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原名英华,1867年出生于满洲正红旗一个贫民家庭。幼年时代,他因家境贫寒无钱入学,被迫走上一条艰难的自学之路。1898年前后,三十而立的英敛之受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国事的文章。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大公报》。辛亥革命以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教育与慈善事业,并与儿子英千里共同创办了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由此可见,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一个人物。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位著名人物,却在四十多岁时认识了只有十几岁的傅斯年。二人一见如故,经常在一起纵谈时局、臧否人物、切磋学问。

傅斯年出身于山东聊城的一个名门望族。他出生不久,就赶上废科举、办学堂的清末新政。但由于缺乏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所谓新式学堂仍然是以传统的读经为主。正在这时,一个名叫侯延塽的人改变了傅斯年的命运。侯延塽是傅斯年父亲傅旭安的学生。傅旭安主持龙山书院时,曾经资助过这位家境贫寒、勤奋好学的学生,所以当侯延塽考取进士、被授以刑部主事以后,便想借回乡省亲之机报答恩师。回乡以后,却发现傅旭安已经去世,于是他想把恩师的儿子带到大城市去读书。

不久,侯延塽离开家乡返回北京,在路过天津时顺便拜访了老朋友英敛之。闲谈中,他有意提到傅斯年博闻强记、聪明过人,并将其作文递给英敛之。英读了傅斯年的作文之后,非常欣赏其才华,便劝侯延塽把这个孩子带到天津。于是侯延塽又返回家乡,把傅斯年带了出来。

傅斯年到天津时大约13岁,经过短期准备,考入天津府中学堂。刚入校的时候,因为学生宿舍尚未建成,他在英敛之家中住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傅斯年竟然与比他大30多岁的英敛之成了忘年交。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广,从做人做学问,到国内外大事,几乎无所不包。学校的宿舍盖好以后,傅斯年虽然搬到学校去住,但每逢星期日和寒暑假,他总要看望英敛之。几十年以后,英敛之的儿子英千里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是这样写的:

他住在我家的时候,我同他并不很亲密,因为在我一个九岁的顽皮孩子的眼里,看这位十四岁的傅大哥是个魁伟而庄严的大人。他每天下了学除了温习功课外,就陪着先父谈论一些中外时局或经史文章,绝不肯同我这小豆子玩耍或淘气

与英敛之的交往,对于傅斯年后来的成长,应该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