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画像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却出现在了最繁荣的康乾盛世,这就是雍正的“杰作”。面对非议、怀疑、隐患的时候,雍正总是以超出常人想象的力度迎刃而上,一扫康熙皇帝时的“宽仁”政策,大刀阔斧地实行“严猛”政策。

谋权之策:冷眼旁观,韬光养晦

“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告诫世人,在激烈的斗争过程中,夺得胜利果实的往往不是那些斗得你死我活的人,而是那些站在旁边冷眼相看的人。

雍正是一个很会当渔翁的人,他的帝位就是通过冷眼相看、及时出击的手段夺取的。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康熙的第四子爱觉新罗·胤禛出生,他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在康熙三十五个儿子中,胤禛排行第四,所以又叫皇四子。

因为子女众多,三十五个儿子中受册封的儿子就达二十人,所以,争夺皇位的斗争十分激烈。

皇位之争起源于康熙废掉太子允礽。为什么要废掉太子允礽?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康熙十三年,皇二子允礽出生。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育允礽时难产死亡,康熙十分伤心,所以对失去母亲的允礽格外钟爱,第二年就册立他为皇太子。这一年康熙二十二岁,皇太子才两岁。

为了培养好皇太子允礽,康熙对他的教育竭尽了心力,生活上也特别关爱。康熙十七年(1678年),允礽出痘,此时正是平定三藩之乱的紧要时刻,但康熙为了护理太子,亲自守在床前,竟连续十二天没有批阅奏章。

皇上如此关爱太子,大臣们就更加看好太子的前途,随着太子年龄的增长,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太子党”,对此,康熙很警觉。允礽生母的叔父索额图结党营私,趋奉皇太子,议论国政,密谋大事。康熙曾警告索额图说:“你们背后谋划的事,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背后说的怨恨之言,都不能摆在桌面儿上说,你心里很清楚。”

面对“太子党”越来越强大的势力,康熙深感自己的皇位和生命受到威胁,他曾私下对人说:“我说不定哪天就被群人鸩杀,或者被谋害,真是日夜警惕,心神不宁。”

经过反复考虑,一向宽仁的康熙觉得不能再让“太子党”为所欲为了,下令将索额图处死,目的是警告“太子党”的人。处死索额图之后,康熙警告皇太子说:“从前索额图帮着你谋划的那些事情,我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将索额图处死。”康熙的意思是要太子收敛起来,没想到皇太子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乖张。

康熙大怒,宣布废除皇太子。宣诏的时候,他一边宣读一边哭泣,宣完之后痛得倒在地上,六天六夜都涕泣不止。

康熙废皇太子引出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抱有野心的皇子们,结党钻营,谋贪大位。于是在“太子党”之外,又形成皇八子集团。

从此,皇太子集团与皇八子集团之间开始了争斗。康熙看到废除皇太子后,诸子争夺储位斗争愈演愈烈,于是复立允礽为皇太子。诸皇子都明白:既然皇太子第一次能被废掉,也可能第二次被废掉。于是,皇太子集团与皇八子集团之间的斗争更加激化。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并对其党羽恨之入骨,严厉惩罚,如将尚书齐世武用铁钉钉住他的五脏六腑,将他挂在墙上折磨死;将死于狱中的步军统领托合齐锉尸焚烧。

胤禛就在两个集团斗争的过程中浮出水面,他不动声色地在皇太子集团和皇八子集团之间建立起了皇四子集团。

皇四子集团包括胤禛的十三弟允祥、十七弟允礼,以及隆科多、年羹尧等。胤禛颇有心计,他对皇太子的废立,窥测风向,暗藏心机,细心观察,不露声色;他对皇八子的允禩集团,既不附从,也不作对。与皇太子与皇八子相反的是,胤禛虔心佛法,广结善缘,巧妙地将自己隐蔽起来。他要等皇太子党和皇八子党争得鱼死网破的时候,坐收渔人之利。

胤禛的心腹戴铎知道他的心思是谋取皇位,为此,向他提出一个策略,他对胤禛说:“对皇父一定要诚孝,并适当展露才华。你不露才华,皇上瞧不上你;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同样会引起皇上疑忌;对兄弟要大度,和睦相待;对大臣要平和忍让,使有才能的人不忌恨你。”

胤禛经过考虑,决定采纳他的意见,他按照戴铎的策略,一步一步前进。

胤禛的第一招是“诚孝”皇父。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后,大病一场。胤禛入内,奏请选择太医及皇子中稍知药性者允祉、允祺、允禩和自己检视方药,服侍皇父吃药治疗。康熙帝服药后,病体逐渐痊愈。于是,康熙帝命内侍梁九功等传谕:“当初拘禁允礽时,并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只有四阿哥深知大义,多次在我面前为允礽保奏,像这样的心地和行事,才是能做大事的人。”

第二招是“友爱”兄弟。胤禛在继位之前,处理兄弟关系的主要原则是“不结党”“不结怨”。诸兄弟之间,结党必结怨。胤禛没有参加皇太子党,也没有参加皇八子党。他表现出既诚孝皇父,也友爱兄弟的态度,使他躲避开皇父与兄弟两方面的攻击,安然无恙。

第三招是礼待大臣。胤禛在继位之前,对待大臣很讲究礼节,不管是其官位大小,都谦虚谨慎,见了面也不谈国事,一味地打哈哈;或者只跟大臣们谈佛法,让大臣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是一个只知道和稀泥的人。

第四招是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胤禛的性格,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怒不定,二是遇事急躁。康熙就此曾经批评过他并要他改过,胤禛心里很警醒,马上认真按父皇的意思办。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胤禛央求皇父说:“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了,请您开恩将谕旨内‘喜怒不定’四字,不要记载了吧。”康熙帝同意,特地下谕:“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就是通过这种貌似谦恭,实则暗藏心机的非常规手段,在储位之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得到了康熙的信任与喜爱。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重。《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登极,是为雍正皇帝。

固权之策:当变则变,肃清朝廷

权力场风云骤变,大凡权场高手皆善变之人,会根据权场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面孔。

雍正夺位之前友爱兄弟,礼待大臣,但是一上台就变了脸,用严酷的手段对待兄弟与大臣,毫不留情。对他上台后的所作所为,历史学家用了八个字概括:“生性好杀、弑兄屠弟”。

他之所以变脸,是为了帝位的稳固,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

雍正继位以后,开始对十五个已成年的兄弟进行打击,他屠杀兄弟的第一刀,就是跟他争夺过皇位的皇八子。

八弟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雍正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允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后,对他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允禩为亲王,然后再找机会杀他。

封王之后,许多大臣来祝贺允禩,允禩的福晋看出了背后的危机,对来祝贺的人说:“你们恭贺什么呢?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脑袋。”

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后,他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于是将她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然后削去允禩亲王的爵位,将他软禁起来,并把他的名字改为“阿其那”。“阿其那”是“猪”的意思。允禩幽禁后,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允禩死后,九弟允禟因同允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允禟是一个聪明人,心里明白雍正想要他死,为了救得自己的一条命,他私下里对雍正说:“我还是出家离世去吧。”雍正哪能容许允禟出家,他借故命令将允禟革去黄带子、削去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是“狗”的意思,不久给允禟定下二十八条罪状,送往保定的一所监狱,命直隶总督李绂负责看管。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将这两个眼中钉杀死后,雍正对看不顺眼的兄弟一个一个收拾。

1234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