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青年时代,*就接触到英语。1910年*离开韶山老家,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小学堂读书,那里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师,教英语。所以,*是在17岁那年开始学习英语的。不过,在随后的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多,但只要有机会,他会抓紧时间“重操旧业”。

“拍拍-太根儿!”

抗战胜利后,面对由美国撑腰、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部队,中国*没有被“威慑”住。1946年8月6日下午,*在延安窑洞前半山坡平台上的一个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女记者斯特朗。他谈笑风生,纵论天下。交谈中,*把身子向后一仰,开怀地得出结论:“美国*是……”他停顿了一下,显然是在找合适的词,“纸老虎。”因为英语里没有相对应之词,翻译只好将它译成了“scarecrow(稻草人)”。*让翻译停下来,要斯特朗解释“scarecrow”是什么意思。斯特朗回答说,那是用稻草扎成的人形,农民把它竖到田里来吓唬乌鸦。*立即表示这样译不好,这不是他的意思。他说,纸老虎并不是吓唬乌鸦的死东西,它是用来吓唬孩子的。它看起来像一只凶猛的野兽,但实际上是纸糊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阵大雨就会把它冲掉。

于是,由“纸(paper)”和“老虎(tiger)”这两个单词组合,临时造出的一个英语中没有的复合词“paper-tiger”就出现了,这实际上是硬译。*高兴地笑了,用带着浓重湖南腔的英语说:“拍拍-太根儿!”“paper-tiger”后来便随着*的着名论断,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了,它也成了*最喜欢说的一个英语单词。

1954年正式提出学习英文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干部学习外文。这时有了非常好的条件,学英文才成为他的一种爱好。1954年,林克(*英书)到他身边工作时,*正式提出要向林克学习英文。但*并不使用英语教科书循序渐进地“上课”,而是自己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学英文”方式:念英语文章,一个词、一个词地查字典对照着念。*那时熟悉的英文词语并不多,于是先从阅读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短文,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入手。众所周知,这种学英语的方法效率并不高,只有“吃力不讨好”,随读随忘记。但是*一意孤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习英语的兴致。他在国内巡视工作期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随时都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1960年的《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以后,他写信问林克:“莫斯科声明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如此这般将英文译本“对读一遍”,*遇到不少困难,生词很多。但*不畏困难。

*在外国人面前“秀”英语

*与外国人会面的时候,还喜欢“秀”一把英语。

1970年12月18日凌晨7时许,*身着睡衣,膝盖上盖着一条毛毯,在中南海住处与美国记者斯诺海阔天空的谈话持续了整整5个小时,一直到午后1点钟。进“早餐”的时候,*宴请斯诺,王海容(记录)、唐闻生(翻译)作陪。宾主入座,*起立与斯诺热情碰杯。斯诺用中文祝酒:“毛主席万岁!”*则用英语回应:“LongliveSnow(斯诺万岁)!”*接着又跟坐在自己身旁的王海容、唐闻生碰杯,然后对斯诺幽默地说:“我看你这个说了半天woman(妇女)解放的人就是不尊重woman,你都不跟她们碰杯……”

“*学英语处”

有着“天下第一名园”美誉的杭州刘庄,有一座傍水而建的精致小楼,是*来杭州多次住过的一号楼,人们称作“主席楼”。在“主席楼”后面一条小路旁的树阴下,有一块秀石,上书“*学英语处”几个红字。有张*与林克一起学习英语的照片作为佐证,这可能是全国一个纪念*学英语的地方,也成为了西湖一景。旁边一块低矮的石头表面已有些光滑,显然是由于游人坐在这里拍照留念久而久之被磨光的。

1975年除夕——*最后的英文水平

1975年12月31日子夜,*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

这两名美国青年注意到,在他们面前,82岁的*尽管已被疾病折磨得精疲力尽,“斗争”的话题却使他又“像青年人那样兴奋起来,他的头脑甚至比中国的年轻一辈更充满活力,更渴望斗争”。

*说:“我们这里有阶级斗争,八亿人口,不斗行吗?”并且用他的湖南腔调的发音着重说出了英语:“Classstruggle!”

Classstruggle这两个英文单词,既代表了*最后的英文水平,也代表了*的一生。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