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

前言

“执著姐”根据网络称呼习惯,对施剑翘的执著报仇行为的形容。三枪拍案惊奇由张艺谋导演,翻拍自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该片由孙红雷、小沈阳、闫妮领衔主演。

有段时间,孙传芳决心放下屠刀,到苏州灵岩山皈依佛门,但被拒绝了。

后来,有个女人杀了孙传芳后,也到苏州灵岩山,顺利皈依佛门。

难不成佛家也对出家人挑挑拣拣?

孙传芳是个大军阀,地盘很大,掌管着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和江西。中国的“东南亚”一带几乎都是他家的地块。

但这小子不地道,打仗归打仗,不带杀俘虏的。再说了古代为了节约粮食,杀俘虏也是悄悄地干活。譬如和他一样货色的李鸿章,把太平天国的八王(估计在他眼里都是王八)约在一个大酒店包厢里,然后才关门放狗。

可是这家伙太招摇了,公开地杀俘虏,还非要跟装霓虹灯一样,悬挂在城头上做店招。

人家家属不干了。那时候不兴上访,不兴“秋菊打官司”,也不兴舆论监督,谁有枪谁是爷。有冤教授学问,本人对古文诗很感兴趣。

看着女儿聪明懂事,施从滨回家后必会哄着这个宝贝女儿玩耍。好像在影视剧里很多大军官都有个宝贝女儿,宠爱有加。反倒对个兔崽子是又痛打又责骂的。

施剑翘家里不穷,但她很孝顺,眼看着母亲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作为长女,她在十三岁时就早早地当家管事了。

建议现在的“官二代”泛指官员的子女。、“富二代”多读读她的故事。

“外祖父被杀的那一年,母亲只有二十岁,是家中长女,从小聪明伶俐,很得外祖父喜欢,父女间感情很深。”这是施剑翘次子施羽尧说的话。

老爷子一辈子跟着母亲坎坎坷坷的,但一直都理解母亲,学会了最重要的东西:孝。

接着说历史。

张冰说施剑翘一辈子与苏州有缘分。

苏州有两个地方与施剑翘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是南显子巷的惠荫园;一个是苏州城西的灵岩山。一个是施剑翘公益办学的地方,一个是她皈依佛门及最终的归宿之处。

抒情一下:漫步在姑苏城中临顿路上,东拐进入南显子巷,就能看到第一初级中学内有座小型园林,名为“惠荫园”。

现在园内奇石仍在,显露出历史的沧桑。

“惠荫园”先后作为市第十五中学和市第一初级中学校所。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为父报仇一怒刺杀大军阀孙传芳的奇女子施剑翘曾在这里办学八年。

张冰说,婆婆决心在苏州办学后,还把大儿子施佥刃从重庆转学到苏州,可能是出于方便照顾的考虑。因为婆婆整天忙于办学事务,根本无暇关心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儿子一直住校,在生活上也是非常简朴。

在苏州的杨永伟老人与施佥刃当年在苏州中学是同班加舍友,他一直觉得像做梦似的与施剑翘家大公子成为了同窗,他说这家伙穷得连戏票都买不起,“我们对施剑翘都是英雄式的崇拜,没想到对儿子这样抠”。

2009年,已经七十五岁的施羽尧老人曾经回忆,母亲给孩子们写信从来不谈什么报仇的过去式。只是告诫孩子:做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或许天生就是一副傲骨,让这位民国的“执著姐”毅然决然地完成了许三多所说的名言: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情——刺杀。

组织靠不住,兄弟也靠不住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自己的名号都非常在意。另外一位从俗家到出家的大和尚李叔同一生名字特别多,文涛、广侯,接着还有什么岩、岸、息、哀、婴等,七七八八的笔名多达两百多,搞得像现代人成天改自己的QQ签名QQ签名指即时通信软件QQ中,人们可以设定的签名,它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一样,有人纳了闷:他又不是通缉犯,改来改去的没毛病吧?

2345

但是有人改名字的确是有含义的。譬如施剑翘其实并非是本名,原名为施谷兰,空谷幽兰,王菲唱过一首《幽兰操》,让赌神周润发听得“惊为天人”。

施家后人回忆,“剑翘”这个名字应该是她决意刺杀孙传芳后改的。施从滨去世十周年时,施剑翘想到家仇未报,心里难过。

再抒情一下:一个月夜里,她仰望天空,吟了一首诗: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从此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施剑翘”,以此激励自己早日报杀父之仇。有点类似于手机上的记事提醒的功能。

至于施剑翘为何报仇,我们采取倒叙的手法,慢慢往下捋。

接着说改名字。施剑翘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大利”、老二叫“二利”,这里不是搞什么脑筋急转弯,不是说什么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大的叫大毛,二的叫二毛,小的叫什么呢?废话,小明啊。

施剑翘把俩儿子的名字全改了,大儿子名叫“佥刃”,次子为“羽尧”,这哥俩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剑翘”,正是她的名字。

“她说她在世上两袖清风,没什么可留给的,就把名字留给儿子吧。”多好的纪念品。

张冰说,这个改名的另一层意义也可能包含着施剑翘全力报仇矢志不改的决心。

为父报仇,施剑翘牺牲了很多很多。有个堂兄说帮她报仇,食言了;有个喜欢她的军官说帮她报仇,结果得到她人后,食言了;所谓人死茶冷,想靠着组织报仇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说看《投名状》知道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知道组织不可靠,看了《色戒》知道女人不可靠。施剑翘没有看过什么《色戒》,只知道家中的弟弟妹妹都年幼,报仇的事还只能靠着她这个女人。

施剑翘放开裹着的双足,自己习练身手和枪法,女主角要自己出马了。

现在正式交代一下这起民国大案的背景。

根据施家后人的说法,施从滨为安徽桐城人,其兄弟四人,生活困难。

大年三十兄弟四人围着一个猪头过年,要账的人上门,把猪头取走,他们只能空对着一锅汤。一个猪头没有引发一场血案。但是引发了一场出走事件。施从滨带着几个弟弟出来闯荡,发誓不闯出个名堂就不回来了。

他用了三十多年,完成了一个豆腐坊坊主(施在家闲时磨制豆腐)到山东省军务帮办兼奉系第二军军长的华丽转身。一股民国年轻人的奋斗精神正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茁壮成长。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矿工是埋了还未死的,军人是死了还未埋的。说的正是军人职业的危险性。

有时候看双方打仗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争夺玩具一样。1925年秋,北洋派军阀孙传芳在已经拥有了浙、闽、苏、皖、赣五省地盘的情况下,还不满足,觉得这么多玩具还是不够玩,于是联系了其他的外援势力,北上与奉系军阀开战。当时奉系军阀张宗昌也不示弱,要手下施从滨南下对抗孙传芳,后在安徽固镇,施从滨被三面围住,最终全部被俘。

说到优待俘虏,看到过老志愿军人赵子余先生的回忆,他说抗美援朝时,中国人很优待美军俘虏,俘虏吃不惯中餐,于是部队从国内招来能做西餐和适合各个国家俘虏口味的厨师,还从香港买来烤箱、冰箱等生活器具。俘虏中有一个美军准将,部队专门为他配备了一个厨师。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还为他配备了半个班的警卫。

《谁是最可爱的人》恐怕客官都看过,志愿军的菜单是什么:一把炒面一把雪。

说有个美国俘虏,整天思念新婚妻子,通过国际友好组织,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要求妻子寄张裸照,也算是“画饼充饥”吧。可是妻子寄来的却是一张半裸照片,这位俘虏哭闹着说妻子肯定变心了,活着没有意思,要自杀。我们觉得好笑,问何以见得。他说,你看我要她寄全裸,她寄半裸照,肯定变了心才不敢寄嘛。我们听后哭笑不得,同时又觉得这位俘虏思妻心太切,所以才得出这样荒唐的结论,因此觉得更有必要做好他的安抚工作。后来,这位俘虏通过我们做思想工作,终于打消妻子变心的顾虑,情绪稳定多了。同时,我们也通过国际和平理事会给他捎来了妻子的解释信。

中国人优待俘虏直接介入到了夫妻生活了,这家伙,再钢铁的美国大兵也经不住绕指柔功啊!

但孙传芳不行,他有个著名的绰号叫“笑虎将军”,就是说此人外表总是笑容可掬,但其本性阴毒。施从滨已经六十岁了,见了孙传芳还向他行了军礼。孙传芳满脸堆笑,握着施的手说:“施老,你好呀,你不是来安徽省督办的吗?那就快去上任吧!”谁知,施从滨刚到车站,就被孙传芳指使的心腹就地枪毙了。

据说这就是孙传芳“笑虎将军”的野史来历。

施从滨从安徽固镇被带到蚌埠车站孙传芳的指挥部,当时孙传芳就想杀了这个领头的。

但周围人求情,劝孙传芳不要杀俘虏,而且在当时斩杀俘虏有违行业规则。施从滨这样的人物,已经很有名了,要当做俘虏杀掉,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孙传芳执意要杀施从滨。杀完还不算,他还命人将施从滨枭首示众,首级悬挂蚌埠车站,暴尸三天三夜,不准施家收尸。

孙传芳这人是个苦孩子,打小就懂得“丛林法则”,一路拼杀一世枭雄。他一生野心勃勃,迷信武力。他在某次挑战电文中公布了自己的座右铭:“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

这个人是个嗜血狂,手下也都是一路货,有一次他有一个大将带了大队人马到了扬州,第一天有一个警士花某冒领了军米一袋,便把他的头挂在教场示众。

孙传芳的极端霸权主义表现在一件“狗拿耗子”事上,即因“裸模事件”要捉拿刘海粟。话说刘海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写生。那时不兴“兽兽门”模特圈爆出2010年第一个艳照门事件,主角名叫兽兽。。现在大家狂晒裸照,生怕别人了解自己的生理结构不够透彻。一个个都成了元朝著名编辑“脱脱”。(《宋史》主编,学名脱脱帖木儿)

刘海粟被人大骂“丧心病狂、败坏风化”。孙传芳不懂啥叫艺术啥叫“妈的”(模特英文谐音),但要说大姑娘脱光了衣服让人画画,这个他不是外行。

孙传芳这个人比较保守,曾极力反对妇女穿旗袍,认为那种衣服太勾男人的眼珠儿,臂膀太袒露也是有伤风化。但他老婆不理他那一套,去烧香拜佛还穿着露胳膊露大腿的旗袍,把他气得半死。如果碰到他对头大军阀张宗昌就惨了,张说女人穿旗袍露胳膊大腿有伤风化,于是派人在街上抓,逮到就往胳膊大腿上刷黑油漆。

孙传芳叫人三下五除二就把刘海粟绑了,要法办。这叫秀才见了兵,有理讲不清。后来,有明白人向孙传芳说理,还说你再不放人可就要被人骂没文化了。当官的都怕被人骂没文化。孙传芳也觉得理亏了,但还是让人罚刘海粟五十块大洋了事。

施从滨被杀后暴尸的恶行,引起当地红十字会不满,红十字会出面将施尸草草收殓。

后来是施剑翘的三叔冒着生命危险,以同乡名义将施从滨尸首运回安徽桐城埋葬。然后赶到天津看嫂子和侄女,这个时候,施剑翘才确信,父亲已经被杀害了。

“父亲死得太冤了,太惨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施剑翘当时的心情。

人在最高兴和最悲伤两个极端之时,容易干一件事:写诗。施剑翘写的一首诗透露出她当时的心情:“战地惊鸿传噩耗,闺中疑假复疑真。背娘偷问归来使,恳叔潜移劫后身。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痛定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自己是个裹足女子,弟弟妹妹又都年幼,年迈的母亲身体有病,这个时候施剑翘把报仇的希望先是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张冰说。

1345

施剑翘这个堂兄幼年丧父,打小就跟着伯父施从滨混事了,从军官学校毕业后,得到施从滨扶助,升迁很快。

施中诚在伯父施从滨遗像前宣誓,要替他报仇。但希望能够有个更好的职务,这样方便下手。

为此,施剑翘和母亲找到了施从滨的“上级”,也就是狗肉将军张宗昌,请求他提拔一下施中诚,弄个团长什么的。

面对手下遗孀,张宗昌也很给面子,很快提拔施中诚做山东烟台警备司令。可是有了权力,施中诚再也没有提及报仇的事。

失望之余,施剑翘就写了封长信给这位堂兄,表明断绝来往之意。从此多年没有联系。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她才与这位堂兄恢复联系,主要是劝说这位国民党74军中将军长不要与解放军为敌,迫其请辞。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这话说的意思是女人读书越多反倒没人要了。由此衍生出一个时髦的俗语: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施剑翘是个女人,她的最大的心思就是报仇。但是要靠自己简直是难上加难,搞不好孙传芳的面还没有见到,就把自己牺牲了。所以有段时间,她很纠结。

最终她也承认了,只有嫁得好才能实现报仇的心愿。

就在施剑翘失望之际,有一位年轻军官出现了。“他叫施靖公,是施中诚的军校同学,山西太原人,任山西军阀阎锡山部的谍报股长,官职不大,当时正好到济南出差,借住在施剑翘家中,这样就看上了施小姐。”张冰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八一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电影《女刺客》,讲述的正是施剑翘报仇的故事。对于这一段颇为艺术化处理了,月朦胧鸟朦胧,两个年轻的心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再碰撞,再碰撞……最终被大小姐一狠心掐灭了。因为,她身上还有血海深仇。容不得任何邪恶的情愫亵渎。

从一个至孝的女性角度看,这个编剧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施军官的心里急了,不要说报仇,你就是要星星月亮我也给你摘下来。爱情,常常鼓动着男人吹牛皮。

这一年,施剑翘二十三岁了,从老照片上看,年轻的施剑翘旗袍在身,手持团扇,长相端庄,气质委婉,丝毫看不出杀手的潜质。按说提亲的人也不少的。但她一直单身,为父报仇的事直接屏蔽了终身大事。现在机会来了。

有资料描述,1928年农历9月17日是施从滨遇害三周年的日子,趁着母亲外出的时候,施剑翘在院子里大哭一场,正好被施靖公看到了。上前极力劝慰她,不要太伤心,并说自己也曾得到其父亲栽培,有意帮着报仇。

施剑翘顿时又看到了希望。

张冰说:“也就是在1928年,施剑翘与施靖公结婚了,结婚的前提是施靖公要帮着报仇,为此两人还曾在施从滨遗像前有过立誓。”

要杀一个人才能和一个女人结婚,估计这段爱情也是千古奇缘了。不过,这倒值得一些女性效仿,如今负心男人那么多,肯顶着杀人罪爱一个人,无疑是诚实的。

但施剑翘大意了,像许多恋爱中的女孩一样大意了。电影《山楂树之恋》里曾有一段关于“得手”的说辞,颇有哲理性。

两人结过婚后,施剑翘随夫回了太原,并生育两个儿子。按说后代都有了,也没有必要磨蹭着什么了,赶紧动手吧!

当施剑翘再与其商议为父报仇时,这位月下山盟海誓的军官同志已经不那么积极了。

按照张冰的说法是:“当时施靖公意思是说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自己官职也升了,觉得报仇太冒险了,很多东西都放不下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施靖公被提升为旅长,而报仇之事却一拖再拖。此时,距离施从滨被害已经整整十年了。

施剑翘在最后一次要求施靖公为父报仇遭到拒绝后,便与他一刀两断。

走的时候,不辞而别,还带走着两个儿子,直接回娘家了,当时两个孩子一个是七岁,一个是两岁。

也就是从这一年,施谷兰改名为施剑翘,连同两个儿子的名字一起更改了。张冰说,“在施剑翘携子出走后,施靖公也曾主动与其接触,但都被她毅然回绝了。”

直到施剑翘行刺孙传芳成功并入狱后,施靖公得知妻子被关押带审判时,急忙由太原赶到天津多方疏通关系,还亲自赶到牢里探望施,但仍被拒绝了。

后来一切平息后,他还跑到南京见了施剑翘一面。

张冰说:“直到后来解放后,施靖公成了俘虏,被集中学习,写过很多信给施剑翘,意思是想在学习期满后,与其团聚,直到他生病,组织上希望施剑翘能去一趟看看,但是施坚决不去,施靖公去世后,相关遗物被邮寄到施剑翘处,施都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了。可能在她心中,在她离开太原的那一刻起,她与这个人就再也没有一点关系了。”

对此,又有一种说法为,施剑翘在成功刺杀孙传芳后,为了表示自己复仇不计后果的决心,将事先写成的遗嘱分致其母及弟,并附信劝夫再娶。

而这,也符合施剑翘为人讲究“仁忠孝义”的性情。

三枪拍案一夜蹿红

人说:跑了和尚跑不掉庙。孙传芳后来是做了居士,也就是带发修行,但他也没有跑掉庙。

小样,你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了?

时隔十年了,施剑翘报仇的心情越来越浓烈。

有诗为证:

“一再牺牲为父仇,年年不报使人愁。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需自出头。”

这是施剑翘1935年写的诗句。

1935年农历9月17日,是父亲去世十周年的祭日。施剑翘很是郁闷,因为她连孙传芳住在哪里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什么近身了。她想大哭一场。

但她不敢在家里哭,怕老母亲听到了更难过,只好跑到日租界的观音寺里烧纸祭祀父亲。

和尚见这位女子跪哭不止,就过来劝慰她皈依佛门。和尚无意中说:你看靳云鹏、孙传芳这些名人,不都信佛了吗?

12345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施剑翘一听,立刻止住了哭声,追问下去。

这家伙,趿拉破拖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跟打麻将一样,要东风来东风,要白皮来白皮。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光。其实我们最想说的还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这里插一段小背景资料:

有个近代史研究学者曾经为孙传芳解析过他的命理:大军阀孙传芳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都很强硬和狂妄,属于典型的鹰派。他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地盘,像个非洲撒尿的大老虎一样。

后来临时总统段祺瑞任命他为江苏督办。但孙传芳根本不承认段的任命,反以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名义,任命陈调元为安徽总司令,王普为安徽省长,陈陶遗为江苏省长。

他自己成立浙闽苏皖赣联军,建立五省联盟,自任总司令。他甚至有个更生猛的想法,像美国干掉萨达姆一样,让南通企业家张謇做临时总统,他搞听政。真可谓: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癫狂。

孙传芳一生做事太粗放,跟拍电影一样,都是毛片,没有什么细节。

他不懂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个粗人没看过卡耐基的励志书。这也不怪他。但他的军阀生涯已经到了最高峰。按照抛物线的定律,接下来他该受地心引力控制了。

1926年夏,受孙中山、蒋介石控制的国民革命军开始从广东誓师北伐。孙传芳成为其中一个目标。

孙传芳曾反对过孙中山思想。前文提过一个版本,这里再说另一版本。孙中山倡议所有的公务员,都要把自己当人民公仆。报纸马上跟着拍马屁。孙传芳看了报纸几乎笑破肚皮。孙传芳说那些争当人民公仆的其实都是骗子,他要当就当人民的父母,不当人民的公仆。因为当仆人的没一个好东西,不是拐骗主人的小老婆就是偷主人的钱财,而天下当父母的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

1927年的8月,孙传芳部在南京龙潭一带被北伐军彻底打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宣布部队解体,其余部被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所收编。

这一年,鲁迅到黄埔军校讲课,面对即将驰骋战场英勇杀敌的军校学生,鲁迅说:

“一首诗吓不倒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他随手举了几个很生动的例子,说自然界老鹰捕雀,猫捉老鼠,不声不响的是老鹰和猫,吱吱叫喊的是雀和老鼠,结局是什么呢,就是会叫的被不会叫的吃掉。

看来,孙传芳叫嚣得太凶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想依附张学良反蒋介石的孙传芳从东北沈阳迁至天津。这时,他同已隐居在天津的原皖系国务委员靳云鹏一起。为了担心蒋介石会对自己下黑手,他决心皈依佛祖。

但考虑到仇家太多,信佛也不敢乱去地方。于是,孙传芳和靳云鹏看中了天津李家的“清修禅院”。马上找来李家人商议(说是商议,据说其实就是明抢啊),把清修禅院改为“居士林”,靳云鹏任林长,孙传芳出任副林长,还搞什么一把手二把手,据说两人还假模假样地推让了一番。孙传芳还自封“首席居士”(估计这家伙有自己封官的癖好)。

自此定了个惯例,每周日居士要到居士林来诵经。孙传芳哪里有心情诵经,无非是想保个小命。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在孙传芳有心踏入佛门的时候,最先拜访的是苏州灵岩山寺的印光大师,印祖一生行化,以身弘法,道盛德隆,感人至深,以至于有中国第一大德美誉。

但对这位大军阀的皈依门下,不知为何被婉拒了。估计是看出这个家伙一脸凶相,逃不过一场仇杀。

于是,孙传芳跑到北方去,也有消息说是捐一大笔钱才成了居士林的头头。就在孙传芳欲“立地成佛”的时候。

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经过十年磨砺、卧薪尝胆的执著姐施剑翘,一路打听后,终于发现了孙传芳的踪迹。前文说的是在寺庙里听到了孙的信息。野史记载施剑翘满天下找孙传芳照片,找不到,后来居然在算卦的摊位上看到了。更巧的是施女士的儿子和孙传芳的小女儿是幼儿园同学。

1935年11月13日下午二时,施剑翘等候到了孙传芳去天津佛教居士林的消息。

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年?十年里面将有多少怒火?施剑翘爆发了小宇宙,用勃朗宁手枪连发三枪将正在诵经的孙传芳击毙。

张导的《三枪》拍得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怎么看也没有拍案惊奇的感觉。当时就应该看看这个三枪是怎么射击的,连贯、流畅、致命。第一枪从孙传芳后脑狙击,子弹由前额射出,脑髓溅流,孙当场倒地。接着是一弹,由右太阳穴射入,左额穿出。第三弹射腰部,从前胸透出,孙立时身死。据说当时还有第二预案:万一子弹卡壳,用枪击其太阳穴致命。

三枪打完收工。施剑翘安抚大家说:“别怕别怕,我是给我爹报仇的。”

然后自首并散发《告国人书》。消息传出,震惊全国,当日报纸普遍增发“号外”,披露这件特大新闻。

三枪拍案惊奇,施剑翘迅速蹿红。围绕着一位弱女子为父报仇刺杀大军阀的事件,不断引起当局和各界人士关注和争议。

施剑翘成功了,她真的成功了,她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

继续交代背景:

张冰说:“其实作为施剑翘的母亲,一直都不主张女儿这样冒险行刺,其弟弟也一直想着亲手报仇,而这更加促使着施剑翘亲自挥枪行刺。”张冰说,施剑翘当天行刺使用的手枪就是其弟弟的同学偶然留下的。

施剑翘从太原回来后,她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小弟施中杰毕业回国了。他随身带回一把日本军刀,说要血刃仇人孙传芳。

看到弟弟身上表现出来的果决和无畏,施剑翘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她也心忧弟弟万一不能杀死孙传芳,反而会因此遭遇危险,毁了前程。不是又多了一条人命吗?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拿起了弟弟同学寄存在家里的手枪。“这把枪是其同学从日本带回来的,临时放在了施剑翘家中。”张冰说,此后,这姐弟俩就瞒着母亲,一起着手行刺计划,其弟弟还教姐姐练习枪法。

后来,施剑翘被释放后,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猜测:施剑翘哪来的枪?她怎么学会开枪的?等等。外界普遍觉得这是一个阴谋,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因为她不可能独自完成。甚至还提出是受蒋介石当局的授意。

就此,施羽尧说,其实天津居士林这些疑问,母亲在庭审时都曾一一解答过:行刺用的手枪是舅舅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朱其平买的,一直暂存于施家;因为从小就常拿外祖父放在枕头下的枪玩,她很早就知道如何装子弹、如何射击等。

再看个感人的细节:“1935年11月13日是母亲预计下手的日子,但这天一大早就下起了雨,直到中午还没停。母亲想,这种天气孙传芳可能不会来了,所以她大衣也没穿、枪也没带,想先去‘居士林’看一下。没有多久。孙传芳来了。母亲连忙出居士林,租了辆车回家,她穿上大衣,装好枪和传单,又匆匆地走出家门。那一年我哥哥六岁多了,看见母亲回来,就跟在她后面,‘娘娘’地叫,母亲也没多回头,很快叫了辆车又去了。”

12345

施羽尧说,母亲在行刺前,将外祖母亲送到在南京任军职的舅舅处。并给家里留了一份类似遗嘱的东西:一是告诉家人,留了一笔钱给两个儿子用,自己如果不在了,两个孩子由其妹妹施纫兰抚养;二是嘱咐家人把自己葬在外祖父旁边。

风萧萧兮易水寒,女士一去兮不复还。临走时,施剑翘抱定了这样的决心。

张冰说,施剑翘自首入狱后,施家一直在设法营救。其正在山东上大学的妹妹施纫兰专程由济南赶来探监,其弟施中杰延聘了著名律师余其昌、胡学骞出庭辩护。施剑翘之夫施靖公也忙着找关系。

全家人对她的态度也是许三多式的:不抛弃不放弃。

一个居士被刺杀了。死了。民众却几乎一致倒向了凶手。这里面只有一个原因:她杀的是一个恶人。

孙传芳平时作恶多端,杀人如麻,血债累累,他的被刺,竟让朝野上下都一致称好。做人做到这个程度,你说是该说他失败啊,还是说他失败啊?

迫于民众的呼声,法院先是判刑十年监禁。1936年8月13日,施剑翘又被河北省高等法院改判7年监禁。

估计被刺者家属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这叫什么审判啊?直接说履行减刑手续好了。

没想到宣判后,声援施剑翘的舆论更加强烈。施剑翘到监狱服刑后,按说孙案应该就此了结了。

话说施剑翘在狱中,未遇到什么牢头狱霸,也没有碰到什么“躲猫猫”本为儿童游戏,后泛指一位男青年在监狱中因参与玩“躲猫猫”游戏莫名死亡事件。陆续还有“喝开水”、“摔跤死”、“激动死”等。和“洗脸死”一位男青年在公安局拘留室洗手池中死亡。“洗脸死”三个字一时成为网络热词,人们纷纷对其死因提出质疑。的怪事。从一张照片上看,表情自然、心宽体胖。百度到这样一个资料:常有记者前来采访,问施剑翘狱中生活如何,她以诙谐的语气回答道:

“这里蛮安适的,近来天气渐渐炎热,不过我住在南檐下,非常凉爽,反倒觉得外面燥热难当,身在囹圄,权当是避暑消夏吧。”

当时正是大夏天的,这倒是好主意。

但据说她遇到了一位不讲理的典狱长。有记录称典狱长对她虐待,吃得很差,有病不让看,不许她和家人见面,患病不予医治。施剑翘气极了,约律师向法院院长投诉。直到事情闹到了冯玉祥将军出来干涉。典狱长马上意识到了:上面有人。

据说施入狱后,家人仍不放弃营救,继续奔走,向上层政要求助。最后通过关系找到冯玉祥。冯当时是国民政府委员,对当时社会热门话题“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早有耳闻。

另外还有一个小背景:冯玉祥与施剑翘的四叔施从云在清末同时发动滦州起义,二人曾有袍泽之谊,也就是最亲密的战友关系,施从云遇难后,国民政府已明令将其列为革命烈士永志纪念。

冯玉祥觉得,毕竟是老孙先不义的,人家报仇也是天经地义的,咋能判刑呢?这事得管管。马上联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李烈钧、张继等中央委员联名上书国民政府,营救正在服刑的施剑翘。

说实话,一个女人耗费十年为父报仇,杀掉了一个大军阀,换作谁都会投上同情票的。当时社会各界认为她刺杀“劣迹斑斑的大军阀孙传芳,其志可嘉,其情可悯”。

或许人们恨的是大军阀,但谁又说不是对她的执著投票呢?

全国妇联组织和社会团体也都觉得,这是扬正气促和谐的大好事,纷纷通电呼吁对施剑翘援例特赦。

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国发表公告决定赦免。由国民政府直接出面干预司法,在民国时期甚为罕见。把这个罕见的赦免书全文抄出来:

施剑翘因其父施从滨曩年为孙传芳惨害,痛切父仇,乘机行刺,并及时坦然自首,听候惩处,论其杀人行为,固属触犯刑法,而一女子发于孝思,奋力不顾,其志可哀,其情尤可原,现据各学校各民众团体纷请特赦,所有该施剑翘原判徒刑,拟请依法免其执行等语。兹据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宣告将原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之施剑翘特予赦免,以示矜恤,此令。

施剑翘在狱中共度过了九个月零二十六天后,回到家中。

刺杀蒋介石是个网络流言

如同《大迁徙》的作者谢朝平谢朝平,作家,曾被陕西渭南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从北京家中带走。后被取保候审。、《在东莞》的作者天涯蓝药师网络写手,曾被东莞市厚街公安分局三屯派出所民警带走,罪名是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后被释放。一样,经历过一场抓捕后,施剑翘已经成为名人了。

记得有个女明星说过:做名女人,难。

施剑翘也没有逃过一些是是非非的绯闻。外界一再猜测,这个刺杀行动,幕后肯定有更深的背景。现在去百度搜搜,还是一大堆的网络流言。

据说孙传芳的一位部下曾写文章言之凿凿地说,刺杀孙传芳的真正幕后主使是蒋介石,蒋介石通过施中诚给了施剑翘一笔钱,然后让施剑翘以替父报仇之名刺死孙传芳。

民国前大特务沈醉1961年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所知道的戴笠》,文中提到施剑翘是戴笠的座上宾,这更加重了“中统”或“军统”参与刺杀孙传芳的怀疑。难道那把枪真是蒋介石给她的吗?她真是经过了军统的特殊训练吗?

施家后人对此很气愤并否认,1963年,施剑翘专门写了一份《施剑翘手刃父仇经过》的说明材料交给政协部门,一再澄清:刺杀只是报私仇,与政治无关。

显然是一些人闲得无聊搞八卦,只是搞过了头,搞得像港台什么周刊似的。沈醉马上澄清,戴笠在训练手下那些女特工时,经常拿施剑翘做榜样,所以他误以为戴笠和施剑翘很熟。恐怕施剑翘并未与戴笠有过交往,只是心狠手辣的戴笠赞赏她的气度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但据蒋介石的一个手下的回忆录称:“老军阀孙传芳,自从他的部队被北伐军打垮以后,一直寄居天津,他是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与日本人一直有往来。蒋也恐他给日本人当傀儡,便由军统秘派一个叫施剑翘的女子去把他杀了。”

那就不妨八卦一下,捋一下蒋介石杀孙传芳的动机。

1933年5月7日,军统局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天津站站长王天木伙同军统局北平站工作人员白世维,将曾任湖南督军的张敬尧刺杀于北平东交民巷六国饭店。

多年后陈恭澍透露:刺杀张敬尧,是执行当时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的制裁令。因张敬尧受坂垣、土肥原的指使潜入北平,策动驻军叛变,制造暴乱。又说和张敬尧一起来北平共同作乱的,还有曾任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后他侥幸逃掉了。

孙传芳虽然当时幸免一死,但也跟张敬尧一样,入了蒋介石的制裁名册。只是,因为孙传芳深藏于天津租界内,窥伺时机,暂停汉奸活动。再加上蒋介石又下达了对石友三的制裁令,军统局顾此失彼,才使孙传芳又多活了两年。

估计孙传芳也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带血的王冠,他一直与蒋介石暗中作对,还喜欢联合日本人一起搞事,冈村宁次就做过他的高级军事顾问。这一点让蒋介石觉得很头疼,于是派了不少特务对孙实施严密监控,一旦有机会就下手做了他。

没想到半路上杀出来个女英雄。对于施剑翘,蒋介石应该是心存宽慰的,甚至有点感激,只是这种感激不便表现在脸面上。

面对冯玉祥、于右任、张继等人的求情,他自然会顺势卖了个人情。

再看看施剑翘刺杀成功后在现场散发的传单内容:

一、今天施剑翘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

二、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

三、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

四、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上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署名:“报仇女施剑翘”。每一张名字下面都盖有施剑翘的大拇指印。

施剑翘的大儿媳张冰证实,施剑翘平时在家里从来不提及刺杀的事情,家里后来甚至都没有外祖父的照片,在她心里,这个轰动全国的事件其实就是个人报了一次家仇。没有什么值得炒作的必要。

应该说施剑翘与蒋介石的刺杀渊源就此终结了。只是后来,又有说法,抗战时,一直从事救亡工作的施剑翘的目标就是要捐献飞机。

1942年,她被选为献机委员会指导长,她带头捐出了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并动员了母亲和胞弟各捐献了一份,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三架崭新的战斗机就被交到空军部队,在全国引起极大的轰动。

当时蒋夫人宋美龄通过冯玉祥约施剑翘到重庆见面,一番夸赞后,宋邀她到全国妇女慰劳总会工作,但她似乎不愿意成为权贵附庸者,婉言谢绝了,冯玉祥连夸她有骨气。

后来,施剑翘到了苏州办学搞希望工程,解决穷苦孩子的上学问题,借的是安徽会馆的房子,没有资金她就四处去“化缘”。

1946年初,施剑翘倾注精力所创办的私立“从云小学”,在苏州南显子巷的安徽同乡会馆正式开办,施自任校长。校名以叔叔施从云烈士命名。“从云小学”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外来民工子弟,也有孤儿和流浪小孩。学生从最初的七十多人发展到四百多人。

再后来,施剑翘与周恩来、邓颖超多次接触,开始支持地下党和进步青年的革命活动,还帮忙营救了地下党员,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不久,后来做了全国司法部长的史良推荐地下民盟成员到她学校工作,施剑翘积极配合。地下党和地下民盟在学校里设置了秘密电台,施剑翘提供了很大方便。施剑翘表示,外面的事由她负责对付,她特将通过关系在苏州城防指挥部办到的盖有关防大印的“学校重地,禁止驻军”的牌子挂在门口。就此可见,她与蒋介石早已经不是一路人。

但是为了避免干扰,施剑翘还是在大厅中悬挂蒋介石亲笔签名的巨幅照片,在办公室内也挂上了宋美龄亲笔签名送给她的照片,给人以与蒋氏极其亲密的印象。

所以,在国民党吴县当局多次到校搜查时,她总是挺身而出,一直坚持到了苏州解放。

另据多位民国媒体人回忆,那时施剑翘因不满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曾拟谋刺。但在乘沪宁火车途中,遇某名山住持。住持见其面露杀气,点破机关,劝她停止此举。据说这是施剑翘后来笃信佛教、素食长斋的起因。从此,以一个佛教居士面目出入。

施剑翘唯一一次求助组织是1955年肃反运动时。当时施剑翘在部队的两个儿子受到了审查,她当时没有工作,经济困难,身体又有病,无奈中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万言书,详述她个人经历及生活情况,要求党中央详查。毛主席派中央统战部的徐冰同志去看望她,对她表示慰问,说:“施大姐的历史是清楚的,组织上都知道。毛主席看到你的信,派我来看望你,并带来二百元钱,给你养病,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

1979年8月27日施剑翘猝然去世,身份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会特邀委员。她的骨灰南归苏州,安葬在苏州城西天灵公墓,墓碑非常简陋,距离其出家地很近,距离办学地点也不算远。

就此插曲下孙传芳的后事,据说孙传芳的墓地修得很排场,“东部为墓区,西部为祠堂。……祠堂为二进院落,占地一千二百零四平方米,有许多精美砖雕”。碑文上写着“从滨女伺而狙击之,遽殒,年五十一耳,知君者咸惜之”。也就是说,人人都知道他是被施剑翘刺杀而死,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为之感到惋惜。

孙墓中间为孙传芳,东边为张夫人,西边为妾周夫人。只是听八卦新闻说孙传芳死后并没有入土为安,据卧佛寺附近的乡亲们讲,在孙传芳下葬的那天,其妻妾及后人因财产分配不公,还曾大打出手,闹声震天,上演了一出全武行的闹剧。

名人门前是非多,名人墓前是非也不少啊!

再扯回来说施剑翘。她临终时正在北京,住在哈尔滨的小儿子施羽尧急赶往北京探望,老爷子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母亲是这样说的:“娘老了,但还有一个心愿,如果健康许可,愿为祖国统一尽一份力量,宋美龄我见过,蒋经国我也见过,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最后说两件小事:一件是杨永伟(原从云小学教师)老人讲的,学校经常收到各界的捐款捐物,名人字画、金条一大堆,施剑翘碰都不碰,全部入账用于办学,她平时连牙膏都不用,只用牙粉漱口。

还有一件也是杨永伟讲的,办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不收学费哪来经费?有一次施校长被逼急了,去北平拜访徐悲鸿,说要组织一次书画家笔会。徐悲鸿当即答应捐画的日子定在一周后。第四天中午施剑翘接到南京的电报“母病危,速归!”这个以至孝为著称的女人没有回去。据说扑在旅社的床上独自大哭。

三天后,臂缠黑纱面容憔悴的施剑翘出现在徐悲鸿家客厅时,众多书画家惊呆了。

正是这个民办小学校里,培养出的人考取了北大、清华、浙大、同济等。接近尾声,音乐该起了,让我们重温一下从云小学的校歌:“别嫌我们穷,翻身的穷人终能担当天下……”

12345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