在政治斗争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因而对屈原有着人格认同。但人格认同并不代表历史认同,司马迁觉得屈原自沉汨罗江有点奇怪,楚国无容身之地,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呢。

如此,也不至于落得个“自沉”的下场。

司马迁的想法不无道理。在战国时期,在国与国之间“跳槽”

是很正常的事。举个例子,乐毅在赵国不得志,到燕国之后却受到了重用。因此,可以说,怀揣着一套先进政治方案的屈原完全没必要死拽着楚怀王和楚国这一根绳。如此看来,屈原的死有点偏激而悲壮,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的死并未改变楚国的命运,对战国格局的变化也没有产生影响。但话虽这样说,可并不意味着屈原的死没有价值,或者简单地理解为屈原万念俱灰,以死来逃避现实。

以下三个原因决定了屈原的死因。

第一,屈原原籍楚国,而且是没落的楚国贵族。周朝建立之后,政权上,采用的是分封采邑制——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人会因为亲疏远近而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而诸侯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下级官员。在楚国也是这样,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事实上,屈原对楚怀王的态度表现了屈原心灵深处的一种本真而善良的意识——报恩,报楚怀王的知遇之恩。屈原本是没落的贵族,是楚怀王一手把屈原提拔起来的,屈原政治生活最光彩最耀眼之时也是在楚怀王执政时期,没有楚怀王,也绝不会有屈原的“美政”理想。而且即便楚怀王听信了谗言,对屈原也只是“疏”,而不是“放”,屈原仍然有机会接近怀王,提出他的建议。还有如何看待楚怀王这个人:他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能当上纵约长,可见楚怀王绝非等闲之辈。楚怀王后来政治上的严重失策多少令人匪夷所思,但无论如何,楚怀王傻而不懦,不是没骨气的人,更不是不可救药的昏君,也许屈原正是基于这两点始终对楚怀王存有幻想。话又说回来,屈原确实也不得不依托怀王,怀王是屈原唯一的保护伞。在佞臣当道的朝堂上,屈原无法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也就得不到同僚的“掩护”,只有怀王还算器重屈原。可以想象的是,假如屈原能够推行“美政”,定会遭到众大臣的反对,而有力量压制反对声音的只有楚怀王。因此屈原虽然在主观上要求高度的独立,而客观上也离不开对怀王的依附。一旦失去怀王这个靠山,屈原就会陷入极端不利的境地,“伯乐既没,骥焉程兮”。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怀王之死恰恰成了屈原之死的导火索。

第二个原因,楚国人天生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

相比于个人生死,楚国人更注重个人荣誉。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楚人的典故中得到佐证。举个例子,几百年后的楚汉之争中,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最后在有路可退的情况下,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对此,史书说:“乌江亭长横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的兵败自刎,其实也是楚人风气使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项羽逃回江东,可能就不会作为一个“悲歌英雄”的形象流传至今。

另一个例子是,《左传?庄公十九年》载,楚文王与巴人作战不利,回国时,掌管都城城门的鬻拳却不让文王人城。文王不得已,整顿人马去讨伐黄国,仗是打胜了,可惜在回来的路上病死了。鬻拳安葬文王后,也自杀相殉。可见在楚国,即使君主丧师辱国也是不可以原谅的。

再举一个例子,《左传?桓公十一年》载,楚国莫敖屈瑕曾率兵讨伐罗国,因骄傲轻敌而败北,结果自缢于荒谷,而随从将帅则将自己囚禁于冶父山以听从楚王的刑罚。屈瑕曾多次为楚国立功,结果一次兵败就不得不自缢以谢国人。

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楚国人把荣誉看得比生死更为重要,自尊心很强,所以也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屈原的责任,但屈原断不会以楚国贵族的身份做秦国的降臣。

第三个原因,是屈原对现实的绝望。在《离骚》中,屈原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来形容自己。大概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本质没有毁弃。

在《离骚》中,屈原以香草比喻品格,用美人比喻身为人臣的身份。上面已经提到了楚怀王和屈原的关系。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很复杂,一面对他有源于内心的忠诚和希望,一面又对他的昏昧有深沉的不满和惋惜。屈原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埋怨楚怀王偏听小人的谗言,不信任自己的良苦用心。虽然楚怀王听信谗言,逐渐远离自己,但屈原仍然不愿抛弃处境越来越危险的怀王,“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眼看就可以离开混乱的楚国,前往平安的乐土,却在最后一回眸间,感到悲伤和犹豫。

后来,楚怀王被秦国扣为人质,不久就忧郁而死,即位的楚顷襄王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将屈原流放到了外地。当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陷楚都郢之后,屈原的心也彻底冷了。最终选择了怀石投江,以身殉国。在绝笔《怀沙》中,屈原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屈原死后,人们怀念他敬重他,怕屈原的遗体被鱼啄食,就在水上不断敲锣击鼓吓走鱼群,并且把粽子投进江中,引开鱼虾。自此以后,赛龙舟和吃粽子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

查看更多五年级上下册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五年级上下册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303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