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在春晚上的小品再次说教味道颇浓,捡到钱要还给失主,不受不义之财。放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小品,自然有其背后的深意,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要是在路上捡到钱,你会还吗?或者说,还钱的人是什么心态,不还钱的人又是什么心态?

在这里先且不去论什么道德上的高下,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英国的心理学家就针对“捡到意外之财”这种情况,做了三个不同的心理调查。

第一个调查:心理学家调整了一个银行门外的ATM机,把它变成一个会自动吐钱的机器。每当有人进行操作的时候,机器就会先吐出一张10英镑的纸币。然后心理学家们在ATM机上架设了一个摄像头,观察来往人们的举动。

一名红衣女子过来取钱了……哈,她中彩了。她还什么都没有操作,机器就吐了张纸币出来。那女子左右看了看,最后确定是机器坏了。

猜猜她怎么做了?她大声呼喊,最终拿着那张机器吐出来的钱走进了银行,把钱给了银行经理,同时还做了登记,愿意为这件事情作证。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英国人的道德感真强,是吧?可惜的是,整整一天下来,除了这名红衣女子之外,其他所有经过ATM机的人都把纸币据为己有了。其中有人在发现这台ATM机故障后,故意来来回回20多次,每次都毫不客气地取走机器吐出来的钱。

发现了这一点的心理学家们有些沮丧:他们不愿意相信英国人的道德沦落至此。于是,他们又联系了一家大型超市,和收款台的小姐一起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和收款台小姐商量好:每次顾客如果用5英镑付账,就按照10英镑找钱;如果用10英镑付账,就按照20英镑找零钱,依次类推……

当第一名不知情的顾客走进商店时,大家都等着看他是不是足够诚实,会不会坦承自己拿到了意外之财。结果显示,所有的人都收下了多找给他们的钱,很多人在离开商店时脸上还露出了狡猾的微笑。

为了避免误差,为了避免那种人们并非不诚实,只是没注意到找零的情况出现,心理学家要求收银员高声数出找回零钱的数量(也就是中国的“唱收唱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顾客仍然是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收下找给他们的零钱,然后离开。

在实验的第三次重复里,收银员不仅要高声数出零钱的数量,还要面带疑惑地问顾客:您刚才付给我的是多少钱,5英镑还是10英镑?有意思的是,顾客们不会直接撒谎,而是像患了健忘症一样,第一回答永远是反问:“你不能看看你的收款机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再趁机占商店的便宜。在调查的顾客中,只有一名顾客指出了收银员的错误。

在这次实验过后,心理学家找了一名研究人员站在商店外面,扮做市场调查员。当看到拿了多找零钱走出商店的顾客时,他就会走上去问他们几个关于诚实的问题,你觉得记者诚实吗?你觉得政府值得信任吗?在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后,他会问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商店的收银员多找了钱,你会把钱归还吗?在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所有的人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回答出问题。但面对最后一个问题时,他们常常顾左右而言他,答案也变得含糊其辞,例如“我不记得上次发生这种事是什么时候了”,或者“我从来都不数零钱”之类的话。

这项研究的结果呈现了一种有趣却令人沮丧的人性观点。在当今英国社会,不道德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大多数的人都号称自己是诚实正直的好人,但在有机可乘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倾向于做些不诚实的事。

不过或许最后一次调查可以让人略微好受一些。在上一次的连锁大超市之后,这次的调查场所搬到了街边小店里去。和连锁店的收银员一样,心理学家们让小商店的店主也给顾客多找钱。这一次实验的结果就大不相同了。在连锁店做实验时,所有的顾客都会一声不吭地拿钱走人,但在小商店里,一半的顾客都会立刻把钱还给店主。

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一般人常常觉得,银行和大商店的钱,根本不属于银行职员或收银员个人,而是属于一些“脑满肠肥又为富不仁”的富人们,所以拿他们的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多找钱的是当地一家小商店,那么把多找的钱据为己有就是不对的了。很多诚实的顾客都表示,从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赚取意外之财是不对的。

虽然这是一份发生在英国的实验,但这道理在我们生活当中一样讲得通。我们会先天地敌对那些“似乎”和我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人,而把一些因为地缘或是其他什么因素而显得比较接近的人视为朋友。在谈朋友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忽视两人之间品行、爱好等的差异,而仅把属地的接近作为判断标准。在谈生意时,也会人为地划分出“朋友”和“敌人”。

其实呢?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聪明和高尚。人性,归根到底,常常会为趣味心理学做注脚。

那如果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冯巩的小品会变成什么样呢?或许,捡到钱的一对清洁工夫妻会愕然发现,这钱是同样辛苦打工的一对农民工丢的吧。又或者,如果对方不说出什么“养老、社保、高考、温饱”之类的话,冯巩就干脆把钱留下,才更符合复杂又简单的人性吧。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