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十几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12-23

[荐]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集锦。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师上课时即使不带教案,也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规范的教案都有哪些优点?考虑到你的需要,编辑特地编辑了“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1】

“十几减9 ”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 ”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 ”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这节课中,我注意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已的疑问?”“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2呢?”“你真行,你发现了自己的办法。”“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在我适时介入的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碰撞。

课后,我再次进行了访谈和检测,效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同伴的算法,能掌握两种或三种算法,学生的交流有了实效。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常常教后才知不足,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必须要使我们的教学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2】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更新观念,大胆地将新的教育理念融注于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氛围融洽、民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对此,我颇有点儿自得。直到有一次区教师进修校的数学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听我上了一节课题为“十几减9”的课。自那节课后,我开始冷静下来,客观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能干!”

在游园活动的情境下出现例题:12-9或15-9,教师揭题并展开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算一算12-9的差是多少,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1: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了3个风车,所以12-9=3。

生2:把12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10根,另一部分摆2根。先从10小棒里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生3;把12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10根,一部分摆2根,先拿走2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剩下3根,所以12-9=3。

生4:把12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9根,一部分摆3根,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生5:想加法,算减法,因为3+9=12,所以12-9=3。

生6:先用12减10,得2,多减了一个,要把多减的一个加回来,所以再用1+2=3,所以12-9=3。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一边板书,一边把学生的话复述给全班小朋友听,并且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真能干!”等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的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2-9,黑板上的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那种来进行计算。

课后,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但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整堂课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组的教师也点头称赞,有位教师说:这堂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精神,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另一位教师说:这堂课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交流尤其充分,教师不仅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而且还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算法,而且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民主,使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得到了较实在的体现。一旁的教研员也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同时还提出了一大串疑问:学生交流似乎很充分、很热闹,但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局面,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老师在交流,教师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我愣住了,教研员的意思是指我注意了教学形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在的东西,甚至未加考虑,也就是说学生的交流没有实效。我有些不服气,为了验证教研员的问话,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教学效果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老师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这些问题令我汗颜,看来这堂课的确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交流在形式上是发生了,而学生的理解并未有实质性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充分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交流中教师该做些什么?”教研员的话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回荡。看来,我应该好好静下心来,客观地反思一下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了。

我又重新翻开了《数学课程标准》,一段话跃入我的眼帘:“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我的目光停留在“引导”二字上面,同时,头脑中上课的一幕又重新出现在我眼前,我仔细搜索我在学生交流时的“引导”,哦!我恍然大悟,这堂课学生没有实现有效交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无方。当学生把多种算法探究出来的时候,我只是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沟通的话;另外,在板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在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我翻阅了大量的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资料,里面都有强调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的主体性。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样做了,正如叶澜教授说过的:“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教学中,当学生探索出多种方法时,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立即改进教学,在另一个班上了同样一节课。这节课中,我注意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已的疑问?”“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2呢?”“你真行,你发现了自己的办法与同学的是一样的。”“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在我适时介入的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碰撞。课后,我再次进行了访谈和检测,效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同伴的算法,能掌握两种或三种算法,学生的交流有了实效。

“十几减9”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我想告诫我的同行们,千万不能像我一样满足于现状,被一些形式上的蒸东西所迷惑,华而不实,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常常教后才知不足,毛主席曾说:“从实践到理论,还要从理论到实践。”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必须要使我们的教学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3】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wwW.Gsm600.cOM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4】

上学期,有幸聆听了局小周志华老师上的十几减9教结构与十几减8用结构的教学,很有收获。本学期进行教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老师的课进行了模仿,不过由于学生的差异,我依旧采取情景导入的方法引出算式,进而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探索。在学生出现一种方法时,便针对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尽量让每个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及时的进行讲解,教学,但第一课只来得及教了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较难理解计算方法,而后只能再利用一节课进行补,把其他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三种方法中至少学会一种。很明显,局小的孩子,在出现一种方法时,便能很快的吸收掌握,在出现第二种方法时也能及时消化,但我却高估了我们的孩子,在一开始的教学中,没把最通用的方法作为重点教学。

十几减9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了三种方法:先减再加、减了又减、相加做减。而后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适应的方法计算。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记录下计算过程,这对我班的孩子很有挑战性,因此第一节课主要在引导和模仿上。在教学十几减8、7时,学生已经能用减9的方法进行迁移,但还是用了两节课,一节专门教减8,一节教减7和练习,总没能按教材的安排一课时完成。在教学减8时,学生逐渐能学会记录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阐述,此时,我依旧把三种方法都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可班级的一部分后进生掌握方法起来很苦难,方法一多,就更加乱了,于是,我便逐渐强化了较好理解的先减后加的方法,把大数拆成10和几,先用10来减,再加个位上的数,在后面的联系中,虽然也是三种方法都教学,但是先减再加的方法作为了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方法,如果有能力,再在此基础上用其他方法。

教材中逐渐把“相加算减”的方法成为优化,但是,学生对于加法都不能很熟练的应用,要能根据一道减法想加法,难度就更大了,因此我们对学生不做这种优化的要求,水平达不到。在后面的十几减6、5、4、3、2时,三种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至少掌握了一种,能很顺利的进行迁移,于是再在计算中探求找“好朋友”的方法。再从教学十几减9开始,我都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寻找计算的规律,让学生能根据规律来提高计算速度。找规律时,学生往往会只看表面的现象,要引导学生观察内在规律,横着看,结果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结果比十几的个位多1等,不光要找到规律,还要理解为什么有这规律。

整个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没困难了,就是速度要加快。渗透在里面的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一题一题中理解:用总数去掉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根据题目要求,看清条件和问题,要求哪部分,就用总数去减另一部分,但学生似乎还是有些困难,还要多加练习和个别指导。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5】

推荐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中出现了四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平十的方法,先减3,再减6;四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13减9就等于几。

教学十几减9时,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3-9=4这一算式后,我问大家是怎么想的。学生们有的说是根据9+4=13来想的。在我的启发下,也有学生根据情境,指出可以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

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几种算法。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不过还是有学生说出了平十法,但说得不是很到位,其他小朋友没有办法听明白,在经过我的引导后小朋友就对这个方法有些了解了。但我对这种方法没有进行特别的强调,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只要正确的引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在这个方面我做的不怎么好。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我一对一的局面,回想起来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我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

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另外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我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那么这就是 我的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课后,想着这样几个问题: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6】

本节课教学《十几减几》,要求学生在经历他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基础上,能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为了体现课标所倡导的“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小猫观鱼》图的作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还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整体观察主题图,并与同桌交流,题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在反馈时,大部分学生说“有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这两条信息最直观,但与本节课的要求不符合,这点我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在学生交流时,我早已把图中的条件以两个层次出现在黑板上了。

(1)鱼缸中有花金鱼和黑金鱼共13条,其中花的有8条。

(2)花金鱼和黑金鱼共13条,我首先引导学生解决

(1),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都举起了小手,异口同声的说:黑金鱼有多少条?当学生列式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由于算法多样化在我班学生中难以得到体现,本节课我打算加大引导力度,其目的不是为了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算,是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很自信的举起了手,我点了几个平时不太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他们都能很熟练的说出“因为8加5等于13,所以13减8等于5”,我接着问:你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读皱着眉头,似乎很为难。好!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0-8=2,再算2+3=5.。我给予肯定:说得好。但从学生的表情看,似乎不太明白,我就用学具演示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学生明白了,都开心笑了,还给这种方法起了好几个个名字,都还像那么回事,我告诉他们,这种方法叫“破十法”,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我趁此机会继续启发:还有别的算法吗?又有一个学生说,我还可以先算13-3=10,再算10-5=5.,我竖起了大拇指:说的好,这种方法叫“连减法”。看来学还是有潜力的,只是我启发不到位而已。

解决完问题(1)后,我指着(2)中的一个仅有的条件,说,这个题缺少什么?你能补充完整吗?没想到,学生不仅补充了条件,还根据条件提出了问题,并顺利的解决的问题,并在计算13-5时,对刚才学习几几种算法进行了巩固。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时,又有一大收获:我让学生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除了说这两道题都可以想“8加5等于13”,还总结出: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还知道其中一个加数,要我们求另一个加数,都是用减法计算。一年级的学生啊,不简单吧!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7】

本周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及相关的应用题。在教学应用题前,我认真回顾了之前教这个单元时遇到的难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为我相信这是帮助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方式、方法的捷径。

应用题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依照着固定的格式进行书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解决,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试题的分析能力。数学应用题中字字都很精炼,特别是一些有关数量关系的文字,是完全不能省略掉一个字的。那么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呢?

我以一道应用题为例,对我在这部分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共有15只兔,黑兔有7只,白兔有几只?”

读先让学生将题齐读两遍,加深学生对题中数字的认识。

问在分析这道题的时候我基本是依照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引导、提问的:

1、读完了题,你都知道了什么?(或: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完整的说一遍吗?

2、题中出现了哪些数字?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吗?

3、题中的问题是什么?想求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思其实,这三个问题很简单,不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在学生不会完整而具体的说明白,难在学生不知道数字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问题1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说”达到对题意的初步了解。问题2则重在引导孩子去关注题中的数字,明白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含义。比如15,表示兔子的总数;7,表示黑兔的数量。问题3,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即白兔的数量与兔子的总数有关,还和黑兔的数量有关。

教师提出这样的三个问题不难,可是如何去引导孩子思考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孩子面对这些复杂而绕嘴的题目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无兴趣,任凭老师如何苦口婆心的分析,甚至是精彩地讲解都无动于衷。怎么办呢?还是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入手。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以鼓励为主,比如:只要你想到了一点点,也可以站起来给大家说说,说错了也没关系,敢站起来发言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孩子。鼓励孩子去听、去想,激励学生去发言。如果课堂上有一个总是不经常举手的孩子举手要发言了,老师要立即注意到他,并且提问他,要专心地听他的发言,无论这个孩子说的怎样都要给予“你回答问题真积极”的肯定,这样,不但鼓励了这个孩子下次仍然举手回答,还会使其他孩子产生“我也要站起来说一说”的想法。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8】

最近教授本节课,另外听了2节其他老师执教的本节课,采用的的教学流程都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问题,列出算式15-9=

然后合作探究,可以摆小棒,可以写,然后汇报交流,学生想到的方法1、数小棒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第5总倒着数有的班级能想到,6、连减法。有的想不到,课后针对本节课有几个问题又仔细琢磨了一下:

1、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

几位教师都在问题抛出后就合作探究了,学生无从下手,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应是15-3=不退位减法,本节课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它的生长点应该是20以内的不退位的减法,如15-3=直接从个位拿走3个,现在拿走9个,个位上不够了,怎么办?然后在让学生去探究,而且探究时小棒的准备,应该是1捆加5根,而不是直接15根。有了复习,有了学具准备,学生先想到的应该是连减,那有5个,不够怎么办,把10位拆开,把1捆变成是根,再拿走4根,这是连减,其实我认为这也是破十。然后在引导,有无简单方法,学生可能想到,拆开1捆,直接从里面拿走9.

2、破十法真的破十了吗?

有老师对破十理解不到位,究竟是把15拆成10和5,破出一个十来叫破十,还是把10位1捆破城10根交破十,显然是后者,这将在第3条说明。

3、本节课的后续知识是什么?

本节课直接后续知识是十几减8、7、6等,但我认为本节后对下面几节课的学习,仅仅是计算方法的铺垫,是计算方法的迁移,方法拿过去用即可,不存在知识本身一个深层次的铺垫,这部分真正的后续知识应该是竖式计算,退位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节1当十,从这一点看破十肯定就是破1捆当10根。由此看出,本部分破十如果处理不到位,后续的竖式计算还会出现障碍。

4、方法那么多,既然都解决同一算式,那肯定有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是什么?

共性的东西应该是减法的意义,就是从15里拿走9,由此看出1捆加5根的学具准备很重要,1根1根拿走,倒着数,那拿走5根再拿走4根,连减,直接从10里拿走9,破十,先拿走10,再还回1根,平十。

5、课后练习找规律的用意何在?

11-9=2

12-9=3

13-9=4

14-9=5

发现差的个位都比减数对1

本题重点应在1、找规律的过程,提升观察能力。2、多的那个1哪里来的?10-9剩的1,从而加深理解破十法。

基于上面思考觉得课堂中个别环节调整一下

15-9=出来以后,观察算式特点,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学过吗?学过,比如15-3=,复习怎么做的?从个位那有3,现在也这样做,还行吗?不行,个位不够了?已发认知冲突,那怎么办,合作探究,探究式准备1捆5根小棒,动手操作,然后展示,展示过程重点演示破1当十的过程。

十几减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9】

小学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20以內的退位減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现将这节课的反思如下:

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套圈、猜字谜等)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在计算思路上也做好了铺垫。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出示了书上第10页的主题图,孩子们认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15-9,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接着让孩子们同桌讨论,你是怎么计算的?孩子们讨论开了,接下来让孩子们交流汇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活动背景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书上的主题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连成一体,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算式的结果。

因为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知识能力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简单,不一定是最佳答案,但毕竟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它闪耀着创新的火花。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主动参与算法的优化过程。

2、既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

班上的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15-9时,所用的计算方法在思维水平上也是有差异的。王鑫:9+6=15,15-9=6;雷鸣:10-9=1,1+5=6;有的同学通过观察与思考说出15-9=6,多种方法呈现后,我不急于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两次比较、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分析、比较中,使学生充分体验想加算减方法的优越性,使学生在自愿选择方法的前提下,自觉主动地选择想加算减的方法。促进了低层次思维学生的发展,在练习中有的同学对破十法还是对新知仅知其然,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如14-9= ? 10-9=1 1 + 9=10。

相关文章

  •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10篇 课件之家相关栏目推荐:“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有具备一定方法的,在选择教案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注意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案可以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一份精美的教案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呢?也许以下内容“连加连减教学反思”合你胃口!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时间:12-22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简短集锦 师德是一面镜子。如今的教育环境,教案的作用不言而喻。教案可以让教师能清晰地明白教学的方向,是不是很苦恼怎么编写出满意的教案呢?以下是编辑收集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简短”,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时间:12-20 我要葫芦教学反思    
  •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9篇 五年级的同学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同学们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能简单应用。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个抽象的单位“1”。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具体实例和切身体会使同学们有初步的感受,感性的体验是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与前提,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是学习的好方法。在一开始我利用小游戏...
    时间:12-23 分数意义教学反思    
  •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系列9篇 今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xxx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陈懿文的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
    时间:12-22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简短集锦 课件之家推荐更多专题:“有理数乘方教学反思”。三尺讲台,是老师展现风采的舞台。作为一名老师,是常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的,教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听、更有利于教师的讲!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评判一个教案是否优秀呢?也许以下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简短”合你胃口!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时间:12-20 有理数乘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