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年间,巴城龙潭村有一位武举人,名叫钱明法。他武功超高,智勇双全。当时,官场中争名逐利,贪赃枉法成风。苏州郡守多次推举他出仕,均被他婉言谢绝。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性情疏放、博学多才。他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以仕女作比对自我身世的感叹。钱武举“谢绝推举,出仕为官”之事传入唐伯虎耳中,即日,他从苏州坐船来到钱武举故里。两人志同道合,真是相见恨晚。从此,他们往返于苏州、巴城,成为知己。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唯亭有一名名震四海的武林高手到戳顿山摆擂台。钱武举一举击败擂主,赢得数金,在龙潭村建“钱家厅”。并立碑记事,“钱武举者,乃巴溪人也,其性勇猛,武功卓绝,获之盈金,造钱氏家厅,荣祖耀足也!”由于钱武举和唐伯虎的精心打造,“钱氏家厅”成了一座出类拔萃的明居。

该厅占地十二余亩,四面环水,东倚龙潭湖,南傍傀儡湖,水乡胜景,尽收眼帘。从前厅到后厅,前后“三进”,大小三十余间。第一进是前厅,两侧是马房。第二进是茶厅,是主人接待一般客人的场所,前厅和茶厅中间是天井,两侧是厢房,为男仆女佣起居之处。第三进是后厅,厅内陈设红木家具、石景摆设、名人字画,古朴典雅,该厅为钱府计议大事之处。茶厅和后厅之间又是一个天井,两侧建有小堂楼,平屋为伙房、什物房,东侧亦是小堂楼,小堂楼为眷属日常生活居所。东侧小堂楼北边是一座花园,有假山,观鱼池,有亭、廊点缀,典雅幽静,凝聚钱武举和唐伯虎精巧、独特的构思。

风靡一时的“钱家厅”宾客如云、门庭若市。伴随着悠悠岁月,直到70年代拆除,翻造了两所村小。但遗留在东旁北边的平整而宽大的河沿石及“后厅”的方砖、5米长的阶石、一百来斤重而细腻而圆正的石柱墩,反应出当时“钱家厅”所具备的规模和鼎盛。

钱武举一举击败武林高手,所得盈金建造名震江湖的“钱家厅”,一时名声大噪。据钱氏后人钱惠祖叙述:一次常熟有一名武士雇人划船前来比武。钱武举推说家主不在家,让我到河里抓条鱼爆一爆款待你们。他走到河滩,拿一把麦皮往河里一撒,脚往水里甩几下,鱼游过来了。他左手拿一只碗,右手拿一双筷,只见他敏捷地把河里的鱼夹住往碗里收。想来比武的武士看得目瞪口呆,急忙划船离去。

还有一次,有一个少林和尚想过河来化缘,实际也是来比武。那位和尚等了几个时辰,没有人渡他过河。他拿起木鱼的木椰在一块条石敲了一下,那块石顿时敲成两段。这时钱武举牵着一头牛慢悠悠地走来,他抱起牛给牛洗脚。

对一旁的那位和尚说,自己是钱家的一位伙计,等他把牛脚洗好后,再摆他过河。那位和尚一看钱家的伙计有这样的本领,自己哪里是钱武举的对手,就灰溜溜地走了。

钱武举为人正直,虽武功超群,但武德高尚,从不欺压平民。正因为如此,唐伯虎与其常来常往,成为至交。唐伯虎是画仕女画、山水画出名的。那年是钱武举五十寿辰,唐伯虎破例泼墨为钱武举爷孙画肖像。画面是一位身穿长袍、威武的老人端坐在藤椅上,旁边站立的是头留桃子的孩童。

钱家把这幅画作为镇宅之宝,钱家的后人逢年过节,操办红白之事,都要把此画挂在堂前,画像前摆放各种祭品,跪拜祷告。象征钱武举和唐伯虎的深情厚谊的画像,钱氏后人一直珍藏到文革前。进驻该村的工作队,把此画作为“四旧”没收,后不知去向。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