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无处不穷。父母为了养育我们兄弟姊妹,历经的艰辛,真是数不胜数。其中的一件事,父亲记忆颇深并引以为自豪,就是那次挑碗去大佛寺(属四川省资阳市境内)换桹。

1962年春夏之交,家里眼看又闹饥荒了。听人说离家70多里的大佛寺老场街上缺饭碗卖,粮食又比我们这里便宜些,父亲与母亲商量后,先到10多里外的天峨土窑碗厂进了一批货,准备到大佛寺走一趟。

那天凌晨两点刚过,父亲就独自一人打着手电筒挑着一担土碗出发了。途经罗泉、龙结、朱家沟、鹅滩子等几个场镇后,来到大佛老场已是中午了。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可眼看就要散场了,他只好将随身携带的几个苕粑送进嘴里,就忙着将碗处理给当地的农民,又把卖得的钱换成了半担玉米。做完这一切后,又累又饿的父亲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街上去胡乱吃些东西,挑着那半担玉米又踏上返家的路。

父亲还没走出20里,天就已黑尽。午夜过后,他才走到离家还有10多里的罗泉镇,早已是疲惫不堪了。父亲放下担子想歇息一会,可刚坐下就打起了瞌睡。做事谨慎的父亲将扁担压住箩筐,然后把自己的脚压在扁担上。迷糊中,父亲似乎觉得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他警觉地睁眼一看,只见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中年人拗着一担空箩筐站在面前说:大哥,你怎么睡着了?难道你不怕别人打你箩筐里粮食的主意?你这担玉米可是许多人的救命之物啊。哦!原来是虚惊一场,遇上了个热心人。中年汉子问父亲家住在哪里,为何会露宿在这罗泉镇街头。父亲如实地回答了,并问中年汉子起这么早,准备去哪儿?汉子回答说,要去山里的大洞子煤厂担煤炭。父亲一听,正好可以和自己同一段路,于是,二人边说话边离开了罗泉场镇。

开始,这汉子与父亲交换着担箩筐,使本已疲惫不堪的父亲轻松了不少。后来,当父亲得知汉子的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吃了上顿无下顿时,当即许诺,请汉子跟自己一起轮换着将担子挑回我家,到时送几斤玉米给汉子。汉子一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还夸像父亲这样的好心人真是难得。但令父亲不解的是,一路上,汉子走不了多远就喊累,要歇息,二人一坐下马上就会睡去。为防万一,睡觉时父亲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总是让汉子和自己分别扒在各自的箩筐上打瞌睡。就这样,二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当翻过倒场沟那个陡坡,走到离我家仅只两三里的谢家坪时,东方已现出鱼肚白。父亲看见了家门,心里绷紧的那根弦顿时就松弛下来。这时,汉子又叫歇会儿,父亲说了声好,就倒向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沉沉睡去了。不知过了多久,父亲一觉醒来,天已放亮,但却没了那汉子的踪影,那担灌注了父亲几天血汗的玉米也只剩下一小半了。哎!真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让人防不胜防啊!此时,父亲除了拍着自己的脑门长叹外,一点办法也没有。

此后不久的一天早上,父亲到山里去挑了一担煤炭到罗泉街上去卖。父亲刚到场口,就见岔路口走来3个人,其中一人被绳索捆绑着,被另外两人边推边骂着走。父亲见那被捆绑者似乎有些面熟,这不就是上次骗了自己的那个中年汉子吗?父亲马上放下担子,急步上前去一问,才知这汉子昨晚又像前次骗父亲一样,拐走了后面那两人好不容易换来的救命粮。幸好被两人及时发现,在汉子没走出多远时就将其追了回来,并把汉子捆缚,准备送往公社关押。汉子一见我父亲,顿时就吓得瑟瑟发抖,涕泪交加地求父亲和那两人放过他,并说自己这样昧着良心地拐骗他人,也是迫不得已。

原来这汉子姓钟,家住在罗泉附近的福临坡,不但本队的分粮水平低于其他生产队,而且家里还有个身患重病的儿子。妻子也因此离家出走,不知去向。汉子的拐骗所得,几乎都给儿子买了药。听了这些,父亲暗自同情起汉子的遭遇来。见那两人仍要将汉子推走,父亲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替汉子求起情来:哥子,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吧!他也是为穷所逼的啊!再说你二人又没什么损失。那两人被父亲的宽宏大量深深感动,当场就将钟姓汉子放了。等那两人走后,钟姓汉子扑通一声跪在父亲面前,称父亲是他的救命恩人,对他的再造之恩将永世不忘。他还力邀父亲去他家里玩耍。当天,父亲卖了煤炭后,果真随汉子去了他家一趟,看望了他生病的儿子。此后,这钟姓汉子便再没干那昧良心的勾当,一直靠着出卖劳力去为儿子凑医药费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