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两千多年前惊才绝艳般的人物,他本人才华卓绝不说,教出的徒弟也个个都是奇才,成为各国求之若渴的人物。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尤为出名,而合纵和连横正是出自鬼谷子门下两位弟子之手。一位是苏秦,一位是张仪。

苏秦先张仪出道,入赵国提出合纵之策,联合各国聚于赵,共同抗秦。而张仪则入秦国,献连横之计,正破苏秦合纵之谋。

关于为何同门师弟站在对立面,说法很多。有说张仪投靠苏秦,不得苏秦重用,羞辱之下投秦。也有说苏秦认为张仪来定不会受重用,所以劝说张仪去秦的。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两兄弟以六国为棋盘,开始斗法。

本文的主角是张仪,为大家介绍的是张仪最经典的一场外交,便是秦惠王十二年代表秦国出使楚国。

秦惠王十二年,秦惠王想要攻打齐国。但是当时齐国和楚国联盟,秦国有些忌惮,所以秦惠王就派张仪出使秦国。

张仪到了楚国,受到楚怀王的亲自接待。宾主尽欢,推杯换盏间,张仪也没忘了自己的任务。

张仪对楚怀王说:如果大王您愿意与齐国断交,秦王愿意献出商於一带的六百里土地。不仅如此,还会让秦国的美女来伺候您,楚秦结成兄弟之国。

楚怀王贪图那六百里土地,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临走还送给张仪很多的金银财宝。张仪满载而归,一回到秦国就假装跌倒了,一连三个月都没有上朝。

楚国派使者前来接收土地,但是当时张仪不在,只能空手而归。楚怀王以为秦国嫌弃自己与齐国没有彻底断交,还专门派使者去齐国大骂。

齐国上下气愤不已,齐王转头就与秦国结盟了。等到齐国与秦国结盟之后,张仪的摔伤就好了。楚国使者求见,张仪却只说愿意将秦王赐给自己的六里土地献给楚王。

楚国使者大怒,消息传回楚国,楚怀王才知道自己被张仪耍了。楚怀王派兵进攻秦国,而秦国与齐国联合,大败楚国。不仅斩杀楚国八万大军,俘获七十多位大将,还乘胜攻占了楚国六百多里的土地。

张仪这么一摔跤,楚国倒赔六百里土地,亏的楚怀王头晕眼花!张仪的外交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后来楚怀王以土地要求得到张仪。秦惠王心动,但不好意思提出来,张仪却自己主动请求前往。

等到张仪来到楚国,立刻被楚怀王关进监狱。但他却根本不害怕,他早就想好了对策。他与楚国大夫靳尚交好,靳尚跑到楚国夫人郑袖那儿说:张仪受秦王看重,秦王肯定会拿土地美人换取张仪。而大王也会看在土地的份上宠爱秦国美人,到时候夫人便会被厌弃。

郑袖一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怎么解决这事儿呢?自然是先把张仪放出去。于是郑袖就跑到楚怀王那儿说情,表示如果楚怀王真杀了张仪,秦国一怒之下又进攻楚国,到时如何是好。

楚怀王于是听从郑袖的建议,不仅将张仪放了,还对他以礼相待。于是张仪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困局。

能想出连横之策对付纵横,张仪的确是惊才绝艳般的人物,佩服佩服!

在唐诗的圣殿里,除了有诗魔、诗仙、诗圣、诗佛,还有一个诗鬼,也就是李贺。

李贺的一生十分短暂,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

然,这两句诗虽好,却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来得绝,来得奇。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一出世,就闻名天下了,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士借用此句,更有以此为上联求下联的。

贺铸在《行路难/梅花引》中写到: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好问在《蝶恋花》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孙洙在《何满子秋怨》中写到: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万俟咏在《忆秦娥》中写: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还有张弘范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宋代的石延年也以此句为上联,对了一副下联。当时,石延年在赠友联中对出下句月如无恨月常圆,一语既出,惊动四座。

李贺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引喻生长、兴衰,而石延年则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对句,不仅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

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中评价石延年对的下联,称: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劲敌。

曼卿是石延年的字,他与北宋的欧阳修、杜默并称为三豪。他性格豪爽,尤其喜欢喝酒。

有一次,石延年和义士刘潜比谁的酒量更大,竟然从早喝到晚,京都的人看见了,都以为是两个神仙,否则他们怎么喝了那么多酒也不醉呢?

石延年举止放荡,善为谈谐,有一次他乘马游览报宁寺,牵马的人一个不小心,马儿受到惊吓,石延年不慎坠马落地。

侍从们见主子摔了下来,惊慌不已,立刻把人搀扶上马鞍。行人都以为石延年要大发雷霆,谁知石延年只是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笑着对牵马人说:幸好我是石学士,若是瓦学士,岂不早被摔碎啦!一句话就引得围观的行人哈哈大笑。

石延年就是这样一个人,宋仁宗爱惜他的才能,屡次劝他戒酒,但石延年不听,最后竟酗酒成病,中年早卒,享年47岁。


胤礽是康熙最疼爱的儿子,也是他一开始就寄托期望的继承人。不过可惜的是,在康熙末年激烈的夺嫡之争中,胤礽最终还是被废去太子之位。

胤礽不仅被废,还被康熙幽禁,最后当上皇帝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不过虽然胤礽没能当上皇帝,但康熙却也为他和他的后代想了很多。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康熙临时之前,曾经特地嘱咐,日后不管是谁当上了皇帝,都必须善待胤礽父子。

雍正二年,胤礽去世,当时他还有八位儿子活着。雍正帝对于这八位侄子是否善待,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相比于对八阿哥九阿哥等人的毁灭性打击,也许康熙去世前的确有吩咐,所以雍正帝对于胤礽一系采取的是怀柔政策。

雍正元年,雍正帝刚刚登基就册封胤礽之子弘晳为郡王,雍正六年进封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爵位最高者。

雍正帝对于弘晳一直以来都十分疼爱,这从弘晳上呈的奏折中对雍正的称呼就可以看出。弘晳不称雍正帝叔父,而直接称皇父。

不过虽然弘晳有尊贵的地位,有帝王的宠爱,但是该忌惮的还是没落下。弘晳虽然地位尊贵,堂堂亲王,但是却没有被指派重要事务,参与的也多是些礼节性的活动。

乾隆四年,弘晳被乾隆帝以心怀异志等罪名,革去爵位,除籍,改名四十六幽禁景山。乾隆七年,弘晳去世,享年49岁。

胤礽第六子爱新觉罗弘曣,封奉恩辅国公,担任右宗丞。这位比哥哥聪明,沉迷诗书绘画,乾隆十五年去世。

胤礽第七子弘晀,生于康熙五十三年,封辅国公,后因故被革除爵位,乾隆三十九年去世。

胤礽第八子,生于康熙五十五年,雍正四年去世,记载不详。

胤礽第九子弘暚,为三等侍卫,乾隆四十八年去世。

胤礽第十子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封多罗理郡王,乾隆四十五年去世。

胤礽第十一子弘昞,康熙五十九年生,乾隆二十八年去世。

胤礽十二子弘皖,雍正二年出生,后封辅国公,生二子永川和永浩,乾隆四十年去世,享年52岁。

其实仔细想想,雍正和乾隆对于胤礽一脉的人,的确比其他政敌后代好的多。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胤礽的后代中,有许多是在他圈禁之后出生的。看来关起门来没事儿做,曾经的太子也只能专心造孩子了。


查看更多寓言故事简介相关内容,请点击: 寓言故事简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41123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