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最羡慕甄嬛的,不是她的宫斗成果,而是她身边那个神一样的存在: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用情专一且矢志不移的果亲王。

每当甄嬛有难时,果亲王都会从天而降,伴其左右,护其周全,甚至不惜舍命相护,让人不由得感叹:愿得一人心,足矣。

然而,历史上真有果亲王其人吗?他真为了甄嬛而死吗?

01、历史上真实的果亲王

历史上真有果亲王其人,真是康熙帝的17子,真叫胤礼,在雍正帝登基后因避皇帝讳改名为允礼。

允礼比雍正少19岁,九子夺嫡时年岁较小,其母纯裕勤妃陈氏又是一名汉女,在宫中地位不高,所以允礼未曾参与康熙晚年的夺嫡风云,不是雍正的政敌。这也铺就了他在雍正朝平步青云的道路。

雍正即位后,对跟自己敌对的兄弟进行了无情镇压,对允礼却多有照拂,颇为倚重。雍正元年即被封为郡王,掌管清朝统治蒙、回、藏等主要少数民族权力机构--理藩院,主管清王朝的外交事务。雍正六年进亲王,总理户部三库、工部、宗人府等事务,并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允礼还替皇帝行礼。初九日,又代皇帝祭孔。十三年,雍正帝病危之时,还留下遗诏,令其辅政。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雍正对允礼这等重用,允礼对雍正也是感恩图报,鞠躬尽瘁。

雍正帝自身就是一个实干家。雍正三年,果郡王允礼正是由于为人实在、为官清廉,工作扎实勤勉、认真负责,一心为国效力而得到了雍正帝的书面表扬。

表扬诏书是这样写的:果郡王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

所以说,像这等兄友弟恭、君臣恩爱的黄金搭档,为了一个熹贵妃甄嬛而反目是不可能的。

话又说回来,大家忘了雍正帝的杀手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特神话故事务血滴子了吗?

其实,雍正帝真有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粘杆处,它名义上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蜓、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特务组织。传说中的血滴子就是这些粘杆处的人。

你想,多疑如雍正,他会允许卧榻之侧,他人酣睡吗?精明如宫斗冠军甄嬛、双亲王允礼,会蠢笨到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那么,允礼既不是因甄嬛而死,那他死于何故?

02、允礼之死,并无意外。

经过九子夺嫡的惨烈,雍正朝的兄弟情已很凉薄。允礼,则是少数善终的兄弟之一。

允礼从小体弱,雍正年间就享受在家办公的特殊照顾,隔几天进宫一次就行。这在当时可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优待,从中也可见允礼健康情况之差。

后在乾隆三年二月病故,年仅42岁。

允礼自身有子,但早殇。允礼薨后,乾隆帝深感失其股肱,又怜其无后,遂将六弟弘曕过继给他,并允许弘曕袭其亲王爵位。

弘曕确是弘历之弟,但不是允礼与甄嬛的私生子,而是雍正与谦嫔刘氏所生,系乾隆同父异母弟,而非电视剧中的同母异父弟。

不过,电视剧的演义还是跟史实沾点边的。比如弘曕是雍正六子,乾隆幼弟。

允礼的两位福晋姓氏也与电视剧相同。嫡福晋确实是钮祜禄氏,不过不是甄嬛的妹妹钮祜禄玉隐,就是原来叫浣碧的那个小丫头,而是果毅公阿灵阿之女。侧福晋也确实姓孟,但不叫孟静娴,而是官达色的女儿。

总之吧,真实的允礼跟电视剧中的允礼出入太大。大家还是应该多读史书,以史为鉴,以免以讹传讹。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