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其他教学设计:家乡的米包子600字。
目的.要求:
1.让幼儿了解米包子的流传史以及制作过程。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材料准备:
1.米包子成品.制作的原材料以及图片.餐具人手一份
2.人手一份橡皮泥
指导要点:
一.让幼儿自由观看布置好的宣传图片以及米包子成品,看看它的外形特征,闻闻它的香味,尝尝它的味道。
二.结合米包子成品向幼儿介绍米包子的流传史,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三.观看并介绍米包子的原材料:米粉.竹笋.香菇.瘦肉.虾仁.葱等,了解哪些是用来做皮的,哪些是用来做馅的。
四.教师示范讲解米包子的制作过程以及方法。
五.泥工:米包子,引导幼儿大胆设计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米包子。
六.幼儿互相欣赏其制作各种形状的米包子,讲评小结。
附资料:米包子是地道的清流风味小吃,表皮的原料是用大米磨成的米浆反复搓揉,直到富有韧性为止。米包子的馅也具有地方特色,有竹笋.香菇.瘦肉.虾仁.葱等,剁碎调匀,制作起来犹如水饺,蒸好即可,上盘后在撒些麻油.葱花。gSm600.Com
延伸阅读
大班教学设计种太阳(篇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3.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点:
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白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因为有太阳的地方会变得温暖又明亮),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呢,有个小朋友认为一个太阳不够,他想种太阳,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种太阳》。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提问:(1)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播种太阳呢?
(3)他想把太阳送给谁?为什么?
2.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
提问:
(1)这首歌曲听上去怎样?
(2)请你猜一猜歌里的小朋友在幻想中太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出示挂图,教幼儿朗诵歌词,直到幼儿朗诵会为止。
4.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5.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出来。
(1)如果让你们来种太阳,你们想种出什么样的太阳呢?请幼儿用笔把他画出来?
(2)你们想把种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
6.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改变歌曲部分歌词,引导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下课休息。
活动反思:
歌曲《种太阳》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儿童歌曲。歌曲用一个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不仅仅教会歌曲,还要让学生明白其中深意,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歌曲教学,学生学会演唱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要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内涵的魅力,在歌唱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所以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音乐离不开声音,声音需要借助媒介传送,多媒体就成了很好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将歌曲《种太阳》分成三个部分来学习,并且根据歌词内容运用了倒叙,也就是不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教唱,而是一、三、二的顺序,灵活操作课件,不仅给了学生新奇感,而且使学习歌曲中的听唱法得到充分运用,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在解决部分难点的时候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我用的是情感体验模式,就是在将情感教学自然的融合在整节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写下自己愿望,带着这个愿望学习歌曲,将自己的愿望和歌曲的深意相结合,不仅理解了歌曲的思想,也升华了自己的理想。
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让学生编创歌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没有足够的自信,我虽然及时给了鼓励,但是指导不够。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不是十分流畅。如果同时将其作品运用投影仪展示给其他学生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表演。
大班语言找小猫教学设计反思怎么写
设计背景
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们所害怕的事。他们害怕吃药,打针,害怕一个人在家。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幼儿获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根据《纲要》中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理念,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制定为乐意参与讲述活动,通过移情讲述,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把引导幼儿学习词: 孤单、惦记,并能对图片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图片7张,信封一个,娃娃家设计、一束花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鼓励幼儿帮助小猫想办法。
师:有一只小猫生病了,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可是,小兔子的家离医院很远的,怎样才能让小兔子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小猫发愁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小猫想想办法好吗?
二、理解图片的基本内容。
师:小朋友们帮小猫想了这么多好办法你们真厉害,小猫它自己也想了个办法,写了一封信给小兔,请小朋友来猜猜小猫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出示信封)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见图一)
1. 提问:哦!原来小猫要在信中对小兔子说的话都画成了三张图片,小朋友们看这三张图片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副图,小朋友们看看第一副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小猫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在病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2. 第一幅图我们看懂了,再来看看第二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呢?(猴医生来给小猫打点滴了)
3.第三幅图上面说了一件什么事呢?(小猫感到很孤单,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
3. 让幼儿结合图一,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小猫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在病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候猴医生来给小猫打点滴了,小猫感到很孤单,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
三、带领幼儿念信的内容。
师:我们看懂了这三张图片,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读这封信。把三幅图片念出来,要把信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也念出来,现在你们就是小猫了,是你们给小兔写的信,(说清楚小猫为什么哭及他心里想些什么,)谁来念念这封信?幼儿读完后,老师在来完整的念一遍信的内容。(小兔你好,我是小猫,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我哭了,猴医生在给我打点滴。生病躺在床上很难受、很孤单,要是你能来看看我那该多好啊,想你的小猫。)
四、讨论并讲述。
1.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下小兔子收到信后会怎么做呢?(幼儿自主回答)
师:小兔收到信后,把小猫生病的消息告诉了小猫所有的朋友。看,有那么多的好朋友都来了。(出示图二)
2.提问:小兔子把小猫生病的消息告诉了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们都为小猫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小刺猬捧着鲜花探望在病床上的小猫,小鸟在窗口唱着美妙的歌给小猫听,小兔给躺在病床上的小猫讲故事安慰小猫。小鸭厨师来到小猫的病床前给小猫煮好吃的东西。)
3. 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小猫,小猫可开心了,你们觉得小猫的这些朋友好不好啊? 如果我们身边的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幼儿从自身经历进行讲述,教育幼儿互相关心、帮助)
结束语:
师:小猫生病后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它一定会很快的好起来的。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很孤单的,需要朋友的帮助和关心,有了朋友的关心,身体就会很快的好起来的,所以我们小朋友应该关心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开心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生病,展开想像和讲述。由于有过切身感受孩子们的生活兴趣,教师活动中总觉得幼儿能力差异比较明显,出现能力弱的幼儿讲述非常困难。分析原因就是幼儿缺乏对讲述的所选择的讲述内容脱离经验,让他们无话可说。于是我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小猫生病了”作为教材,因为生病是每个孩子都会遭遇的事,在如今的,因此他们能根据这中感受想像出画面以外的内容,通过讲述表达作为病人的烦恼和内心想法。同时让幼儿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时的关心,这其实就是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回顾。
本次活动是以小猫生病——小猫写信——朋友探望——恢复健康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为情感服务。小猫生病是情感的导火线——朋友的看望让情感得到了升华——最后的谈话又将情感落实到幼儿心中,每个环节的出现都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
环节一:小猫生病了想联系小兔,由此而出现了第一组图片,通过谈话,鼓励幼儿帮助小猫想办法。运用让幼儿想办法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为信的出现作铺垫。
环节二:帮小兔读信产生了第二组图片,第二组图其实是一封信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幼儿可以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来读信,这样更能将自己的想法与生病的感受真实地表露出来。这里我让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进行讲述,体现自主表达的理念,是幼儿原有讲述经验的一次再现。这一环节突破重点目标——想像,让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讲述。通过两个问题“小猫为什么哭”及“小猫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合理想像。之后,通过读信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较连贯的语言把信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讲述出来。这个环节的巧妙之处在于,既让幼儿复习巩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时也让幼儿将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小猫的口吻表达了出来,因为一封完整的信是由一小段文字组成的,所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1000字
我们天天都会和文案写作打交道,相应的范文的借鉴很常见,范文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素材和写作框架,你是否在寻找值得借鉴的范文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1
设计背景
一幅大型的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挂图。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2:可以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第一:寻找图案左右两边的异同点。
第二:找出图案的不同点。
活动准备
第一: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第二:对称极不对称图片若干。
第三:操作纸一张,画出对称的图案。
活动过程
过程:
一、猜一猜
(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教案来自:教案网.)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
(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
(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
(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学途径。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相关数经验积极发现魔法数字表中的秘密,尝试玩数字魔法游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请直接点击)硬币、魔术用的数字表、铅笔和橡皮。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1.魔术表演硬币不见了?
2.提问:刚才的魔术是真的吗?
3.小结:魔术表演并不都是真实的,每个魔术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们也会成为魔术师。
二、观看魔术,常识揭密
1.出示数字表和扑克牌,表演魔术
1)提问:今天的魔术和什么有关?
2)魔术表演:请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张扑克牌,不要说出扑克牌上的数字。(教案出自:教案网)魔术师提问:表格的第一行有这个数字吗?第二行有吗......答案揭晓:你手中的扑克牌是......
2.再次表演,常识揭密
1)提问:
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这是真的吗?
说说看你的想法,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记录,找规律揭密:出现目标数字的那一行中的头一个数字相加就是目标数字。
3.自由游戏,独自表演
1)同捉的四人进行这个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成为魔法师?
2)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为大家表演。
三、魔术的升级版
1)找规律,让卡片变得神奇要求:根据每一行的规律将表格填完整。
2)验证规律。
3)用新表格再来玩一玩变魔术。
四、小结
1.说说今天变魔术的感受。(虽然还有其它揭密的办法,但是计算的办法让我们感觉最快。)
2.今天的魔术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减法可以怎么玩?
活动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定位在快乐学习数活动,孩子们上个星期已参观了小学,对入小学很感兴趣,通过调动孩子加、减法运算的经验来尝试玩魔术游戏,同时分享有价值的细节,孩子总体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不足:活动预设孩子会兴趣高涨,可以自己较快找到规律,层层递进,不断扩展。但在活动开始后感觉进展有点拖沓,交代不够清晰,应该简单明了;活动中数字引出时,应加强方法上的提醒,同时强调规则意识,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规律性的探索,还要善于调整(如孩子有2张表格填写不正确时应让孩子再尝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习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解个和十,知道十个1是10。
活动准备:闯关指示、每位幼儿1-10两套扑克牌,铅笔,纸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扑克牌王国,扑克牌王国今天将要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那你们知不知道扑克牌家族都有谁呢?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一关
1、教师讲述闯关条例,引导幼儿闯关。
2、请你来破解开起扑克牌王国的大门密码,密码第一位是7和9的相邻数,密码的第二位是4+2的得数,第三位密码是4和6的相邻数,第四位密码是3+2+4的得数,请你读出密码是多少?
3、我们看看密码到底是多少?
4、教师幼儿一起验证密码的对错。
(二)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二关
1、请你用扑克牌很快的摆出以下数字,14、26、35、48、59。
2、幼儿摆牌,教师巡回知道
3、提问幼儿是怎样摆牌的?
4、提问26、35、48、5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闯第三关
1、请小朋友用两张牌摆出18
2、请小朋友用三张牌摆出18
3、请小朋友用四张牌摆出18
4、请小朋友用五张牌摆出18
三、结束部分:一起参加扑克牌王国的舞会,随音乐跳起舞来。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4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重点:
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了解七巧板的有趣,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七巧板、剪刀
活动过程:
引起玩七巧板的兴趣。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是由哪几个形状组成的?
知道七巧板是由7块形状板组成的,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欣赏、交流。
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觉得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我想:这节还需要再上一节课,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掌握。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七巧板很感兴趣,并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孩子对这节课兴趣高,掌握的快.
活动反思:
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指间上。拓展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七巧板拼出的美妙图形,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然后,学生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了解它的构成。最后,给学生开辟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图创作。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拼摆图案时,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拼出了与众不同的图案,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四人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拼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讲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建议,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不足之处,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欠妥之处,即不应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日记时浪费时间,教师要适当进行指点。应将大块的时间放在学生拼摆几何图形上。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6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3、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㈠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㈡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
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㈢、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㈣、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㈤、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请小朋友回家后,调查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调查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7
一、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趣的车牌》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街上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长就拥有私家车,孩子对车是越来越熟悉,在平时,孩子间对车也讨论的比较多。倾听他们的谈话,他们讨论的大多是车的颜色,种类。关注车牌号码的小朋友不多。其实在车牌号码中,蕴涵着很多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排列与组合是车牌中最大的数学知识。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在排排、记记、说说中探索一组数字的组合排列方法。
3、初步了解车牌号码的特点,掌握车牌号码的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叁、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数卡、车牌叁个,黑板一块、泡沫板一块2、数卡十套、小记录卡60张、大记录卡20张、蓝色车牌20个、记号笔20个、5个大箩筐、5个小箩筐。
3、音乐
四、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五、教学难点:寻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组合方法。
六、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车PPT,引出课题
1、师:出示PPT,引出活动,引导幼儿帮助老师怎样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呢?(幼儿自由讲述)
2、师小结: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呀!这个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呀,用车牌号码找自己的车子,(.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看!这是汽车牌照。牌照就象一辆车子的身份、名字,每辆车的车牌都不一样,它们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看看车牌号码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车。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叁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师:出示1、2、3叁个数字,请幼儿猜一猜老师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呢?
2、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在桌子的筐里放了1、2、3叁个数字和记录卡,要求小朋友们两人合作,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个车牌记录在一张记录卡上,注意不要写重复的号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车牌,寻找规律。
师:引导幼儿展示车牌并寻找规律。
师小结:哦,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啊!塬来3个数字能排出6组不同的车牌号码;每排的第一个数字都是一样的,每个数字能排2组车牌;后面的两个数字只是交换了位置,就又变成新的号码了。
(叁)第二次操作,巩固叁个数字的组合排列。
1、请幼儿为新车设计车牌师:车管所的叔叔给我们叁个数字,分别是3、4、5请你们来做设计师,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的方法排一排有哪些车牌。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结束操作,师生共同检验。
师小结:我们用叁个数字组合车牌号码的时候,首先从叁个数字中间确定一个数字作为车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然后按找把后面两个数字相互交换的方法组合车牌。用这样的方法组合车牌号码不但可以又快又好而且可以一张不漏。
(四)比较辨别车牌上的颜色、汉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车牌的不同1、师:出示PPT,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颜色的车牌代表的意义。(蓝牌照--小型车、黄牌照--大型车、白牌照--部队)2、在音乐中送车牌,结束活动。
七、活动延伸:
我们把设计好的车牌送到车展去吧!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能力不仅在于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对于合作交流时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活动中,我设计2次让孩子进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尝试用数字排列组合时,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负责把任务完成。在老师总结寻找规律时,我请幼儿充分互讨论后,给出答案,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可能在第一个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的链接上有点牵强。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觉得时间长了,另外对于我们班现有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进行调整,师生共同总结寻找4个数字的多种排列组合。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觉得这次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完成目标2上,让小朋友通过操作实践来探索3、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为了使内容变得丰富一些,我就在开始部分把科常和语言也整合进去了,开始说说汽车特别的部份,可能占用时间过于长了,整节活动的时间有点拖沓。继而活动的重点有点分散。
另外我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以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车牌,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从这次活动的情况看,其实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极少的。因此,这个活动前,其实可以丰富小朋友的这些经验,把开始部分的内容变成一个活动来开展,接着让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车牌,有了前期的准备以后,小朋友对车牌数字变化的兴趣就会很高,能掌握车牌号码的数字排列变化。
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里也开展了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时忘记对小朋友的回答加以总结,对车的品牌和车牌号由于没有明确概括,使小朋友对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活动,小朋友对车牌的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习了3、4个数的多种排列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到了提升。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反思 篇9
活动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或表现某些物体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及其数量。
3.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并让幼儿相互观摩、讨论。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
活动难点: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一块钉板,橡皮筋若干。
2.在数学角里放置钉板、彩色橡皮筋。
3.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
2.复习巩固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二、基本部分:
1.鼓励每个幼儿自由造型,或几个幼儿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体的图形。
2.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难的幼儿,帮助他们回忆、分析物体的主要特征,指导他们运用点、线、面互相重叠的表现方法来进行造型。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造型物体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各种颜色橡皮筋的使用数量,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4.描述作品(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作品中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多少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了热带鱼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对描述得好的幼儿,教师予以表扬,以增强幼儿讲述的信心和兴趣。
(3)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将幼儿作品摆放在数学角展览,激发幼儿继续创造的欲望。
在数学角活动中,教师可用命题方式鼓励幼儿进行造型活动,例如要求幼儿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或用1~2种颜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看谁拉得好,并用竞赛形式让幼儿讲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状及其数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一、活动目标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二、重点和难点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三、环境创设及材料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钉板和橡皮筋。分类盒。
四、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更多采用归纳的方法,即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动设计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以后概括提炼各种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这四种图形中幼儿认识的难点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因为这两种图形有许多变式(即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活动中应该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消除幼儿认识上的定势。
五、活动流程
探索活动--
求同,拼搭,制作--讨论活动--指认,命名,分类--复习活动--拼搭,制作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橡皮筋,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感兴趣,而且对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
大班剪纸教学设计其二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快到了,各班老师都剪了很多漂亮的窗花装饰教室,这些美丽的窗花不仅给教室增添了节日的喜气,而且很多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问“老师这些窗花真漂亮,是怎么剪出来的。”“老师为什么要贴这些东西在教室里。”剪纸蕴含这对新年的祝福。所以,我想设计以剪纸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欣赏剪纸的多样性,感受剪纸的美。
2、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3、了解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尝试剪简单的窗花。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了解剪纸的一些基本知识,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试着自己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片或者相关书籍。
2、教师准备关于剪纸由来的相关故事。
3、剪刀、红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剪纸窗花
1、老师讲述故事《剪纸的传说》,激发幼儿兴趣。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有中国特有的艺术品,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呀?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了解剪纸
1、刚刚小朋友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窗花剪纸,它们都是用纸剪的。你们想想它们都有些什么图案?都是用什么颜色的纸剪的?(和和美美、年年有余、鱼跃龙门、十二生肖等。都是用红色、黄色的纸来剪的。)
2、那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吗?因为红色、黄色看上去都特别的喜庆、美丽,代表着吉祥、如意。
3、老师出示剪纸画,谁来说说这些窗花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讨论)
4、你们喜欢剪纸吗?为什么?
5、剪纸画不仅漂亮而且又带着美好的祝愿,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三、动手剪
1、你们家里有剪纸画吗?很多地方都有漂亮的剪纸画,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一学剪纸。
2、老师示范讲解
3、幼儿尝试简单的剪纸画,老师巡回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四、交流、欣赏
幼儿之间相互进行学习剪纸画感受,并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
请家长带孩子到各商场去感受剪纸的魅力,回家后和自己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小屋。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过年期间常见的剪纸并在新年来临之际作为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注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指导。从而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和感受人民的心灵手巧,热爱民间艺术。
幼儿园大班相邻数教学设计其五
活动目的:
1、使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并知道相邻数之间大1,小1的关系。
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3、让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5、初步了解其相邻数的特性。
活动准备:
大数字卡“1—10”一套,幼儿人手一块数字板,1—10数字各一套,身上带有数点的小动物10个。相邻数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出示数字卡1—10.小朋友们,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呀?(数字),这些数字你们都认识吗?每个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块数字板,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数字袋中取出数字,取出后请小朋友把数字在数字板上,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数字排队,老师也把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排排队。(幼儿和教师分别动手排数字:这些数字一个挨着一个就像是我们好朋友一样,亲亲热热的在一起。)
2、想一想,说一说
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每个数字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吗?现在数字“3”说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2,一个是4;数字“6”说,我也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5,一个是7.(引导想一想,说一说3和6的好朋友有什么特点)
3、小结:
我们发现3和6的.好朋友,都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比它小1的数排在它们的前面,比它大1的数排在它们的后面。它们的好朋友也就是它们的邻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2和4是3的相邻数。5和7是6的相邻数。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大1和比这个数小1的两个数。
4、游戏“举数字”: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玩一个举数字的游戏,我举一个数字,请小朋友们举出这个数字的两个相邻数,看哪个小朋友举得又对又快。(举出后要求幼儿说出几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幼儿结伴取数字)
5、游戏“找朋友”:
看到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动物们也来了,你们看它们是谁呀?小动物们也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请幼儿帮助动物找朋友,要求好朋友身上的点数是这个动物身上点数的相邻数)(2、7)
6、幼儿练习。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看,我这儿有几张纸片,每张纸上都有一些数字或是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要我们干嘛的呢?(请小朋友们摆出或是画出他们的相邻数)
7、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相邻数,知道了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大1和小1的数,我们还玩了好玩的游戏,小朋友们可以把数字卡带回去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
小百科:相邻数是数学名词,意思是在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该数的相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