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一个少年专门和武则天作对,从十多岁折腾到八十多岁,世人将称他为打不死的大唐传奇。

唐朝裴家是一个名门世家,仅在唐朝一朝就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还有数不清的王公侯爵、皇妃、皇后、驸马和状元。

裴伷先是唐代宰相裴炎的侄子,他11岁时就担任太仆寺丞一职了,年少有为,后官至工部尚书。

裴家子孙中,裴伷先不是混得最好的一个,可他却成为了整个大唐的传奇。

裴炎身居相位,却因反对立武氏七庙而得罪武则天,最后被武则天扣上谋反的罪名处斩。

裴伷先受到伯父的牵连,被废官为平民不说,还被流放到岭南这等偏远苦寒之地。

裴伷先性格刚直,他知道伯父是被武则天冤枉的,就跑到皇宫诉冤,结果只换来武则天的一顿毒打。

武则天把朝中大臣召集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裴伷先实施一百杖刑。裴伷先解开衣服受刑,打了十杖就晕死过去,谁知打到九十八的时候他苏醒过来,挨满一百杖时,已是满身创伤。

武则天不顾他的伤情,不久就将他发配流放了,在流放途中,裴伷先的伤口得不到治疗,发展为疮痍遍身,眼看就要死了。

谁知赶到岭南时,裴伷先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十几岁的裴伷先不认命,在岭南活得风生水起,娶了一个流放的卢家女儿为妻,生下一子名愿。卢氏死后,他带着愿偷偷返回家乡,几年后被发现,又杖刑一百,此后迁居到北庭。

裴伷先头脑灵活,又有本事,在北庭做了五年买卖以后,家产就增加到了几千万。要是在现代,估计又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没忘记为伯父平反的事,一直关注着朝廷动向。

北庭靠近一个少数民族的部落,他投降于这个部落,被部落首领唯一的女儿看上了。首领只有一个宝贝闺女,他见裴伷先有才有貌还有钱,非常满意,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还赠给裴伷先很多黄金和马牛羊。

当了驸马以后,裴伷先就利用部落的势力收养了几千门客,他的门客遍布天下,朝廷一有动静,他几天后就会知道。

当时,有官员告诉武则天一个谶语代武者刘,刘即流也,建议杀掉流放的几万人。武则天同意了,并秘密派出十个特使执行杀人行动。

裴伷先收到这个消息,带着数百人,拉着无数财宝,准备提前逃到部落里去避难。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迷路了,一整夜也没跑多远。担心追兵追上来的他们,只好夺路乱跑。

最后追兵追上他们,两败俱伤,裴伷先和妻子都被抓了。当机缘巧合下,裴伷先没死成。

武则天以为流放的人都死了,就下令说,是十个特使擅自处死的流放犯人,将十个特使斩杀,没死的流放人一律放回。

裴伷先免去一死,回到了家乡。后来,唐朝庭为裴炎平反,寻找他的后代,这时裴伷先才出头露面。

裴伷先出任詹事丞,一年中四次升迁,官位一级级上升,四任执金吾,任三品官接近四十年,政绩颇丰。后来在任工部尚书东京留守时死去,享年八十六岁。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是在乌江自刎而死的,那项羽死了之后呢,他又经历了什么?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项羽死后,被人分尸,十分凄惨。

有五人分别得到项羽的五份残肢,他们后来如何了呢?

据史书记载,项羽垓下被围时,亲自率领八百骑兵突围,成功逃走了。

行至乌江时,乌江亭长早已准备好一艘船,打算护送项羽回到江东,并劝说项羽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如果项羽答应渡江,也不无反扑之力,重整旗鼓以后,还是能与刘邦抗衡的。

但项羽却认为无颜再去面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他知道自己若是不渡江,必将与数以万计的汉军厮杀至死,他这是去送死的。

他不愿看到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千里马跟着自己一起死,就把宝马送给了亭长,请求亭长好好照顾它,之后便一直在乌江岸边等待汉军追兵。

汉军赶来以后,扑上来就要杀项羽。项羽毫不示弱,带领他仅剩的部下勇猛杀敌,仅项羽一人就斩杀数百汉兵,自己只负伤十多处。

就在这时,项羽看到汉军中有他的老相识吕马童,就停下来对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吕马童这才看清项羽的脸,就指着项羽,对王翳说:这就是项王了!

项羽又说:我听说刘邦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说完就自刎而死,吕马童砍下项羽的脑袋,其他骑兵则争先恐后地争抢项王的躯体。

最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

刘邦得知项羽已死的消息,非常高兴,大赏吕马童、王翳、杨喜、吕胜、杨武五人,将项羽的土地分成五份分给他们,并封五人为侯,位居将相之上。吕马童为中水侯。

不少人对项羽临死前的行为感到奇怪,项羽和汉军阵营里的小队长吕马童是什么关系,临死还不忘关照他?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二人是怎么相识,关系如何,后世刘宋的徐广为《史记》做过注,他的注解称,吕马童曾经有恩于项羽,所以项羽称吕马童为故人,还愿意把自己的头颅送给吕马童去领赏,他是个有恩必报的君子。

凭着项羽主动送上的头颅,吕马童封侯拜将,成西汉初年功臣之一,子孙后代世袭侯爵之位,位尊权贵。

根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出了777位科举状元。这些状元,大多通过博闻强识而考上状元,但也有一些另辟蹊径考上状元的。

有的靠第一个交卷子当了状元,有的则因为名字取得好当了状元,还有的像清朝孙家鼐这样,因拍马屁拍到皇帝或主考官心坎里而当上状元的。

讲真的,孙家鼐应该是古代最会拍马屁的文人了,而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也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孙家鼐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自幼饱读诗书,咸丰元年他参加院试考中举人,但在后来的考试中被刷了下来。

孙家鼐目睹哥哥们金榜题名,自己却落榜了,可想而知他的心情该有多低落。

可孙家鼐毫不气馁,这一次名落孙山,他没有灰心,而是不断勉励自己,读书更加发奋用功。

八年之后,孙家鼐又参加科举去了,这一次他过关斩将来到了最后一关殿试。

当时是咸丰九年,咸丰皇帝命他以大清王朝的兴盛写一副对联,孙家鼐即兴写下了一副千古绝对: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尧舜;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这副对联最为巧妙的地方,就在于不仅歌颂了大清所创下的丰功伟业,还嵌入了历代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真可谓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把咸丰皇帝的祖宗六代都夸了一遍。

咸丰皇帝看后,惊呼绝妙二字,亲自把孙家鼐提为头名状元。

光绪年间,孙家鼐成为光绪皇帝的老师。

甲午战争失败后,孙家鼐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他认为注重科学,兴办实业是振兴中华的必要途径,而国家欲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就要开办学堂。

光绪帝采纳了孙家鼐的意见,并命令孙家鼐主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

光绪三十二年,清朝政府宣布立宪,设立资政院,孙家鼐出任总裁。

宣统元年,孙家鼐病逝,83岁高寿善终,谥号文正公。

孙家鼐16岁就背井离乡出门求学,几十年以来只因守父孝回来过一次,73岁时回乡小住时,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了。

当地的官员准备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欢迎孙家鼐归乡,可孙家鼐却不想这么高调,自己默默地回了家,州人十分敬佩他。

一天夜晚,孙家鼐独自提着灯笼去看望亲友,谁知走到半路被几个巡逻官兵抓住了,他们怀疑孙家鼐是窃贼,因为孙家鼐行迹可疑。最后误会解开,几个巡逻官兵被吓惨了,还以为得罪了孙家鼐,谁知孙家鼐不仅不责怪他们,还夸奖他们忠于职守,一时间被州人传为佳话。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