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小学课件 > 导航

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4-04-03

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1篇。

课件能让教师提前对课程进行了解,为了学生更好的吸收学习内容,老师都会准备一份课件。如何让自己的课件看起来更加优秀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1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教案一直保存在“他”的脑海里,教案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帮助老师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接下来的编辑为您整理的是“小学语文课教学反思1篇 ”,建议收藏这个链接之后可以方便阅读!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主要研究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作者结合教学经验,阐述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一、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学好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小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对教师而言,教好小学语文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二、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1。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过多,如一篇课文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已经读了几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整体教学步骤,安排学生再一次地读课文,导致读过课文的学生产生厌烦感。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效果将大同小异,导致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又如不顾实际需要与否而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课堂表演等。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其学习兴趣,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环节,避免开展对课堂教学毫无作用的教学环节。

2。课前准备,让每一个教学问题都发挥作用。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不免有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过多重复语言,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这种教学风格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助长学生的淡漠与消极情绪。由此可见,教师如若不注意语言表达的设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难以提高,因而教师要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为每一个课堂提问做好准备。同一个问题,如果提问方法不恰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答题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答题速度,以致整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都会受到影响。我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卧薪尝胆》一课时,从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着手教学,在学生熟读故事之后提出“读了本文你们明白了什么呢”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回答的范围较广,他们纷纷给出许多不一样的答案。在公开教学时,我改变了问题的问法,直接问学生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许多学生都能够马上在课本中找到这一答案,为课堂教学节省了许多时间。由此可见,课前对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极力要求自己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文,我在课前精心地收集许多不同种类的树叶,课堂讲解时先采用故事导入法,并告诉学生我为他们准备了许多美丽的树叶,然后给学生展示我所收集的所有树叶,并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这一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时机为学生揭示课文的主体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对课文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相比较单一的课文讲述,有趣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知识。

4。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加以指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和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比如在讲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在揭示课文主题后,鼓励学生围绕课文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并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答案标记出来,遇到疑难点用红笔打上问号。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动口阅读课文的同时,动手并开动脑筋思考,这样能够有效地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动手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学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知识学习中,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精练自己的教学语言,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创设恰到好处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调动其身体感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谢慧。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高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2]周香。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3]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

延伸阅读

[课件]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思考


课件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用到课件。你是否知道从哪里可以搜寻到优秀课件?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思考”,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课件]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思考”。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只要老师写的教案课件优秀,也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足。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分析课文的需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途径之一。

《西门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呢?教学时分这样三步进行的:

第一次想象:“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

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仔细看图,经过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巫婆嘴张得大大的,乱喊乱叫,好像在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三年级语文《西门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手伸得长长的,乱抓乱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学生说:“巫婆听说西门豹要将自己投入漳河,吓得屁滚尿流,平时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气劲儿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并产生怀疑:为什么巫婆这么害怕见河伯?她不是年年给河伯办喜事吗?

第二次想象: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

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三次想象: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师应趁热打铁,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

”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8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养成发散性思维,你晓不晓得一份正规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课件之家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分析课文的需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途径之一。

《西门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呢?教学时分这样三步进行的:

第一次想象:“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

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仔细看图,经过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巫婆嘴张得大大的,乱喊乱叫,好像在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三年级语文《西门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手伸得长长的,乱抓乱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学生说:“巫婆听说西门豹要将自己投入漳河,吓得屁滚尿流,平时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气劲儿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并产生怀疑:为什么巫婆这么害怕见河伯?她不是年年给河伯办喜事吗?

第二次想象: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

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三次想象: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师应趁热打铁,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

”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2

4、整体感知。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谁?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学习第2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为了爸爸的奇思妙想,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学习生字词。

1、请你读一读。(一个学生)

2、这里有一些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浇花(“浇”还能组什么词,“浇水”)、提水、洒水、挑水。

3、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字都可以和水组成词语。

4、你来连一连。

5、再来读“高兴”。

6、谁能用“高兴”说一句话。你真快乐呀。你好开心啊。

7、我们学完了这个自然段的生字宝宝,这个自然段里面还有很多长句子,这个单元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练读长句子,请你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第2自然段有句话。

(二)学习第1句。

1、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我们先来读一下这个短语“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2、我听见你最后面的语气往上扬了,你为什么这样读啊?哪个同学像他这样读一读。

3、“我”在问爸爸要他的水壶。

谁来有礼貌地读一读?

谁来甜美地读一读?

谁来撒娇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句。

1、我问爸爸要了水壶之后,读。

(相机出示: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请自由地朗读这一句,边读边圈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

3、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书。请你帮老师读一读动作的词语。

(相机出示:提,生读,师读如果我提着它……)

4、同桌合作读。个别读。

5、从3个动作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先提再走最后洒,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多有顺序呀。

6、师引读: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谁再来读一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男女生比赛读一下,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7、我真的在做这些事情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如果)

我们可以用如果来说我们的奇思妙想。

8、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3句话。

1、我的这个奇思妙想其实就是为了“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引读)

2、“你”指的是谁。带着这种理解再读一次。

3、你觉得爸爸会高兴吗?为什么?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4、多么体贴懂事的小女孩,我们再来读一次。

(五)小结。

“我”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次。

五、学习生字“那、到”。

(一)观察“那、到”发现书写上的注意点。

(二)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结构,偏旁在右边,左宽右窄。

2、指导学生关注“到”:“撇折在横中线转弯”“点朝着交叉点的方向”“提比横长一点”“短竖靠近竖中线”“长竖比左边部分高一点”

3、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

“我”是个体贴父母,关爱父母的小姑娘。她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咱们下节课接着看。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3

一、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小池塘》是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课文第三课。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本文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全文由于比喻的切当运用,所以全文情意盎然,使人读来顿生美感、历久难忘,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想象丰富、求知欲强的特*。我准备创设一个轻松、多元的学习情境,以读、画、演、悟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实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过程、方法:创设情境,通过读、画、演等活动,进行充分的感悟,让学生喜欢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过程中感受小池塘所映出的美丽世界。感知语言的韵律美,体验阅读的兴趣,并获得语言的迁移。

四、教学流程:

(一)设境质疑、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画有小池塘的春景图)老师描述,引入新课。

2、板书小池塘,指导读题(与小池塘打个招呼)。

3、针对课题,学生质疑。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受到内部心理驱使的。直观的画面、求知的愿望唤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二)范读课文,感知积累。

1、课件展示课文及配乐范读。

2、学生紧接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这里动态的画面、清晰的旋律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一种美的熏陶。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感知了语言文字,为语言积累做好铺垫。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化行为,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从而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三)创境细读,理解积累。

导读第一段,采用多种方法,体验感悟。

1、第一句以演促读,以读促演。

(1)出示第一句,指导读准、读通。

(2)老师当小池塘,学生当春风姐姐,表演春风怎样唤醒小池塘。

(3)指导朗读。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是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等拟人化,让学生仿效、表演、体会春风的温柔,既调动了语言积累,又在演与读的促进中积累了语言。)

2、第二句我注意了联系生活,从而加深体会。

(1)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2)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哪些东西会一闪一闪的。

(3)指导朗读。

(因为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一闪一闪”让学生联系生活,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语言,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小池塘的美丽。)

3、第三句运用图画来增加领悟。

(1)指导看图。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

(2)学生自读。

(3)老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说出长长的睫毛。

(4)学生练读。

(这里通过课件突破了“长长的睫毛”这一难点,让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领悟。)

导读第二段,运用即兴作画,帮助积累。

(1)先让学生自由读。

(2)再根据文字转化为画面。

(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加上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绘画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既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外延。)

(3)然后学生展示图画,师生共同评议。

(4)最后反复诵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导读第三段,找寻关键词,加深记忆。

在这里,我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在脑中重现小池塘的美丽画面。

(四)内化语言,读中迁移。

1、我给学生配上音乐来朗读,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加对语言的感受。

2、然后通过在情境中诵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背诵是语言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还可以积淀语感经验。这里设计的在情境中熟读成诵,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同化和改造,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3、最后出示练习:仿照文中的句子,用“倒映在水里,像”练习说话。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进行了语言训练。)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4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春天过去。

惊:吃惊,害怕。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呢?

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朗读课文,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品读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课件出示)

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3、同学们,你还能画出更美的画吗?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怎么都快乐》是以快乐为主题的一篇儿童诗歌,整篇文章充满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让孩子很喜欢的儿童诗歌。

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这首诗歌的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折纸船”“下象棋”“踢毽子”等,而动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词,因为每次教学动词的时候我都会叫他们加上动作做一做以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印象,而这首诗歌如果解决了这些形式的词语就基本上能读通读顺课文了,所以第一课时我就反复地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自己再出一些同种类型的词式给他们训练,举一反三,很快地他们不仅记熟了而且也理解了意思,这时候再来读通读顺诗歌,基本上都过关了。而且也在无意中让他们体会到了快乐,一举两得。这让我明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那么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感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有下面两个方面:

1、注意课堂的生动活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的是模仿老师。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7

一、欣赏图片,引出课题

1、依次出示“鹳雀楼”“同安钟楼”“八角楼”图片。

2、学习“楼”。你们知道八角楼是如何得名的吗?学生汇报,借助图片介绍“八角楼”:因为小楼的屋顶是八个角,所以叫八角楼。出示生字卡片:观察“楼”,为什么是“木字旁”?教师相机点拨:“楼”形声字,古代建楼大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可以组成词语如“楼房,高楼,楼道”。如何把“楼”字写好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边唱笔顺歌,边书空“楼”字,书空完,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完整板书“八角楼上”。

3、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八角楼上,看看那儿发生了什么故事?一起读课题:15八角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八角楼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情?用方框标出人名,用波浪线标出表示做什么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毛主席写文章,你能看着板书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谁)在八角楼上(做什么)。

3、出示插图,介绍毛主席。同学们对图片上的人物了解吗?指名说,相机补充毛主席资料。强调毛主席是个伟人。毛主席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

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毛主席是在什么年代,什么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

2、生汇报,读句子。

3、随文识字“争”出示生字卡片,正音,在语境中识记。“斗争”在课文中指和敌人战斗。通过组词“战争、争吵、争第一”加强记忆。

4、随文识字“代”,生字卡片,正音,组词识记。可以组词“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引导学生体会“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在……年代”一般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5、指导朗读知道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年代?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句。

读得很准确,很流利。讲述了一个故事的开始。全班一起读。

6、随文识词,指导朗读。谁来猜一猜“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教师相机借助图片补充: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临”。提示学生“临”有来到的意思,词“来临、临时”帮助巩固识记。课文是写毛主席只有一次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6、学习“每当……就……”“每当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用找近义词“每次、每回、只要”,用替换词语的方式送回句子再读这句话。这一句前后关联紧密,暗示了毛主席每晚都坚持工作,朗读时要一气呵成,引出下文。

四、细读品味,读写融合

1、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评价朗读:老师听出来了有好几次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现在老师听出了明显次数多了。这个同学读出了每晚毛主席都坚持工作,真了不起。我们也学着她一起读一读吧。

2、这个每当就”就把毛主席坚持工作的每一天都写下来,你们能仿照作者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教师点评。

4、动笔写一写。

5、让我们把自己写的读给同桌听。指名展示来读。

五、生字教学,写好笔画

学习生字“年和夜”。

1、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指名说。

2、教师点评“年、夜”是上下结构,“年”字横画较多,注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后一横最长,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注意右下部分不要写成“夕”。

3、范写“年、夜”,学生书空,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批阅点评。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8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10篇


本文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相关的讨论。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在开始授课之前,老师总会备好教案。教案是新教师的强心剂,可以增加授课的稳定度。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慢慢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

然而,目前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注重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但在听课中却发现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对文本主旨的把握问题

教学中要摆好整体把握与局部解读的关系,防止“以偏概全、因小失大”。

如《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师引导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对话之后,问学生:“你喜欢陶罐和铁罐?

老师紧接着告诉学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看,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看问题和想问题,文中有个小泡泡,是这样问的: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去谈自己阅读中的感想和启示。而且本课的主旨不是停留在“谦虚和落后”上,而是明白“人和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仅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主旨的多元化以及主旨的提炼都是教师解读文本中要关注的问题。何况这是第一课时,课文还只是上了第一部分,故事还没有讲完,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揭示课文的主旨,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觉得教师问题的指向性有所偏颇,对文本主旨缺乏整体把握。教师该怎么问学生,如何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呈现问题,都需要进行精心预设,都应该是认真细读文本之后进行的。

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宏观层面的细读,这三者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钻研教师时,既要有字词方面微观的细读,还要有对文章结构方面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宏观的阅读。

2、对文本整体感知的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也是让学生对作者如何布局谋篇有个清晰的认识,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长城》一课为例,有一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长城给你的印象?

本应该在学生表述完之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结构出来了,上课的思路也呈现了。可是老师在学生说了“我觉得长城很长”之后马上就进入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学习。

《孔子拜师》一课、《清澈的湖水》一课,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学习生字词后就直接进入了第一小节的学习。

《珍珠鸟》一课,自由读文后,让学生想想作家的珍珠鸟是怎样的?

紧接着就从书中找出写珍珠鸟小的句子。然后了解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的教学设计,40分钟里所关注的都是珍珠鸟,始终忽略了作者“我”,也使得文本所表现的主题“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没有着落。

如果在导入之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什么”进行自由阅读。学生可能会说:“课文写了珍珠鸟很小、很胆小、很可爱、……”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学生读出的还是局部,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因此教师的教学不是就此打住,马上进入下一个点的学习,而是应该及时地给与引导。

教师此时可以这样导:“是呀,课文写了珍珠鸟的小、可爱等,那除了写珍珠鸟,还写了谁呢?

生:还写了作者“我”。

师:那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呢?你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说一说吗?

生: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渐渐胆大,告诉我们……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珍珠鸟的?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教师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懂得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能抓住主要人物,把人物之间发生的主要事情概括出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中显现出来,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就是这样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教师们非常关注文章的结构,一般一堂课都是在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进行精讲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却渐渐淡化甚至丢失了这种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意识。其实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整体入手,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精读课文之后再回归整体的传统教学,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我们语文教师不应丢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2

在长达一个月的“我的梦想课堂”教学大比武中,为了实施课堂均衡,不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落下,我专门就孩子参与学习的面进行了长期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分析。

现象:

从学生的参与感官看:

凡是让学生动手做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让学生动耳听的。

举例: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在学生自己摆放“4支笔放到3个文具盒”的教学环节时,学生参与面100%,而当全班交流汇报时,学生的参与面就下降到70%左右,30%左右的学生就不能进入认真倾听的学习状态。

凡是让学生动口读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让学生动脑想的。

举例:五年级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凡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的地方学生都能大声朗读,参与面100%,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什么意思”等问题时,学生的参与面就明显下降。

从教师的专业情感看:

凡是教师投入情感多的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教师情感投入低的。

举例:两个老师,同样上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一个老师上课激情奔放,始终以自己的情感场吸引同学们,学生的参与面始终在90%以上。而另外一个老师,上课冷漠无热情,讲述得只是干巴的知识点,学生无情趣,学生参与面只在50%左右。

凡是教师创设情景妙的环节学生参与面明显高于教师不创设情景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3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

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资料,后者是透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潜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理解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能够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透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构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构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潜力。

阅读教学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资料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用心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忙。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潜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用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到达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4

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

本来课堂的状态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1.老师谈话引入。一是说昨天口语交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写的课余生活的文章念给孩子听——这两个环节中,第二个学生虽然听得很起劲,但实际上对学生习作没作用。虽然强调老师写下水作文,但是必须运用得当。

2.学习范文。昨天,我从孩子们都有的材料上找了三篇课余生活的文章让孩子们回家读,并做了一篇读书笔记,还积累了一些感受。今天课堂上让孩子们从反问里体会这些东西:注意文章有开头,有结尾;注意要把自己的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抓住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动作。(反思;这个环节设计不好,意图好,但是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建立好的耳屏台,学生是被动体会,收获也不深刻。原因还没找到。)

3.小组里说,全班引导。接着让孩子们在自己小组里自己说,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结果发现说得很不好。于是马上改变教学计划,立刻选择了其中一个同学的来和大家说,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明白——抓住动作。为了这个我让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还让他们说,我来做动作。(反思: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发现问题立刻改变计划,并且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动作。但是,失败就在于前面的环节的节奏太慢,耽搁时间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第一节课下了)

第二课时

1.带着学生总结了方法:一要主要开头和结尾;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把顺序安排好,还要注意写好动作。

2.接着让学生自己写,我在全班观察。特别针对几个孩子做了指导。发现了孩子们时间上是没有管我刚才和大家总结的经验的(看来前面的学习多半都是无用功,为什么这样呢?)

3.全班评改。我把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孩子的文章在大家面前读了读,边读边点评。最后选择了一个孩子的文章来集体修改。原文如下: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没人帮我折被子。

我不如自己来折被子吧,我拿起被子,先对折,然后折,最后再折,就把被子折好了。我一看我折的被子……

很显然学生还没写完。我把孩子的文章抄在小黑板上和大家一起来修改。我们读了文章后,大家发表了个人的意见,慢慢把文章修改出来了。最后文章是这样的:

折被子

有一次,早上很早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没人帮我折被子,我想:既然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我就不能自己折被子吗?

于是我回忆起爸爸妈妈折被子的样子,然后我一边回忆一边折被子!我拿起被子,首先把被子铺开,走过去把每个角落拉直,这时看看被子,被子铺展得很平整,看起来非常的听话。于是我就开始折被子了!接着,把被子对折,被子就变成了长方形了。然后,再提着被子的两个角,往另外两个角上折。这个时候被子就变成正方形了。

这时候看看自己折的被子……

其中的“首先”“接着”“然后”我们用波浪线来表示,还特别提醒大家这样就能把顺序写清楚。在用到动词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用准确的词语。正在这个时候,又下课了。

第三课时

1.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经过了上面的环节,老师总结了经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把该写的地方写明白。孩子就开始自己修改文章。我特别指导了一个孩子,发现他的标点使用很不好,连分段都不会分,或者说是太懒。不愿意分。

2.誊抄作文。

{准备把作文改一下,指出每个孩子的问题,包括其中的字、词等很小的细节。然后结合习作里要求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帮助修改。再用一节课时间,专门针对文章的开头、中中间的清楚、结尾进行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指导,指导一个部分修改一个部分。}

下课后经过自己的反思,有以下想法:

1.第一课时设计不好,有的环节浪费时间,而没实际效果。比如小组代表在小组里说的环节。

2.这样的上法,会让基础差的孩子很吃力。效果也不好。

3.习作没有乐趣了!

4.最好的环节就是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然后选择动词。第二是在和全班孩子评改作文的时候,这里指导很好。

5.作文教学是个难题,要慢慢实践和思考同时好文章的确是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指导孩子针对一篇文章反复修改!

6.中年级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5

一年级拼音教现在已告一段落了,最近一直在反思其中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是拼音的教学,因为拼音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我千方百计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快乐地遨游,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巧设教学游戏,在游戏中学拼音。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仍保留着学前儿童游戏的兴趣,甚至企盼游戏活动。作为教者要巧计游戏,吸引学生。如:“开火车”、“对口令”、“摘苹果”、“点名排队”、“悄悄话闯关”等。

2、组织两人合作,在合作中学拼音。如让同桌两人互当"小老师"的活动,一个读拼音,一个当小老师,互考互问,学生们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中兴趣不减,体验着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在拼音的拼读教学中两人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兴趣。如:“找朋友”游戏,同桌两人一个拿声母卡片一个拿韵母卡片,老师说一个音节,学生们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出声母和韵母,再一起拼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兴趣浓、劲头足,并且参与面广、效果好。还有很多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学习小组合作、大组合作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关于拼音教学,无论是《教参》还是《课标》,都一致要求学生只要能准确认读声韵母和音节,因为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拐杖。对于声韵母也只要抄写能准确认读就行了。如此看来,拼音的教学应该是愉快而单一的。既是单一,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负担应该就轻一些了——每天练读,抄写几个声韵母总是能承受的。可事实上,翻开《语练》,再看看试卷,要求就更高了:学生首先要分清声母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学会正确标调;能按顺序写出所有的声母;能正确地把声韵母合成音节;能根据图补充完整音节(包含补充声母、韵母、声调);能把图和音节连线;能看图完整地写出整个音节……这样的知识含量岂是光熟读音节就能解决的?岂是光抄写声韵母就行的?分析以上的知识类型,大多数的知识是跟“音节”有关系的,如果不熟悉所有的声母,不熟悉所有的韵母,不熟悉所有的整体认读音节。那么最基本的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单项练习就完成不了,所以,所有的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就要会背会默。而填音节、连音节、写音节这样的练习不仅跟声韵母的掌握有直接的关系,还涉及到音节组成的规则(如标调规则和ü上两点处理规则),更需要学生能运用正确的音节来表达所需要表达的内容。那么,熟练拼读音节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尽管我们在教学中渗透了一些音节组成的规则,学生也见识了大量的音节,但要正确书写出完整的音节,哪怕只要填一些声母或韵母,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的,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我觉得对于音节掌握要求可能要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因为作业上有这样的练习、考试中有这样的题目,而是我们从长远的目标来看——一年级学完拼音后,马上就要学会运用拼音来写词或写一句话,二、三年级在写话和习作中也会比较频繁地使用拼音,也就是说,其实音节的全面掌握是学生实际的需要,既是如此,光要求会认读音节恐怕是不够的,眼睛看与手来写毕竟是不一样的。基于此,我觉得在拼音教学中,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一定要抄写并会背会默,每一课在书上出现的带调拼音词要抄写。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声母、韵母只要在习字册上抄写就行,不需要再在拼音本

书写。音节的抄写能加深学生对正确音节的正确感知程度,对标调和一些拼写规则也有巩固的作用。相信如果平时在教学中能加强这一块的教学,现在的练习中也不至于频频出现学生抄错字母、漏抄声调、标错声调、填错音节的错误了。现在。拼音集中教学的时间已过,反思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教学和弥补。现在进入汉字、课文教学阶段,在教学生字朗读课文的同时也是巩固拼音教学的良好时机。借着抄生字组词的机会,把音节也抄一抄,好好加强一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6

《最佳路径》是一篇叙事文章。课文主要讲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无意中从老太太打理葡萄园的方法中,受到“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从而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迪斯尼乐园”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筑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趁孩子们兴趣高涨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迪斯尼乐园中最著名的不仅有这些,连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么就拿起书好好去读吧!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捧起了书。

另外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对老奶奶卖葡萄方式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游人你会买谁的葡萄?”学生纷纷说会买老奶奶的。因为“无人看管”,我们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因为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因为“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让学生体会自己摘葡萄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给人自由的道理。也为理解下文最佳路径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在下文的学习中可厚积薄发。结尾,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专家、评委,你能说出为什么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让学生明白因为格罗培斯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而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人们踩出的路径幽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径。体现了一种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二、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思:

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抓词句,抓重点段深入体会等多种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学生都感受到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最佳路径,是因为格罗培斯尊重了游人,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的这种设计打破了常规,与众不同。

2、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课标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挖掘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这些问题是学生上节课留下的疑惑,教学中,我有意引到学生品读相关段落,让他们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通过动手勾画,写下批注,全班交流等形式,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抓住空白点,引导学生想像,把读写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优雅自然”想象小路的样子;鼓励学生以评委的身份评价格罗培斯的设计;抓住老人的做法体会“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游人在葡萄园任意采摘的快乐场景,使学生更好的感悟到这一做法的精妙所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仿写句子,既引领学生更广泛的理解了最佳路径的深层含义,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7

连续两天的听课,我深深地为各位老师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精彩的教学设计所折服。而课后的点评,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语文意识”这个词。对这个词,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不经意间常常会与其有所交流;陌生的是我始终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往往欲伸手碰触却所得甚少。按照我的浅薄理解,语文意识就是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读语文、品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并将之于日常教学之中实践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欣赏语文的美,并自觉地运用美的语文。

这次的观摩课,在语文意识这方面都有比较出彩的表现。如词语的精准及其情感的体会、朗读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渗透和练习,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针对这几节课,结合我所教过的低中年级,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教材解读

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课文都是比较短的,初教学时,常常会有一种课文太简单、不知从何下手的烦恼。而读懂教材,又恰恰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石,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一个环节。

这次观摩课,老师都十分重视教材的解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级教材《船长》的课堂。张老师在大的方面注意到了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两种描写手法: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并有意识地将之融入教学之中。先找关键词句,小结出行动描写的手法;再点出语言描写的手法,围绕语言描写寻找关键词句。虽然只是顺序换了一下,却使课堂很好地连贯了起来,不刻意不呆板。从小的细节来说,张老师对于课文中一些词句的解读十分到位。如对“吼”的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声音大而已,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中,这个“吼”字除了船长要让所有人听到他的声音,还有一种“压倒”“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力量,一种奠定自己威严以冷静指挥人们逃生的作用。诸如此类,对“整个人群”“命令”“够了”等词语的理解,再加上教师极为丰富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慌张和船长的威严、冷静,从而较好地指导了学生朗读。

听课后我翻看教材,发现在本课的语言描写中,出现了多次感叹号,可以说感叹号占了很大的分量。我认为每一个感叹号都表达了船长不同的感情、表现了船长不同的语气,教学时不妨也借助一下这些感叹号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朗读。关于杜老师评课时说到的省略提示语读书的问题,由于刚教过三年级孩子习作中提示语的作用和用法,所以在听课时我也产生了这个疑问,能够忽略提示语吗?(当时看不清屏幕,没有思考太多)诚然,课文中描述的是“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所以船长和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句提示语,只在前面提了个“威严”,可我觉得如果后面船长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继续为了体现“简洁有力”而没有提示语的话,可能船长“喊”的那一声奥克勒大副就“听不到”了。后面放在说话中间的“船长说”也是为区分意思而设,前一句是针对“20分钟”所说,后一句则是下的命令,用提示语区分一下意思更明确,而且过多的没有提示语的对话也容易让读者产生混乱,甚至没有思考的空间去体会当时船长的心情。其实,后面的提示语已经很简洁了,完全不会影响总体上的“简洁有力”。至于此点要不要在课堂上体现,又是另外一说,毕竟一堂课是要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2、朗读的指导

阅读教学始终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归根结底,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人物的感情和个性,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本次观摩课上,老师们运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优美的语言描绘,特定的情境创设,字词的情感引导,循序渐进的情感铺垫,有许多出彩的朗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纬三路小学的孩子。还拿《船长》做例,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出发生灾难时的危急,学生的语速、语调等阅读技巧和情感等在我看来是很不错的。此时老师问学生“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学生竟然还不满意,认为自己读得还不够“危急”,于是再次试读。后面的对话朗读,老师采用了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对课文理解比较到位,最后的朗读学生完全读出了对话的“简洁有力”。

不过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地方让我看到了我的困惑,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尽办法去引导学生,可是,读得好的学生还是读得好,读得不好的也还是读得不好,甚至无论读得好与否,教学前后的朗读差别都不是很大。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出现了跟我一样的问题。想来,大概是平时训练不够,引导的方法还是不恰当吧。

3、资料拓展

不得不说,老师们为了上好一节观摩课,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且进行了恰当整合,展示给学生,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郑和远航》一课,老师搜集了相当多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在教学到相应环节时出示,让学生去体会宝船的雄伟壮观、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和重要意义等课文内容,学生也被这些资料吸引,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也已经开始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了,为什么高年级的孩子反而是直接越过过程享受成果了呢?我没有高年级教学的经验,不太确定究竟能不能放手一些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呢?

以上,是我听完课之后的一点点反思。我的教学经验不多,许多理解和想法都很不成熟,反思写得也比较浅显,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8

今年又重回一年级教学了,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还是感触颇多。一年级小朋友纪律差,课堂松散,每次走进课堂都是吵吵闹闹,让很多老师头疼,为此,想要让他们融入课堂,学会听讲,懂得守纪。

我想给其他老师提点建议是:

1、课始,针对某些小朋友还未进入状态时,可以用点名表扬个别孩子的方法激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课中,可以适时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竞争(小组比赛、几人合作、小组合作等等),不时地注意孩子的表现,及时引导他们学会听讲,学会学习。

3、个别特别顽固的孩子,也不妨采用“课后补习惯”的方法来引领他学会如何听讲、如何守纪。

总之,在一年级刚开始时,你就得给学生定一些规矩,比如:做好课前准备就安静坐好。你给一个信号,学生就坐好。你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包括老师讲课。对于做的好的小朋友,你要及时表扬。上课教知识,时刻不忘看小朋友是否都在听讲,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旁敲侧击,尽可能不点名批评。也可走过去暗示一下,还可利用课间,跟他个别谈话,让他觉得老师关心他,上课没有点名批评,给他留面子了。总之,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9

教材:

《两只小狮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教版)

【案例与点评】:

教学片段一:角色见面

(课始,大屏幕上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狮子。)

师(笑容可掬地):谁来了?哪位小朋友跟它打声招呼。

生:小狮子,你好!

师:小狮子的读音里有翘舌音,谁再来打个招呼?

生:早上好,小狮子。

师:真有礼貌。(出示狮子二字。)我们一起来和小狮子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小狮子打招呼。)

师:谁能记住狮字?

生:我有办法,反犬旁加个老师的师。

师:真会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狮子的故事。(教师有声有色地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

【评析】: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你看,孩子们走进课堂,看到一幅妙趣横生的小狮子图呈现在面前,就很高兴地与小狮子打招呼。在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小朋友在快乐的生活中读准了小狮子的读音。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学习热情。

教学片段二:触摸角色

(屏幕上出现两只小狮子。)

师:小狮子的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请你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根据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的特点给他们分别起个名。

生1:我给那只懒狮子起名叫小黄。

生2:我给懒狮子起名叫懒懒。

师:你为什么叫它懒懒呢?

生:它太懒了,什么事也不干。

师:这名字多好啊,它多符合这只小狮子的特点呀!(教师板书懒懒。)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懒字?

生:竖心旁加个赖老师的赖。

师:你能联系老师的姓学习汉字,真好。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位小朋友给懒狮子起的名字吧!

生(齐):懒懒。

师:另一只狮子叫什么好呢?

生:我叫它灵灵。

师:好听。

生:我叫它勤勤。

师:什么勤?

生:勤劳的勤。

师:嗯,这个名字比较符合它的特点,那我们就叫它

生(齐):勤勤。

生:它的名字正好和懒懒相反。

师:(板书勤勤。)你取的名字真不错,我们来亲热地与他打声招呼吧!

(学生齐声和勤勤打招呼。)

师:你们喜欢哪只狮子?

生(满脸喜悦地):勤勤。

【评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自己心中喜欢的小动物也是如此。在这里教师没有照搬课文,而是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小朋友为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取名字。小朋友取名时是那样的煞有介事,那样的有滋有味。在与故事中的小狮子接触中,他们知道了勤勤与懒懒为什么一个讨人欢喜,一个没人喜爱的缘由。在乐趣横生的取名过程中,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

教学片段三:角色对话

师: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勤勤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

(学生再读课文,找句子。)

师:(大屏幕上出示描写勤劳的狮子的句子。)这个句子真长,你们能试着把它读正确吗?

(学生大声地练读句子。)

师:勤勤还带来了7个生字宝宝呢。(课件用红色显示七个生字宝宝。)我们去读一读。

(学生带着新任务再读句子。)

师:哪些字你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

生:练习,我在随堂练习上见过。

师:让我们捧起《随堂练习》,看着读一读。

(学生手捧《随堂练习》齐读练习。)

生:我在动物园里的警告牌上见过扑,说有一只老虎很凶,如果游客太接近它,它就会扑过来。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挺难读的?

生:整难读。

师:你读得挺好,再读给大家听听。

(该生再读,全班跟读。)

师:觉得有难记的字吗?

生:滚难记。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上面是点、横,中间一个公,下面是衣字少了点、横。

师:衣字的点、横去哪儿了?

生1:到公字上面了。

生2:像老公公戴帽子。

师:谁可以用想像法来记?

生: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

师:这办法真好!

师:我们再来正确又流利地读读这句话。

(学生非常快乐地朗读。)

师:我从这句语中听出,这只小狮子是很勤劳的。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大家感受小狮子的勤劳?

(三四名学生依次读。)

师:我们还能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狮子很勤劳呢?

生1:从非常刻苦中感觉到。

生2:从整天感受到。

师:你能读一读,把这只小狮子的勤劳表现出来吗?

(生2读。)

师:真勤劳。我们像她一样来读一读。

(众生齐读。)

师:我们也像勤劳的狮子一样来练习本领好吗?

生:好。

师:那就来练一练写练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练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

生:练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要把这个字写漂亮还应注意哪些关键笔画?

生1: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

生2:右边像个东,左点大,从竖中线起笔。

师:是啊,右边像东,竖钩歪着头。我们伸出手指跟着课件演示一起书空,注意笔顺。

(学生书空。)

师: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练字。

(学生观察,看到教师漂亮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谢谢对我的表扬。让我们都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练。

(学生先描一个,再临摹一个。教师巡回,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请小小书法家来评评同学们刚才写的字。(用视频展示台投影。)这个练写得怎样?

生1:整个字太大了。

生2:左右的胖瘦安排得很好,关键笔画撇折和点都写得好。

生3:右边横折钩少了横,变成了东了。

师:是啊,这可不能错。(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用笔改正。)

师:让我们再写一个更漂亮的。

(学生写字。)

师:小朋友练习写字真勤劳,就像那只勤劳的小狮子。懒懒跟我们一比,那他可就(师生齐)太懒了。

【评析】: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联系身边教师的名字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想像识字都来自于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自己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如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中,有效地进行了汉字书写的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书写特点。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片段四:演绎角色

师:懒狮子那么懒,连跟它一块儿长大的伙伴小树都看不下去了。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树和懒狮子说些什么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用_____划出小树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再用﹏﹏﹏划出懒狮子说的话。

(学生边读边划。)

师:谁来读一读小树说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懒狮子的话?(课件上用线条标出。)

(学生朗读。)

师:这几句话,哪句难读?

生:我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师:句子那么长,确实难读。谁能把它读正确?

(学生再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发现小狮子除了懒还有什么坏毛病?

生:它很骄傲。

师:从哪儿听出来?

生:从林中的大王和他们的地位能听出它很骄傲。

师:你能读出它骄傲的语气吗?

(学生摇晃着身子,趾高气扬地朗读起来。)

师:真骄傲啊!谁愿意来演演小树和懒狮子?

(两名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小树和懒狮子,有表情地朗读它们所说的话。)

师:他们读得真好,好在哪里?

生1:小树读出了小树很奇怪的语气。

生2:懒狮子读出了懒懒的骄傲,让人觉得它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师: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懒说了什么呢?懒懒以后会是个什么样?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引导想像,特别是多媒体画面与表演的结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在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简短 篇10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简言之,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

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要想让教学反思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俺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但为便于掌握和运用,俺们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日记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小结、反思的方法,反思小结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还可以是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独特的见解等,

(2)录像反思法,即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教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课和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如此循环反复,能更好地强化教师已有的经验,改造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如“教学策略选择的恰当程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并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等,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也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和专家光临自己的课堂听课,课后一起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听完其他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教学前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然后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系列(8篇)


课件是教师备课形成的结果,那么身为教师,应该拥有一份自己的课件。你掌握了课件的写作格式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系列(8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1】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跳绳,搭积木,

当然还有看书,画画,听音乐……

两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三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

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两个人甩绳子,

你跳,我跳,轮流跳。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拔河,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2】

一张白纸上画着这样的景象:宽阔的云天下面,一条河,一只船,船上安然地坐着一位老大爷。线条简单极了,色彩也不鲜明。老大爷的神情有些特别,亲切而又陌生地盯着什么,手里拿着烟袋,嘴巴微微地张着。这样一幅简意单的画,却被放在了我习作本的首页,是因为它有不平常的来历。

一次,妈妈带我到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去写生。

妈妈,你看哪,这儿的河水多美,还有小船!我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身旁清澈的河水,粼粼的水波上停泊着的一只小木船,立刻高兴地画起来。

可是,我正要画那只小木船时,一阵水波散开,小木船划走了。真倒霉!人家好不容易画的。缺了只船,怎么行呢?妈妈我急哭了。我想妈妈一定会来帮我出主意的。可是,没有人应声,妈妈到前边的河滩上拣鹅卵石去了。我懊恼极了,真想把画夹子摔了。

这时,就像一个奇迹,船居然划回来了。夕阳下的船夫似乎没有什么表情。小木船准确无误地停在原来的地方了。我高兴得直想跳,赶快继续画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画完了吗?这声音很粗重,是船夫在问。

就差一点儿了。

别急,我等着。

我感到高兴,还有一些激动。画完了,我大声说:谢谢您,老大爷。老大爷笑了笑,划着小木船走了。我转过身来,发现妈妈已在身后。她轻轻地说了一句:风景是美啊,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妈妈的话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3】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3个字。初步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看图,初步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启发质疑:通过课题,你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

2、出示局部插图,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毛泽东是带领中国人民*旧社会、开创新天地的伟大领袖。

3、教师出示整个插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启发学生思考:

(1)图上画的是谁?他正在干什么?

预设: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预设: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3)桌子上有什么?

预设:桌子上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引导:结合插图,细看毛主席的穿着与简陋的环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毛主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革命。

预设2:毛主席生活特别简朴。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工作的毛主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

薄毯子()夜幕降临()

三、分组识记生词,巧用方法理解

出示字词,认读理解字词。

第一组:八角楼、斗争、年代、夜幕降临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3)交流方法:你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其中的生字?

预设1:“楼”是个形声字,“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预设2:可以用“净”减去“7"的方法识记“争”的字形,“斗争"就是指和敌人战斗。

预设3:“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除了“年代”,还可以组词“古代、现代、当代”等。

预设4:“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欢迎光临”。

讲解: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临”。

(4)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组词,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景象?

预设: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一直在工作。

第二组:握、凝视、察觉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一做动作,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运用:你能试着用“凝视”或“察觉”说一句话吗?

预设1:王老师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察觉。

预设2: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3)引导学生读词语的同时想象画面,说说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考什么。

预设1: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预设2: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第三组:腊、章、油

(1)出示生字“腊、章、油”,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腊”用换一换的方法,借助熟字“错”来识记;“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油”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字组词: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四、练习书写生字

1、出示“楼、年、夜”三个生字,请学生观察字形,并按照结构分类。(“楼”是左右结构,“年”是独体字,“夜”是上下结构)

2、学写“楼”字。

①课件出示“楼”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楼”字,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笔画的避让,“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引导学生注意“娄”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略扁。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提示要求:看清位置、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巡视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问题并纠正。

④教师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并评价;学生再练写。

3、学写“年、夜”。

①教师范写“年、夜”,提示书写要点:“年”字横画较多,注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后一横最长,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撇、点、捺,不要写成“夕”。

②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再次练写。

五、回归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2、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分层次理解句意。

(1)指名读句子,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提问:句子中的“每当”是什么意思?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3)点拨:去掉“每当”行不行?

预设:不行,“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启发思考: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呢?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画面,练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要求:读好停顿,注意连贯,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夜以继日工作的状态。

(2)教师范读,提示:找出老师着重突出了哪些词语。(艰苦斗争、毛主席、夜幕降临)

教师重读这几个词语,学生边听边体会。

(3)指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总结

小结: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毛主席是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本课的11生字,朗读课文;难点是把自己家乡的特点说清楚。

2、创新点: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家乡的特点。

3、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有关佳木斯的图片、照片。

4、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2、学生探究发现;

3、运用发现规律结论;

4、反思与小结;

5、研究性作业。

四、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海边城市

山区?

平原草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有几个小伙伴的家乡特别美,他们还把家乡画下来,(板书:画)齐读课题。你们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家乡。

2、师一边范读课文,一边出示挂图。这节课你想学习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设立目标。本节课学习生字、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二)探究学习

1、他们把自己的家乡画得多美呀,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朋友。(生

自由朗读课文。)

2、读到这里,大家读得很认真。你们找到了课文里的生字娃娃了吗?我把他们藏在词语里,你能找到它吗?(出示生字卡片,生认读。)你们读对了,认识得真快。

3、让我们做个“捡贝壳”的游戏吧。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祝贺得到贝壳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别着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有机会的。

4、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接下来看我们课文读得怎么样。你们想请哪位同学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咱们给他们评议一下。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大家听得很认真。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海边、山区、平原、草原、城市。)你最喜欢谁的家乡,那你就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

5、随汇报进行。

(1)海边。海边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中间一句。评议朗读。海边到处是金黄的沙滩,涛涛在海边干什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试着背诵,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运用规律小结:

(1)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内容,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让我们来看看其他方面。

(2)草原。让我们一起看看草原的风光。你知道的`草原风光什么样?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五小节。谁来读?读得非常好!谁有信心和他读得一样好?齐读。

(3)平原。什么是平原?看图说说。师:平原平坦、宽广,我们的家乡就地处三江平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拿出来交流一下。喜欢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

(4)山区。我们领略了海边、草原、平原的美。让我们坐上火车来到祖国的山区。四人小组讨论学习。汇报交流。

(5)城市。我们也住在城市里,看看京京画中的城市什么样?指名读。城市里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同学们说说我们的城市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很热爱自己的家乡。

(四)反思小结。

1、朗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课文。一句、一段都可以。

2、师:这节课,我们到祖国各地去参观,感受了祖国的美好,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课文中的小朋友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五)研究性作业

继续收集家乡的图片,进行展览。召开热爱家乡的队会,准备自己的节目。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5】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放风筝的?此时你会怎么想?你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呢?风筝飞走了,你会怎么呼唤?等等。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如,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憧憬,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第四:多处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加以想象。使学生能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到他们中间。学生想象着、体验着,很好地把情感融在了语言文字的体验中。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点是让我惭愧的。正因为太想让孩子们积极地与我交流,导致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给学生读的时间还是不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6】

《雨铃铛》这篇课文,内容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是一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能力,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好课文。在钻研了教材之后,如何通过朗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巧设环节,引导学生想象,促进个性化学习?是备课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的问题。课后,我对这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反思,总结出了一些成功之处:

一、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是这节课的一个优势。

二、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学这课时,我以《小雨沙沙》这首歌导入,看着他们兴奋自豪的样子,我知道这节课开了个好头。课上,我充分利用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你真棒!”“你真会想!”“你读得太美了,真希望现在就下场春雨吧!”等鼓励的话我会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特别是送给学生第一份“丰厚”的奖品时,我感觉到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学习的动力更强了,都纷纷举起了小手,用渴求的目光注视着我,显然这种奖励机制奏效了。

三、以读代讲,让学生感悟春雨的美。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这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为了让学生对春雨的美有所感悟,我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正确读文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再流利读文,最后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是指导朗读这一环节,老师先配乐示范朗读,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该如何读好“沙沙响”、“丁零当啷”,再指名请学生朗读,最后集体朗读。在清脆悦耳的《春姑娘的歌声》的配乐声中,同学们显得特别兴奋,通过一次次地美读,细细品味,渐渐地把作者的情感化为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了。

四、展开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结合儿童生活经验,借助情境,请学生说说平时听到的雨声是什么样的?能学一学吗?孩子们的思绪犹如闸水一样涌出来。“滴答滴答像闹钟发出来的。”“噼里啪啦像放鞭炮的声音。”“哗哗像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声音。”接着,我又戴上小燕子的头饰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春雨在招呼谁回来?能和小燕子打个招呼吗?能和我说说话吗?”上,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我带着他们一遍一遍地读着“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每一次读似乎都有新的体验,孩子们喜欢极了。

于是,我借势引导学生春雨还可以招呼谁?做些什么呢?请仿照诗歌最后一句续编儿歌吧!孩子们一边想象春天万物的变化,一边将想象到的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自编儿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春雨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课文。有的说:“它在招呼小青蛙,快快醒来捉害虫。”有的说:“它在招呼小树苗,快快长出新叶子。”还有的说:“它在招呼桃花,快快露出笑脸来。”多美的诗句啊!孩子们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与交流中展现个性的童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升华。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这节课出于向老师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环节较为仓促。另外,让学生回归课文再读时,忘了让他们加上动作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进一步探询有效的反思的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7】

今年又重回一年级教学了,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还是感触颇多。一年级小朋友纪律差,课堂松散,每次走进课堂都是吵吵闹闹,让很多老师头疼,为此,想要让他们融入课堂,学会听讲,懂得守纪。

我想给其他老师提点建议是:

1、课始,针对某些小朋友还未进入状态时,可以用点名表扬个别孩子的方法激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课中,可以适时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竞争(小组比赛、几人合作、小组合作等等),不时地注意孩子的表现,及时引导他们学会听讲,学会学习。

3、个别特别顽固的孩子,也不妨采用“课后补习惯”的方法来引领他学会如何听讲、如何守纪。

总之,在一年级刚开始时,你就得给学生定一些规矩,比如:做好课前准备就安静坐好。你给一个信号,学生就坐好。你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包括老师讲课。对于做的好的小朋友,你要及时表扬。上课教知识,时刻不忘看小朋友是否都在听讲,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旁敲侧击,尽可能不点名批评。也可走过去暗示一下,还可利用课间,跟他个别谈话,让他觉得老师关心他,上课没有点名批评,给他留面子了。总之,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简短【篇8】

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也许以下内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合你需求。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要成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真功夫。编写教案能加深教师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记忆。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1)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

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资料,后者是透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潜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理解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能够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透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构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构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潜力。

阅读教学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资料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用心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忙。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潜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用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到达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2)

连续两天的听课,我深深地为各位老师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精彩的教学设计所折服。而课后的点评,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语文意识”这个词。对这个词,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不经意间常常会与其有所交流;陌生的是我始终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往往欲伸手碰触却所得甚少。按照我的浅薄理解,语文意识就是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读语文、品语文、用语文的方法,并将之于日常教学之中实践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欣赏语文的美,并自觉地运用美的语文。

这次的观摩课,在语文意识这方面都有比较出彩的表现。如词语的精准及其情感的体会、朗读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渗透和练习,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针对这几节课,结合我所教过的低中年级,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教材解读

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课文都是比较短的,初教学时,常常会有一种课文太简单、不知从何下手的烦恼。而读懂教材,又恰恰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石,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一个环节。

这次观摩课,老师都十分重视教材的解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级教材《船长》的课堂。张老师在大的方面注意到了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两种描写手法: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并有意识地将之融入教学之中。先找关键词句,小结出行动描写的手法;再点出语言描写的手法,围绕语言描写寻找关键词句。虽然只是顺序换了一下,却使课堂很好地连贯了起来,不刻意不呆板。从小的细节来说,张老师对于课文中一些词句的解读十分到位。如对“吼”的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声音大而已,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中,这个“吼”字除了船长要让所有人听到他的声音,还有一种“压倒”“一切呼号和嘈杂”的力量,一种奠定自己威严以冷静指挥人们逃生的作用。诸如此类,对“整个人群”“命令”“够了”等词语的理解,再加上教师极为丰富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慌张和船长的威严、冷静,从而较好地指导了学生朗读。

听课后我翻看教材,发现在本课的语言描写中,出现了多次感叹号,可以说感叹号占了很大的分量。我认为每一个感叹号都表达了船长不同的感情、表现了船长不同的语气,教学时不妨也借助一下这些感叹号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朗读。关于杜老师评课时说到的省略提示语读书的问题,由于刚教过三年级孩子习作中提示语的作用和用法,所以在听课时我也产生了这个疑问,能够忽略提示语吗?(当时看不清屏幕,没有思考太多)诚然,课文中描述的是“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所以船长和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句提示语,只在前面提了个“威严”,可我觉得如果后面船长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继续为了体现“简洁有力”而没有提示语的话,可能船长“喊”的那一声奥克勒大副就“听不到”了。后面放在说话中间的“船长说”也是为区分意思而设,前一句是针对“20分钟”所说,后一句则是下的命令,用提示语区分一下意思更明确,而且过多的没有提示语的对话也容易让读者产生混乱,甚至没有思考的空间去体会当时船长的心情。其实,后面的提示语已经很简洁了,完全不会影响总体上的“简洁有力”。至于此点要不要在课堂上体现,又是另外一说,毕竟一堂课是要有所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2、朗读的指导

阅读教学始终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归根结底,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人物的感情和个性,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本次观摩课上,老师们运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优美的语言描绘,特定的情境创设,字词的情感引导,循序渐进的情感铺垫,有许多出彩的朗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纬三路小学的孩子。还拿《船长》做例,教师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读出发生灾难时的危急,学生的语速、语调等阅读技巧和情感等在我看来是很不错的。此时老师问学生“你觉得你读得怎么样?”学生竟然还不满意,认为自己读得还不够“危急”,于是再次试读。后面的对话朗读,老师采用了体会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对课文理解比较到位,最后的朗读学生完全读出了对话的“简洁有力”。

不过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地方让我看到了我的困惑,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尽办法去引导学生,可是,读得好的学生还是读得好,读得不好的也还是读得不好,甚至无论读得好与否,教学前后的朗读差别都不是很大。本次观摩课也有一些出现了跟我一样的问题。想来,大概是平时训练不够,引导的方法还是不恰当吧。

3、资料拓展

不得不说,老师们为了上好一节观摩课,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且进行了恰当整合,展示给学生,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郑和远航》一课,老师搜集了相当多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在教学到相应环节时出示,让学生去体会宝船的雄伟壮观、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和重要意义等课文内容,学生也被这些资料吸引,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也已经开始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了,为什么高年级的孩子反而是直接越过过程享受成果了呢?我没有高年级教学的经验,不太确定究竟能不能放手一些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呢?

以上,是我听完课之后的一点点反思。我的教学经验不多,许多理解和想法都很不成熟,反思写得也比较浅显,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3)

这学期来,我校推行高效模式上课,我作为响应“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也有很多感悟和体会,我们在享受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正经受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并不都是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苦恼,反思自己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当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我们不可盲目跟风,看着别人的模式,照搬照抄!如果盲目跟风和不和实际的照搬照抄,打造高效课堂肯定是一句空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和自我风格,构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教学风格。对于“高效课堂”,从语文教学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在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能力

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呢?

1、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

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2、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3、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4、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做好学生的当堂测评

当堂测评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课堂预习、展示效果的好坏,是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测评训练,探索测评训练的方法,发挥测评训练的作用。

高效课堂中搞好测评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

测评题要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制定,不要漫无边际地加大难度。测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检验学生的达标方式。可以让学生作题,可以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进行活动。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注意学以致用这个原则。学生的应用程度的高低体现出我们这节课生成性的高低,而通过测评能给学生的反思提供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

2、测评要注重时效,适当拓展。

课堂学习的测评要注重时效,我认为,对于学生认知知识的检测,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及时地、适时地进行检测。每节课最后的测评训练评必须当堂完成,不要拖到课外或是下一次课进行。因此教师要每节课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测评练习时间,并要及时反馈测评训练情况,掌握学情,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测评的内容要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学生每个人的能力不等,发展不同,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视角,让他们去了解与之有关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做一些难度较深的题目等等。拓展延伸的内容我们教师要把握住难度,对学生分层要求,不能一把抓。至于拓展什么,延伸什么,应该尽量和现实、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

有改革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比如:是否所有的教材都适合这样的融式课堂;导学案的编写该如何更精准,更方便操作;课堂上的小组汇报导致朗朗读书声少了,怎么办?怎样使得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实力都均衡??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一定立足本职,努力学习,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4)

设计背景

我会刷牙教学设想:从幼儿身边的常见物体着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以幼儿熟悉的牙刷为凭借,为幼儿创设一个交流、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幼儿快乐的参与,快乐的交流,快乐的操作。创设情景,让幼儿有参与的冲动,有操作绘画的欲望。以师幼互动的形式展开,通过撬开幼儿的想象,拓展幼儿绘画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达到幼儿对画身边的事情感兴趣目的。

活动目标

一、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激发幼儿对画身边的事情感兴趣。

二、鼓励幼儿观察自己刷牙时的动作和牙齿的特点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幼儿观察自己刷牙时的动作,激发对画身边的事情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牙刷一把。画纸、蜡笔、范画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唤起幼儿回忆到刷牙时的场景,激发绘画兴趣。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引导幼儿回想:洗脸、刷牙场景,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二、引导幼儿讨论刷牙时的动作并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牙刷上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

(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

(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太少。(步骤省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你们幼儿用书《我会刷牙》,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

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作品欣赏、引导评价

1、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牙刷》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

教学反思

我直接用回忆刷牙场景,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索问题。从孩子的心理出发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吸引他们看PPT,让孩子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课件的制作,教师的生动讲述,让幼儿像看动画片一样了解到牙刷与牙齿间的关系,时间不长,充分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注意力很集中。对孩子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整个环节中,既有看PPT,又有老师为幼儿创设拟人化的故事表演。这样就会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及从小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采用的是渐渐深入的方法,孩子的讨论了解情节,看PPT体验情绪,而最后老师的表演环节与《清华早读》第七课(小牙刷)课相结合,更是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表达情感、观察能力的过程。

活动的评析及启发:

1、幼儿对于刷牙的各个情节的掌握很熟悉,其中的动手绘画还没有完全的掌握。

2、幼儿的年龄较小,需要模仿的成分较大,因此幼儿需要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带动。作为胆子较小的幼儿,还是应以鼓励为主,他们对于生疏的事物在没有完全掌握之前是不敢表达绘画出来,必须是有把握才行,因此,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制订符合幼儿特点的计划。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5)

《上天的蚂蚁》这一篇课文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第11单元以“努力”为主题的主体课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位巨人和一只蚂蚁对待“爬通天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习蚂蚁“人小志气大”“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肯努力不放弃”的精神。懂得只要肯努力,再难的目标也能达到的道理。

在“激趣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先讲滴水穿石的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初步感受“努力”二字。在出示课题时,先让孩子们谈谈对“蚂蚁”的印象,出示课题后,让他们自由质疑,他们提出了许多不错的问题;“这只蚂蚁为什么要上天?”“蚂蚁借助什么上天”“蚂蚁上天了吗”“蚂蚁上天后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通过与孩子们课前谈话,自由质疑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角色朗读理解感悟”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白胡子爷爷、巨人、蚂蚁说的话,然后采用多种形式指导他们朗读,组织他们进行动情投入的角色朗读,还鼓励几位孩子们尝试角色表演,这样,通过朗读、表演、人物对比,孩子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巨人的胆小怕累,蚂蚁的勇敢、努力、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在“联系生活课堂延伸”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围绕“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蚂蚁的什么精神?”“当你遇到了困难,你努力了吗?”这两个话题,组织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自由交流,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做法。因为班上有很多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做事总是无法坚持,于是我抓住这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引导学生朗读《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还告诉学生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童第周从小就明白坚持的重要性,让他能执着地学习和做事,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相信通过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们今后做事时,会更有耐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6)

课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主持课堂,这样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这种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可也有些许疑问,运用这种模式的最主要前提是需要学生在课下充分的预习,执教课教师也说课下的预习更多的是基于家长的辅导,这就导致预习程度不同,甚至有些未曾去预习,课堂效率必然会受影响。在农村,几乎百分百的家长对于教育这件事就是一句话:全靠老师啊!曾了解过一些学生,在家里基本没人去过问学习,只有偶尔会去询问一下学习情况;也曾与一些家长交流过,说的最多的是没时间去管孩子,靠老师多给管理。对于农村的特殊情况,这个课前预习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分片集中预习或在学校时间里专门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预习,防止有些学生不去预习。

小组合作中的优生帮助差生,四小教师的方法非常好,通过评价引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差生更多的参与到整堂课中,使优生越来越好,同时差生也在进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篇7)

《最佳路径》是一篇叙事文章。课文主要讲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无意中从老太太打理葡萄园的方法中,受到“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从而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迪斯尼乐园”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筑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趁孩子们兴趣高涨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迪斯尼乐园中最著名的不仅有这些,连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么就拿起书好好去读吧!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捧起了书。

另外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对老奶奶卖葡萄方式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游人你会买谁的葡萄?”学生纷纷说会买老奶奶的。因为“无人看管”,我们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因为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因为“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让学生体会自己摘葡萄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给人自由的道理。也为理解下文最佳路径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在下文的学习中可厚积薄发。结尾,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专家、评委,你能说出为什么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让学生明白因为格罗培斯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而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人们踩出的路径幽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径。体现了一种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二、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思:

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抓词句,抓重点段深入体会等多种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学生都感受到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最佳路径,是因为格罗培斯尊重了游人,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的这种设计打破了常规,与众不同。

2、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课标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挖掘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这些问题是学生上节课留下的疑惑,教学中,我有意引到学生品读相关段落,让他们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通过动手勾画,写下批注,全班交流等形式,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抓住空白点,引导学生想像,把读写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优雅自然”想象小路的样子;鼓励学生以评委的身份评价格罗培斯的设计;抓住老人的做法体会“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游人在葡萄园任意采摘的快乐场景,使学生更好的感悟到这一做法的精妙所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仿写句子,既引领学生更广泛的理解了最佳路径的深层含义,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件之三


课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的老师对待课件也是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如何与课件合理的配合来掌握课堂节奏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语文课件之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份特别定制的“小学语文课件之三 ”一定超出您的期望,如需更多详情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案课件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寂寞、憔悴、肃杀、虐杀、苦心孤诣等。

2、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

1、巧设问题,理线穿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带领学生逐层深入地剖析;

2、研讨中注重学法指导;

3、充分注重“读”的作用,通过采用多形式的读来带动理解和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2、感受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3、体会兄弟情深。

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

①词语的积累;

②理解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2、词语积累设计形似字比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造句等多种形式。

3、本文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巧设一个大问题,在此大问题下派生出若干小问题,逐层剖析、研讨,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

4、研讨、剖析中贯穿学法指导。

5、采用默读、朗读、研读、师生共读及背诵等多种形式的读来促理解、带积累。

6、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问题、两个板块、八种读法。

7、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大屏幕显示风筝画面及课题、作者。

2、导语:“又是一年的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同学们,看着这满天的风筝,你心情怎样?(学生可能回答“高兴”“开心”“兴奋”等)但鲁迅先生看着这满天风筝心情却和我们完全不同,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勾画字词和难懂语句。

2、师巡视课堂,鼓励学生把不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3、处理字词:

①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板书的字词;

②指名朗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强调掌握词语:堕、寂寞、憔悴、肃杀、虐杀、苦心孤诣,补充伶仃、模样。

齐读词语并建议学生注重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4、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比较容易的集体讨论随机解决,有难度的、价值大的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关于风筝的那段往事)

1、质疑:“我”看到风筝的感情如何呢?(惊异和悲哀)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同学们带着这相问题去跳读课文,在适当的位置做好勾画批注。

2、同位略作讨论。

3、交流:指名回答“为什么惊异”?

4、指导学生用“抓主干、理枝叶”法研读句子“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5、明确:北京竟在这么冷的季节就放起风筝来,所以作者感到“惊异”。

6、那作者为什么又会感到“悲哀”呢?

7、指名回答明确:因为风筝会让作者想到自己少时对自己的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

8、精读第4自然段

① 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勾画体现“虐杀”的关键词。

②交流:

写“我”的动词“伸”“抓”“掷”“踏”,为什么不是“折”“扔”“踩”?

(表现我的愤怒和不可一世以及在兄弟面前的兄长权威。)

写“我”的心理、神态的词语“满足”“愤怒”“傲然”。

写小兄弟的词“惊惶”“失了色”“瑟缩”“绝望”。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虐杀”

(作者将施虐者的凶神恶煞,受虐者的胆怯惶恐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③还有一个细节大家不要忽视就是“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施虐者不但残暴而且冷酷无情!

9、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我”的心情怎样?

(沉重、悲哀)

“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补过,这也体现了鲁迅的自我解剖意识)

“我”补过之后怎样?轻松了吗?请大家看看课文最后一段,再次出现“悲哀”,而且这次“悲哀”前面还多了一个定语“无可把握的”,这是为什么呢?

10、学生带着问题研读9-12段,四人一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指导:同学们,你们联系一下你们自己的经历,在你挨的批评中哪些你们很快忘却,哪些你会一直耿耿于怀呢?弟弟当年受“我”的虐杀之后还会偷着做风筝吗?弟弟现在也已成年,你觉得他会让他的子女们自由自在地放风筝吗?

11、交流、明确:“有过这样的事吗?”说明弟弟早已忘记了当年“精神虐杀”的一幕,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因为这种宽恕并不能理解为弟弟的大度,实在是一种“说谎”的“无怨的恕”罢了。实在因为他觉得哥哥批评得是对的,所以才会很快忘却,今天的弟弟肯定不会放任他的子女自由自在的放风筝的,他也许也会如他的哥哥当年那样对他的子女进行“精神的虐杀”。

——这才是最可怕的!再拓展一点,当时的社会上有多少这样“精神虐杀”的悲剧正在上演呢!所以作者怎么能轻松呢?不但轻松不起来,反而更“悲哀”得“无可把握”——意想不到,无法摆脱。

12、小结:所以大家想想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用意何在?有没有社会意义?

学生回答后出示大屏幕总结: 《风筝》优秀交设计|教案设计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四、美读课文,积累语汇(关于风筝的那些诗情)

1、文体辨析:散文,但也不乏诗意。

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语段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大屏幕显示: 美景--故乡之春

美趣--无邪童年

美情--兄弟情深

3、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我们刚才读的句子多么美好,但你发现没有在这些美句之后紧跟着的就是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生生撕毁了这片美好。师生共读(生读三个美段,师读紧随其后的撕毁美好的句子,造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供学生体会)。

四、拓展延伸:

你的成长历程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拿起笔来写一写。指名两位同学交流。并建议他们把这个故事这个理念讲给你的家长。

五、我的收获

1、学生畅谈收获,教师从三个维度的角度评价。

2、大屏幕展示,老师希望学生可以获得的收获。

倾听一种呐喊

感受一段真情

学会一种方法

背诵一段美文

六、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必做题:《基础训练》前四题。

2、 选做题:比较阅读《童年的风筝》

相关文章

  • 关于小学语文课教案通用7篇 有请阅读课件之家编辑为你编辑的关于小学语文课教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优秀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每一堂课负责,这份自信来源于老师手中的教案。教案可以协助老师更好的将教学核心表述出来。...
    时间:04-21 小学语文课教案    
  • 语文课的教学反思精选 今天我们推荐一篇关于“语文课的教学反思”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老师是栽培祖国花朵的园丁,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对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时间:05-08 语文课教学反思    
  • 语文课教学反思(合集8篇)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文档需求日渐增多,范文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注意借鉴和参考不是直接套用,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语文课教学反思,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在导入课时,我通过议论每个人长大后都有不同的生活,但有一段时光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的,那就是童...
    时间:04-30 语文课教学反思    
  • 语文课教案教学反思简短8篇 课件之家相关栏目推荐:“语文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在开始授课之前,老师总会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编写一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呢?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语文课教案教学反思简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间:02-03 语文课教案教学反思    
  •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精选 教师应该有为自己预先备好教案的意识。教案要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怎样动笔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本文聚焦于“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的应用和实践希望对您有所启示,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