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他选择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姬十三选择了闷骚,因为松鼠会的很多人都这么形容我。他笑着说,看上去有些腼腆。

他口中的松鼠会,是一群爱好科学写作和传播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的松散组织,创始人正是姬十三。他们从2008年4月开始,写着这个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体博客。

在前不久德国举行的全球博客大赛上,这个诞生不久的博客,获得了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在这些博客作者当中,既有国内一些主要科普期刊的编辑记者、科学写作者和译者,也有散布在国内外的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白领和学生。

在一家科学网站做编辑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只是其中一个,不过也是最勤奋的一个。

下班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关掉松鼠会博客,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松鼠会博客。刚刚下班的姬十三,扒完饭盒里的最后一口饭说。

盒饭是他从楼下不远的超市买的,顺带买了一些方便面和面包。所谓的家,是他每月花1600元租来的小房间。在朋友眼里,姬十三原本是个很注重生活品位的人。不过,最近姬十三顾不上这些了。

我要上班,要跟人谈有关松鼠会的合作,要去上海举行看片会,还要给一批杂志写专栏。他掰着手指边数边说。接下来,他还要为参加周末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科普网络研讨会做准备,需要在家里宅两天。

由于常常在深夜码完字后,把衣服扔到地上,倒头就睡,所以房间里有些凌乱,而惟独书架上的六排书和地上的几摞杂志,摆得整整齐齐。

这些与科学有关的书和杂志,绝大部分是2004年秋天以后才与姬十三结缘的。在此之前,姬十三这个名字,在科学传播圈并不存在。在复旦大学校园里,神经生物学一年级博士生嵇晓华,在同学们看来,只是个有点文艺气质的理工男。

往前再数八年,校园文学日渐衰落,写诗的兄弟纷纷离去,刚刚进人大学生物系的浙江男生嵇晓华,则时常闷头不语写点儿新诗,无奈上不了台面,只是悄悄留给自己看。

2004年秋天,已是博士生的嵇晓华,有了写点儿东西的冲动。他把一篇论文改写成一个,署名姬十三,群发到很多杂志编辑的电子邮箱里。

整整两个月,嵇晓华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等待着与姬十三有关的消息,但一切杳无音讯。

就在他觉得应当放弃幻想之时,一份科学杂志的主编,给姬十三回了一封信,重新燃起了嵇晓华的希望。这个被认为可以培养一下的博士生,很快又给这个主编寄去了一篇关于时间感知的文章,姬十三这个名字很快变成了铅字。

他的科普写作之路,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复旦大学校园的最后三年里,他是一边做实验写论文,一边熬夜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嵇晓华;而在科学写作和传播的圈子里,他是渐渐被人所知晓的姬十三。

《新发现》、《三联生活周刊》等一些刊登科学文章的杂志盯上了他,写诗时的惨淡局面就此扭转。约稿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不擅言语的人,便闷头给十多家报纸杂志写文章。他很享受这种被人约稿的日子,同时,他还以幽默的语言,主持着一家杂志的科学问答栏目。

这给姬十三带来了不少读者粉丝。在某大报科学版的一个编辑看来,姬十三是国内少有的把科学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人。

只是,当时在科学传播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的姬十三,一旦回到校园里,还是那个生活低调而小心翼翼的嵇晓华。我一直瞒着导师,怕他说我不务正业,影响做实验。他回忆说。

知道他在给报纸杂志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同学,则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在他们的眼里,每年从一些科学杂志拿到两万多元稿费的嵇晓华,日子过得比其他人要舒服。

博士毕业之际,当其他同学正忙于找工作或申请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已与生物学专业打了十年交道的嵇晓华,决定遵从自己的兴趣,不从事科研也不找工作,做一个睡到自然醒的自由撰稿人。

这个决定,在班上和家里都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他的导师直到毕业时才知道,自己这个少言寡语的弟子,在科学传播圈里已经有了一点点江湖地位。而姬十三放弃了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这也让在家乡舟山工作的父母有些不解。

忙的时候要忙死,经常要给领导写讲话,还要陪喝酒,好没劲。他跟父母解释道。

父母最终接受了儿子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儿子没找工作,但过得也还不错。

2007年11月,姬十三做了五个月自由撰稿人后,便开始搭建一个科学写作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姬十三先是在google上建了一个群,原本想命名为胡桃夹子,不料已被人抢注。后来他就想到了松鼠会。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