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小学课件 > 导航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12-28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模板。

课件是教师认真反思,提升潜力的阶梯,教师要准备好课件,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编写课件时可以借鉴哪些范文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模板”,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早上一到学校我组织孩子们进班,。上课的铃声也没听到,自己就开始了上课,孩子们表现的还不错,但是可能由于新学期第一节课,没有适应的原因,课堂上原来养成的一些好习惯,好多孩子都忘了,因此在课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不知不觉铃声响起,我的展示还没完,达标检测还没有做,怎么办?但是下一节是数学课,我不能耽误时间,展示完后,达标检测我就放在下节课进行吧。就这样,完成了开学的第一节课。针对这节课做以下反思:wWW.GsM600.cOm

1、小组建设不到位,我们也知道小组建设好了的话,这样的课堂上师引导,生占主导地位,不会出现拖堂的`现象,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种全新的模式是刚接触,还需要慢慢的适应,小组长、小队长还需要在这种模式下逐渐训练,达到他们是小老师的意识。我知道这种模式需要的时间,我会不断在过程中,让自己角色转变,让孩子做课堂的小主人。

2、读书少了,这种现象是我们语文老师都疑惑的问题。三年级的孩子,识字写字也很重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目标之一,但是课堂上什么时候读,老师指导的时间多少,我还没有把握好。第一课时,我是让孩子自主识字,然后对子交流、检测,最后展示,齐读,在这个过程中读的还是少。整节课让孩子自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然后是归纳课文内容和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课文的,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来。在思考过程中,孩子们画出句子后读句子,展示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觉得读的少。

3、孩子们的点评不到位。三年级的孩子新的模式,还有点评,点评不到重点,只点评声音低等方面,却没有抓住重点。这可能是刚开始,也许与我的指导有关系,我的评价语言就不丰富,为此,我要做孩子们的榜样,让自己的点评丰富,然后训练学生。

4、课堂氛围不错。这节课上孩子们的主动性还是不错的,有一点点小主人的感觉了,但是有极个别孩子还是在聚焦--迅速,倾听---认真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反应过来,这样的孩子,我要让小组长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指导,希望尽快的转变成为小主人。我也会多关注那些容易遗忘的角落的孩子,让组长及时提醒他们。

总之,我的孩子们配合的挺不错,但是针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我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有充足的耐心,从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会轻松,孩子们会自主学习,做课堂的小主人,不敢说的孩子慢慢少了,自信的孩子慢慢多了,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我更相信,教育需要热情,更需要耐心和信心。

精选阅读

八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模板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教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教材中概念或原理的要求,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么写教案才能避免踩雷呢?编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八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 篇1

皮亚杰曾说过: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最后都呈现为纳入已有的知识模式,并对已有的知识模式进行调整。本节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的2-6的乘法口诀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强的相似性,因此在设计上考虑了让学生通过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迁移到怎样学习7的乘法口诀,也考虑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提出7的乘法口诀,以及通过让学生通过找规律来记忆口诀,并加以应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在出现错误答案时没有及时纠正;在练习环节中,老师讲的过多,体现在整个环节都是以老师为主,没有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题目的设计上层次深度不够;记忆乘法口诀时,由于导入部分花时较多而给予学生记忆的时间比较仓促等。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一直以来,我对于课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无论是对于孩子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于课堂自主探索时空的处理,总是亦步亦趋。这次的上课是完全不同于本身风格的尝试,自己本身就有些不适应。但只要有了开始,相信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不管是失败或成功,或许就像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结果更需要经历,不仅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也使我收获更多。

八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 篇2

《6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让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教学重、难点是编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教案时采用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创设生动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出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熟记6的乘法口诀。

四、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这节课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而且抽象,再加上好多孩子在家父母已经教过,学生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无趣。我就想有什么办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些呢?施瓦布说过:“如果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能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因此我在没计本课时我从学生容易理解的,感兴趣的游乐场旋转木马入手,先学会编制“二六十二”,然后把编的问题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觉得有挑战成功的喜悦感,接下来学生就能进行快速有效的自我探索,从而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教师只要稍加牵引就行了。

在口诀编写这一块,我让学生自主编写,当然编写之前我利用低年级儿童好奇的心理,先让他们猜一猜,如“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口诀中一定有谁?”“它在什么地方?”等问题,有效的再次激发本已下滑的积极性,然后在孩子自己信心满满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编写口诀,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记忆效果也是不容小视的。而事实上学生编写口诀的情况也非常好,这远远比老师给,学生在记的效果好。

八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年级 篇3

《3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采用复习5和2的乘法口诀导入,然后通过三轮车为话题,吸引孩子的兴趣,导入新课。运用课本上的插图先让学生观察三轮车轮子的个数,然后自己动手用小棒代替轮子摆三角形,填写表格。引导学生怎样得出几辆三轮车有多少个轮子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观察乘法算式带动学生回忆5、2的乘法口诀编写过程,诱导学生自己动手编写3的乘法口诀。最后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寻求最合适的记忆口诀的方法。课堂作业设计我采取对口令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1、板书比较凌乱,注意书写及排版的练习。

2、整堂课没有起伏和落差,调控整堂课的节奏达到节奏和谐、张弛有度,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做到愉快地教,快乐地学。

3、文本教学把握不到位,注重文本教学,不能脱离文本,适时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并结合文本抛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课题导入不够明确直观,每节课的课题是标志,导入时一定要明确直观,做到因势利导,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过度。

成功之处:

课前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目标;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组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发扬;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

自我认定:

1、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准备充分,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教学之路。做到终身学习,因为终点在前方,而我只是奔跑在路上。

2、学习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全方位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战胜自我。达到不断的反思,加之日积月累的经验,令自我不断成长。

3、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的深度思考,深思而自省,谋定而后动;调整自身的心态,平和而阳光,平静而淡定;锻炼自我的操作策略,幽默而不失率真,真诚而不失有为。

4、正确定位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耕耘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中小学班级防溺水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少年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生存能力,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了。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一、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二、教学形式:

以讨论为主。

三、班会过程:

引言春天来了,夏天会如期而至,天气炎热时,你想游泳吗?诚然: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教学。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呢?八(x)班《珍惜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看一看

投影展示案例。

看到这些惨痛教训,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我们身边有该类现象吗?

(二)议一议

引言同学们,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故呢?他们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呢?(学生各抒己见)

1、有的学生私自下水,没有成人的陪同下。

2、有的学生为了逞强好胜,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况下,就潜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连续游两个小时以上,还做各式各样的姿势,这样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水。

3、有的是下到河里,腿抽筋了。

4、有的是因救人,被带下去呛死了。

(三)说一说

引言是的,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应该如何尽可能避免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并讲解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游泳安全的知识吧!

1、保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3、下水前一定做好身体热身准备,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预防抽筋。

4、跳入水中后,如发现腹部疼痛时,应立即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5、营造安全游泳的环境,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若水太冷,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6、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或套上救生圈,不可单独游泳。

7、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

8、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小心呛着。

(记住了吗!)

学生问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时我们怎样自救?

教师讲解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如不熟悉水性者,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如遇抽筋,首先保持冷静。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小结:

今天我们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同学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等等,教育同学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亲爱的同学们,安全无小事,长鸣警钟,常抓不懈。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我们的心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最后,祝你们健康成长,青春永驻!

五、反思:

此次班会的召开,使得全体同学真正从思想上得到了重视,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经过今天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学生溺水高发期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证。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2000字(系列6篇)


为了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更好的沟通,离不开文档的需要,积累优秀范文,才能学以致用。有了范文的借鉴会让我们写作效率事半功倍,我们撰写范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表现弱起及力度变化,能准确地演唱音阶旋律上下行。能发现音阶旋律不同节奏的变化,并能说出其变化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歌曲情绪,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

3、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4、了解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音阶山”教具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并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拍子,C大调。歌曲的旋律中多次出现音阶旋律上下行。前八个小节以简练上口的歌词,稍有起伏变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景象。9至12小节,歌词简单,但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作者对甜甜的大家园由衷的赞美。13至31小节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为宽广、舒展,加上主题旋律不断反复穿插出现,更为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圆,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风景特别美的地方?(……)

老师也知道很多美丽的地方。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下吧。(播放名山大川图片课件)

二、难点突破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光是看看怎能尽兴?不如我们一起爬山吧。(出示教具)

1、师:这样的山怎么爬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演唱音阶上下行。

2、师:哦,你是这样爬的。可老师想这样爬。(播放课件)

1=C 1 1 2 3 4 5 6 7︱1 1 1 0︱2 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更有意思些?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种更有意思些。因为有节奏感、旋律感,并富有歌唱性。

3、既然这种更有意思些,我们一起来用这种形式爬山怎么样?老师先爬上去,同学们用相同的节奏型下山。这次旋律有变化哟。听好了:

1=C 1。1 2 3 4 5 6 7︱1 1 1 0︱2。1 7 6 5 4 3 2︱1 1 1 0‖

师:这次老师在旋律里加了什么?

生:加入了附点,使旋律性格更加活泼。

4、师:你们再仔细听!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这次旋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加入了弱起音,使旋律有了一定的推动性。

5、师:我们还可以让这条旋律更丰富一些。我们给它加上力度记号,让它更有生命力。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三、新歌学唱

师:真棒!我们今天不仅游览了名山大川,还一起爬山。同学们可知道,这些美丽的地方都是哪个国家的?(中国)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这些美丽的地方还盛产各式各样甜美的瓜果,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出示课题,播放歌曲录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自豪、骄傲、喜悦、兴奋、激动、高兴……

2、分析重点乐句

师:那么,最能体现欢快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4。4 4 4 4 。6︱3 3 3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哎呀呀呀呀甜甜甜,哎呀呀呀呀呀呀呀甜甜甜。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师:最能体现自豪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1。5 1 5 4 3︱1。5 1 5 4 3︱2。6 7 6 5 5︱2。6 7 6 5 5︱

热土遍地飞花,从没这样灿烂。树上万紫千红,心上这样喜欢。

2 6 5 4︱3。 2 1 5 ‖

东西南北,日月同甜。

乐谱分析:一、二小节完全相同;三、四小节完全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节奏型相同,旋律级进。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3、复听歌曲,熟悉歌曲演唱顺序

师: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们评价一下老师的演唱如何,并把歌曲的演唱顺序梳理一下。

⑴播放伴奏录音,教师范唱。

⑵教师提示‖::‖ D。C。

⑶师生共同梳理歌曲演唱顺序。

4、跟琴学唱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演唱顺序,跟着老师的琴声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学生跟琴模唱,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5、歌曲接龙

师生接龙,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富饶的祖国,我们都深深地热爱!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呢?

1:第一、二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

轻巧、欢快。

2、“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呢?

骄傲、自豪。

3、“哎呀……甜甜甜”同样一句话,前后能唱的完全一样吗?(不能)那应该怎样唱?

①力度上,前者较之后者稍弱;

②情绪上,前者有自我陶醉的感觉,而后者则有些得意的意味。

师:让我们一起准确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播放歌曲伴奏)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看指挥。

五、歌曲伴奏

师:“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骄傲自豪的情绪总觉得表现得还不够。怎样才能突显出这种情绪呢?我们把这一段加上鼓点。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处也加上鼓点。

1、敲击节奏× × × 0 ‖

左右拍手握拳

⑴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第一拍:左手拍桌子;

第二拍:右手拍桌子;

第三拍:击掌;

第四拍:休止。

⑵学生按照老师的手势,每四小节为一组,进行练习。

2、学生边唱边击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六、拓展

师:大家唱得这么高兴,你们知道歌词中丰富的物产都在哪些地区吗?(教师简单介绍)我们国家真是物产丰富,东西南北都有自己的特产。我们潜江市也有很多自己的特产,谁来说一说自己熟悉的?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词,并由教师引导唱词。

师:我们可以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我们潜江嘛。

2、教师归纳,并取名。把歌词展示在大屏幕上。

3、集体演唱歌曲,第一段唱家乡,第二段唱祖国。

七:课堂小结

我们潜江市就有这么多土特产,更别说全中国了。我们的祖国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同学们,让我们为可爱的潜江,为甜美的祖国,努力吧!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唱《时间像小马车》,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听唱法。

教具准备:

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__×∣__×‖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__×∣__×‖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2∕4__×∣__×‖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

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

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4、学唱歌词。

5、引导学生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如:5567∣

嗒嗒嗒嗒

1234∣55∣5-‖处用渐强的声音唱,

嗒嗒嗒嗒向前跑

6543∣5432∣5567∣1-‖处用渐弱的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谁也少不了。

声音表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歌唱表现并可以再次加强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如:齐唱;独唱;领唱、齐唱等。

7、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此活动,要启发学生尽可能地使自己演奏的节奏与所使用的乐器的音响特点相符。并要注意演奏时加强多声部之间的合作能力。)

参考节奏谱:

双响筒____∣__×0‖

响板__∣__‖

碰铃×-∣×-‖

三角铁×-∣×-‖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探究课后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师: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学生回答。

师: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多媒体以逐行出现此段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教益。)

师: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惜时》。

《惜时》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无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游戏《和时间赛跑》

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成长长的一列"火车",教师做"火车头",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动"起来,与时间去赛跑。(以此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在音乐声中教师领着学生离开音乐教室,下课。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时间像小马车》的第一段歌词,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能积极参与《在钟表店里》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的第一乐段。

教学难点

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不同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教具学具

钢琴、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1).听第一部分音乐

(多媒体画面:出示一座房子,从房子里传来《在钟表店里》的第一乐段,学生聆听音乐。)

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吧。(在教室里布设一个钟表店)

师:刚刚在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师:对!我们听到了很多不同的钟声,在什么地方可以听到这么多钟声?

师:(归纳出示课题)多媒体画面出示《在钟表店里》。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钟呢,我们进去瞧瞧吧!

(多媒体画面:房子的门开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钟表。)

(2).学习主题音乐

师:看看我手里的这面钟,请你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并模仿出来。

生:滴答滴答

师:想一想你听到的声音是谁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生:秒针。

师:我们来听听你们学得像吗?

(多媒体出示秒针走动的声音及节奏谱:2/4xxxx)

嘀嗒嘀嗒

师:咱们来学学秒针是怎样走动的。(听着主题音乐动一动)

师:钟表店里的这面太阳钟为我们带来了分针走动的节奏。

(多媒体出示分针走动的声音及节奏谱:2/4xxxx)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师:请小朋友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想一想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多媒体只播放音乐,没有画面。)

生:……

师:咱们再来聆听一次,把你想像的画面表现出来。

4.欣赏第三部分音乐

(多媒体出示画面:天亮了,钟表店里又重新活跃起来。)

师:太阳升起来了,钟表店里的又热闹起来。

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4)

课题:白桦林好地方

课型方式:平台互动式

备课方式:板块结构-I

目标

1、感受音乐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一、创设情境、善于发现。

学生通过音乐律动、拍击节奏,感受音乐特点。

二、掌握关健项、完整演唱歌曲

听歌曲找出难点,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表演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一:

1-1、听《白桦林好地方》音乐跟老师律动,初步感受歌曲。

1-2、声音的强弱:以掌声为例,不同力度的掌声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

1-3、从身边发现,还有没有有趣的声音: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凳子拍出节奏。

1-4、单元组交互创编节奏,用凳子演奏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特点。

2-1、教师拍出难点节奏“XXXXX|XXXXX……”,学生听歌曲找出难点乐句,教师讲述衬词的作用。

2-2、学生通过学唱难点乐句体验重音记号的唱法与作用。

2-3、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再次感受。

2-4、看歌谱跟琴视唱,强调带f、p记号乐句的唱法

2-5、师生接唱歌曲。

2-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构建标准性平台二:

3-1、教师示范作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3-2、单元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写在大卡上。

3-3、分单元组展示。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篇6)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眼中充满好奇心理,他们往往喜欢好动的、直观的、图象与声音结合的音乐教学内容,并通过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萌发激情和创编欲望,来验证自己的情感表达,而教师正是为他们提供这个平台的最佳伙伴。

作品的风格:

《龙咚锵》具有典型的民俗风情,四二拍,五宫调式,情绪欢快活泼,是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特色的乐思:

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将锣鼓的节奏和歌词的音调结合一起,表现了人们过新年时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抒发了小朋友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的价值:

通过听学、说、唱、演四个教学环节,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有机结合,多种趣味教学方法的交错运用,使学生能大胆自信地参与活动和表演,通过师生间平等互动的交流,音乐问题生活化,音乐课堂生活化。

相关的背景: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教学核心策略设计:

课时课题:明线:《龙咚锵》

暗线:感受汉族民间儿童歌曲风格

课标落实点:掌握休止符的演唱.

基本概念:【音符休止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休止符的写法】在记谱法中,音符与休止符在五线谱上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联系。正确的记谱,其目的是为了能简单明了、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音乐思想。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中,永远记在第三线上,或靠近第三线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在双符干记谱中,各声部共同休止时,休止符的记法与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五线谱之外。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衔接教材:休止符出现在多册歌曲中。

整合资源: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节奏X.XXX|X0|并能简单表现歌曲;认识民族乐器锣、鼓、镲并能分辨其音色了解其演奏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唱歌为主的综合艺术课

学具:小堂鼓、小镲、小锣、筷子、红绸师生参与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锣、鼓、镲熟悉歌曲中重点节奏1.小堂鼓节奏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伙伴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瞧!(出示小堂鼓)生: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师:请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生:咚〃咚咚咚|咚0‖

师:(敲击小堂鼓)我们一起找一找现在我们周围的什么声音和小鼓的声音很相似?

生:用准备的筷子敲击课桌来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a.(师说)敲起|小鼓|(师生敲)咚〃咚咚咚|咚0‖b.感受音的强弱

来〃了一群|小鼓队0|咚〃咚咚咚|咚0‖小鼓队它|走近了0|咚〃咚咚咚|咚0‖

小鼓队它|走远了0|咚〃咚咚咚|咚0‖小鼓队它|不见了0|咚〃咚咚咚|咚0‖(引导学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强弱)

2.小镲、小锣节奏

师:(出示小镲、小锣)小鼓还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咱们现在就去认识认识它们吧。

生:敲击小镲、小锣,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模仿出它们的声音——“锵”。

3.小堂鼓、小镲、小锣节奏

a.师:小堂鼓、小镲和小锣想一起跟大家问个好,小朋友们可要听好啊!

龙〃咚龙咚|锵0‖(两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

b.师:我们也一起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出示课件节奏图片)敲起|锣鼓镲|龙〃咚龙咚|锵0‖

4.歌曲最后一句节奏a.师:(出示课件节奏图片)

a.龙.咚龙咚|锵0龙咚|锵0锵0|锵0‖大家还能读出它们吗?师领生读几遍。

b.师:用手势分别表示锣和鼓生:随手势读出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同时通过看、说、敲及看手势模仿声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点节奏。】

活动二:呼吸训练

1.师:我们敲锣打鼓像是要过新年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为饺子、汤圆、美食的图片。)师:还冒着热气呢,闻一闻,香不香?

2.生: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做闻的动作,进行呼吸练习。

a.慢吸慢呼

b.快吸慢呼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呼吸训练巧妙、自然地融入到“闻”香味的过程中,既有情趣,又为演唱歌曲做好了准备】

活动三:发声练习

1.师:这节课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大家高兴吗?生:高兴

2.师:高兴时你会怎么笑?让我们哈哈大笑吧,

3.(学生作大笑)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哈、哈、哈……”。

4.以“哈”的声音引导学生做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大笑,自然引出发声练习,让发声练习轻松进行】

活动四:歌曲学习

1.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播放录音范唱)说一说音乐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还是慢速优美的?

生:纷纷举手回答聆听感受结果。

2.复听音乐按乐句分不同方向拍手。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欢快、热烈、高兴的,我们有一种表达高兴心情的方式那就是拍手,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随着音乐拍手呢?能不能随着音乐变换方向拍手呢?咱们一起来试试一个方向拍八下,数一数每段你换了几次方向?(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生:同老师一起跟音乐拍手,数出每段换了几次方向。

3.听音乐在每乐句的最后一拍拍手,

师:对了变换了四次方向,老师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方向就是一个乐句,咱们刚才的音乐一共有四个乐句,咱们再来和音乐一起拍拍手,这次的要求有变化,你只要在每句的最后一拍拍出声来就可以,看看谁做的最好。

生:同老师一起跟音乐拍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建立学生的乐句感和对四分休止的感受。】

5.教读歌词。

6.分角色演唱。

师:“过新年呀”,生:“龙咚龙咚锵”。师:“多快乐呀”,生:“龙咚龙咚锵”。

师:“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锵锵锵!”演唱几次后师生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学生与老师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五:创编表演

请学生选择道具:红绸、锣、鼓、镲等结合自己的见闻,用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的形式创编音乐剧“过新年”。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使学生参与表演再创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评价、激励、自评、互评相结合,评出最佳小演员。

【设计意图:使用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活动六:结束新课

师:新年的爆竹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吧。(出示课件,内容为一个摇摆的钟)

师生:共同数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课件中爆竹声响起)

师生:高呼:“喔~,过新年了。”

师:“孩子们,让我们敲着锣、打起鼓,扭起秧歌快乐的唱起来,跳起来吧。”

生:边扭秧歌、敲锣打鼓,边唱《龙咚锵》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综合所有的活动,让学生载歌载舞,再次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新课】目标达成检测设计:要素感知:乐句、休止符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欣赏积累: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学习品质;主动参与学习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000字模板


课件可以更快捷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上课时我们会经常看到教师带着课件。上课需要的优秀课件你们知道有哪些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000字模板》,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1】

《春到梅花山》一文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课文图文并貌地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一开课我就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走进梅花,欣赏梅花的意境,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梅花图,并问孩子梅花美不美?让孩子说说看到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一朵梅花就这么美,那满山都开满了梅花这山真不知要美成什么样呢!让我们赶快乘上小火车去梅花山看看吧!意境的创设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文。开头的导入很成功,可后面的两个小插曲却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

【现象描述1】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我在和孩子们学习理解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时,我让一对同桌的小朋友上台做出挨的动作,想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理解挨的意思。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孩子看见两个小朋友紧紧挨在一起,叫了一声哦,他们结婚喽!于是课堂里一片哄笑声。教者连忙解释:这两朵是花,又不是人。可孩子们仍然处于兴奋期,对教者的解说不与理睬。

【教师反思】:

1.教师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应该摈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课后我问那个顽皮的孩子:你为什么在上课时要说他们结婚了?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见爸爸妈妈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也是这样紧紧地靠在一起,就说他们结婚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想:是啊,这个孩子确实破坏了课堂纪律,但是他的理解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如果当时的我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并做出决策有很大帮助。比如出现结婚一说后,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自己请的同桌是男女生,并马上更换角色,不应一味责怪学生。

【现象描述2】

师:梅花开得很多,梅花好看吗?梅花美丽吗?(美)

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梅花美丽的句子。

生: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现在我们就站在这片梅花丛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教师引读,那一朵一朵的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读完教师问:现在谁来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时有位学生冷不丁地:呵欠。别的小朋友也跟着哈欠起来。教室开始混乱起来。

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问那个打哈欠的同学:你为什么打哈欠呢?学生回答:因为梅花太香了,我的鼻子会过敏。教师:原来你的鼻子会过敏。有没有哪个小朋友的鼻子不过敏的?教室下面传来了一片哈欠声。教师茫然,不知道如何解决。

【教师反思】:

1、关注学情,准确把握生成

很显然,在本课例中,教师面对始料不及的变故,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机制,在学生的狂轰乱炸下不知所措,被动应招,课堂也由此陷入了散漫的局面。

课后,在教研室居教研员的指导下,教者明白了课堂教学中的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的特点的具体情况。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应及时关注学情,注意把握方向,适时到作出反应和调整。

当学生说:梅花太香才会打哈欠时。教师应马上追问:梅花是很香的吗?请大家在课文里找一找,看谁有本领找到?学生读读书,马上说:不对,梅花不是很香。因为书上说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所以不会打哈欠。在学习下一段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找找,梅花会让人的鼻子难受吗?学生在深入课文后也能找到: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说明看花的人很多。如果梅花的香味很刺鼻,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梅花了。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课本。这样抓住生成点,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而即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之所以认为伟人伟大,是因为我们总是仰视着看他们;我们之所以认为学生幼稚,是因为我们总是俯视着看他们。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在课堂中,教师如果能搬走讲台,蹲下来倾听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那么我们必定能看到学生眼中的五颜六色,能听到学生口中的五花八门,更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火花的五光十色。搬掉讲台,设置让学生自由表演、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展台,让学生站起来和我们对话,让我们蹲下去与学生交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争论、去探讨,学生的伟大之处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课堂是什么?在新课程解读中这样写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是师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让我们和每一位学生一起来享受学习,享受课堂生活,让错误也生成美丽的花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2】

在激趣引题时,我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和我的预想有了出入,原本我猜学生也许会说到后来这个小村庄被洪水冲毁了,什么都没有了。想到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既然孩子们说到了美丽,我就跟着孩子们走吧。

你读了哪些句子仿佛让你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村庄。孩子们很快读到了“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本来是想学靳老师的,想让孩子们上去画画,我担心会太费时, 更担心要画出来谈何容易!还是引导学生读出味来。在一次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走进这美丽的村庄。“当你读到清澈见底的时候,我仿佛想起了珍珠泉这样一句话……”学生马上站起来很有感情地背到:“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后一句出乎我的意料,惊喜。清澈见底的意思理解了,课文中的意境显得更没美了。“你读到清新甜润时,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你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学生举手的不多,“回忆一下秋天的雨。”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说到了苹果的香甜,橘子的酸味,青草的芳香等。“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山上~~`天空~`。”郁郁葱葱,湛蓝深远的意思在朗读中,在评价中,在对话中,学生理解了。很多词语的解释不可下定义,她只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对于这种词语的理解,用优美富有诗意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美上加美,有助于学生对整段的理解,对全文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3】

[情景说明]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居高临下抓住文章重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的人格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发现)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课题)

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提倡使用工具书)

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读懂)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

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

通过抓住贝多芬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琴声、看到穷兄妹俩酷爱音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等要点,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爱心,感悟抓住要点进行阅读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

教师随机点拨: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学生读皮鞋匠的联想部分,体会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3)《月光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曲?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四、感情朗读(读好)

1、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读给同学们听。(读后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集体评议读得怎么样。)

2、同桌合作:一人读,另一名同学根据内容配上弹琴的动作,通过动作表现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过程。

3、播放《月光曲》录音,论证曲调的理解,随乐曲进行朗读训练。

4、试着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扩展)

1、听着美妙的琴声,你想到了什么?

2、按照本课学到的研究阅读的方法,自己选取一篇文章阅读。

[教学反思]

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过去的听,转变为自主学,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在读中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到《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篇教学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

通过自读、交流,给学生创设自主读书、自我展示、相互合作的机会。研究课题的发现与选定,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读中入境,自读感悟

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专家点评]

本案例通过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感受音乐美,通过教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4】

〖案例〗:

我提起笔又一次满怀希翼地打开学生的作业本,准备批改人教版三下《荷花》这一课的作业,看着第一本批改的作业孩子完成的认一认,写一写、读一读,写一写字迹工整匀称,整洁漂亮,心头不禁涌起一丝丝喜悦之情。再看主观题,照样子,写句子、想象天地也是完成得一丝不苟,答案五彩纷呈,心里不免更加窃喜,唰,唰一个个红钩钩在我手下欢快地滑动,犹如一朵朵娇艳欲滴的山茶花在春风里欣然怒放。当改拓展题时,我的笔凝重了,久久难以在这一道题上钩出一道漂亮而醒目的弧线。这是一道小练笔,学习小伙伴亲切的提醒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这孩子是这样写的: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树上的桃花挨挨挤挤的,粉红色的花瓣非常美丽,小蜜蜂在翩翩起舞。说她写得不认真吧,不是的,她根据题目要求一板三眼地仿写了;你说写得不够优美吧,可她也用了好词语挨挨挤挤、翩翩起舞呀。可为什么心头难以肯定她的练笔呢?究其原因,这位学生只是刻板、机械地挪用了课文中的词句而加以拼凑,缺少的是自己的眼睛、体验、感悟,因此会如此生硬缺乏灵气。那其他的呢?我迅速地翻开十几本作业本,迫不及待地查阅,固不出我所料,态度认真的小练笔跟这位认真作业的孩子如出一辙,不认真的胡乱编几句来应付老师,且字迹模糊不清。就连平时写话优美灵动的潘家悦,也是三言两语来打发。

我放弃了批改,掩上作业本陷入了深思:这是怎么回事,大概孩子们眼中无花吧,即使眼中有花也是匆匆一瞥,熟视无睹,没有悉心留意身边的春花是如何的灿烂芬芳,所以拼凑几句或写个了了几句来打发作业,应付老师。这也难怪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让我来为孩子们寻找粮食吧。

时值早春,报纸上一幅梅花正竞相吐艳,绚丽逼人。何不提供图片让孩子们写梅花呢?有了图片,孩子们如身临其境,不是可以亲眼目睹梅花绚丽的色、迷人的姿了吗?还怕他们无米下炊吗?

下午第一节刚好是语文课,我急匆匆地冲进教室,把一本本作业本发下来,大声说:这一次的写花小练笔统统不过关,没有写出花的美丽和迷人,也没有表达出喜爱之情,都重写吧!孩子们接过自己的本子,小声地嘀咕:那该怎么写呢?我打开了电脑上梅花的图片:瞧,梅花多美呀!我们全改写梅花吧。本来孩子们都像霜打了的茄子,耷拉着脑袋,一看到屏幕上展示的多姿多彩的梅花,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啊!哇塞,多美呀,赞叹声充满了整个课堂,黑亮的眸子闪烁着。有胆大的还高声叫:老师,那一幅红艳艳的梅花开得特热闹,放大些。不,我想看雪一样洁白的梅花。我兴奋起来,不禁为自己突然寻到的习作材料暗暗喝彩:孩子们如此赞美梅花,迷恋梅花,还怕他们不情动而辞发,写不出锦绣片段吗?我抓住时机招呼说:快写吧,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我以为全班的孩子都会奋笔疾书,出乎意料的是,只有几个蹙眉下笔,其他的孩子有的左顾右盼:写什么,怎么写?有的趴在桌上,脸上的兴奋之情荡然无存。咦,有米还不下炊?奥,是不知如何下炊也!我马上点拨:孩子们,《荷花》这一课又如何写出荷花的美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写了全开的、半开的、打花骨朵的荷花。

还写了全开的、半开的、打花骨朵的荷花不同的模样。

用露写出了小莲蓬的可爱。

饱胀这个词语使我好象看到了那花骨朵像快要生娃娃的妈妈。

叶圣陶爷爷还写了荷花姿势的美,从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我好象看到荷花千姿百态,引人注目。

还用了表示颜色的词语。

你们真会学习!写梅花时咱们也要写颜色、模样、姿态,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就成功了。看,这是全开的梅花,露出了花蕊。这是半开的,这是花骨朵。在春风吹拂下,一树梅花随风摇曳,多美呀!我顿了顿又微笑着点拨说,用上好词佳句,才美啊。

孩子们开始落笔了。不大会儿,拿给我看,真让我啼笑皆非,摇头叹息。这些孩子,真是孺子可教也:

清早,我去公园玩,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清香,我赶紧向梅花林跑去。梅花挨挨挤挤地开满了枝头,有的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这么多的梅花,一朵有一朵的模样,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梅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露出粉红色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看着这么美的梅花,我仿佛也变成一朵梅花了。

冬天别的花都落了,只有坚强的梅花挨挨挤挤的,有的半开,有的全开,有的还是花骨朵。全展开的露出了淡黄色的花蕊,引来了几只小蜜蜂在翩翩起舞。

我的笑凝住了,耐心地引导:虽然是仿写,但也不能把书上的大部分句子抄下来。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还是拿回去再写吧。孩子们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我扫射了一下课堂,他们一个个屏住呼吸,眉头紧锁,一声不吭。沉默,教室里出现难见的沉默。我叹息:那么我们再仔细欣赏梅花,假如你此时正在梅花林里,你会对小伙伴说什么呢?

在仔细观察,品味之后,孩子头脑中的阅读积累被激活:

远看梅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半开的好象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不肯把自己娇美的脸庞全露出来。

这一树的梅花欣然怒放,好象要和其他的花比美。

花骨朵象成熟的桃子,饱胀得快要破裂了。

梅花穿着洁白的公主裙,在春风吹拂下,轻轻摆动,真像一位芭蕾舞演员,在跳优美的舞蹈。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实在太迷人。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正在翩翩起舞呢!

孩子们妙语连珠,,我见时机成熟:写吧,会说就会写,说得精彩写得也精彩。

突然,活泼的童怡静站起来:老师,我要写自己想写的花,可以吗?我心头一颤:你想写什么?桃花。我家的后面一棵桃花开了,是粉红色,放学后,我都去看蜜蜂采花粉。她大声说。

你能写出桃花的美吗?

能,那好吧,你写桃花

这一答应,教室里又雀跃起来了。

老师,我要写茶花,行么?

老师,我要写迎春花,好吗?

老师,我要写苜蓿花。田野里的苜蓿花早开了,我还在上面翻过跟头呢!

我显得有点尴尬,为自己简单的想当然而懊悔,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想法啊。

教室里再次寂静下来,偶尔听见的是笔尖摩擦草稿纸沙沙的响声。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我让他们上来朗读自己的心灵妙语:

春天来了,茶花在春姑娘的呼唤下,展开了美丽的花瓣。中间有一朵大大的茶花似乎是一位大公主,旁边的花好似一位位小丫头。一阵微风吹来,小丫头围着公主跳舞,我站在茶树下,我也好象是一朵小茶花,跟这些小丫头一起跳舞。

田野里紫色的苜蓿花开了一大片,把大地妈妈打扮的多漂亮啊!小朋友们有的在采摘苜蓿花编花环套在头上,真像一位美丽的花仙子;有的扑进大地妈妈的怀抱,在她怀里打滚、翻跟头,哈哈真好玩!

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喇叭我们校园的墙角下的迎春花竞相开放。嫩黄的花朵真像一支支小喇叭在广播:春来了,春来了,小朋友,快来欣赏美丽的春色吧!

我最喜欢桃花,因为桃花是春天的天使呀!你们看,粉红色的花瓣像羞红了脸的小姑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大人说红一般表示喜事或好运,那喜欢桃花就会给我带来好运气。

校园里的茶花开放了,引来许多老师和同学来观看。有的的茶花好像一个个精巧的小喇叭,正在吹奏春天的赞歌。有的茶花好象一个个鲜艳夺目的小绒球,正含苞欲放呢!茶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使我越看越着迷。我也把自己当作茶花了,和蜻蜓捉迷藏,和蝴蝶玩耍,和蜜蜂聊天

一堂语文课在孩子们的高声朗读中结束了,但我要写自己想写的这句话已深深地烙在心中。感谢这为女同学肺腑之言,使我如醍醐灌顶。我把这句不是出自教育家之口但能揭示教育真谛的话写在办公室的墙报上,让我,让所有的老师都能思考着这句话,让今后的课堂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绿色的课堂。

〔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3、4年级习作应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学生的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他们用自己纯真的童心感受着这多姿多彩的世界。老师应该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要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瞎编,不说假话。让学生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态,享受我手写我口的快乐,产生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愿望。

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是给予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的权利,是让学生书写真情实感。所以习作时既可以写想象中的事,也可以写实,不用过分要求华丽的辞藻,只注重情感的真实。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分析和反思〕:

这是一堂普通的作业讲评课。却是一波三折,最后庆幸峰回路转。学生们经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习作过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5】

上完了我的教学研讨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后,在紧张、兴奋之余,我有很深的感受。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通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战争的描写,在最后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战火中的孩子能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享受春天──春天幻灭──再享春天这一情感主线激发学生憎恶战争,希望和平的情感,通过三读体会诗歌的感情,1、通读;2、品读;3、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

1、通读。开始,我让学生把全诗读通顺读流畅,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里的内容。在读中我注重到一些生字的读音,如弋字,我出示了拼音y,学生很快就读准了这个字的字音。我还及时纠正了学生读错的字音,所以这一遍学生能读得通顺、流利。

2、品读。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再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描写春天美好的语句品读。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个性化朗读能让学生体现了个体的特点。开始我进行第一步:享受春天。在读中我先没有指导,只是问诗歌的内容或者其中的词语,学生理解后,我再让学生读,学生就能读出感情。如我着重让学生理解乐园天下,学生理解到那些动物的快乐,所以再读时就把快乐的感情融入其中来读,读得高兴、快乐,我从中听出了他们幸福的感情。其次当我在教学春天幻灭时,由于学生对战争是比较陌生的,我就出示了相关课件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景象。当一张张可怕的战争图片和轰隆降的炮声在教室里响起时,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件上了。我再让学生读,是什么打破了动物们的梦幻,并让学生自选有关内容来读,我不作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是问学生:你读得很气愤,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就自然地说他很气愤。再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学生的情绪被我调动了,所以读时,都用心去读,读出了气愤的感情。

我又让学生自己交流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又将我自己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很快,孩子们的眼睛就发直了,一张张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肢体不全的无辜的儿童的照片,还有一列列令人惊心的数字,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强烈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中读书的孩子们,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图片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这时就问: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学生立刻回答:和平。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再享春天的学习。这时,学生感受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使儿童受到极大的伤害,激发了孩子们的悲伤、愤怒和祈盼之情。孩子们开始朗读了,我也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激情。我惊喜地发现,平时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人也读得非常有感情。甚至一学生习作里写连平时调皮的秦晗夏同学也读得非常有感情。由学生和教师的齐读,共同抒发了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喜爱和祈盼之情。最后,我问学生:读完了吗?学生都说没有,继而体会到省略号的用法。诗歌省略了什么?学生回答多种多样,但呼声最高的是:和平!我马上板书:享受和平。读完后,我表扬了大家,夸他们真正是用心在读了。

那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我提出问题后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了。学生回答后,我出示了《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自由读。

3、诵读。最后我让学生再读诗歌时,学生情绪高涨,读得铿锵有力。

最后,我出示了两项作业:1、必做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选做作业:《儿童和平条约》读后感或进一步阅读了解战争的相关资料。就这样结束了这节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这个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重视三维目标的评价,突出素养;注重拓展延伸。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四十分钟里,师生共同经历了享受春天的幸福,又遭受战争的苦涩,最后希望停止战争,重享幸福的春天。整堂课师生一起享受激情,享受心灵的震撼,享受和平的春天!

【附: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篇6】

开学有三周了,总觉得一年级的学生过完暑假来到学校里,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学习状态。教师节早过了,可是今天才上到第二单元第五课《一株紫丁香》。已经过了教师节,这篇课文还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投入地学习这一课吗?虽然做了一些准备,心里热仍旧没有足够的把握。

(一)

请问教师节是几月几日?

九月十日,这个学生倒没忘记,还算有点记性。

为什么有的同学要在这一天给老师送上一些卡片或者是鲜花呢?学生举手比较踊跃,好像都有话要说。

因为,老师教了我们知识,我们要感谢老师!很正确的答案,可是少了了发自内心的体验与感动,也少了份真诚。是呀,大多数只是为了顺应节日,跟风走潮流罢了!有多少学生是为了表示心中的一份感激呢?我的心头沉沉的。

(二)

学到第二小节,有这样几句绿叶在风里沙沙,就让我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为您作伴,我问到,同学们,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为老师作伴?因为老师很孤单学生稚嫩的发言,触痛了我细腻敏感的神经。我的鼻头一酸,眼圈一红,孤单一词,我是深有感触呀,来到深圳路小学一年多了,接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来,为了一期黑板报,多少次八九点了还独自留在教室里洗黑板,办板报?为了一节语文课,多少次一人独自守在办公室里剪红花,做道具?为了及时批改完作业,多少次独自行走在黑漆漆的小道上?

同学们,有好多次,天黑了,校园里空荡荡的,还有一个办公室的灯仍然亮着,这盏灯下,只剩下杨老师一个人还在为了上课、改作业忙碌,这么大的校园,只有杨老师一个人,老师孤单吗?

孤单。

你们三点钟就放学回家了,六点左右就吃完饭了,有一次晚上九点多了,老师还在教室里办黑板报,老师孤单吗?

孤单。学生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九点半了,老师收拾好一些东西走在学校后门这条黑漆漆的小路上,没有路灯,没有同伴,孤单吗?

孤单。

此时的学生语言更坚定了,声音不像开始那样单纯地鲜亮了。

你们真的觉得老师孤单了,想做点什么,说点什么?老师,我多想变成您的孩子,留下来陪你!孩子的声音真实而让人感动,我也想!我也想!同样的声音在教室里此起彼伏,让人倍觉温暖。那书中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来陪伴老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第二节吧!每个孩子都迅速地拿起书,深深地读起书来

(三)

同学们,你们回到家里写作业,谁做饭?谁洗碗谁洗衣服?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天真的孩子们一脸的幸福。

可很多次老师很晚回到家里,老师自己再一人做饭,吃饭,洗碗,收拾屋子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圆圆的。

这样一天下来,老师身体会觉得怎样?

很劳累,很辛苦!

十点钟了,你们都睡了,有时老师还在家里的台灯下,备课、写文章,有时一直到深夜十二点、甚至一两点,老师的生活怎样?

老师太辛苦了!

孩子们这时加了一个太字,眼里满是爱惜,这个我能感觉到。是呀,为师以来,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吗,有时真的觉得累呀,为师的苦楚,被一个个无邪的孩子真切地说出来,又一次深深地触动了我,一时间,我竟泪眼婆娑。管他的,情到真处泪自流呀,一个三十岁的老师尽在孩子们面前掩饰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一阵阵地直往外淌,谁说他们是不懂事的孩子,瞧,管丽娜已是泣不成声了,再一看,男生女生都抹起了眼泪!呜咽直哭的一大片

同学们,你们都感觉到了老师的辛苦与劳累,想对深夜仍在工作的老师说些什么?老师,休息吧!老师,您太累了,快些休息,明天还要早起,为我们上课呢!老师,我想说的话和第四小节一样!

那好,让我们拿起书来一起读吧!教室里回荡着学生最温情地话语:

老师,休息吧,就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总是又香又甜!

这真是一节真诚动人的课,下了课,我兴奋地跑进办公室里,和同事一同分享着这堂课,讲着讲着,我又一次情动泪下,是我们感动了学生,还是学生感动了我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文本,进行了一次最为真诚的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在后来同学们交来的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张贺卡,写上你的祝福,很多同学都写了老师,您辛苦了!祝您快乐幸福!张芷涵这样写道老师,您辛苦了,杨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杨老师!

收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并不精致的贺卡与祝福,我怎能不幸福!谢谢你们,我可爱的学生们!这是教师节迟来的最为真诚的礼物,我会永远珍藏在心!

(四)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课文的情感既感染着教师,又感染着学生,受感染的师生又互相影响。于是,一个热烈、浓郁的良性情感场在教室里生成荡漾,唤醒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感悟。

课堂上,教师眼笑眉开,学生燕舞莺歌;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有了情感的碰撞,就会有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就会有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就会有放飞灵性的生命欢歌。平等对话、双向活动、个性阅读、沟通交流、共鸣共情将学生带进文学的神圣殿堂中,引起学生感情上的激烈反响,唤醒学生的丰富想象,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这个情感场中,教师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有对自己学生的喜爱,有对自己的语文教学的钟爱,更有教师被课文感染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各种情感表现。在这个情感场中,师生之间交流着种种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相互欣赏的热情,热情与热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满足感、快乐感、成就感。

如何才能让课堂焕发活力,充满智慧,真情感人,成为师生生命意义增值的所在?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任重而道远的,是过海的燕子,也是我们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小学课本中有些课文含有深沉的感情,或有较浓的抒情色彩。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注人真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的情感就能得到熏陶,从而渐趋纯真、高尚。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00字(模板6篇)


编写课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件教学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如何编写课件才能达到真正教学的目的呢?也许以下内容“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00字(模板6篇)”合你胃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1)

近年来,教师学习教学案例的活动方兴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案例成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

教师学习教学案例资料,参加教学案例培训,显然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是还不够。笔者认为,要让教学案例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莲需要让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案例资料

(一)学习案例写作知识.主要学习书籍、报刊上关于案例写作的知识,明确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二)学习案例写作样品。尽量收集案例,认真学习。最好学习教学案例原始样本,便于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转化。当然,也可以学习教育案例、管理案例、医学案例、经济案例、司法案例等等。尽管这些案例的写作内容跟教学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写作的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

(三)学习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经验、教学体会、说课讲稿等资料,虽然不是教学案例,但跟教学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资料可供写作教学案例参考,有些有特点的资料可以作为教学案例写作的素材。

(四)学习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许多寓言故事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虽然不是案例,但对我们写好教学案例很有启发作用,也需要反复学习,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点.教学案例来自教学事例,但并不是任何教学事例都能作为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学案例的素材有几个特点: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学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要生动。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教学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径.一是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便于获取真实信息。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经历的。比如,可以从自己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教学研究的过程巾,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从教师、学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学音像中寻觅。可以从电视、磁带、光盘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的观看、收听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书刊中查找。可以从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学经验等材料的阅读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发生的教学事实很多,有些事实太平淡,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不必都收集起来,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二是要扩大视野。只要有典型意义,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思想的火花、错误的行为都可以收集起来。三是要经常注意。对于具体教学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许多典型案例熟视无睹,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从我们眼前滑过去。四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靠记忆,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必须及时记录。记录时,主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语法、修辞与逻辑,可以在记录结束之后再规范地进行整理。

三、提炼案例主题

教师收集到的教学案例素材,仅仅是教育情景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主题。对于提炼主题,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二)定题具有新意.提炼主题要有创新精神,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主题,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要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五)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

四、介绍案例事实

(一)目的要明确。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疑难或某一项决策。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二)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因此,撰写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虚构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故事要具体,要真实感人。

(四)取舍要恰当.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五)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进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二)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当前,案例分析就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分析务必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四)论述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五)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撰写教学案例之初,教师没有经验,可能写得不好,不足为奇。因此,写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必定会越写越好;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必定会越来越真切;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必定会越来越深刻;教师的业务素质,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案例写作和积累的过程中,完全可能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2)

今天上了《匆匆》的第二课时,重点是品读第三自然段,在这段里作者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和拟人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子的匆匆而逝,品悟语言的美是这节课中目标设计的重点,备课时我也设想了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排比句写几句话。可是在上课时,我太注意自已的设计了,总想按着自己的思路走,学生在品读中几次提到课文是用了排比的手法,我却没有顺着学生的回答马上展开训练,让学生运用排比的方法再写几句话,写一写在自己的生活中日子还可以怎样匆匆?结果学生提了两次,我都没注意练习,到了最后学生品读完毕,我才提写的要求。

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主要的,老师的设计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紧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进行训练,尤其是知识点的训练,做到趁热打铁,这样在学生情绪的高涨点上进行训练,效果会比一味按老师的思路去逐步达到好得多。

这节课如果我能抓住学生的回答马上让学生展开写的训练,他们对排比句的理解掌握可能会更好。而我没注意到这点,只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把这一知识点的训练放在最后,在学生学习情绪降温后再进行,效果就会打了折扣。看来,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是一个有待长期实践、摸索、提高的过程。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3)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在表达上颇有特色的散文。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但我面对的多数是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孩子,很多学生少与大自然接触,对昆虫世界的了解甚少,因此,对文中作者关于草虫世界的联想、想象的描写成了阅读理解上的难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小虫、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样的文章,喜读、乐读。在品读感悟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时,以读代讲。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如:一只娇小的到洞口迎接远归者,双方对视良久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等较难理解的语句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想象相结合并在感情的朗读中得到理解突破。学生活动的时间充足,活动的范围广泛,能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我让来自农村的有此类经验的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亲近、观察过的小虫的经历讲述给同学听,由此引起其他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犹如一股股清泉不断涌现,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述说经历并试做小练笔,十几分钟过后,学生们那一段段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小虫世界得以展现。有描写蚂蚁搬运食物的团结就是力量;有赞扬小虫鸣叫声的草虫村落之夜;有争强好胜的蟋蟀大王孩子们眼中的童话世界展现地淋漓尽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也能够模仿《草虫的村落》文章写作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由小练笔反馈而知,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灵的热爱,我的目的达到了。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4)

《称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它,使它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所以称赞的效果多么神奇啊!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这篇课文,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自然揭题,营造气氛

在课伊始,我对学生每一个积极的表现都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如: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坐的真端正,你们的学习用品摆放得多整齐啊等)。这样,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红悟意,读中悟情

在讲授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两句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老师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身临其境地朗读,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时,我拿出了一个大苹果引导学生读,把苹果的香味通过学生的朗读弥漫在了整个教室。

三、拓展延伸,入情入境

本节课中我还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架起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最后拓展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称赞称赞周围的人。如:同学、老师、警察、父母、消防员等。来体会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学会感恩,在这一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激励了学生敢想、敢说、乐说的学习精神,促进了情感的交流,人性的体验。

当然,本课中我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改进: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预设与生成有一点距离。

3、学生在课前对教材的熟知度不够,导致学生开始对文本理解不深。

其实,诸多的不足和遗憾,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程的关系重大,我会紧随教改之路,继续学习进取,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焕发有内而外的生机。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5)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和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发现和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分享经验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成为我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的基本要求,它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写好教学案例?从参与者这一角色和相互交流的目的出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从身边的故事、教学后记写起

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一线教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一线教师,写作、研究的时间一般难于集中,这就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在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节的记录:(1)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2)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3)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闪而过。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4)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

写教学后记应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简,平中见奇,快捷及时。若时间有限,还可以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利用课本、教案、备课参考书为载体进行加以记录或旁注。

2.并非所有教学故事都有研究价值

并非所有的教学故事都能成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应善于抓住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发现身边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案例。什么样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可以选择以下的一些事例:一是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二是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三是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

只要多写一些教学后记,素材多了,写教学案例时选择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

3.多思、多写,才有提高

目前,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老师乐于写教学案例,但也听到一些学校领导反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水平低,甚至认为不算是教学案例。我认为,教师初写教学案例,要求不宜过高。

其实有些教师说不懂如何写教学案例,往往是希望专家提供案例写作的一个固定模式。我认为教师写教学案例其实不必拘泥于形式。当前,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追求一个统一定式,如教师的说课就是这样。我认为,撰写教学案例主要应抓住如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2)故事过程的描述要具体、生动。教学案例讲的应是教师自己身边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语言或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教学实录)来叙述。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要具体、生动,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感到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学后记时尽可能进行详细记录,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

(3)对问题及有分析、思考。应多角度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归因;总结出规律;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改进的意见)。

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发性的行为,平时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一篇写出来不怎么样,二、三篇也一样,可写了几十、上百篇,也许质量、水平就不同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了,一些一线教师写教学案例,越写越好,越写越爱写,质量、水平越来越高。

4.有理论素养,才有文章质量

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案例,还必须重视自身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当前,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加强自身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外,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要求,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案例,研究和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5.交流分享,有利提高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目的之一是相互交流,是与同行资源共享、分享经验的一种方式,且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其实,教学案例的撰写,还可以利用集体智慧来完成。如,集中一些教师在一起,大家各自讲自己的教学故事,然后从中确定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拟定教学案例的初稿(提纲),集体研讨案例中问题,对案例提出集体修改意见。我相信,在集体交流和研讨中,更可能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我认为,网络是教师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平台,网络中的博客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一个很好工具和平台。教师写教学案例,如果有条件的话,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工具,多在通过网络收集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学习他们的教学案例中写作方法,多利用网络写自己教学案例,多利用网络与专家和其他同行交流,我相信案例的写作水平一定逐步提高的。对发表的一些教学案例,还应注意案例题目的命名,采用一些有吸引力的语言,如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今天我们打个赌等题目,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篇6)

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这个记者从罗斯福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态度的启示主动走向生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或帮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

一了解故事更改,学习采访前的课文内容。1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介绍关于埃利诺罗斯福的资料。

3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1用汪国真的人生格言揭开本节课学习的序幕。

2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同时,教师相机疏通、点拨、做适当的补充说明,以便使资料的交流更简洁、通俗。

3相机指导,以求学生能领悟到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

1出示课题。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准备?

二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1交流初次见面,罗斯福夫人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模拟采访过程

(1)读一读课文的9至14小节,把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线条标出来,对采访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1相机总结:罗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的女性。

2对于再现采访,老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采访内容;然后讨论采访应注意什么?(记者的注意事项,怎样表现罗斯福夫人等等);

3采访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根据临场需要)

4体会罗斯福夫人的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显得充实生动,避免说大话、空话。投影罗斯福夫人的那段话,突出两个强迫。

网易娱乐新闻

三揭示主题。1体会科宁斯最大的收获。

2富有激情地朗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1引读课文第三部分。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投影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四拓展性作业。

讨论写采访报道的角度。帮助学生复习梳理科宁斯写的采访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写?

[收藏]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精选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对学生负责,教案必须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和认真确定。教案要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的精华,如何把教案修饰得更好一点呢?课件之家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1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2

设计理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同时他们对于“沉和浮”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从学生观察小石头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开始,引领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观察标准,为后面对沉和浮的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一活动的设计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将物体放到水中去观察,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猜测及验证的过程,因为,学生只有在经验与事实产生矛盾的时候,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此时适当的对学生再做以提示,引导学生建立比较的概念,从而轻松的解决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今后此类实验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二、能力与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经过简单的推测、实验的活动过程,获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难点:引导学生推测、实验、观察、交流,获取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木块、石头、浮标。

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西红柿、橡皮、牙签、大头针、螺帽、蜡烛头。

3、小组观察或演示用的大小一样、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材料一组。

教学过程:

一、我做过,我知道。

1、引言激趣。老师出示石头、木块、浮标。

2、直接进入课题,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我猜猜,我试试。

1、请学生从桌内轻轻拿出材料袋,认识物体。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物体的沉浮。

3、学生汇报猜测结果。师提出问题: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4、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测的对错。在实验前提出要求:(1)大家要学会分工合作。(2)请将物体依次放入水中实验。(3)注意仔细观察。(4)将实验后的物体擦干放回材料盒中。

5、学生汇报。

6、老师小结:看来,猜测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亲身实验,才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

三、我来想,我来做。

1、老师提出疑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

3、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放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来汇报想法、实验结果。在交流中获取答案。

5、小结并板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系的。

四、我经过,我来说。

1、通过学习这一课,鼓励学生说说收获,谈谈感受。

2、老师做演示实验。

3、下课!

总结:

浮标运用明概念、判断有标准,利于后续活动。

在学生思维冲突、迷惑处引导,教学才会有效。

现象与本质,学生口中说出浮力、密度,接下去研究大小、轻重与沉浮的关系,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否利用?怎样利用更有效?

老师要给予重视,再加追问:与什么密度有关。

学生各组意见不一样,可喜?可忧?还是无措?

无疑到有疑,到新的疑,小疑则小进,再疑则再进,一节课如此者四,课始于疑,课终还有疑,学生质疑,教师激疑……疑是学习起步。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3

在这几年的科学教学中逐渐沉淀下来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觉得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具有敢于质疑、标新立异的品质,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教师,对所学知识善于独立思考,乐于生疑提问,提出解答问题的不同方法。我们怎样才能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体会。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2、科学课上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其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解决科学课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

怎样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呢?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即: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进步。

合作意识等因素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将班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但角色应该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这样组内成员各负其责:组织、记录、操作、观察、提问、解疑、汇报……老师负责观察指导,这样一节课井然有序完成了任务,又得到了知识。

以上方法具体怎样应用?以《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为例,课前我搜集了塑钢窗的边角余料(薄材料),供学生观察使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同样材质同样大小的纸若干张(做纸横梁),还有学具袋里的小铁圈(当重物),书若干(当横梁的支柱),还有透明胶布、剪刀。一切准备完毕。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我准备的做塑钢窗的边角余料(薄材料),学生看到有L、U、M……各种形状的塑钢,注意看材质都是很薄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把薄材制成各种形状?学生回答:使材料能更结实抗弯曲的能力强,从而引入新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为了证实形状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我们必须要经过试验证明,于是引出实验,这时需要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得出结论。

提出思考题:

1、折成各种形状的纸横梁比平板纸横梁抗弯曲能力大多少?

2、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因为实验前已经做好准备,于是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把纸横梁折成不同的形状,测试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就是看承载小铁圈的数量)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不了就请教,老师负责查指导答疑,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热烈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经过实验,小组合作得出结论:纸横梁经过变形后抗弯曲的能力增强了,从而得知薄材经过变形抗弯曲的能力就会增加。

总之,学习方式应以主动探索为主,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经验的共享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的合作体验可以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主动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现代社会所需的素质。课堂主动参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体验成功的心情都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成员创设了一个能在活动中积极交流的机会,对于成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习、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协作能力和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4

《听听声音》这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声音单元的第一课,主要目的在于要引领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声音和感受声音的变化,意在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同时我将教材的内容做了个整合,在这节课中,我做得比较好的有几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教材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是一节课,不同的教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实施创造性的教学。在《听听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我融入了《声音的变化》的内容,以激起学生探究声音如何产生的欲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开课将课题“听听声音”改成倾听声音,并在整节课中贯穿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首先我创设了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达到我的教学目标。这节课中,我用音乐引入,将学生带入课堂,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歌曲初步感知了声音,再通过倾听周围的声音和物体发出的声音,回忆和播放平时听到的声音几个活动,引领学生用心倾听各种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思考并提出更多关于声音的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三、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一方面,利用游戏有效地激发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两次游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方向和远近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思考声音还有哪些变化,学生从游戏和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声音的变化,最后用专业的工具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将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科学的认识。

拓展环节,用音乐首尾呼应,利用水扬琴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体验到声音发声的奇妙,有效地实现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声音的探究欲。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并能有所发现,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在课堂组织上还不够紧凑和老练,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在听辨音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只准备了我用的音叉,如果再上一次这课的话,我想多为学生准备好音叉,让他们亲自体验音叉的振动和变化,这样更加直观。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5

经过这学年的教学与观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部分学生甚至不明白“科学”是什么概念,这种情景完全是我们教师自身的原因,要想让学生科学课中的实验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实验是我们教师上好一堂科学课的宝贵财富,关键是教师如何去深化和优化。学玩结合的实验带有一种游戏的性质,要做好这篇文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小学科学课的教材中,趣味味性的实验很多,经过实验,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学习、思索的状态下,有效地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在一齐,延长了孩子的有意注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资料上。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使孩子从关心玩的过程发展到关注玩的结果中,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最终完成乐趣向智趣的转化。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表扬和批评

吃多了甜的,换换酸的口味,也许你会觉得酸也不错。以前的科学教学老是觉得批评太多,表扬太少。而此刻又觉得科学课堂上的表扬似乎太多了,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些夸奖的词有些冲昏了孩子的头脑。要想培养孩子的兴趣,既要有正面的表扬,又要有合理的批评。如果单采用过多的褒扬,孩子会感觉是“虚情假意”,就会对孩子经历失败后的重新奋起造成不必要的阻力。能够采用“你还需要努力!”“你的认识还不够!”等评价用语。

三、用名人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经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兴趣。其实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象哥白尼、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在他们身上有很多能够激励孩子学习兴趣的故事。这些可是一笔可观的人文资源。对激励孩子学科学,爱科学,激发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四、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调动孩子探求知识的进取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到达最优的教学效果。

兴趣就象人的生命,假如孩子们对科学课感兴趣了,才会沉迷于其中,付之于其中,我们在对孩子们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探索时要注意挖掘每个孩子的个性,时刻注重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6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岩石与矿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本单元是起始作用,为后面的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内容,一是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二是让学生给岩石分类。

在教学设计时,在第一部分观察岩石之前开展石头展览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岩石,对岩石的观察的描述进行初步认识。再共同讨论观察岩石的方法,总结出可以用看、摸、闻、敲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岩石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粗糙程度、气味、敲击的声音等特征。第二部分,根据分类标准给岩石进行分类,由于在第三单元《一天的食物》中学生初次接触了分类,认识了分类标准,因而再次使用分类这一方法就容易多了。通过对岩石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不同,一些岩石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别。最后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了解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对这三种岩石有初步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学生的语言闪光点并向正确的地方延伸也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可以顺着学生的意思揭题,比如说学生在说“凹凸不平”时,可以追问提升到“粗度”等等。但是由于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前后的气味儿、潮湿时干燥时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的气味儿有什么不同,用耳朵听一听敲打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便开始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

因此在再设计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明显节省了观察时间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学生通过对岩石的外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研究之后,对各种各样的岩石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能说得出分类的理由即可,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均能从不同的侧面对岩石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颜色、软硬、大小、花纹等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探究,思维才使自由的。

经过几次教学下来,我发现如果能够准备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岩石分发给学生,比如页岩、板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等让学生观察,相信学生的分类会更多一些,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在课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1、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树立自信心。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2、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3、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课堂上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4、创造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活动才会成为可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8

一个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深知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1、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3、在探究活动中,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课堂上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4、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篇9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我们在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精湛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因为仅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有效提高自身本事水平和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本人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小学科学课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进行简单阐述,与广大教育同行交流。

一、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能否真正意义上到达其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看教学反思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否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等等。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一样,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更广,因为小学科学课涉及领域众多,自然、地球、宇宙、物质、生命等领域无所不包;其对教学前的课前准备活动要求更充分,因为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结构性很强的探究材料,并且经常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成为整个教学的主体,然而部分教师新旧教学理念存在冲突,所以必须经过教学反思才能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现今的教育发展需求。

小学科学课作为小学生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并非短时间能够实现,它需要学生经过不断理解和内化才能逐渐完成。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过程中早期的科学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小学科学课教师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学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魅力、激发科学兴趣,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将产生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更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所以,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能够按照“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并深刻理解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二、理性认清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的误区

纵观现今的教育现状,虽然小学科学课同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比其社会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但进行教学反思活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学反思活动中,要避免进入教学反思的误区。

(1)避免过于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明白科学探究只是众多学习方式当中的一种,而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整合多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教学资料、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采用探究活动为主教学;在科学考察课上采用观察为主的教学;在科学阅读讨论课上采用阅读和讨论为主的教学,经过多种学习方式到达有效教学的目的。

(2)避免过于追求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构成。

根据新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构成主要应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然而,这并非是说全部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受学生个人阅历、探究条件、器械、空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不可能进行所有探究活动,这也是不现实的做法。

(3)避免过于重视学生探究本事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探究本事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科学概念的构成,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际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需要依靠探究活动构成,而探究活动又与具体科学资料密不可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可能也无法脱离科学资料而孤立进行。

三、全面做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的活动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反思能够从教学目标是否科学、教学资料是否有序、教学结构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切实可行、学生参与是否进取热情、反馈矫正是否及时有效等多方面进行。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学反思活动能够深入并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小学科学课的具体特点,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反思。

(1)是否能够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课前备课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认真梳理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在课后进行反思时,就能够结合自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妥当,自我确定的重点难点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否正确,自我教授的重点难点资料在教学预设中是否有所突破等方面来进行。

(2)是否能够进行科学严密的活动设计。

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构成,往往需要科学课教师经过具体的活动设计来完成,经过活动能够使学生构成交流、合作、探究等方面本事。所以,科学活动是否科学严密理应成为科学课教师在课后反思的一项重点资料。

(3)是否能够恰当地准备和出示材料。

小学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一系列探究材料来完成。这就要求科学课教师必须根据具体课堂探究的问题精心准备材料,还要研究所供给的材料之间是否存在特定联系,相互作用后能否充分体现出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总体而言,就是看所供给的材料是否具有结构性。此外,还要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是否恰当,因为在科学课上,学生对于教师供给材料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恰到好处的出示材料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4)是否能够有效地探究合作。

从目前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来看,主要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然而,大部分的小组活动虽然表面上看热闹无比,实则却浅显缺乏深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只注重活动形式而缺少合作目标以及组内分工不明确等原因造成。所以,在小组活动设计中,教师必须要事先分工明确、目标清楚,在此基础上还要研究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活动频率。要明白,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理解科学的本质,绝不能丢掉本质而搞形式主义。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理性认清教学反思的误区,全面做好教学反思活动。经过教学反思活动,提高自身本事水平和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小学科学课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章

  • 乌鸦喝水的教案模板 教师是接触知识最直接的方式,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的,在现代教语文技术的基础上,老师的教案应该更具有准确性和严格性。你知道一份正规的教学教案怎么写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鸦喝水的教案模板”,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9...
  • 最新小学古诗教案模板5篇 教师如同彩虹,指引着学生绚丽的人生,教案的水平高低也反应了老师是否在用心教育学生。教案的字数没有硬性规定,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调整。在写教案时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方法呢?课件之家的编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最新小学古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12-26 古诗教案    
  • 最新小学语文备课教案范例模板 一个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别人。很多教师授课都习惯于借助教案。教案往往可以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的能力。你积累了多少高质量的教案模版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最新小学语文备课教案范例模板,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曾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孰不知,没...
    时间:12-26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 我的小手教案反思1500字模板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写好每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一大助推工具。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呢?相信你应该喜欢课件之家小编整理的我的小手教案反思,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时间:12-20 小手教案反思    
  • [最新]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集锦 课件之家栏目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想要打造优秀的教学效果,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借助教案我们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写?课件之家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时间:12-25 小学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