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是《延禧攻略》中第一位黑化的人物,从善良单纯、与世无争,变得心机深沉、笑里藏刀。

娴妃之所以会黑化,是因为高贵妃害的她家破人亡。而她的母亲撞死在她面前,却说罪魁祸首是她。就是因为她不争,所以不能给父兄求情,因为她不争,所以家里人只能想别的办法升官。

巨大的打击使得娴妃终于开始思考,自己以往在后宫中坚守自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然后的然后,她就黑化了。

黑化了的娴妃,简直各种buff加身,她想要拉下的人没一个能逃脱。而这也得力于,当初她费尽心机,与人为善,在后宫中留下的纯善形象。

所以大家斗的热火朝天,娴妃在暗中使坏,尽管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儿,却没人想到娴妃身上。娴妃处心积虑,报仇雪恨,获得皇帝的宠爱,最终坐上皇后之位,成为乾隆帝的继皇后。

历史上乾隆的继皇后是被废了的,结局并不好。而娴妃的结局从预告片花就可以知道,她肯定会走向被废的一步。

那么问题来了,雄起的娴妃在后宫中简直如虎添翼,心想事成。最后怎么就落得个被废的地步呢?

历史上继皇后辉发那拉氏被废十分突然,前几天大臣还看见帝后二人共同用餐,突然第二天就不见了皇后身影。一打听才知道皇后被乾隆帝送回去了。

最开始的时候,乾隆帝说起此事原因是说皇后突然发疯,不敬太后,因此将她送回京养病。后来又说皇后违背国礼擅自剪发,不堪为国母。不过自己念在往日情分,没有特地下旨废后,只收了她包括皇后册宝在内的四份册宝。

这个解释并没有打消大家的疑惑,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疑惑,那就是皇后为何突然剪发?总之因为事发突然,后来乾隆帝又遮遮掩掩,搞得对于皇后被废说法多种多样。

其中一种便是说乾隆帝看上了江南的一位美人,皇后因为反对,而与皇帝发生争吵。最后一气之下,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另一种说法则与令妃有关,据说当时乾隆想要册封令贵妃为皇贵妃。清朝皇贵妃的册封,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有约定成俗的条件。

第一种就是贵妃病危之时,冲喜册封皇贵妃,康熙朝和雍正朝包括乾隆朝都有。第二种便是死后追封,好比乾隆最早的女人哲悯皇贵妃。第三种,便是进位皇后之前先一步步册封到皇贵妃。

辉发那拉氏自己,便是从皇贵妃坐到皇后之位的。后人有猜测,令贵妃册封为令皇贵妃,给皇后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她坚决反对,因此与皇帝争吵,最后一怒之下剪发,恩情断绝。

个人认为《延禧攻略》中应该会用第二种的说法,毕竟虽然娴妃黑化了,但是当初她对皇帝却用情至深。

所以后来乾隆帝宠爱魏璎珞,加之一些其他的事情,终会使娴妃走到被废的地步!


馆陶公主是汉朝一位不可忽视的公主,不仅是因为她一手促成了金屋藏娇的美谈,更因为她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盛宠不衰,还成为公主逾礼第一人。而说起这事儿,就不得不提故事的另一位主角董偃。

董偃是馆陶公主的男宠,小馆陶公主三十多岁。最开始的时候董偃和母亲以贩卖珠宝为生,13岁的时候他跟随母亲入了馆陶公主府。因为长的十分漂亮,馆陶公主听左右提起董偃,于是就召见了他。

董偃见馆陶公主第一面,馆陶公主就十分喜欢他,对他说:吾为母养之。于是董偃被馆陶公主留在府中,受馆陶公主抚养。

董偃因为馆陶公主的关系,在府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十分受宠,不管是在府内还是府外都跟随馆陶公主贴身侍奉。

成为馆陶公主的男宠,大概是在董偃十八岁的时候。《汉书东方朔传》说是在堂邑候陈午去世之后,也有后人理清时间关系线,在陈午还没有去世之时,董偃就已经与馆陶公主亲密无间了。

因为受到馆陶公主宠爱,董偃受到很多王公贵族的接待,当时人号曰董君。馆陶公主还为了让他更好的结交名士,不吝啬财物,让他随意挥霍。《汉书》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私下侍奉公主是违背礼法的事情,当时与董偃交好的爰叔就曾表示担忧。说: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

董偃自己也十分忧虑,但却没有想到什么处理的办法。后来还是爰叔给他出了一个计策,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当时汉武帝前往文帝庙祭祀,因为不能违礼征用百姓的田地修建行宫,所以汉武帝只能在野外扎营居住。爰叔就让董偃劝说馆陶公主将长门园献出,后来馆陶公主听其言,汉武帝果然大悦,对董偃与馆陶公主一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让汉武帝承认董偃,据说馆陶公主还曾自降身份,穿着厨子用的围裙亲自迎汉武帝入府,斟茶倒水。

姑姑斗如此讨好了,汉武帝也就没有说什么,接受了董偃的正式拜见。虽然董偃与馆陶公主举行婚礼,但两人的关系也算是过了明路,此后董偃也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后来东方朔冒死进谏,说董偃犯三大罪,罪一偃以人臣私侍公主,罪二败男女之化,而乱婚姻之礼,伤王制,罪三偃为淫首。

因为东方朔的上奏,汉武帝对董偃的恩宠才渐渐衰微。董偃活了三十岁去世,后来汉武帝还是将他与馆陶公主合葬在一起,陪葬霸陵。

说来也是奇闻,馆陶公主明明有名正言顺的丈夫陈午,但最后却希望与董偃合葬在一起。而馆陶公主所为,也成为公主贵人逾礼的开始。

有句话叫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被誉为千古一帝,被世人瞻仰千年,创下了许多千秋万世的功绩,但他辛辛苦苦打造起来的王朝,就在他一念之间就被粉碎个彻底。

史书记载,秦始皇临终前写了一份遗诏,是关于公子扶苏继位的事,但是这份遗诏最终并没有送出去,公子扶苏没有当上皇帝,秦朝落入了秦二世胡亥手里。

一切之所以会发展成这个样子,都是因为秦始皇生前十分器重的两位元老级大臣,即赵高和李斯。

这两个人是始皇最信任的臣子,但他们却在始皇死后篡改了遗诏,假诏命令扶苏自杀,将始皇第十八子胡亥拥立为新的皇帝。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他素有贤名,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声望。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秦始皇十分喜爱这个长子,时常对他委以重任,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猜测扶苏就是下一任皇帝。

但是,由于扶苏不支持始皇大杀特杀的政治风格,经常劝谏始皇,所以始皇一直没能真正下决心封他为太子,而是一直派他出去历练,册封太子一事也一直被压着,拖久了就拖出大麻烦来了。

公元前212年,始皇活埋了四百多位儒生术士,因为这件事父子俩大吵了一架,始皇一怒之下就把扶苏派到上郡,命他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两年之后,始皇再次巡行天下,行至沙丘的时候,突然病重,始皇就让中车府令赵高写一封遗诏给扶苏,内容是让扶苏把军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父亲的丧事和登基事宜。

遗诏已经封好,但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始皇就驾崩了。赵高素来与扶苏政见不合,他担心扶苏继位之后会对自己不利,便压下诏书,隐瞒始皇去世的消息,说服了丞相李斯与自己一起拥立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

将李斯拉到自己的阵营以后,赵高就给扶苏写了一份假的诏书,让扶苏自杀。同时,他们还写了一份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扶苏收到诏书以后非常伤心,他不知始皇已死,以为真是父亲要自己死,二话不说就乖乖跑去自杀。

蒙恬劝了他一次,他说:陛下肯把三十万大军交到公子手上,足见对公子的器重,绝不会无缘无故就让你去死的,我们远在上郡,不知咸阳发生了何事,其中是否有别的内情也不一定,公子最好再请示一下,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啊!

心灰意冷的扶苏根本听不进去蒙恬的劝告,他说:如果一个父亲命令他的儿子自杀,这还有什么好请示的?说完就自杀了。

的确,在扶苏看来,他惹怒了父亲才被发配到上郡这么艰苦的地方,现在父亲要他死,应该是一直在生他的气,不肯原谅他。

扶苏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既是始皇的儿子,但也是始皇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他最清楚不过了。

许多人都对扶苏的死感到惋惜,否则陈胜、吴广起义也不会打着扶苏的旗帜了,若扶苏没自杀,而是靠着三十万大军和他的名望,登上帝位,以仁治国,秦朝是否就不会二世而亡了呢?


查看更多半途而废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半途而废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41123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