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共演了400多出京剧,不仅为繁荣发展祖国的京剧事业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令戏曲界赞叹不已,而且将“国粹”闯出国门,冲出亚洲,征服欧美,驰名全球,开创了中国京剧外交历史的新篇章,荣获了海外文学博士的桂冠,被称为全球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的艺术大师。梅剧舞姿吸引洋人 竞相邀请走向世界在民国之前,欧美人来到中国,向来是不看中国的戏剧,也不进中国的戏园子的。梅兰芳等许多京剧艺术家,为宣扬中华艺术,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中国京剧征服了外国人。1915年,美国人在华北创办的几所学校的俱乐部联合召开会议,讨论联欢会的议程,会上推荐了中国京剧。接着梅兰芳被邀演出新剧《嫦娥奔月》,观看演出的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施,被梅兰芳的袅娜美妙舞姿深深吸引,一再称赞梅兰芳的表演细腻动人,表示一定要去梅宅登门拜访。此消息不胫而走,美国驻菲律宾总督闻讯后,打电报给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要来北京看梅剧,英国安南总督也要求来北京看梅剧,于是外交部邀请他们前来观看,并设宴招待。后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闻之,也来北京看了京剧。这样中国京剧开始向世界进军,第一个邀请国家是日本。1919年,梅兰芳和高庆奎、姚玉芙等一行20余人,东渡扶桑,在日本演出了《嫦娥奔月》等剧,受到空前好评。1925年,美国组织了一个访华团来中国考察梅兰芳艺术,他们看后被京剧高超艺术所打动,回国后到处宣传中国京剧。从此,愈来愈多的欧美人对中国京剧发生了兴趣。1926年,意大利大使维多里奥·赛鲁蒂的夫人,偕同美国、西班牙、瑞典三国大使及夫人、子女等18人,在北京梅宅畅谈京剧艺术两个多小时,座谈中,美驻华大使约翰·麦克慕雷提出,希望梅兰芳去美国演出,让美国人民一饱眼福,并表示愿在这方面尽力协助。梅兰芳答应这一要求,也表示需要作些准备。梅兰芳对出访美国演出十分兴奋,但他耽心古老京剧词曲不是西方人所能聆悉,于是日夜思虑,最后确认,只有用线谱录出,才能使京剧艺术为世界所接受。他经人介绍,请通晓中西音乐且学养深厚的国乐大师刘天华译成初稿。刘先生根据梅兰芳琴师和笛师提供的各戏唱腔的工尺初稿,用三、四个月时间将梅赴美拟演的19出京、昆剧目,包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嫦娥奔月》、《木兰从军》、《洛神》等京剧53个唱段和昆曲41个唱段,一一翻译成世界通行的五线谱。根据许多人认为中国京剧、昆曲都属于歌剧的观点,命名为《梅兰芳歌曲谱》,这算得上是三十年代梨园一道风景线。赴美演出拳回轰动 荣获海外文学博士1929年冬,梅兰芳正式得到赴美演出的邀请。经过行前准备,梅兰芳于1930年2月8日率领中国京剧团21人,从上海登轮,首次漂洋过海,访问美国,成为我国京剧外交的友好使者。访问演出团第一站是美国大都会纽约,在百老汇大剧院演出《汾河湾》、《青石山》、《剑舞》、《费贞娥刺虎》等剧,先后公演了三周,举城轰动,每场都是座无虚席,连美国总统威尔逊夫人也临场观看。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主任看后认为,中国戏剧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梅兰芳又是中国近代戏剧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因而梅剧是非看不可。他规定,由于梅兰芳前来美国演出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此,全系学生必须都去观看,凡看了的学生,全年学分加1分,没有看的扣1分。梅兰芳演出不仅轰动效应大,而且还获得了美国一批戏迷的热爱。纽约市交际界的沃佛兰女士,竟在三周内连看了梅兰芳的16场戏,仍不罢休,硬是托人把自己介绍给梅兰芳,并邀请梅兰芳等人到她家吃饭。沃佛兰女士家在纽约市郊边上,家里有座大花园,那天共请了30多位陪客,都是美国知名人士。席间,沃佛兰致辞说:“听说梅先生36岁,我特意选了36株梅树,在花园中开了一块地,请梅先生破土栽种,作为永久纪念。”梅兰芳非常高兴,笑容满面地拿起锄头,掘坑栽树。在场的美国友人见此情景,大加赞赏。沃佛兰女士格外兴奋地说:“今天就把这花园定为‘梅兰芳花园’吧!”本来梅兰芳在纽约演出的票价6美元一张,而黑市交易却哄抬到16美元一张。梅兰芳演出后,曾乘敞篷轿车从纽约大街穿行,与市民群众会面,众人用各种鲜花抛向36岁的梅兰芳,街旁高层楼上的妇女们竟有开窗向梅兰芳掷钻石戒指和珍珠项链者,其盛况可见一斑。接着梅剧团又应驻美大使馆之邀,到华盛顿演出一周,继而又到芝加哥演出二周,旧金山演出二周,洛杉矶演出二周,最后一站演出是在夏威夷自由戏院。梅兰芳在美演出十分成功,带去的《梅兰芳歌曲谱》很快被抢购一空,远远供不应求,许多未买到曲谱的听众都感到十分遗憾。梅兰芳嗓音清亮、优美、给人以回肠荡气、绕梁不绝之感,唱到激越处,使人感觉窗上玻璃都为之微微颤动,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为此,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利亚大学和玻摩拿学院,分别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学位。电波飞越大洋,捷报频传国内,国人闻之无不欢欣鼓舞,一致公认梅兰芳是当代菊坛第一人。经过他在美国历时半年之旅,把东方文化传统的京剧介绍给新大陆,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极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亲善外交的活动。《纽约世界报》1930年2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评论说“梅兰芳先生男扮女装,他的表演不是模仿女子,而是在创造本质和意象——柔顺、和谐、秀丽、高雅、栩栩如生的特征。”美国商务参赞裘林说:“那些过去或二十年旅居北京的外籍人士,满意地注意到梅兰芳先生乐于尽力在外国观众中推广中国的戏剧,我们祝愿他诸事成功。”在离开夏威夷时,梅兰芳与他的团员们一个个颈上满挂着用鲜花串成的花环,挥手告别了热情送行的夏威夷朋友们,登上“秩父丸”日轮,一路顺风,返回上海。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