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18万志愿军烈士知多少:烈士人数安葬地寻踪》作者:陈辉原载于:人民网
邱少云烈士是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战士,1952年10月,在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时,在潜伏过程中牺牲。当时,战斗打响后,卫生员上前把邱少云抱了起来,但邱少云已经被烈火烧焦。邱少云牺牲后,团里给他报了二等功。层层上报到志愿军总政治部后,首长决定为邱少云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当时,立二等功的烈士与牺牲的战士一样,都集中在一起安葬。邱少云当时被报二等功,与牺牲战友安葬在一起,十分难找。当晚10时许,耿式全等人来到安葬邱少云烈士的墓地,打开手电,一排排、一行行地查看烈士墓的砖记。他们费了好长时间,终于找到了邱少云烈士的墓地。当时正值隆冬,冻土一尺多厚,他们挖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邱少云烈士的遗体挖了出来。
邱少云烈士牺牲不到半年,遗体保存完好,身上穿了一件新棉衣,棉衣口袋里的急救包还是崭新的。翌日,他们在找到刘光义烈士的遗体后,与寻找黄继光、孙占元等烈士遗体的队伍会合。
1953年2月22日,耿式全他们乘坐5辆货车,将29位烈士的遗体运送到丹东七道沟志愿军十五军留守处操场上。留守处已经准备好29口红漆棺材,将烈士遗体一一装殓入棺。简短的悼念仪式后,根据职务、立功级别,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刘光义四位烈士的遗体当即被送往沈阳。其余25位烈士遗体,被安葬在丹东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1年10月23日,东北人民政府、东北军区同意了《沈阳市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灵柩安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51年12月3日,市长朱其文、副市长焦若愚签署《通告》,颁布《规定》。
《规定》的第一条:“凡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及其他直接在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团(或相当于团)以上干部,或由军(或相当于军)之领导机关批准的特等英模牺牲病故者,得依本条例之规定入园安葬之。”可见,能够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烈士,级别之高。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区的东南侧,有大型画廊和烈士纪念馆。画廊展出国家领导人陪同国际友人来园扫墓,以及各界群众和烈士亲属来园祭扫的大幅照片。烈士纪念馆主要展出抗美援朝战争42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烈士生前使用过的武器,荣获的勋章、军功章等珍贵遗物。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