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南侧,有一片黑黝黝的松柏林,里面杂木丛生,坟丘累累。就在这片树林中,安葬着二百多名“七·七”事变中为国捐躯的中华儿女。林子的南头,有一个砖砌的坟丘,这就是二十九军闻名的武术教官董神刀。芦沟桥一战,董神刀神刀显威,气贯斗牛,一人血刃了三十多个鬼子,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董神刀沧州人,真名叫什么,哪个村的,已没人记得清了。人们只知他出生在北京,从不大就跟着父亲学做买卖。他父亲是个很有心计的买卖人,也想着让儿子吃这碗饭,做一个比他还能干的商人。不料想,八国联军一声炮响,一切炸成了泡沫沫。洋鬼子烧了他们家的铺子砸了买卖不说,还搭上了两条人命。董神刀三岁的妹妹被洋鬼子提着两条腿,活僻成两瓣儿,母亲被乱枪打死。京城呆不下去了,董神刀和父亲怀着深仇大恨。逃回了老家沧州。为了报仇雪恨,董神刀一头扎进把式行里,拜师学艺,苦练武功。十几年后,董神刀和郭燕子一道,成了沧州有名的苗刀高手,被誉为“神刀董”。那年头,中国还是洋鬼子的天下,沧州城里也有不少洋教士,他们横行街面,无恶不做,真是爷爷茬儿。

话说这年,董神刀去沧州城里赶集,正看见一个黄头发蓝眼珠的洋教士买鸭梨。一见洋人,董神刀就红了眼珠子,当时也没想着惹事,就在一边观看。谁知这家伙买了梨,分文不给,卖梨的不让走,这家伙便了秤杆子不说,上来就是两个嘴巴子。

董神刀再也忍不住了,大吼一声扑上来,揪住洋教士的头发,一拳打了个乌眼青。这洋教士哪吃过这种苦头,哇哇大叫着要和他见官。董神刀更火了,小蒜罐子般的拳头当当又是好几下。嘴里骂道:“狗娘养的,叫你去见官!老子先让你去见阎王!”这家伙是那样的命短,几拳下来死猪般直挺挺地躺在了大街上。董神刀闯下了塌天大祸,不得不远走高飞,投到了二十九军。

当时,二十九军是闻名的“武军”。每人一杆枪,一把大刀片,后脊背上一插,红绸飘飘,威风凛凛。董神刀参军后,一把刀无敌手。有一回,旅长赵登禹下连视察工作,听说董神刀后,又惊又喜,当即叫到连部,二人切磋起武艺来,越说越投机。赵登禹上来了兴致,拉上董神刀来到校武场,呢子服一脱,非要过过手不可。

董神刀那敢和旅座交手,万一有个失闪那还了得!赵登禹是个豪爽人,看出了门道,哈哈大笑道:“来吧,没事的,我的拳脚你也领教领教!”董神刀还是不肯。他用脚原地划了个水桶大小的圈圈,对赵登禹道:“这样吧,请旅座打我三拳,如果我能出圈,算我为输。”

他们这里一叫阵,全连百十号人都围上来瞧热闹。人们兴致勃勃,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以为董神刀非输不可。因为赵旅长武功盖二十九军,没有一个对手。他一拳曾砸死过一匹烈马,一掌曾砍断过一块石碑,凭他这身硬功夫,漫说三拳,一拳不打你个十八滚才怪呢!人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单等好戏瞧。

听了董神刀的话,赵旅长兴致更浓了,握起拳头,笑哈哈地说道:“噢?让我打三拳?”说着又晃了晃拳头,“古语云:“四两犹微碎玉璧。’你可知这话的意思?”

董神刀习武多年,目然知道旅长说的什么,笑了笑道:“早闻旅座神力,来吧!”

赵登禹“唔”了声,发功运气,“咚”就是一拳。这一拳是试探性的,只用了七分力气,拳落身上,董神刀纹丝来动。赵登禹暗自点点头,收拳出步,“咚!”又是一拳。这一拳可不比前一拳了,力有千斤。拳落身上,如碎石裂铁一般,震得人耳根子发麻。只见董神刀身子晃了晃,又如铁塔般立直了。人们立时发出一片喝彩声。赵登禹也不由地翘起了大拇指。

三拳打了两拳,还剩最后一拳。只见赵登禹后退一步,又拉开架式,在场的人攥拳瞪眼,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有的替旅座使劲,更多的是为董神刀担心。赵登禹大吼一声,用尽平生的力气,照着董神刀的肚子又是一拳。这一拳比刚才更猛更有力。只见董神刀小腹一收,身子在前一探,举头打进肚子中,董神刀就机发功,用肚子紧紧地夹住了拳头。赵登禹抽了两抽,愣是没有抽出来!在场的人个个目瞪口呆,随即一片掌声。董神刀收了功力,赵登禹的拳头才收回来,连声赞叹:“好功夫!”

趁着大伙兴致正浓,赵登禹又让董神刀演练一回苗刀看看。董神刀并不客气,说声:“请旅座指教!”“刷!”鞘中抽出苗刀,只见寒光闪闪森气逼人。这苗刀是我国古代兵器之一,它不同于其他刀。原来古兵器规定,是刀则弯,是剑则直。这种苗刀形如利剑没有弯儿,比一般刀略长。按照演练规矩,董神刀揽刀抱拳.说声:“现丑了!”出刀亮式,演练起来。只见他劈砍撩剁,拢推截刺,缠格削戮,彪悍雄健,变幻莫测,势如破竹,形如大江流水。练到深处,只听“嗖嗖”吼响,一团银光紧缠全身,如银箍金罩,在场的人个个都看呆了。

赵登禹顺乎从地上拣起一把小石块,撒手向董神刀打去。只听“刷”地一声,几乎是在同时,数块小石被利刀挡飞,没有一块着身。赵登禹带头喝起彩来,惊叹功夫不凡。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这一次较艺后,赵登禹深深佩服董神刀的武功,回旅部后,立即把董神刀调到身边,任全旅的武术教宫。以后,赵登禹升任师长,又把董神刀提到师部,任全师的武术教官。

“九·一八”以后,日木鬼子强占了东北三省。他们仍不满足,胃口越来越大,妄图吞并整个中华。二十九军驻守芦沟桥,两军对垒,以河为界。每天见他们烧杀掠抢、好淫妇女,全军将士个个咬碎钢牙。可是上峰有令,不许接火,只好忍气吞声。

这天,董神刀胸中憋闷,出来闲追,只听河北一片哭喊,只见男男女女一大溜,被鬼子押着,向一个破窑走去。刚到窑前,一阵枪响,可伶这些无辜的中国百姓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董神刀耳闻目睹,大叫一声,拔出佩刀,真恨不得冲过河去一刀剁了这些畜生!可是……他恨恨地叹息一声,挥刀砍断了一棵小树,一屁股蹲在了树下,双手抱头,想起自己那惨死的亲娘和妹妹,忍不住呜鸡地哭起来。

晚上,董神刀回到师部一口饭没吃,只是痴痴呆呆地发愣。赵登禹听说后,特意来看他。二人一见面,董神刀一把拉住这位老武友的手,“扑通”跪在了地上,泪如泉涌:“师座,咱们再不能装孙了,河北的百姓……”赵登禹也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一把拉起董神刀,两只眼圈儿忍不一住红了,他拍拍董神刀的肩膀,一句话也没说。这位忠贞的爱国将领,何尝不想舍命一战呢!

二人半响无话可说,一块走出屋,来营外散步。只见河北照明弹此起彼落,日本军队正以中国的二十九军为目标进行军事演习。日本指挥官高举着军刀哇哇怪叫,看到这寒光闪闪的战刀,董神刀不由得想起了师傅讲过的日本军刀的来历。

那是宋朝年间,沧州的一位苗刀武师因为争宅基误伤人命,逃到海上当了渔民。一天出海遇上了海匪,几个海匪被他的苗刀砍下海去,匪船缠住渔船不放,一同漂到远处,一股台风把两艘船刮翻。正赶上过海豚,其中有一只海豚救起了这位武师,把他送到一个荒岛上。他采野果子吃鸟蛋,熬了半个月。一艘过路的日本商船,看到求救的烟火信号救起了他。他随商船去了日本,见日本的老百姓忠厚善良,便把自己的刀术和武艺传授给他们。后来,苗刀几经演化,成了弯形。万没想到,象征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深情厚谊的苗刀,变成了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战刀……赵登禹听了这传说故事,感叹不己。

不几天,日本军队以走失哨兵为借口,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对宛平城和芦沟桥驻军发动了猛烈进功。二十九军将士不顾蒋介石的严令,奋起抗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残酷。赵登禹率部死守芦沟桥,与敌人浴血奋战。日本鬼子的火力相当猛烈,为了扬长避短,赵登禹下令放过鬼子,打近战。这一来,二十九军的大刀片可发挥了威力。几年来由于赵登禹和董神刀的严格训练,每个士兵都练成了一身好刀法,交起手来,可大派上了用场。只见刀对刀、枪对枪,杀声震天,一里多长的战线,千军万马搅在一处,刀光枪影,血肉横飞。日本鬼子不怕枪击,最伯砍头,说砍了头就见不到上帝了。他们一见那寒光闪闪的大刀就浑身发毛。

全军将士把憋了这些日子的气,全甩到刀上,横劈竖砍,左削右剁,鬼子哪里招架得住?哭爹喊娘,尸堆如山。芦沟桥头,一个车轴汉子光着膀子,满身血污,手挥大刀,左突右撞,前扫后撩,大刀带着风,闪着寒光,如蟒蛇横扑,似金鱼乱窜。这人就是董神刀。他一人抵住了三十多个鬼子,毫不畏惧。这一回,董神刀把憋了这些年的家仇国恨全集中在这把刀上,“咔嚓嚓”割苇子般,眨眼就撂倒了一大片。

鬼子兵哇哇大叫:“刀的,大大的厉害!”董神刀一口气砍翻了三十多个鬼子,钢刀卷了刃,变成了麻花。他扔掉大刀,又拣起一支枪,一顿“金刚点名”,连着刺倒了五六个,刺刀又弯了!剩下的一个鬼子一着不好,撒腿就往后退去。这时只听一声怪叫,正北面扑来一个带星星儿的鬼子军官,一刀砍翻了这个后退的鬼子兵,双手握着血淋淋的战刀直逼过来。

董神刀眼全杀红了,弯腰又拣起一把大刀片,大吼一声迎上前去。鬼子军官上来就是一个斜劈式,董神刀闪身让过,这家伙半路换招儿,紧跟一个撩刺,险些削着胳膊。董神刀摆刀相迎,两把刀叮叮当当,火星飞进。董神刀连使“白蛇吐信”、“渔翁起曹万、“乌龙搅水”,都被化解。原来这鬼子宫也会武术,而且是正宗的苗刀套路。董神刀真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儿。只见他抽刀换式,“唰”使出青萍剑中的“铁僧拜佛”、“横云断雾”等招,挥刀砍去。由于用力过猛,两把刀半路相撞,“当嘟哪”断为两截。

二人同时扔了断刀,拽拳踢脚,搅在了一处。常言遣: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鬼子军官不光刀法精熟,拳术也相当厉害。一交手,这家伙便发动了闪电般的攻势,狠如饿狼,凶如秃雕,扑抓崩撸,连连用招,可是都落了空。他又改变战术,以脚代拳,闪电般一记横扫,照着董神刀的头面踢去。说时迟那时快,董神刀急忙弓步缩身,让过铁腿,顺势一记交低回身踢摆,直取对方的下腹。这家伙也不愧为武林高手,急忙出双手往下一格,封住了董神刀的脚,董神刀见对方功夫如此深厚,不禁暗暗称奇。

为了尽快摆脱开鬼子军官的纠缠,董神刀改变了战术,以攻代守,蹿跳奔跃,一轮短拳急打,直取对方的上、中、下三路。鬼子军官急于招架,董神刀瞅准机会,飞步入内,一个“节肘”,“咔嚓”折断了这家伙的胳膊,趁他挣扎的当口儿,又紧跟一个膛螂拳中的“连淌腿”,一脚踢出一丈开外。

董神刀挥汗如雨,刚才这顿力搏,使他气喘吁吁,精疲力竭。他扫一眼地上被自己杀死的这一片死尸,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还没容他喘息一口,桥北又扑来一队鬼子,董神刀弯腰拣起一支步枪,准备迎敌,不料一梭子弹打来,有一颗正中胸膛。他身子晃了几晃,手拄大枪,并没倒下。几十个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围上来,哇哇怪叫,如临大敌。再看董神刀,二目圆睁,紧咬钢牙,形若钢浇铁铸的金刚,他已气断身亡。

就这样,一代武林高师,为国为民血洒石桥。

芦沟桥一战,双方伤亡惨重。师长赵登禹也在这场鏖战中壮烈殉国,和董神刀一起安葬在芦沟桥松柏林中。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