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巧舌战胜国家:战国口才最好的大间谍苏秦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在这乱世之中,不知诞生了多少英杰。有贤君,有良相,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又有万夫不当的猛士。这诸多英杰之中,竟有一人,仅仅凭着无人可及的辩才以及机敏过人的应变能力,便成为群雄间外交游戏的掌控者,国家间政治平衡的关键人物,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大部分的行为,居然只是为了完成一项策划已久的间谍任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纵横家苏秦。苏秦的政治生涯,以及他从事的间谍活动,充满了各种谜团。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他单独立传,《战国策》和《资治通鉴》中也散见他的许多言论和事迹,但是现代的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中却指出了史料中相互矛盾和前后混乱的问题,这也使苏秦的真实人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不管史学家们的争论如何,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苏秦的辩才都是绝对一流的。苏秦最为人知的是以口才佩六国相印的故事,而事实上,从他初仕燕国起,就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辩论故事。巧说燕昭王苏秦少年大志,他起初游说秦国,未能见用,返乡后便以锥刺股,刻苦学习太公阴符,学成之后,便动身前往当时最弱的燕国,寻找机会。此时的燕国,刚刚遭受“子之之乱”的打击。“子之之乱”源于燕昭王之父姬哙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当时还是燕王的姬哙,为了使弱小的燕国强大起来,便效仿上古时期尧禅位于舜的例子,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他天真地以为,如此做便可使燕国因为德行广大而被天下宾服,从此摆脱颓势,成为天下强国了。谁知这个子之是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他当君王之后便诛杀旧臣,驱逐原太子,提拔亲信,胡作非为,百姓哀声怨道。太子平早就对子之怀恨在心,便联合大将军市被一道起兵攻伐子之。燕国于是大乱。邻国齐国听说,又决定趁火打劫,以平乱的名义出兵燕国,一路纵火抢掠,结果乱上加乱,燕国包括国都在内的大半领土都被侵占,几乎亡国。最后还是燕国人共同努力将齐军赶回老家,动乱才告结束。这场战乱使燕国损失极其惨重,境内被摧残殆尽,边境还有十座城池被齐军占去,可以说名存实亡。动乱结束后,燕国人清点人数,发现燕王哙、子之、大将军市被及太子平都死于战火,宫廷变成了权力真空。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原先在韩国做人质的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之弟公子职被拥戴为王,成为后来名声赫赫的燕昭王。燕昭王怀着国仇家恨,一心想要图强,雪齐国侵略之耻,于是广布求贤令。毛头小子苏秦便在这个历史机遇下来到燕国,谋求工作。苏秦十分善于揣摩人的心理,他明白以自己一文不名的身份去说服高高在上的君王是十分困难的,他只有先抓住燕王听话的兴趣。苏秦说:“我本是东周城郊一个小民,早就听说燕昭王有圣贤之德,所以离家远行,来到燕国,我敬仰昭王您的贤明,一心想要投奔您。不过我所知道的贤明之君,不愿意听取人们的赞美之辞,而是喜欢听取别人的批评,因为这样的君王,才是胸怀宽广,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我今天就有一句不太好听的话,不知道大王想不想听。”昭王听了前半段恭维的话,本来挺高兴,可是苏秦这么话锋一转,把昭王架到了一个很高的位子上下不来了,昭王心想:按苏秦这么说,我要是听不得批评的话,反而不是个明君了。于是就让苏秦接着说下去。苏秦说:“大王贵为燕国的国君,可有一件重要的事大王不敢去做。”燕昭王听后心里一颤,这句话似乎隐约切中了他埋藏已久的心事。苏秦见昭王故作镇定,便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大王有一个仇敌,做梦都想报复他,可这个仇敌现在十分强大,大王怕自己实力不济,因此迟迟不敢行动。”这个仇敌当然就是齐国,燕国落入如今境地,和齐国的侵略有莫大的关系。昭王即位,第一件事就是想削弱齐国的力量,报仇雪耻。可齐国是和秦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燕国一个偏远小国,如何抗衡?如今,苏秦把这件心事说了出来,燕王心中立刻涌起了兴奋之情,可转念一想,眼前这个人千里迢迢而来,身份背景都不明晰,自己怎么能轻易相信呢?说不定是齐国派来的间谍,不如故作冷静,先保留意见吧。哪知苏秦好像知道燕王在想什么,他不等燕王说话,便说道:“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让大王坚定复仇的决心,苏秦不才,愿与大王一起制定计策,讨伐这个仇敌。”昭王听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此时也不再掩饰,不过他依然谨慎地问了苏秦一个问题:“既然你知道寡人的仇敌,那一定也知道,凭借我们现在的实力,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的,况且你既无治国良策,又无用兵之术,我怎么才能相信你有助我复仇的能力呢?”苏秦说:“这个好办,我已经心中有数了,这次前来,我正好带来一份大礼,不过这份礼现在拿不出来,因为它还在齐国。”昭王一听就笑了:“既然是这样,你又怎么送给我呢?”苏秦叩首再拜,郑重地说:“苏秦愿凭一己之力为大王取回子之之乱中被齐国占领的那十座城池,请大王一定准许。”昭王一听,心想你要真能取回来,可真算你厉害。昭王虽然觉得苏秦有点吹牛,但还是想放手一试,毕竟苏秦还是挺能说会道的。三寸之舌取十城苏秦来到齐国,见到齐王后,拜了两拜,头刚低下去,他就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齐王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便又把头抬起来,说:“悲哉大王,哀哉大王。”齐王一下子被他弄懵了,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态度怎么变得这么快?”苏秦说:“我先给大王讲一个常识吧,我听说有一种叫乌喙的植物,快饿死的人是绝对不吃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植物有毒,吃毒草充饥和饿死没什么区别,所以不吃。刚才我恭喜大王,是因为大王从燕国得了十座城池,这是好事,值得恭贺。可是大王想过没有,燕王可是秦王的小女婿,您现在贪图小便宜,欺负燕国,那不就是不给秦国面子吗?将来秦国一动怒,让燕国牵头一起攻打齐国,受伤的不还是齐国吗?这不是和吃了毒草一样吗?”齐王一听紧张地脸都变色了,连忙问:“那我该怎么办?”苏秦说:“齐王先别慌,您现在已经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不过聪明人可以利用失败转危为安,控制大局。大王如果相信我,我倒有一个万全之策,不知道大王想不想听。”齐王早就不知所措了,就让苏秦快说。苏秦说:“解决的办法就是不要得罪秦国,大王如果信我,就将十座城池送还燕国。如此一来,燕国必定高兴,燕国一高兴,秦国也觉得有面子,这样燕、秦都不会为难齐国,不仅不会为难齐国,甚至还可能化敌为友,同时,天下诸侯也都会觉得齐国宽厚仁义,表面看来,齐国是在讨好秦国,少了十座城,实际上齐国在天下多了影响力,实力其实是增强了。”齐王一听,觉得非常有理,便答应将十座城池送还燕国。就这样,苏秦不费一兵一卒,仅仅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便帮助燕昭王完成了收复失土的愿望。口才最好的特工苏秦回国复命,燕昭王欣喜异常,从此非常信任他,苏秦的辩才也受到了昭王的重视。不久,燕昭王与苏秦秘密制定了以“强燕弱齐”为目标的潜伏计划。这项计划,最终获得了成功。苏秦潜伏齐国十几年,深得齐国信任,他游走劝说各国,导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波,齐国在“反间相国”苏秦的鼓动和指挥下,与秦、赵等国屡屡交恶,发动了两次旨在吞并宋国的战争,实力大损,同时也给了燕国复苏的时间。而齐王却一直没有察觉苏秦间谍的身份,他带领齐国一步一步地走向苏秦布置好的圈套,最终被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大半领土,齐王堂堂诸侯,也落得流窜民间、死于非命的下场。要不是名将田单意外崛起,齐国早就灭亡了。但即使苏秦创造了以一张嘴战胜一个国家的奇迹,他也并没有亲眼看到燕国的胜利,因为战前他已经死了。历史的迷雾恐怕已难以解开,就像后人对苏秦的评价一样,众说纷纭。骗子也好,英雄也罢,间谍、小人、“巧佞”(荀子语)都好,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批判,都不影响苏秦的地位: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推波助澜的大人物,是辩士和谋略家的千古楷模。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