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风

杜甫所作之诗皆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从早年的伟大抱负,热爱这大好河山到晚年身处战乱,所见艰苦之状等丰富经历皆是他创作的源泉,且杜甫的诗集很真实的展现了战火中整个唐朝的转变,也很好的反映出广大人民深受战争的摧毁所忍受的痛苦,因此其诗也被后人称为是“诗史”。

杜甫雕像

杜甫所写之诗在艺术上风格多著,最特别的是杜甫的诗是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这样便使得思想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使其诗能够“知其人,论其世”,因此在艺术方面能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境界。

杜甫的诗风时而雄壮时而沉郁时而瑰丽时而质朴,他十分擅长转变风格创作,因而开创了新乐府诗体,为后人称叹。杜甫的诗体多为律诗,他选词精炼和谐,为人少言寡语,其诗也言简意赅,颇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态。

而他的诗歌语言和整体结构不会单一多变化,因而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多以借物喻人,赋比兴的创作风格来体现自己的情感寄托。杜诗中多以战争为题材,不仅表现出杜甫对朝廷穷兵黩武的反对,还有对勇于作战的士兵的赞扬,也有对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同情。杜诗对战争的描述有多种角度和手法,赞扬和批判的态度很是鲜明。

杜诗在杜甫晚年成就愈高,其丰富经历加上不凡的艺术手段使其造就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杜甫真迹

杜甫年幼时便能作诗,可见其天赋异禀,其后杜甫在诗坛上的影响甚大,且杜甫在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在他九岁时便学习书法,深得其中精髓,杜甫在书法上的创作是非常深度成熟的,而关于杜甫的真迹是否有流传于世,至今还是个谜。

杜甫《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拓本刻文

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知道杜甫的书法是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又以已意行之,十分注重书写的节奏和笔墨等运用,在唐代为很有深度的书法家。而至今关于杜甫的书法真迹十分罕见,有网友称杜甫在世前并不被器重,且其家困晚年居无定所,所保留的真迹可谓是少之又少,加上杜甫真正出名也是在宋朝之后,那么那时候离杜甫生活的年代已是很久远,更难有真迹流传的可能。

因此便有不少人以名人之名冠以书法之作以此来作假,而便有借杜甫真迹之少来鱼目混珠,便产生《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碑真迹拓本一说,被认为是杜甫唯一现存的真迹作品,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引起很大的风波。

且说这块真迹拓本出自四川省的古窑中,相传是公元760年时,杜甫来此探望好友严武所作的诗文。而在1934年的时候,有博物馆公开此拓本,因而得到众大家的议论,在1961年的时候,启功先生认为这块拓本可能是宋人模仿杜甫所作,其真实善待考证。

杜甫晚年

杜甫早年不得志,客居长安十年却不得器重,晚年的杜甫更是贫寒凄苦,不仅身处战乱不得志,且家困不已,其幼子也因此饿死。故杜甫晚年的生活经历丰富,也致使他的诗歌成就达到顶峰。

杜甫雕像

在杜甫四五十岁的时候,逢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混乱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杜甫被困长安,此期间写下不少诗歌描述当时败军不断的事迹以此表述杜甫自己欲助不能的心境。后得以逃困而出当了左拾遗,但因其直谏而被贬。

杜甫在被贬途中得以回乡探亲,途中所见百姓死伤于战乱,统治者加倍的剥削,甚感心寒遂作下“三吏三别”。于是杜甫对朝廷甚是失望,辞官而去,与家人在成都之地建草屋而居,算是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依旧屋破家贫困苦。这期间杜甫写下不少感时伤怀的诗歌以此来描述自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后逢叛乱,杜甫不得已流浪避战乱,于是生活变得更加艰苦,虽一直有友人支助,但是杜甫向来不愿受他人施舍,遂杜甫所生疾病愈加的重。在杜甫五十二岁时,在梓州听闻朝廷官员顺利收复河南河北,杜甫十分开心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这杜甫晚年这是一首最欢乐的诗歌了。

随着杜甫病情的加重,居无定所,在其生前几乎是在船上度过的,逝世前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为《风疾舟中扶枕书怀》,杜甫一生都在为朝廷担忧,最后在船上病逝。

客至 杜甫

《客至》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律诗歌,此诗创作时,他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他也不再流荡。前面两句诗描绘的是其住所的场景,清新淡雅,与自然景观以及水鸟相伴,如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般;而诗的后面六句描写的则是当有宾客来此探访时,杜甫作为主人的愉悦心情,以及热情招待,呼唤邻里一同对饮的场面。

杜甫 客至

这首诗歌流露出来的杜甫为人朴素淡泊的生活情怀以及真诚热情的性格特点,诗句浑然相连,自成一体,把位于草堂中的场景、对话、人情等等多个生活场合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细腻且逼真,极富生活气息和浓浓人情味。

诗文的主要意思是说房屋的前后都被春江水所围绕,日日都能看见一群水鸟归去来。庭园中花草丛生的小径并没有为了迎宾而刻意去清理,今天为了期待你的来临,家中草堂的大门第一次敞开。距离繁华市集的路程太过遥远,桌上餐盘中的饭菜比较简单,家中境况困难,因此只有用陈年的浊酒来招待了。如你愿意与住在我旁边的邻居老头共饮一杯,那我就隔着篱笆围栏唤他过来。

在这首《客至》中,诗人不惜用一半的篇幅来描写酒菜款待的场景,甚至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地表示邀请邻翁共饮的兴致,通读全诗时异常精彩,言语传神,表达诗人与客人之间直率的深厚友情。

月圆杜甫

《月圆》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季流离于夔州时所写,全诗从头到尾一直在描写月亮,随着不同的角度,意境深远开阔却清凉冷寂,表达了诗人在直面明月时的孤寂以及对于遥远亲信的真挚思念。

圆月 杜甫

诗文的大意,孤零零挂在天上的圆月正好对着我的陋舍,月光映在江上激起粼粼波光,又再反射到房门外闪闪跳动。绵延浮动的金色江波在时刻不停地保持跳动,床上的席子也被月光照得更加炫彩柔美。秋天的深夜里高高悬起一轮明月,照射着人烟稀疏的幽深山林,夜空中月光如雪般皎洁,繁星寥寥。免不了想到此时此刻,家中的松树正是开得茂盛之时,仿佛还能闻到家乡的桂花香。在这么明亮纯净的夜里,唯独希望能够与千万里天涯之外的亲人们共沐这美好的月色。

杜甫的这首《月圆》,首联从天上的月亮、江上的月波以及门外的月光等多个不同的视角,通过描写圆月本身的明亮以及月光照映衬得其它事物闪闪跳动,从而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的圆月。而颔联写的是,起初在楼上眺望江中月光,后又从江波转写照进屋里的月色。颈联中,诗人的视角又从屋中回到了外面,再次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最后的尾联中,诗人通过眼前的月光遥想到远隔千里的亲人们,表示了十分渴望与其团聚一同赏月的意愿。杜甫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独自赏月的孤单,并通过遥远的月亮来寄托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杜甫的茅草屋

杜甫年轻时一直心系国家,曾抱负宏伟,以满腹才学投奔国家,曾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是却落选,而这并没有打击到杜甫,在他三十五岁的是因受到号召““通一艺者”到长安参加考试,但由于当时的闹剧使得当时应试者全部落选,遂杜甫便奔走长安十年,不得重用。

杜甫茅草屋故居

后逢“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肃宗即位,杜甫欲前去献力,遂只身前往,不料被叛军截获,困至长安,后得以逃出长安,被任以左拾遗,后因触怒唐肃宗被贬。同年年底,杜甫同唐肃宗返京,因群臣斗争被外调,杜甫对朝政腐败深感失望,遂辞官而去。

于是杜甫带着家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至成都,得好友相助,于公元761年时,杜甫一家得亲友相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上筑起一座茅草屋,居住于此,这里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杜甫草堂。

好不容易杜甫一家有了可以暂避风雨的茅草屋,不料八月时大风刮大雨下,于是屋漏床湿难以入眠,因此杜甫感慨自己的遭遇,便有了这千古名诗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在这茅草屋中居住的四年时光中便,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而这个茅草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