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罗曼,法国南部那片大森林里,有一位老守林员布朗克。布朗克曾介绍说,森林里有一群狐狸,狐群中有只足智多谋的老家伙,它简直不是狐狸,而是个学识渊博的老博士。于是,就给这老狐狸取名为“老博士”。

罗曼便慕名而去,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布朗克。

布朗克得知罗曼是一位动物学家,便热情接待了他。这是一片受国家保护的森林。布朗克老头再三叮嘱:“千万别吓着老博士!你可以拍照,可以摄像,但千万别让它们发觉你。动物间的事,你别去干涉它们……”

布朗克唠叨个没完,直到把罗曼带到森林中的一个小山坡上才住嘴。在这小山坡上,有一座用水泥浇铸的大“树桩”。外面用颜料涂成深褐色,还绘上树皮的条纹,不细看,还真以为是“树桩”哩。“树桩”周围是一片碧绿的草坪,景色美极了。这“树桩”原来是个观察室。里面有坐椅、工作台、望远镜、茶壶和一些简单用品。坐在这里,周围景色看得一清二楚;左边是条小溪,溪水从密林里淙淙流出,拐个弯,向杉树林淌去。右侧是高大的松林,终年不落的树叶不透一丝阳光。地下永远是阴冷潮湿的。而眼前的这一片草地,吸引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到这儿来吃草、喝水、聚会,因此这儿便成了观察野生动物的好地点。

送走布朗克,罗曼便钻进观察室,放好望远镜,架好摄像机,耐心地等待着。

布朗克走后没多久,一只老狐狸就从小溪拐弯的地方走了出来。在它身后,三只狐狸崽蹒跚地跟着。罗曼装上录像带,一边看,一边开始摄像。

毫无疑问,老狐狸是带着孩子们出来散步的,现在要越过小溪回家休息去了。罗曼抬手看看表:九点多钟了,炎热的阳光晒得地上热气腾腾。是的,它们是该回家休息了。

观察室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器,里面又闷又热。可是罗曼一点儿也不在乎,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狐狸母子。

老狐狸走到小溪边,纵身跳进水里。溪水很浅。它走到露出水面的一块大石头旁,用力一蹦上去了。它转身招呼三只小狐狸赶快到自己跟前来。可是这三个小家伙只在溪边跑,哀怨地尖叫着,不敢下水。有一只胆大点儿的狐狸崽,刚把一只爪子伸进水里,又连忙缩了回去。

孩子们的怯懦激怒了狐狸妈妈。它跳回岸上,轻轻地尖叫着,这是在劝它们呢,要它们跟着回家。而小狐狸们却缠着它,一个个在地上打着滚,大概是为母亲回到它们身边而高兴吧。

老狐狸——布朗克说的“老博士”——又跳进水里,再次召唤它的孩子们,可它们还是不肯下水。“老博士”只好又爬上岸来。这次,它不再低声尖叫了,而是怒气冲冲地大叫起来。有只小狐狸壮着胆子,跟在后面,走到了对岸。而剩下的两只依然怕水,它们抱怨似地尖叫着,呼唤妈妈快回到自己的身边。

“老博士”又将已过溪的那只赶下水,逼着它跟着自己回到对岸去,给那两只胆小鬼示范。这一招真灵,当它再次向对岸走去时,后面已跟着两个小家伙了。剩下最胆小的那只,吱吱叫得更凄惨了。

“老博士”返转身,飞快地奔向岸边,它跳到第三只小狐狸身边,用爪子在它柔嫩的细毛上打一下,然后将它叼起来,扔进溪水里。这个可怜的胆小鬼全身浸在水里,直呛得呀呀乱叫。它费了好大劲,慢慢地爬起来,用爪子撸撸脸。这时,“老博士”头也不回地向对岸跑去,那小狐狸只得紧紧地跟着它爬上了岸。

一会儿,“老博士”带着三只小狐狸,钻进密林不见了。

罗曼放下摄像机,对着密林感叹地说:“这老博士还懂得教学方法呢。”

罗曼擦擦额头的汗水,想休息一下,可“老博士”好像存心要给他表演节目似的。它把三个孩子送回家后就又出来了,后面还跟着另一只狐狸,看来这就是它的丈夫了。两只狐狸几步瞠过小溪,钻进松树林里了。它们准备干什么呢?

罗曼发现,在小溪那头走来了一只母狍子,后面跟着一只小狍子,一直朝观察室前的草地走来。小狍子蹦蹦跳跳,两肋上的小白点清晰可见。母狍子站在草地上,将头左右转转,蒲听了一会,没发觉什么危险,便低头啃起草来。小狍子在它身旁转来转去玩耍着。

这时,“老博士”从松林里钻了出来,将身子紧贴在地上,悄悄地向母狍子爬去。母狍子似乎发觉了什么,它抬起头,两耳抖了抖,一下子发现了“老博士”。母狍子吱吱地叫着,迎着“老博士”主动出击了。因为它要保护小狍子。奇怪的是“老博士”边战边退,一直退到松林里。母狍子看到这只老狐狸一退再退,料想不是它的对手,于是洋洋得意,连续向老狐狸发起进攻。

这时,从一棵大松树的背后突然又蹿出一只狐狸,一口叼起小狍子转身就跑,它跃过小溪,奔进树林里了。

这边,母狍子发觉它的孩子被另一只狐狸叼走了,惊恐万状,转身去追。然而“老博士”不放过它,扑将上来。母狍子眼看自身难保,只得边哀叫,边向小溪上游逃去。“老博士”也不追赶,反转身,又钻进松树林里。

罗曼看到这样精彩的场面,真是大开眼界,欣喜万分,以致忘了将全过程拍摄下来,他懊丧不已。

这两只狐狸真是成精了,这种“诱敌深入”、“声东击西”的战术,只有人类社会才有啊。

现在,“老博士”留在松林里干什么呢?

罗曼正思考着“老博士”从松林里出来了。于是,罗曼再次启动了摄像机。

原来,“老博士”在草地上逮蝈蝈呢。这个狡猾的家伙逮蝈蝈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它趴在草地上守候着,只要一看见蝈蝈,就高高地往上一蹿,两只前爪扑住蝈蝈,再将那扫帚似的尾巴高高举起,然后灵巧地放下,压住蝈蝈;最后用爪子把蝈蝈抓牢,往嘴边一送,舌头一卷,蝈蝈就下肚了。

“老博士”用这样的方法吃了好几只蝈蝈,然后回松林里去了。

太阳渐渐西沉,黑夜即将来临。罗曼决心再等待下去,说不准还会出现更让人惊心动魄的场面。

突然,草地上白光一闪,一只白的兔子蹿到了碧绿的草地上。这是一只成年的兔子,它那么顽皮,那么自信。这兔子在草地中央转了几圈,然后全身坐在后爪上,用两只前爪交替着挠它那一对长长的耳朵。一会儿,它又低着头,慢慢地啃起青草来。看它那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好像它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兔子。

此刻,兔子一点儿也没觉察到死亡就在眼前,它仍然在悠闲地吃着青草。

“老博士”伏在灌木丛旁,仰着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兔子。它也许在制订自己的行动方案。它不能直接扑上去,因为从它潜伏的灌木丛到兔子所在的大石头之间有好长一段距离。而这一段距离之内,什么遮盖物都没有,如果它一出击,马上会暴露得一览无余。这样,那兔子就会立即发觉,到嘴的肥肉又会跑掉的。

“老博士”伏在灌木丛旁,一动也不动,它要耐心地等待,等到有利时机才出击。

这只兔子像个淘气的孩子,左蹦右跳,甩着小尾巴,跳离了大石块,迎着小溪方向蹦过去。没蹦几步,它竟停下捉起蝈蝈来。

“老博士”见时机已到,便贴着地面,悄无声息地蹿到刚刚兔子呆过的那块大石头背后,伏在那儿,不时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观察着兔子的动向,它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爬到大石头上。它把肚皮紧贴住石头,就像刻在石头上的一幅画,又像一滩红色的浓汁倾倒在石块上。

“老博士”趴在石头上,看看那只兔子,又看看自己身子下的大石块。这个狡猾的家伙大概是在计算石块和兔子之间的距离吧?就这样,“老博士”反复看了几次,计算了几次。这会儿它大概算准了。准备出击了。于是,它弓起背,猛然一纵,拼命向兔子跃去。真是兔子命不该死,“老博士”扑空了!它落地时,离兔子还有半步之遥。

兔子尖叫一声,把耳朵贴到背上,后腿一蹬,一溜烟地跑了。“老博士”追了几步,停下来,目送着兔子逃向小溪上游的密林里。

罗曼手握着摄像机,心里纳闷,“老博士”为何追了几步,就停住不追了呢?

此时,“老博士”站了一会,然后身子一转,径直朝大石块跑去。它先在兔子待过的地方停下,低头闻闻,认准了,又跑过来,爬上大石块。它在大石块上,先伸直了腰,朝前面草地看看;稍等一会,自己又向前移上几步,仿佛在估算着距离。然后,它纵身一跳,猛扑过去……“老博士”落地后,原地不动。它闻闻那块草地,核对自己扑得是否准确,是不是像第一次那样扑了个空。聪明的狐狸,它在总结经验教训哪!

罗曼的摄像机镜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老博士”。它盯着这只火红色的狐狸,看着它爬上大石头,趴上,计算,然后猛扑。这样,“老博士”连续扑了四次,直到它以为扑准了,才心满意足地蹚过小溪,回到那边的大树林里去了。

天色已经暗下来,周围已经渐渐模糊不清了,蝈蝈的叫声不住地传来。罗曼收拾好摄像机、望远镜,离开了观察室,回到老守林员那儿去。一路上,他在思考着:万物之灵的人,该从这只聪明的狐狸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点评

本故事说的是法国动物学家罗曼在写一本有关狐狸的专著时,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到森林中亲眼看看狐狸所耍的阴谋诡计。看过之后,他由衷地佩服狐狸的智谋。

在动物界,狐狸是以狡猾和有计谋著称的,故事中这位“老博士”更甚,在训练小狐狸过河时,她懂得教学方法;捕杀猎物时,知道诱敌深入声东击西的策略;捕杀猎物失败后,会去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试验。万物之灵的人类似乎也可以从这只聪明的狐狸身上学到些什么。

查看更多励志童话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励志童话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44773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