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是明朝著名大将,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开国六王之首。有这样的父亲在,儿女的前途自然都是不愁的。本文就为大家讲一下,徐达所生四女的故事。

徐达生有四女,一位当上了大明皇后,深受百姓爱戴。两位成为大明王妃,富贵荣华,还有一位敢拒绝朱棣求婚,也是厉害了。

常遇春将女儿嫁给太子朱标为太子妃,最终太子和太子妃都早早去世。徐达的嫡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为燕王妃。

此女自幼聪慧,喜欢读书,时人赞为女诸生。她美名远扬,后来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于是召来徐达,对他说:咱们君臣二人布衣相交,情谊深厚。既然你有这么好的女儿,不如配给我的儿子朱棣如何?徐达自然跪地谢恩。

朱棣与徐氏成亲之后,夫妻二人相合,日子美满。徐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相反她出身将门,又熟读诗书经史,因此有着过人的胆气和智谋。

这样的女人,如果配小男人,恐怕还会遭到夫君厌弃。但朱棣是个做大事的人,徐氏正好能为贤内助,辅佐他大业。

靖难兵起,朱棣率军出征,与中央军交战。当他突袭大宁之时,李景隆却突然带病围攻燕王根据地北平。

当时朱棣将北平绝大部分兵力都带走,世子朱高炽与徐王妃留守。徐氏和朱高炽共同商讨抗敌,兵力不足之时,徐氏亲自动员妇孺穿上盔甲一同守城,北平才得以等到朱棣带兵援救。

朱棣继位之后,徐氏自然而然为皇后。此后身居皇后之位,不仅为朱棣打理后宫,有时还劝诫朱棣,堪为一代贤后。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重,不久去世。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没有再立皇后。

徐达长女嫁给了朱棣,次女则于洪武二十四年嫁给了朱元璋的十三子朱桂,为他生下嫡子朱逊煓。

据说徐王妃为人善妒,曾折磨朱桂的两位妾侍。因为徐达的关系,明成祖不予处置,激怒朱桂,后徐氏与儿子被迁居外室。

朱桂为人暴戾,建文帝时期曾被建文帝贬为庶人。明成祖时期虽然恢复,但仍然不知悔改,因此不受朱棣宠信。

徐达小的两位女儿,一位嫁给了朱楹为王妃,另一位则拒绝了朱棣的求婚。

据说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想要再娶徐达一位女儿,但是此事却遭到了徐达妻子的阻止。虽然朱棣放弃了这个打算,但此女自此之后也没有再嫁人。最后只能出家当尼姑去了,余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这就是徐达的四位女儿,福缘最深厚者,还是嫡长女明成祖仁孝皇后。


左宗棠是晚清末年著名大将,同时也是清末四大中兴名臣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列。

虽然左宗棠与其他三位一样,都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但是大家对左宗棠的认识,更多的是在军事方面,特别是他抬棺出征,收复伊利一战,让大家对他印象深刻。

当初沙俄趁阿古柏侵占新疆之时,出兵占领了伊利。中俄双方谈判,中方派使臣崇厚前往议边签订条约。

崇厚后来与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这份条约是崇厚在没有得到清政府同意下签订的。而条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偏向沙俄政府的。

比如说同意沙俄政府与中国通商,修建铁路一直到桂林地区,沙俄人可携带枪支弹药进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是条约名义上将伊利归还中国,但是伊犁南境的帖克斯河流域和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却都割让给俄国。

崇厚签署这样的条约,无异于卖国。消息传到北京,上下一片哗然。重新议定条约是肯定的,但是沙俄既然有《里瓦几亚条约》这份条约在前,重新签订自然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老将左宗棠抬棺出征伊利,为新使臣曾纪泽壮大声势。有左宗棠带兵在背后支撑,才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疆问题上。当孱弱的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侵占之时,曾一度想要放弃边疆。是左宗棠一直坚持,今天我们才没有丧失新疆的大片领土与资源。

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贤良的妻子。左宗棠的妻子周诒端便是代表,时人对其评价很高,甚至有人称她为闺中圣人。她到底有多厉害?

周诒端父亲早逝,被母亲抚养长大。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是她的母亲却将她照顾的很好,从不耽误她的教育,使她成为一位熟读经史的才女。

在道光十二年的时候,左宗棠入赘周家,成为周诒端的丈夫。你没看错,左宗棠是倒插门。至少从这儿可以知道,周诒端的家境应当挺富裕的。

在成亲后的第二年,左宗棠就动身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别看左宗棠后来成就那么高,是清朝的晚清政府的擎天柱,但其实在早年的科举考试中,却屡战屡败,未能考中。

道光十五年,好不容易考中湖南省第十五名,却又因为名额超了而被撤下,最终只分配了一个誊抄资料的小官来做。

左宗棠不愿低就,最后决意归隐田园。周诒端知道自己丈夫的志向,因此作诗勉励。轩轩眉宇孤霞举,矫矫精神海鹤翔。蠖屈几曾舒素志,凤鸣应欲起朝阳。清时贤俊无遗逸,此目溪山好退藏。树艺养蚕皆远略,由来王道本农桑。

大意就是要如凤凰高飞,要经历蛰伏之时,国家大事根本就是农桑,所以如今落第归隐田园,也不用灰心,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每当左宗棠心灰意冷之时,都是周诒端在旁边劝勉。周诒端还帮助左宗棠进行舆地研究。而左宗棠蛰伏多年,最终在镇压太平军起义和捻军起义中一飞冲天,此后领兵作战,建功立业,步步高升!

怪道老祖宗都说,娶妻要娶贤,贤妻良母对男人影响真不小!

班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文史学家,他这一生著作颇丰,除了《汉书》和《白虎通义》,还有《典引》、《应讥》及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等四十多篇文章。

班固,字孟坚,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和伯父班嗣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在文坛上拥有较高地位,享誉盛名。班固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幼便学习经学文史,长至九岁便能文诵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班固长到了十六岁,此时的他正处于疯狂吸收外界知识的阶段,他已经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了。再加上此时的班彪正潜心续写《史记》,也没有多余的心力来教导班固,于是班固便进入太学深造。

七年以后,班彪去世,班家生计难以维持,只得从京城洛阳迁回扶风安陵老家,一下子就从京城的官宦人家变成了普通平民之家。此时的班固只有二十三岁,他就是从此时继承了父亲的著书大业,开始撰写《汉书》的。别看他才二十出头,他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已非常人可比。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班固已到了而立之年,就在他全力以赴编写《汉书》的时候,却飞来横祸差点被处死。当时,有人上书朝廷告发班固私修国史,东汉明帝闻之大怒,立刻下旨将班固逮捕归案。班固的所有书稿全部被官府没收!

班固被抓的消息令班家上下心惊不已,因为班固的同郡人苏朗也曾被人告发伪造图谶,最后苏朗很快就被判处死刑了。弟弟班超担心班固也会落得和苏朗一样的下场,便快马加鞭赶至京城,向汉明帝上书申辩冤情。

私修国史的罪名很大,汉明帝十分重视这一案件,看过班超的上书以后他破例接见了班超。班超为救兄长,便将班家父兄两代人耗费几十年修史的辛劳和宣扬汉德的志向都告诉了汉明帝。恰逢此时被官府没收的书稿也被送到京师,汉明帝看过班固所写的手稿以后,被班固的才华所折服,他大赞班固之才和奇作《汉书》。不久以后,班固无罪释放,被朝廷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汉明帝还将编写汉光武帝事迹的《世祖本纪》这项任务交付给班固。

后来,班固因为编写《世祖本纪》有功,升为郎官。此官虽然不大,但与汉明帝见面的机会却非常多,班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受到汉明帝的宠爱。某一天,汉明帝突然想起班固还有一个重情重义的弟弟班超,他很欣赏班超,于是将班超封为兰台令史。

班家两代人都才华横溢,但是都不能显名于世,这始终是班固心中的一大遗憾。为了将班家发扬光大,班固投靠了外戚窦宪,还跟随窦宪大破匈奴,立下战功,那时他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可惜的是,这个窦宪后来密谋造反,事发后与他相关的人几乎都受到连坐被杀,班固也在被杀之列。

班固的确是死得可惜和冤屈,可谁让他没有跟对人呢,智商高,情商却不高呀。


查看更多请写出几个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请写出几个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41123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