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00字。

教师如同彩虹,指引着学生绚丽的人生,教案是教师备课的成果。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2、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

4、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

5、完成教科书P38第6、8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小结。

六、游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统计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的方法。就本单元来说,各种动物的只数、各种花的朵数、喜欢几种水果的人数都是数据,这些数据都包含在生活事件和现象中。收集、整理数据,并用图或表的形式呈现,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了解能更清楚,把握更准确。安排本单元教学,就是让学生参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感受数据的意义和统计的功能。

本单元教学的统计是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材安排了三个统计内容,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编写主线。

1.呈现情境、提出问题,从实际需要引发统计活动。

学生有没有统计的热情,能不能主动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很大程度上受需要的影响。有统计的需要,就会积极介入;没有统计的需要,就不会自觉参与。教材编写十分注意这一点。

例题呈现了许多动物到大象家做客的场景,各种动物混杂在一起,不容易看清有几种动物,更不容易看清各种动物的只数。为了知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理一理。有些动物手捧鲜花,花的颜色不尽相同,为了知道每种颜色花的朵数,需要分颜色排一排。为了知道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需要统计。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条件,教学要尽力营造这些需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既放手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又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有了统计愿望,就会主动地分类、计数、比较。为了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统计知识,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教材不失时机给予指导。

(1)整齐地排列成象形图。为了知道狗、猴、猪的数量,学生很可能在情境图上看和数,虽然能得到数据,但离统计的要求还有距离。教材里把三种动物从下往上、纵横对齐着排列的图画,让学生体会这样整理能防止遗漏和重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先分类排列,再数个数。

把附页里的花分颜色排一排,留给学生多样化的空间。可以按颜色横着排,也可以竖着排;各种颜色的次序,可以从多到少地排,也可以从少到多地排,还可以不考虑数量多少随意排。

(2)填表呈现数据。象形图把各种物体分类排列,每种物体有几个还需要数。如果把数据都写出来就方便了,表格是表达数据的一种方式。例题的前半部分,三种动物的象形图下面写出只数,让学生知道获得数据是统计的一项任务。例题的后半部分,把各种颜色花的朵数填入表格,让学生知道表达数据是统计的一件工作。

(3)通过调查获得资料。例题里的统计活动,是把已有的资料(各种动物、各种花)加工整理。想想做做增加了统计活动的内容,首先调查每人最喜欢吃的水果,获得资料,然后分类计数。教材为学生设计了调查获取资料的方法:在附页中剪一个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并集中起来。这种方法便于操作。

3.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获得数据不是统计的最终目的,制作图表不是统计教学的惟一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的主要情况,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才体现出统计的价值。例题的前后两部分都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这是引导他们利用图、表里的数据进行思考。学生的回答大致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出各类物体的数量,如来了4只小狗,带来5朵红花另一种是对数量进行比较或综合,如来的猴最多、猪最少,猪比狗的数量少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8朵从本质上讲,两种回答的差别在于对统计获得的数据的利用程度。前一种回答是重要的,后一种回答更有意义。要在肯定前一种回答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有意义的再加工,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

想想做做用数据反映小组里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后,可以以怎样为小组里的同学买水果为话题,组织学生议论,体会怎样利用统计获得的数据。

另外,教学本单元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先数出各种动物的个数,再进行排列,看图填数就没有意义了。二是不要出现象形统计图、统计表等名词,更不要讲图表的构造。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思想是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

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能认识和理解0的产生和意义。

4、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

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

课时安排:9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老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闸,学生象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下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XXX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1+2=3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十字架,等吃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法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汽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汽球,1只蓝汽球,合起来有4只汽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老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a.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b.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圆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c.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3+24+1

2.发展题(印发)。

a.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

②2+1=□

b.直接填得数

2+1=□3+2=□1+3=□

3.开放题:□+□=5

教学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汽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算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gSM600.com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

①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

(1)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XX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8)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预设流程: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了什么?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摆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呢?

二、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有一贯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放在一起?(强大同一类的物品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三、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动手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比一比,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疑惑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四、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们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学号数学,用我们穴道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

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指定3道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10-3-4=8-2-3=9-0-6=

9-2-5=10-1-6=5-3-1=

2+4+3=3+2+2=1+5+4=

二、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1、教学天鹅例题1。

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

问:原先有几只条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

相关文章

  • [收藏]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00字汇总 课件之家内容专辑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敬请浏览。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设计出符合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优秀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推动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什么样的教案我们可以拿来借鉴呢?以下是由课件之家编辑为你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欢...
  • 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8篇 将备课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所必须的,作为一名老师,是常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体现在备课中。怎样才能让教育生动有趣呢?为此,课件之家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简短》,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时间:01-20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课件]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思考(一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要讲新课程的时候,老师都会带好自己的课件。是否在为编写课件而犯愁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思考,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栏目小编搜索并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思考,以下是相关内容。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
  • 关于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教案是教师备课用心一种方式。教案是全部备课劳动的结晶,做到这几点就能帮助你完成一份完美的教案?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模板5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负责,准备教案是教师的职责之一。老师通过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案需要根据固定的格式写吗?敬读阅读课件之家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04-15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