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个功过分明的双面人。前期,在中国近代史课本中,只看到其被否定的一面;后期,在报章中,更多读到他被肯定的一面。

妙联怒斥鬼子

李鸿章,1823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出现,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双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使出一个损招,用汉字来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这个钦差大臣得意洋洋地说:日本一楹联大师早就出了上联,向公众诚征下联,然而久久不得,今天只好求教于楹联发祥国的大师了。他随即对李鸿章说:大人乃当今国学名士,恳盼赐联。之后他亮出一张白绢,上面用汉字写着: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这是拆字联,意思为:日本驾神马,张满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光大王就有八个,且个个举世无双,单枪匹马就能踏平中国!

李鸿章用余光瞥了一眼这二十一个字,怒不可遏。他强压怒火,思忖片刻就令人端出笔墨,又命这个日本钦差大臣研墨铺绢,旋即带着一副鄙夷的神态,大笔落素绢,一气呵成,回敬道: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此下联也是拆字联,与上联针锋相对,接得严丝合缝:日本萎靡不振,却欲抢我大清龙衣,其实不过是魑魅魍魉四种小鬼。这些东洋鬼子屡屡犯边,如斗胆进犯我中原,即合手将其擒拿!李鸿章的文才、急才,及其爱国情怀跃然绢上。在场的中国人见此奇联,无不拍手称绝,深感中堂大人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日本钦差大臣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悻悻走开。

近代中国改革第一人

上中国近代史课之时,李鸿章三个字是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他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与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二三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可谓罪莫大焉!

1894年夏,日军突袭北洋舰队,次年春又侵占山东威海。清廷无心与其交战,遂派直隶总督李鸿章前往马关,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议和。一开始,伊藤博文就对中国固有领土台湾垂涎三尺,欲填日本明治维新后向西扩张之欲壑。李鸿章明知慈禧已下旨割让,却仍采取拖延战术,说容再思一月,以望转圜。伊藤心急如焚,不允,为即刻夺取台湾,竟从嘴里吐出饥甚两个字。人世间之厚颜无耻,大概莫过于此了。

几年前,内地某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长篇连续剧,说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苦难历程。剧中第一主角名为孙中山,实则李鸿章。这位洋务大臣痛感国家患贫积弱,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剧中详细介绍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践行实业兴,则国兴这一信条,为创办诸多中国近代第一而殚精竭虑:修建第一条铁路,创办第一个钢铁厂、机械厂、电报局、洋枪局、轮船局、招商局;创建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舰队。正因如此,李鸿章被皇权派斥责丢祖宗之法。他还上呈过一份奏折,对蒸气动力的原理及运转过程,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堪称一篇百年前的科普读物。令人意外的是,此剧播放过半后,李鸿章突然从荧屏上消失了。为此,负面李鸿章又见诸报端。有知情者透露,这源自有影响力之人的干预,称电视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过于离谱,不让他在荧屏上继续闹腾。对此,有位友人向我叹道:李鸿章并没有变,变的是史学家的笔,而且,再往深究,所变者乃政治家之嘴。

青年毛泽东曾说: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回眸近八十载坎坷,不胜欷歔,称皆奉旨行事,舟因水缚,无奈无为,潸然泪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凭实而论,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国与八国联军之战及战后议和中,李鸿章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只不过是舟,清廷才是水,行舟靠水,水推则进,水阻则退。

剧中有两个反差很大的情节,亦值一提。孙中山曾派员诚邀李鸿章参加革命,但被他婉拒。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曾派使者访问这位洋务大臣,称诸国军舰百余艘,拥公为帝,可乎?李鸿章笑道:予今年七十有九,明年八十,且死尔!观吾子,有似乎当皇帝者耶?

身后任人评说

对于李鸿章,西方人多有推崇,把他与伊藤博文、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并列为那个时代的世界三杰。李鸿章的老对手伊藤博文也不得不承认,大清国这位洋务大臣大有过人之处,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正反两面都有:此人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是晚清庸中的杰士,但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