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冬季的短道速滑和夏季的田径相比,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田径里的百米飞人大战。但该项比赛的世界纪录却一再被中国选手王刷新。2008年11月29日,王在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站女子500米的比赛中,两次刷新世界纪录,最终以42秒609的绝对优势夺冠。自信,直率,个性张扬,这是王一贯的风格。

少年心事

王濛,一个来自黑龙江的80后女孩,从小就不爱洋娃娃,只喜欢耍刀弄棒。五六岁时,由于看了电影《少林寺》,她对练武着迷了,天天琢磨着练。父亲王春江看王对武术这么着迷,就萌生了送她到少林寺学功夫的想法。可打电话咨询,学功夫每月要交3700元的学费,并不富裕的王春江只好打了退堂鼓。

王从上小学起,在课堂上就坐不住,前20分钟还能老实听讲,之后就在座位上自己玩自己的了,但她的成绩依然很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是王春江夫妇对女儿最大的期望。所以,当马庆忠找上门来要带王进行短道速滑训练时,王春江几乎不用考虑就拒绝了。

1993年3月,23岁的马庆忠退役回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局任业余体校短道速滑专业教练。马庆忠说:“我们对学校选出的8岁至1l岁学生进行速度、柔韧性方面的测试,选择其中的佼佼者。我在矿务局第一学校发现了王,她当时读二年级,在那些孩子里非常突出。反应机敏,跑得快,爆发力和柔韧性都很好。”

王瞒着家里跟着马庆忠“走训”了一个月,被留在了短训班。面对女儿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的选择,王春江和妻子最初并不同意,“滑冰能滑出个什么名堂?还是多学点文化知识。” 为了说服王春江,马庆忠曾三次登门拜访。马庆忠说,王就是为滑冰而生的!“王刚来时是夏季,还在做陆地技术模仿训练,到了11月中下旬开始上冰,一穿上冰刀,她就表现出了极好的冰感。”对于自己第一次上冰,王还记得清清楚楚:“我最开始滑冰的时候,我们教练说我真有天赋,别人第一次站冰上都站不起来,我穿上冰刀就能站起来。”

回忆起当年的训练条件:“每个月伙食费130元钱,住的是矿务局老体育局的房子,地下采空后房子都变形了,墙皮透风。十多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直到现在,七台河也没有室内冰场,“我们整出一块60米×30米的地。培一圈土,然后往里浇水,第二天全冻上了,再拿冰耙子浇一遍,让冰面更整洁。”冬天的七台河室外温度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运动员的训练服是薄薄的连身服,最多里面穿条线裤,在室外冷风一吹,跟没穿一样。怎么办呢?马庆忠说,训练实行“短间歇”,队员们先在旁边的房间里跑热了,马上上冰,滑完10分钟或者20分钟的训练内容赶紧下冰,再活动,再上。

对滑冰的浓厚兴趣和男孩的性格,使王似乎感觉不到训练的艰苦。她非常有天分,不单具备竞技体育所需的速度、柔韧、协调、爆发力、灵敏,还具备对事物的快速理解能力。“假如说做一件事有四个环节,那么你讲了第一个环节,她马上能意识到其他三个环节该怎么做。”同时在心理上,意志品质顽强,敢打、敢拼,“如果选择乒乓球,她就是国手;如果去踢足球,她就是马晓旭。”

王还非常豪爽,是队员里的“老大”。马庆忠说,“我们训练队条件艰苦,每个月收的130元伙食费根本不够孩子吃的。每到月末,米、面、粮全空了,靠借钱维持。做饭要烧煤,那时,王春江是矿务局供电站的,他供应了我们这个队伍伙食中的全部用煤。每周来看王,都要带很多水果,分送给其他的小队员。”

1995年7月,因为优异的表现,王被孟庆余教练从基础业余训练班选拔到重点班。之后从1998年进入黑龙江省体校,再到2000年进入省队,她一直都是同龄选手中的佼佼者。2001年全国九运会上,16岁的王参加了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当时和她同组比赛的有杨扬、杨阳以及三个当时国内水平较高的小选手。赛前教练和队友们都认为她被分在了一个“死亡小组”里,结果很可能是“鸡蛋碰石头”。但没有想到,王竟轻松地从“死亡小组”冲杀出来,最终夺得了一枚铜牌。

从“刺儿头”到队长

2001年王濛进入国家队。在当时国家队主教练辛庆山看来,王濛滑冰动作不规范,一滑起来就“摇头摆尾”的,但“王濛有个性,冰上的感觉极好,极有天赋,学什么都有模有样”。

由于国家队忙着备战2002年冬奥会,教练们都顾不上王这些小队员。王回忆道:“教练们每天训练沉默、表情凝重,那时候都不敢跟他们说话,感觉他们很难让人接近。”年仅16岁的王并不知道,这种沉默源于短道速滑队几代人曾无限接近却又最终失之交臂的夺金梦想。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后,除了杨扬,老队员纷纷退役,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刚上去时成绩一点都不好,第二年我稍微好一点,拿了一点成绩,那时候大家感觉又看到希望了。但是我感觉还是很一般,国际比赛我还是进不去决赛。”但是辛庆山对这个“倔犟、不服输”的假小子充满了信心。“别看她大大咧咧,实际在训练、生活中特别细心,挺有思想的。有一次,我的助理教练过来跟我说,王平时跟小队员聊天,会跟她们讲冰刀该怎么弄,怎么滑,讲出了好些道理。”2002年,王夺得世青赛全能亚军和2003~2004赛季加拿大站500米冠军,被作为重点队员培养。

2006年都灵冬奥会,夺得500米冠军的王异常兴奋,在领奖时还没等宣布自己的名字就纵身跃上了领奖台。“念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之后就可以上台了,当时自己特别高兴,处在喜悦的兴奋中。我觉得第三名上去很长时间,第二名上去很长时间,怎么还没念到我?我都上去待了一会儿,才念出我的名字,其他的根本没想。后来看到那个电视画面,我觉得不好意思。再多看几遍,包括看刘翔,我觉得中国人需要这种感觉,你实际是代表中国,这时候你展现的不仅是你自己,是代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全世界很关注你,因为你跟别人不一样。”

2006年5月,曾执教美国短道速滑队、培养出名将阿波罗的李琰,来到了中国短道速滑队担任主帅。尽管在都灵夺得金牌,但当时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实力并不突出,只有女子500米一个夺金点,具备夺金实力的运动员也只有王一人。

这时候的王单纯率真,个性鲜明,年轻气盛,在赛场外惹了不少事。2007年年初亚冬会1500米决赛后,王因不满比赛成绩,质疑主教练李琰的国家队比赛战术,甚至表示亚冬会后会主动提出到地方队训练。因此,她被取消参加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和世界团体锦标赛的资格。

这件事让王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就在大家都以为她可能不堪重负时,率性的王却在博客上公开道歉:“刚刚结束的亚冬会,我为我的年轻、冲动做出了不理智的举动—这是成长的代价!我现在只能为对培养我的祖国因为我的年幼气盛所造成的影响深深地鞠上一躬。虽然国家以它博大包容的心胸宽容了我的冲动、包容了我的鲁莽、一如既往地爱我、培养我,但我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自责。从亚冬会到世界杯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备受煎熬。此时此刻,不善言辞的我只能说,我会用我以后的成绩来报答国家,绝不再让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领导、教练和朋友为我担心和失望。”

2007~2008赛季,王在意大利都灵站女子500米小组赛中滑出43秒326的成绩,第一次刷新世界纪录;在加拿大站,王又滑出了43秒286的新纪录;在美国盐湖城站,王再以43秒266改写世界纪录。个性张扬的王一开始并不适应李琰的执教方式,两年过去,两人之间磨合得越来越好。李琰说:“王成熟了很多,我们之间的信任在增加。她本赛季成绩不断提高,说明她在训练中解决了技术层面的几个问题,赛场上的成绩其实是训练场上努力的体现。”

国家荣誉和作为队长的使命感是王更愿意提及的话题。“我爸妈跟我说,没有国就没有咱们这个家,心一定要放大了才能收获一切,我一直记着。”

王濛还强调这个看似个人单兵作战实则充满战术与团队协作的项目所需要的奉献精神。“杨阳对我帮助特别大,她拿了奥运会四块银牌、一块铜牌。她虽然没有拿金牌,但中国奥运英雄榜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杨扬,一个是小杨阳。在比赛中,小杨阳所做出的牺牲和配合是别人做不到的。她当助理教练以后,我们有时候练不好或者有点累了,不会跟教练说,而会跟小杨阳说。我们这些队友,哪怕没被选进奥运会的陪练都会跟她说心里话。她能从很高的位置下来,而且下到比我们低的位置很不容易。”

王濛长大了,成熟了。就如同启蒙教练马庆忠所希望的,传统是很规范的,所以它长久。特立独行并不适合王,“在以后的发展中收敛,才能将受挫折概率降到最低”。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