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30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集锦。

以下主题为关于小学数学教案,为课件之家的编辑特意向您推荐的,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1、2、3、4、5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不难掌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0.45=1.2=0.6=

二、导入新课

根据分数与小数化成互化关系,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吗?是的,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简便,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课本80。

例1:小数化百分数认真看书观察每一步转化的过程,重点看1.4和0.123每一步的过程。然后学生交流改写结果。注意让学生说说方法,如:是怎样把一位小数1.4改写成百分数的?1.4是一位小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小数的位数不够你是怎么处理的?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2、总结方法。

师:除了把小数转化为分数再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外,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学生组内交流,明确结论: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小数点向右移2位,添上%(同时板书:小数百分数)

3、填空:小数化百分数,先把小数转化成()数,再把分数转化成分。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0.45=0.60.125=2.5=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算式看从小数到百分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练习:书上第80

5、认真看课本80页自学。

例2:百分数化为小数。

6、如果反过来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又是怎样的呢?你还能说说吗?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7、出示例2:把27%、135%化成小数。

师:请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例1中三个例子,想一想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板演)让学生用一般的方法转化后汇报。

师:观察百分数数和化成的小数,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并让学生说说怎样移动小数点?教师进行评价,引导验证规律。去掉%,小数点向左移2(同时板书百分数小数)

8、把百分数化成小数12%180%=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算式看从百分数到小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练习:书上80

三、课时小结

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学得轻松吗?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四、作业

完成相应的练习册。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 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 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4、归纳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 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0.3 0.72 0.418 0.6 0.94

(二)演示动画:复习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一)理解意义

1.出示例2

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2.演示动画:1

3.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

教师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

13.50.5

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单价数量=总价

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 求13.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练习:求0.82米布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小结

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5.练习

(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30.7 8.50.4 7.20.86 180.23

(2)列出乘法算式.

求21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30的一半是多少?

副标题#e#

(二)学习法则

引导讨论:理解了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演示动画:2

3.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670.3 2.146.2

5.归纳法则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反馈练习

(一)根据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118= 1.11.8= 0.1118=

1.10.18= 0.110.18=

(二)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6 15.860.7 380.6 0.540.23

850.327 1.570.28 1.80.23

四、质疑调节

(一)这一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由学生总结概括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包括自己的问题、提醒别人要注意的地方、自身感

受等)组织学生答疑、解疑.

五、巩固发展

(一)不要计算,说出下表各栏的积有几位小数.

副标题#e#

(二)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地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三)列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5625

(四)一个长方形长是1.35米,宽是0.48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课后作业

(一)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0.370.94=3.478

41.29.2=3790.4 0.786.1=47.58

(二)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

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七、板书设计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教案点评:

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复习中通过动画演示,从观察整数乘法算式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为理解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xxx轻,xxx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整齐。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小橡皮泥,棉花,积木,玻璃球。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观察实物,感知轻重。

出示大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猜: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个重,那个轻?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摸一摸,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市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让幼儿观察天平的 变化,并说说:天平器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 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去的一边又表示什么?也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棉花和积木,让幼儿比较。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 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得?请你圈出重的动物。

(2)观察天平和水果,想一想,连一连使天平的两边一个重,一个轻,以及一样重。

(3)小熊和小老鼠要秤体重了,想一想,谁重谁轻,请你圈出重的小动物。

3、教师做总结。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五、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关系,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uānxì,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如:《宣和遗事·前集》:"这个阴阳,都关系着皇帝一人心术之邪正是也。"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1.谈话引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

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

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

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

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 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

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相关文章

  • 大大小小小班数学教案集锦 请你阅读编辑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大大小小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
    时间:04-20 小班数学教案    
  • 关于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模板 教师是孩子驶入歧途的修正员,教师要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借助教案能让老师上课时更加井然有序,你是否也在积累名师的教案模版?栏目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时间:04-23 人教版数学教案    
  • 小学英语 教案集锦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要知道写好教案课件,也能避免老师漏掉一些重点内容。感谢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英语 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时间:04-29 小学英语教案    
  •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集锦 课件之家栏目精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非常必要的。教案可以展现出老师的能力,怎么写教案才能避免踩雷呢?课件之家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 关于小学班会课教案集锦9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要知道老师写好教案课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班会课教案”,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时间:04-22 班会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