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寓言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知古鉴今,让智慧点亮生命。在粲然一笑中,体会生命、人生的真谛,或享受经验、或吸取教训。

二鱼说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颊,面庞,这里指鱼鳃)植(竖立)鬣(唇须),怒腹(因恼怒而膨胀肚皮)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zhé,车裂,撕开)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触物,而不知罪己,乃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译文如下。河中有一条鱼叫“河豚(tún)”,因为常在桥下游来游去,经常撞在桥墩上,为此它非常恼怒。遗憾的是,它不避开桥墩以求安全,而是怪罪桥墩有意撞了它。于是气得鱼鳃炸开,唇须竖直,肚皮膨胀,漂浮在水面上,半天一动也不动。一只饥饿的苍鹰发现了它,猛地直扑了下来,用坚锐的巨喙(huì)撕碎它的肚子把它给吃了。

河豚喜游但不知该停止时应停止,直到碰了壁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竟然荒谬无理地大发脾气,结果丢掉了性命,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这是哲人苏轼的一篇寓言。它告诉我们,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开阔,态度要冷静;或要勇于发现自身的问题,不能一味怨天尤人,意气用事;或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要多反省自己。或许“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苏轼,一生颠沛流离,越贬越远,能保持旷达、超脱的心态,对这则寓言有更深地体会。做人就应该有“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胸襟与气度。面对挫折和困境,生气会伤身体、失理智、乱方寸,其结果可能失去的更多,受到的伤害更大。也说明人看开、放下很重要;也要反思自己,不能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对不起自己。

养枭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译文是这样的。楚国太子用梧桐的种子喂养枭鸟,并希望它能发出凤凰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枭鸟有天生的习性,不可能改变啊,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枭鸟是不可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成为凤凰的,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而你却宠爱、器重他们,把精美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希望他们将来成为举国杰出之士报答你。以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种籽喂养枭鸟并希望它发出凤凰之鸣的做法有何不同呢?”春申君仍执迷不悟,最后被李园杀死,而他门下的食客,却无一人能替他报仇的。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国家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这是明朝刘基《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了我们以下道理。

要尊重人才发展的规律,选人育人用人如养枭,应知人善任,根据个人的特点来培养他,不要幻想着强行去改变。人的本性是极难改变的,甚至于不可能改变(在此故事中);违反此规律的人,终究要得到教训与惩罚。朱英一语成谶,悲剧成了现实,还是很让人深思的。最可悲的是,明知道结局会这样,还不改变,一条道走到黑。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是可悲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是要汲取别人好的建议。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秉性是不易改变的,有些或许真的烂泥糊不上墙,无论做怎样的努力,都只能是白费功夫、于事无补。故事中的枭,用梧桐籽喂养,但依然还是枭,也发不出凤凰之声、天籁之音;弄不好它因难以改变的天生的野性,还会伤害到自己。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