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379),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很注意培养儿子对书法的兴趣。因此,王羲之从小就开始练习写字,7岁时便能写出一手像样的字来,但其父并不满意,总是督促他要坚持苦练。四五年之后,虽有长进,但并不理想,父亲告诫他,写字不但要苦练,而且要勤思。

王旷展开东汉“草圣”张芝的墨宝,对儿子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学书法可要刻苦啊!”

有一天,王羲之在父亲的卧室里,无意中发现了父亲枕下有一本书——《笔说》,顺手翻了几页,方知这是一本专门指导写字方法的书,便爱不释手地捧读起来,越读越觉得书上讲的道理太好了,他很有感慨地说;“唉!要是早几年看到这本书该多好啊!”他的父亲进来,看到他正在读这本书,并不赞许,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就对他说:“练习书法是个十分艰苦的事情,要长期下工夫。这本书原来是想等你长大些再给你看的,那样效果会更好些。”王羲之却捧着《笔说》不放,恳求父亲:“现在就让我看吧,要是等我长大了再研究笔法,那我这些年的工夫不就白费了吗?”

看到儿子急不可待的样子,父亲微笑了一下,然后转身到自己的书房,取出珍藏的一幅绢帛来,“刷”地一下展开了。王羲之一看,原来是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墨迹,不由得喊叫起来,“这是东汉‘草圣’张芝的墨宝啊!”然后扑上前去,轻轻地摩挲那绢帛,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来。

王旷把张芝的草书挂在墙上,给儿子讲起了“张芝学书”的故事。他说东汉时,纸还没有广泛应用,张芝学书练字只能是先在绢帛上进行。他家做衣服的绢帛,总是先拿来给张芝练字,写得密密麻麻实在无法再下笔了,然后才上颜色去做衣服。张芝每次练字之后总是到门前一个池塘里洗砚涮笔,时间久了,池塘的水竟变成黑色的了。试想,张芝成为“草圣”,下了多大的工夫啊!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使王羲之受到很大的启示,每当他学书练字的时候,就想起父亲讲的这个故事,增加了无穷的力量。

王羲之学书练字,立志专精,勤学苦练。他换回一群鹅,揣摩鹅掌拨水练笔力,练得铁划银勾,入木三分,被奉为“书圣”。

王羲之学书练字,立志专精。他无论吃饭、走路、休息的时候,都在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他心里琢磨着,手指比划着,不停地在自己的手心上、身上,一横、一竖、一点、一撇地反复划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断,有的衣服都被手指划破了,他效仿张芝,天天练完字就到池边去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中的水也变黑了。

王羲之有爱鹅的嗜好,常站在池边观察鹅划水时那协调有力的动作,从中体会写字的笔法。他听说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跑去观看,并提出要买几只带回去。道士听说他是个书法家,肃然起敬,说只要他帮助抄一部《黄庭经》,就赠送他一群鹅。王羲之愉快地答应了,不久就送去了手抄的《黄庭经》,带回了一群鹅。从此后,他更是天天揣摩鹅掌拨水的动作来运用笔力,笔法越来越遒劲灵活,被人们称赞为“铁划银勾”,“入木三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曾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后辞官归里,专攻书法。他一改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兼善隶、草、正、行多体,被奉为“书圣”。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以及《丧乱》《孔侍中》等帖;草书有《初目帖》《十七帖》等。

王羲之教子有方,七个儿子,均善书法,小儿王献之攀上高峰,与父齐名,人并称“二王”。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个个从小接受父亲的练字教育,都能写一手好字。王羲之常用“立志专精”的道理要求孩子们,常说,学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妙,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是立志专精,勤学苦练,从中体会书法的意境。他要求孩子们写字时精力要集中,姿势要端正,笔管要直立,握笔手指要实,手掌要虚,运笔时要像鹅掌奋力拨水一样,全身的力量都贯注于笔尖,这样,手笔才能运用自如,妥帖得力。为了严格训练孩子们的写字功力,他常从正在写字的孩子们身后悄悄走过,用手抽笔,如果笔被抽出来了,说明写字还没有真正下工夫,于是就训诫他们:写字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是不能偷懒的,必须苦练,才会有真功夫。他说,写“点”,就要像山峰上往下落石一样,使人看去沉重有力;写“横”,就要像一条船横截在江心一样,使人感到没有疏漏;写“竖”,就要像坚挺的冬笋卓立在寒谷间一样,使人觉得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平日最受父母疼爱,父母对他要求也最严。

有一次,王献之正伏案写字,父亲走到他身后,观察了好一会儿,他竟无察觉。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握住笔端猛地往上一抽,竟然没有抽动。他看到小儿子写字如此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心里非常高兴,便夸奖了几句。

王献之习字有了明显的长进,便沾沾自喜起来。有一天,他写了一大篇字,不像平日那么认真,其中一个“太”字,没有写下边的“点”就搁笔了。王羲之检查儿子当天习作时,发现了这一疏漏,就顺手提笔补上了这一“点”。王献之回来后,拿上这篇习字请母亲评论,母亲端详了一会,轻声细语地说:“孩子,你这篇字写得倒是不错,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还有些像你父亲的功夫。”王献之这才想起自己当初把一“点”遗忘了,猜想一定是父亲给补上的,于是惭愧得脸“刷”地一下全红了。他从此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克服了自满情绪,更加刻苦地练字了。

王献之继承了父亲的书法艺术,兼精各体,尤以行、草擅长,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其草书在继承其父的基础上,更发展了豪迈奔放的一面,对后世书苑影响最大。他存世墨迹有《鸭头凡帖》,正书《洛神赋》,十三行及连绵草帖札多种。

“树苗不剪不成材,璞玉不雕不成器。”这话实在有道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