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的正名是从古流传至今的珍宝,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大致内容。正名讲的是名称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做到名副其实是最好的。

荀子画像

人们用自己的感知(听力、嗅觉、思维、眼睛等)去感受这个世界存在的事物,用不同的名称对不同的事物精心命名。哪怕是一位君主,也要根据客观事实来命名,做到名与实相符合,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名不副实,岂不是歪曲了事实与真相。

有许多句子在使用名称的时候产生了迷惑,从而搞乱了说法。像什么被侮辱了而不以此为耻辱;圣人不爱惜自己,以天下、大众为主;杀死盗贼不算是杀人。这些说法混淆了名称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很多句子之间感觉上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要根据事实来认识事物,从而来命名。

还有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的与不想要的,也要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当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或着自身条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欲望。

虽然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是要对其有所控制,不要执着的追求,有时候也要学会放手。过度的欲望会产生混乱,以至于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过度地追求欲望,也会让自己过得很累。有时候,适当给自己一点自在、放松的空间,过得快乐一点。这篇文章还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注重事物间的客观联系,追求现实,不能忽视客观的存在。

荀子解蔽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解弊篇》主要论述关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方面的道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他认为认识客观事物是人本身具有的能力,而客观事物也是能被认识的,这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特点。但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陷入片面性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弊篇

那么是什么导致人们容易犯片面性错误呢?也就是什么容易蒙弊人的思想呢?荀子指出,人主观上的好恶,即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会让人戴上有色眼镜。只看到开始看不到结局或者只看到结局看不到开始,只看到离得远的东西或者只看到离得近的东西也会让人不能客观认识事物。知识太博杂了或者太浅陋了,了解古代而不了解当今时代或者只对当今社会有所了解而不了解历史,这些都会使人的思想受到蒙弊,使人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荀子在这段论述中看到了事物的不同对立面,可以说已经有了辨证法的思想萌芽。

接着他举了历史上的夏桀、商纣为反面例子,举商汤、周文王吸取教训成为明君的正面例子,举了唐秧、奚齐和鲍叔、宁戚等做为臣子的正反例子,说明思想被蒙弊的祸害,认证了去除蒙弊的重要性,强调认识事物一定要全面。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当然要靠心了,“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要虚心要静心还要专心。荀子还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人疑神疑鬼的心理,指出“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定之”,人觉得有鬼的时候多是自己心理作用,精神恍惚的错觉。这里可以看出荀子的唯物思想。

《荀子解弊篇》还指出虽然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能,事物也有被认识的本性,但世上事物无数,事物的认识更是无止境,穷尽一生人也不可能认识所有事物及其规律,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知识一定要融会贯通,学习应该有范围,也就是说学习要有所选择,要选择重要的知识。

荀子强国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石像

《荀子强国》篇主要阐述荀子对强国的认识和观点。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最根本的就在于教诲人民,推行礼仪之道,他指出“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荀子首先以莫邪宝剑做譬喻,质地再好,铸造技艺再好,如果“不剥夺,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因此一个国家也只是一个强大国家的粗坯,要对人民进行教诲,才能使他们步调一致,守卫国家,国家才能真正强盛。教诲的内容犹如磨刀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磨刀石就应该是礼义和法度。

接着他从分析三种威严入手,阐述只有重视礼制的道德的威严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安定强盛,而只靠权势和惩罚去震慑控制民众的的,稍一放松就会无法控制,最终使国家走向危险衰弱,为此他举了商汤、周武王和夏桀、商纣王的例子,劝说齐国相国推行礼仪和道义。又以当时的秦国为例,民风淳朴,官民都谦恭有礼,朝廷处理事务却看似轻松安逸,说明尊重礼义的重要性。

在此文中有一段关于“积微”的言论,他主要是阐述要使一个国家强盛,君主就要珍惜时间,注重从小事做起,但这道理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只有从小事做起,抓紧每日每月每季每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荀子的荀要怎么读

据史书记载,荀子出生于公元前约313年,逝世于公元前238年。荀子的出生地为赵国,是周朝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按照汉语拼音的读法,读作:xún zǐ。由此可知,荀子是荀氏的后代之一。

荀子石像

“荀”字作为一种姓氏,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渊源:

荀字最早是在远古时期就被作为一种姓氏,当时凡是姓氏为荀的人,即向世人表示其是华夏族部落首领轩辕黄帝的后代。据古代轶事传闻,华夏族部落首领轩辕黄帝共有有25个子女后代,分别冠以12个不同的姓氏,其中,荀就是这12个姓氏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荀姓最先是出自于姬姓,属于国名氏之一。但根据《姓苑》中所记录,在公元前的十一世纪,周文王姬昌将古郇国赐予给了其第十七个儿子姬葡,并在此地建立了姓氏为姬的郇国,将其第十七个儿子封为伯爵,历史上称之为郇伯。后来在春秋时期,晋国武公将郇国消灭,其后代的子孙便将姓氏由姬姓改为以“郇”作为姓氏,后来逐渐将“郇”字右侧的邑字旁去掉,并加上草头,“郇”字即演变为“荀”。

也有古书记载,荀姓是在晋国武公将荀国消灭后,将荀字赐予荀国的公民作为姓氏,称作荀息。后来虽然经过时间的迁移,荀姓在晋国失势之前,曾变更为其他姓氏,但在晋国失势之后,荀姓又被恢复了回来。

荀子修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荀子修身》是荀子的著作之一,也是荀子思想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荀子修身》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荀子石像

“修”是修理、修养,“身”就是身体、精神和心灵,而所谓“修身”就是指,人们通过对生活中种种体验进行参悟,从而提高自己在思想、道德等方面修养,这样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修身一直都是思想家注重的事情之一,荀子也不例外。

在《荀子修身》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一来就开始教人们正确地对待身边的好坏、善恶,告诉人们向往善是有利于取得成功的,然后,又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善与好,以及教人们变善、变好的方法,指出要提高自己在思想、人品等方面的修养,有利于自己变善和变好,从而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

又说明了人们从善,对人品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好处,荀子说这样的人不势利,可以过得快乐,而且会减少外部对自己的威胁;另外,对于修身过程的艰难也进行了说明,告诫人们修身要有一直坚持的毅力和一直努力的精神。最后,他也指出在修身中老师的重要,认为修身要有老师指导,而且也强调了礼乐在修身中也是很重要的,认为,人要有所约束才可以做到修身。

荀子所提倡的修身其实也是对于人们的一种要求,是对于人们的一种约束,是与当时时代要求相符的。

荀子和韩非子是什么关系

荀子与韩非子的关系是: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和韩非子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他们均主张人性的自然属性是“好利”的,但是在对人性是“好利”的自然属性进行的评价中,荀子和韩非子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荀子石像

荀子对人性“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进行了评断,认为人性“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根本是“恶”的,而韩非子却与其不同,他并没有未对人的“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进行判断,而只是对人“好利”的基本事实进行了描述。

因此,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如果说荀子是人性本恶的创始人,那么韩非子便是对人性论作出进一步延伸,并明确提出了人性“善”与“恶”的分析框架。

荀子在其人性论中主张,人的自然欲求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人的“利益欲求”是人做事的根本出发点。韩非子在人性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与此相一致,也认为人的普遍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的,物质欲求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做出实践行为的出发点。

但是,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子并没有直接将人性的“趋利避害”属性归结为“恶”,也没有对人“善”与“恶”进行对比讨论。而只是基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性善与性恶的分析框架。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