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三瘦是哪三个

李清照留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词佳作。其中,“三瘦名句”是李清照三首代表词作,分别出自于《凤凰台上忆吹箫》、《如梦令》和《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有句内容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如梦令》中有一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中写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这三首词中都有一个“瘦”字,所以后人将三句脍炙人口的名句称为“三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如梦令》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就从曲调来说,《凤凰台上忆吹箫》和《醉花阴》偏沉闷、哀愁,而《如梦令》的词风比较清丽明快,体现了词人悠闲舒适的生活。《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创作于青州,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当时,李清照和赵明诚生活在青州,期间,赵明诚受到朝廷外派,需要到别的地方任职。李清照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和丈夫见面。词中用“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诉说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日益憔悴地情形。《如梦令》中词人用“红肥绿瘦”四字,歌颂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曲风明快,体现了早期李清照悠闲舒适的生活写照。《醉花阴》是李清照后期词曲经典作品,这首词写于赵明诚去世之后。通过“人比黄花瘦”来反映出自己愁苦的心态,将思念家人,思念丈夫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清照和苏轼有什么关系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擅长豪放派,而李清照擅长婉约派。虽然他们生活于同一时代,但很有可能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

李清照的雕像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4日,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1155年。从生卒年月上看,两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相差了整整47年。所以有交集的可能性很小。他们唯一的联系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算起来也算是苏轼的学生。在李清照小的时候,她都是生活在她的家乡历城。后来大约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李格非当了官,就把全家迁到了东京汴梁。之后,李清照基本是在京城长大的。而这个时候,苏轼则一直都在南方当官,两人没有见面的可能。

但是两人对宋代的诗词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苏轼在填词的方面一直在寻求着有所突破,他的词,并不特别注重格律,不会因为格律而牺牲意境。所以,这也是他填词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他的词,一般以豪放风格为主。而李清照的词,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对塑造哀婉的意境尤其擅长。李清照是一个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女词人,她随着宋朝王室的南渡,在日后的诗词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她的词文,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以离愁别恨为主,后期则较多地表现出她对于国家政事的感慨和感叹。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词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当时杰出的大文豪。

词人李清照父亲是谁

李清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也和她家人的影响有关,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她的父亲。他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的文学大家,从小天资聪颖,在文学方面有很大的天赋,后来高中进士,做了一名官员,起初的职务是参军。虽是军职却是那种出谋划策的人物。

李清照塑像

后来调任到其地方作教授,当时的宋朝有兼职其他官职的先例,当地官员看他清贫给他一个闲置官职让他兼任,李格非谢绝了,为人很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他依旧清贫却专心著述,渐渐的文以著世,后来文章被苏轼所赏识,著有《洛阳园名记》。

后来朝廷设立一个就像如今的图书馆一样的机构,当然里边都是珍藏。当时的宰相命令李格非去担任,然而李格非拒绝了,违背了宰相的命令,被迫离开了朝廷。在返乡的路上碰到了行骗的道士,李格非识破了道术,给当地的百姓解除了一个危害,李格非返乡不久后,朝廷再次提招,让李格非担任礼部外员郎等官职。

此时的李清照已经长大了。在父亲的熏陶下,对于文学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不过紧随着由于李格非参与了党籍案而被罢官,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起。

被罢官之后,李格非一心专研东晋的文章,自己也领悟了其中的很高的造诣内涵,最终在六十一岁的时候正寝。而李清照也在这个时候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并迸发。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就是对项羽最好的评价。想起项羽当年被打败,不肯过江东的情景,由衷地敬仰。李清照对项羽的行为是很赞同的。因为人活着就应该如此:活着就该是人中的佼佼者,死后即使做鬼也要在鬼中称王。

李清照像

项羽,曾经和刘邦一样,都是灭秦的功臣。巨鹿之战,显示出项羽非凡的军事才能。后来,在楚汉之争时,刘邦这边,由于采取计谋,离间项羽君臣关系,使项羽的实力大大减弱。另外,韩信在北方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使项羽的粮道大受威胁,再加上韩信有大量兵力支持,项羽最终被打败。

军队行至乌江时,项羽自刎而死。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而词人李清照,觉得项羽应该是当世人杰。为什么呢?当年,项羽行至乌江时,是可以渡河的。但是项羽坚决不返回江东,觉得自己大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挥剑自刎,壮烈死去。李清照觉得,项羽敢于面对失败,就是失败也要洒脱一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来看刘邦,当初刘邦曾经多次打败仗,而一味地拼命逃窜。尤其当刘邦刚进入秦宫时,直接不想走了。这样的人虽然最终建立了大业,但是也算不上什么英雄。当然,很明显的就是宋高宗赵构,这个逃跑主义者,李清照觉得在词人眼中根本算不上英雄,词中或许有着对赵构的讽刺之意吧!这就更突出表现了词人对项羽的赞赏。

总之,在李清照笔下,能在失败中展现出自己风采的项羽是真正的英雄。这种人即使死了,在鬼中依然可以称王,而那些猥琐之辈,就是建有功业,也算不上什么英雄的。李清照对于项羽也是由衷的崇拜与欣赏。

著名词人李清照是因为什么年少出名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学士大夫家族,父亲是李格,祖籍济南历下。从进士做起,开始步入官场。李格曾经做过苏轼的学生,他的仕途还算得意,进士出身到了刑狱,李部员外郎。是一个文官,本身非常有才学,家里面藏书典籍上万卷。李格的文章写得也很好,现在在曲阜还有一个石碑记载李格的文学成就。李清照的母亲是当朝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所以李清照家世背景还算显赫。

李清照古画像

李清照小时候就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受文化环境熏陶,耳濡目染。她的智商和领悟能力都非常强,从小就聪明过人,被前辈夸奖,说她小小年纪就能和大人一样,苏轼也非常看重这个小姑娘,觉得她有慧根。在朱弁《风月堂诗话》上都称赞过李清照才高博学。

李清照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汴京生活,住的地方是清净优雅,生活品质是典雅高贵。她生活在天子脚下,看遍了城市的繁华。这一切的情景都激发了她的创造热情,她开始在词坛上有了名气。比如《如梦令》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首词让她在京城轰动,基本上没有读书人不知道李清照。

李清照的反应能力也很强,读了《读中兴颂碑》后,能够立刻写出上佳之作,针砭时弊的评论朝政,总结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鄙视唐明皇。一个懵懂的少女能够有这番见识让很多人都汗颜,令人刮目相看。

李清照的醉花阴主要内容是什么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写,其中表现出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历来被传为名句。

李清照像

词的大意是,白天云雾弥漫,令人生愁。香炉里的瑞脑香,在一点点慢慢地烧光。今天又是重阳节,我一个人枕着凉飕飕的枕头。晚上的风,透过纱帐,吹得我很冷。这首词,比较不好理解的就是“瑞脑消金兽”。“瑞脑”,又称龙脑香、冰片,燃烧时香气浓郁,但是烟气甚小。“金兽”指香炉。这句的意思是,瑞脑在金兽炉子里就快要烧完了。

当然,这句紧接着上一句,两句合起来,更加显示出词人的惆怅。这首词是李清照寄给赵明诚的。赵明诚读后,深感词意真挚,用语极为恰当。他觉得自己身为男子,应该拿出自己的一首诗来超过她。于是,他闭门谢客,经过三昼夜的奋斗,竟然填词50首。然后,把这首词随意插在自己写的词中间,让朋友一一品评哪首词最好。最后还是李清照的醉花阴胜了。

赵明诚此刻真是对李清照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么,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呢?“帘卷西风”,给你以动态感,然后会引起你想象:风吹起帘子,帘子后面会有什么呢?正在你想的时候,一个比菊花还瘦的美人立刻出现在你的眼前。我们知道,菊花的花很小,淡淡的花,而词人此时比菊花还瘦,虽说夸张,但是把自己的因思念而日益消瘦的形象,由远及近,直接放在我们的跟前,不得不佩服的词人的非凡功力。

这首诗总体上表达了作者通过节日的气氛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