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4-01-21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打印版。

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要知晓教案对课堂的意义。教学水平才会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案的书写包括哪些技巧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打印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我相信这份“[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打印版”会成为您的最佳选择。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了下次阅读方便请收藏本文以备查看!

周五为新教师执教了《需要多少钱》即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一课。本次公开课教学,虽是为新教师而上的,但实质上也是一次挑战自己、丰富自己的很好机会。

《需要多少钱》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乘积在百以内的口算乘法。在本课教学中,直观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改版后的教材首次引进了点子图。而如何运用好点子图,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接触,也是一次很好的挑战。通过教学,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把探索的机会还给孩子。

在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即123=?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得出结果,而是请孩子借助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由于有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的方法可谓多样,有的借助数线图用加法计算12+12+12=36;有的借助人民币模型得到3张10元是30元,3张2元是6元,30+6=36元;有的借助老师提供的点子图,把12点分成6和6,63=18元,63=18元,18+18=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还有的把12分成4个3,33=9,94=36元;

30+6=36元等来探索123的结果。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孩子的表现非常精彩。

(2)注意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

经过探索,孩子们的方法非常多样,可我并不是仅停留在方法的多样化上,而是让孩子充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点子图与表格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把点子图的方法用表格来表示吗?能把表格的方法也用点子图表示出来吗?点子图与表格及摆人民币模型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在一步步的比较中,让孩子的思维逐步清晰,计算方法逐步浮出水面,从而较好地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0xx版课标非常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很注重挖掘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在探索123=?时,学生所用方法虽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将新知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加法或是表内乘法再进行计算。我适时地告诉孩子,转化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方法、好帮手,当遇到复杂的题或是遇到新知识时不妨可以把它转化为简单的或是旧的知识来解决,就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数形结合、比较等思想方法,也在本节课得到很好的渗透和运用。

本课教学虽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让孩子充分进行操作后,再来充分地交流反馈,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巩固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好时间安排上的把控,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扩展阅读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爱生如爱己,教生如教子。优秀的老师都会为即将教学的内容编写教案。优秀的教案,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沟通。怎样才能让教案饶有趣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涉及的集合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对集合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帮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

在探究环节,充分展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感受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掌握使用集合思想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分交流、反思的时间,体验“维恩图”的价值,拓展对“维恩图”的认知,感悟集合思想。

2.重视多元表征,加深对集合思想的感悟和理解。

在学生用“维恩图”表示出题中已知条件及数量关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集合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列式解答之后,再让学生结合“维恩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图示、算式和语言表征之间的转换,加深学生对集合思想的感悟和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检查学生课前完成学情检测卡的情况。(出示学情检测卡)

(1)集体交流信息。

(2)展示“维恩图”的分类结果。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入新课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规则纸、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生:三角板。

3、师:为什么它叫三角板?

4、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5、师:你能指出这三个角在哪里吗?

6、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从生活中感知角:

1、师: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角,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师出示课件第一张:你能指出这些物体上的角吗?生说一处,标一处。)

2、师:你还在哪见过角?

3、师: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们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师:现在老师把它们从实际生活中请出来和大家见面,好不好?(课件演示第二张:把图片上的角脱离下来)

三、初步感知角:

(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师: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生观察,自由发言。

3、师:书中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师追问: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三部分,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这个角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些自称是角的朋友,你们看看!(课件演示第四张:判断: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画角:

1、师:想画一个角吗?请你们自学P87画角的方法。

2、师:分几步画一个角?(生:分三步)

3、师:你说,老师画。(师在黑板上画)

4、师:画角时要注意,顶点不要太大,边要画直,不要出头。

5、师:请你们自己在纸上画一个角。

6、师展示学生画的角,找问题。

(三)角的读法和写法。

1、师利用板书中的角讲读法和写法。

2、师:选择你喜欢的标注方法,标注一下自己的角。

四、认识直角、钝角和锐角。

(一)比较角的大小:

1、师:我们还回过头来观察这些角,除了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演示课件第五张)

2、生:边有长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师:那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我们选择其中的三个来比一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生观察比较(师用课件操作反馈)。

(2)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

4、(课件演示:一红一蓝两个角)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生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蓝角大,因为蓝角边长)

5、师:到底哪个大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等我们探讨完这个问题,再来比较这两个角(请你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思考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6、生活动、思考、交流。(课件演示结果: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师:现在请你比较红角和蓝角的大小。(师课件演示:两个角一样大)

(二)分类:

1、认识直角。

(1)我们还回到生活中这些角,有一种角长得很规矩,很特殊,是什么角?(生:直角)

(2)师:你们能把直角挑出来吗?

(3)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直角?

2、分类。

(1)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分一下类,分类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角的特点。

(2)师:直角为一类,其它的角与直角比,分为两类,你会分吗?

(3)生:独立分类。(师演示课件:依据学生的回答拖动角进行分类)

(4)课件演示结果: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师:如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类角,怎样排?

(6)师:请你们观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么角?

(7)师:又来了一些角的朋友,请你挑一挑。(课件演示)

(8)(课件演示一个近似于直角的角)师:请你判断这个角是直角吗?(生自由发言)当你用眼观察,无法准确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时,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量一量。(课件演示)

3、做直角。

(1)师:现在你们桌子上都有一张不规则纸,你能折出直角吗?(生折交流)

(2)师:你们是这样折的吗?(课件演示)

4、找直角(课件演示)。

(1)在平面图形中找。

(2)在钟面上找。

五、欣赏角。

课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应该能发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们又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等数的运算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注:

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复习巩固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往练习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回顾和整理,反思自己在计算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组织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再次出现。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回顾本学期学习的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复习“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本学期你都学过哪些运算?

预设

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师:小数的加减法我们上节课已经复习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整数的相关运算。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1)复习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件出示教材92页3题。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个体汇报。

师相机指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清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巩固算理。

(2)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习题:

327+46-135(126-62)×6

1000-582-10472÷8+75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运算顺序。

让全做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3)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件出示习题:

80×3=70×9=40×6=500×9=

100×5=6×300=420÷7=630÷7=

900÷3=2×20xx=7×60=400÷8=

学生开火车计算。

指名说算法后,一起回顾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92页7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指名汇报思考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我从问题入手,要求应找回多少元,要用付的钱数减去买篮球花的钱数。

生2:我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先求出4个篮球一共花的钱数,再用200减去买篮球一共花的钱数,所得的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我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弄清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按部就班地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

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

1、畅谈想法

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

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

生3:可以请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请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再请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

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

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

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

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

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设计说明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

(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

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

(2)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建立除法的逻辑推算。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2、方法与过程:经历自主探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计算思维的灵活性。会用逻辑推理“因为??所以??”,能进行观察对比,提高对比能力。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与应用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整十数被一位数除、整百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请大家仔细听好。狐狸装了一筐苹果,今天它要卖苹果。狐狸说:我的苹果可甜了,而且还很便宜呢?2 个苹果只要12元哟?小熊看见了想买苹果,它说苹果价钱太贵了,狐狸就说: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个苹果只要120元钱,小熊高兴地说很便宜了,小猴看见了却说小熊上当受骗了。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说为什么小猴说小熊受骗了?

师:请前后四个同学讨论讨论,说说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3、师:哪组同学能说说你们小组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2个苹果只要12元。”

“20个苹果只要120元。”

4、师:其他小组能否根据他们小组找到的信息,列出算式吗?

生:(1)12÷2=6(元)

(2)120÷20=

5、师:在计算120÷20,该怎样计算呢?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板书: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讨论算法

师:先请你们小组一起讨论计算方法,并试着算一算。

(核对答案)

方法一:因为12÷2=6,120里面有12个十,20里面有2个十,所以,12个十除以2个十的商是6。

师:请和这位同学做法相同的同学举手。

师:560÷70这道题,谁来说一说“因为、所以”?

生:略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的做法吗?

方法二:因为

20=120,所以120÷20=6。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出示题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师:像这组同学这样计算,你们会吗?能不能说出思考过程?

200÷20=? 因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为__×30=240 所以240÷30=

师(小结):结合刚才两组同学的做法,在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时,同学们可以根据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据12÷2=6,求出120÷20=6;在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老师和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不一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板书:120÷20=6 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

师:有没有同学能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师: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个方法: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划0的个数根据除数。

师:再看刚才那4道题,谁来说说该怎么划0?

生:略

2、讲解读法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这个算式?120÷20

(板书:3种读法)

生:120÷20 读作:120除以20

师:这个算式还有其他读法吗?

生:还可以读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已经在上课之前就做了预习,老师要表扬他。

(出示题目卡片:630÷7 400÷80)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小声地说一说这两题可以有哪几种读法?

生:略

师:(出示题目卡片)

选择:算式24÷3,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师:请同学们手势准备、出

(检查手势答案,是否有同学错)

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几种读法。

3、巩固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第33页,看例题;看完的同学完成练一练的1计算 师:做得快的同学,第一:请你仔细检查

第二:请你任选2题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核对答案)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看没有举手的同学,问他错在哪)

师:挑选200÷2、400÷8这两题,请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三、应用提高

1、第33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师:小巧和小丁丁和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后,来到超市里买鸡蛋,发现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在超市里帮忙分鸡蛋,将210个鸡蛋平均装入3只塑料桶。那么没只塑料桶要装多少个鸡蛋呢?

师:同学们能否列出算式,并试着算算结果。

生:210÷3=70(个)

师:如果要平均装入30只塑料桶呢?又该怎么列示呢?

生:210÷30=7(个)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210÷3和210÷30的异同,并说说做法

生:略

师:210÷3 我们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个0

而210÷30 我们可以先各划去一个0,再用21÷3=7

师:(出示题目卡片)请一组同学来开火车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

540÷9= 500÷50=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000字合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每一位教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作为新老师一定要写教案,能够清楚自己的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设计。优秀的教案怎么样去写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000字合集,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 习 三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教具:情境图。

学具:小棒,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二)基本练习: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三)拓广练习: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第五册第100~102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读写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交流思想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喜欢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一根长1分米的线。

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做分数的过程中认识几分之一,能较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分数是人们在长期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不仅代表一个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更是一个包涵丰富思维的活动过程。因而要全面地认识分数,就必须让学生经历这个产生的过程,在动手做数学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积极探索交流的氛围中不断完善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小明和小红这对好朋友来到了郊外进行野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

那你们决得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平均分)

下面请同学们帮帮忙,用手势告诉我怎么分?引导学生将各种食物平均分。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分得的结果不是整个的情况,为了表示这样的结果,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设疑激趣,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展现自我,此时的他才会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

二、新授

1、认识1/2

我们用圆片来表示这块蛋糕,刚才我们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其中的一份是这块蛋糕的1/2。那右面这一份该用什么表示呢?为什么?(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教学1/2的写法。

那你能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一折,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吗?

问:刚才大家折的方法不一样,却都折出了这个长方形的1/2,这是为什么?

你还能将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平均分,得到它的1/2?

[设计意图:认识1/2是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因此,采用操作、演示、讨论、说理等方法,让学生通过表示蛋糕、长方形纸片的1/2等活动,在脑海中建立起1/2这个分数与多幅图象之间的对应联系,并突出1/2的本质属性,使它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以此吸纳和同化更多的知识。]

2、认识几分之一

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想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四份、五份,我们又该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完成第1题。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叙述。

创造一个分数.

活动要求: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四种材料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1分米的线,四人一组每人各选一种材料来表示它的几分之一,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完成第2题

有四个小朋友也表示出了四分之一,请大家看看对不对?(用手势判断)

[设计意图:在认识1/2的基础上,由感性经验作背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放手让学生借助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1分米的线等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学生不仅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而且还可创造出几分之一。由此,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从而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等,它们都是分数。你还能说出一些分数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让学生自学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分数各部分名称,让学生自学、尝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4、比较分数的大小

轻松一下,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火焰山,那天气可真是热.猪八戒直喊:渴死我了! 于是孙悟空买了一个西瓜,他们把这个西瓜分成了它的1/2、1/4、1/8、1/16,如果你是嘴馋的猪八戒,你会选最大的一块?还是最小的一块?那你会选择这个西瓜的几分之一呢?先猜一猜,说说你的理由。

四人一组合作,每人选择四个分数中的一个,在圆片上用水彩笔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

考考你:那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哪个大呢?和一比较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经过猜测、操作、讨论、发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应用

1、元旦快到了,三(1)班的同学出了一期新的黑板报,看看有哪几个栏目,大约各占黑板报的几分之一.

2、介绍生活中的分数

3、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五册P、45P、47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运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学会用千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地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学们!在长度单位家族中,你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呀?(贴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吗?

2、同学们走1米大约是几步呢?

请看录象:

(一个小朋友测量,一个小朋友走。)

提问:再想想,走100米,大约是几步呢?(200步)

照这样计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谈话:我们老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你们走一圈大约是几分钟?走一圈是3分钟,那走5圈大约需要几分钟?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写做1千米。不过,1000米和1千米听起来不大容易区分,谁能想个办法通过不同的朗读,把他们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又一个成员(贴出:千米)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贴出km)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出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2、谁来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大家请看:(出示4张图片)

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请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张在组内介绍一下。

谁愿意把你们组交流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3、看来大家对千米已经有所了解,那你们还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说一说。

4、提问: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我们先来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录象:学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经这么长了,那几个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个100米连起来才是1千米,那该有多长呀?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约走几圈是1000米呢

同学们!新梅广场(出示新梅广场照片)你们都认识吗?想一想,从那儿出发,向南走,你觉得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播放从新梅广场出发,经过邮局、电影院、小商品市场到新区实验小学的录象。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谁来估计一下,走这段路大约需要几分钟?

5、如果从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也是1千米?同桌互说,交流。

到底谁的意见比较准确呢?假如让你去验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交流。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课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验证一下,好吗?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间的联系: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这是小明的家,请你们帮小明找找看,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组内说一说,并且在图上圈出来。

想想做做1

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画出来。

再找找看,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千米?

2、你们看,小华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这个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经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吗?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个1000米,就是2千米)

3、其实利用1千米=1000米不仅可以将米转化成千米,还可以把千米转化成米。请看:

想想做做3

说说怎样想的。

四、系统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到现在为止你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呀?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这些单位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恰当。

五、解决问题:

1、步行汽车飞机自行车

每小时每小时每小时每小时

1800千米5千米16千米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3、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长江)对!

请看这张表格,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较他们的长短吗?

4想想做做5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简单的铁路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从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两个问题请在小组内讨论:

⑵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你能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吗?

⑶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说一说你的理由。

六、实践作业:实践园地

1、想办法测量一下你家到学校大约距离多少千米?

2、观察无锡旅游地图,根据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条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

知识介绍:

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

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

我们伟大祖国东西长45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谢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谈话:下面,我们就到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1、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

师:小茄子告诉我们什么?大家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核对。

3、课件出示。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核对。

4、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2)让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解答。

(3)教师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出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苹果树是桃树的6倍,掌握这题的两种解法。

5、对比练习。

(1)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一次可以运4吨,6辆汽车8次能运多少吨水果?

(2)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可以运4吨,第一次来了6辆汽车,第二次来了8辆汽车,两次次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评议,辨析两道应用题的异同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第(2)题的两种解法:

方法一:6+8=14(辆);14×4=56(吨)。

方法二:4×6=24(吨);4×8=32(吨);32+24=56(吨)。

6、第6题。

(1)观察插图,你读懂了什么?

(2)要求8次一共运煤多少吨,一定要先知道什么?

(3)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

7、第7题。

(1)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告诉我们“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现在要求几人几天?

(3)你打算怎么做?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这是连乘问题的又一种类型,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连乘应用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

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

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_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

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

360×3=1080(个)

(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

(3)用竖式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交流。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

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

四、课堂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

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

2.练一练第2题,口算比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编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编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

2.提出问题。

(1)木马转盘一次可以坐几个人?

(2)哪6位同学愿意在一起骑木马?让学生自由结合,组建6人小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

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几个6人,是多少人?

再让6人到前面来。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来,设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经历过程,自主探索

1.自己尝试。

2.出示表格: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自己尝试计算、填表。

3.交流探讨。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班内汇报:各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探讨:

(1)表格中填出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个6相加、2个6相加……6个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让每个学生都写出6个乘法算式,写好后相互检查。

4.编口诀。

(1)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

(2)整理口诀。

这些口诀,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写出来吗?写好后小组内相互检查。

(3)记口诀。

把口诀读一读。说说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相互介绍自己记口诀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记口诀。

师生对口令记口诀。

5.用口诀。

口算:6×26×56×36×1。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开碰碰车。

2.练射击。

3.打电话。

小动物们听说儿童乐园这么好玩,于是它们各自打电话约朋友去玩。

你能找出它们和谁在打电话吗?(友情提示:得数相等,电话接通)

让小组内6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轮流打电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5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让您更加了解“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下面为您提供一份全面介绍,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1)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如教学例1、例2、例5时,应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因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本小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刻画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将书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3.本小节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1)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建议:

(1)让每一位学生经历“145×12”的计算过程。首先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然后尝试列竖式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自己估算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馈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学生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就是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它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有序的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去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

对独立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作如下引导:先复习计算“45×12=?”或“145×2=?”,然后再计算“145×12”。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练习,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练习时,应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2)

20xx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105例1,例2,练习二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实验,涂色活动及抽签游戏等,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现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充分关注学生的分析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的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具准备:

乒乓球、盒子、抽签的卡片、小黑板、小奖品

一、摸奖游戏,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抽奖盒。

问: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想送大家一份礼物让大家免费摸奖,想不想试一试?

2、摸奖规则

摸奖规则是这样的。眼睛不能看盒子里,每次摸一个,摸到白球中奖了,有奖品的哦!摸到黄球没中奖,谢谢参与,明白了吗?

(反思:游戏的引入,很好地激起大家的兴趣。新课伊始,我的语言较之后面也是简短精炼)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1、第一次摸奖全是黄球体验不可能

盒子里一共只有六个球,机会非常有限,谁先来?

问:真遗憾!你们为什么都没有中奖啊?

师:对呀!都是黄球,一个白球都没有,你们可能中奖吗?

板书:不可能

你可能从这样的盒子里摸出红球吗?

这样的摸奖活动有人愿意参加吗?为什么?(因为根本都不可能中奖!)嗯!看来老师得把里面的球调整一下。

2、第二次摸奖全是白球体验一定

还是6个球,我们再来试一试,谁先来?

哇!真羡慕!你们为什么都中奖了呀?

师:所以这次摸奖结果如何?(我们就一定能中奖!)板书:一定

(反思:第二次的摸奖开始不久,就有学生在猜测,里面全是白球。孩子在游戏中,同时也在思考中)

在这样的奖盒里面摸奖,你们高兴吗?(高兴)可谢老师不高兴,因为举办这样的摸奖活动是要亏本的,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既能让别人愿意来摸奖又能让老师不亏本?

师:说得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机会来试一试。

3、第三次抽奖既有黄球又有白球体验可能

(请一个同学放球)同样还是6个球,抓住机会哦!谁先来?

(视情况问)摸完了四个后问:还有两个球,继续摸下去,你觉得结果会怎样?

生: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同步板书)

师:为什么?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摸奖,如果中奖了就奖每个人一颗糖,好不好?(摸奖)

(反思:三次摸奖活动,是成功的。在带领孩子们快乐摸奖的同时,他们在积极地思考,也在真实地经历。)

4、小结

(1)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进行的3次摸奖,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当奖盒里的球怎样的时候,摸奖的结果是怎样的?

比如说:当盒子里只有黄球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中奖。(在学生不能小结的时候老师提示)

(反思:越接近课堂的**,我也越投入,不过语言相对来说就显得有些重复,不够精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说得很好,不过我有一个最大的失误,没有将孩子们的总结和板书相结合,是直接导致孩子不能准确判断生活中例子的原因,也让孩子们在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的时候表现不佳。)

(2)结合板书老师小结

①只有黄球的时候,我们能很肯定的说不可能中奖;只有白球的时候,也能很肯定地说我们一定能中奖;但是当黄球和白球两种球都有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肯定地说中奖或不中奖了,因为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当我们不能肯定一件事情是否发生的时候我们就用可能来描述!

比如说:今天晚点吃鸡蛋,我们能肯定吗?(不能)那我们就只能说可能吃也可能不吃;再比如说:今年冬天可能会下大雪,我说得很肯定吗?(不肯定)那也可能不会下!你能像我一样说说还有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吗?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这样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这本书,老师一放手,它会怎么样?(掉到地上)还会不会有其他可能?(不会)那我们应该用上面的哪一个词?(一定)你还能找出哪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

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类像这样的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你比爸爸年龄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能说说还有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吗?公鸡下蛋呢?

那么当我们不能肯定一件事情是否发生的时候我们就用可能来描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可能性。

三、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判断生活中的例子吗?

老师这有6道题,请大家用符号来判断。一定

判断以后思考你这样判断的理由。请大家打开书105页,先自己做,做完后再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

据统计:全世界每秒出生人口数量为4、3人,中国是每两秒不到出生一个人。

(反思:这两个环节在我最初的设计中是先判断再举例,由于担心孩子们不会说,所以采用了现在这个设计,课后反思觉得还是不妥,一是牵得过多,二是孩子们在没有接触生活中的例子前不能很好地举例。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能准确判断,个人认为与我的新知探究有关系,但也应当允许孩子对个别现象出现失误。这个概率的问题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要完全准确判断是很有难度的。)

四、动手操作,感知升华

1、说得很好。大家表现得这么棒,美羊羊、懒羊羊、喜羊羊也被大家吸引了。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他们吗?在你们的欢迎声中它们要隆重登场了!请你猜一猜第一个出来的谁呢?

可能是喜羊羊、也可能是美羊羊、还可能是懒羊羊,把懒羊羊贴在黑板上,剩下的再猜

第二次:问:还有两个,这两个不可能是谁?可能是谁呢?

第三次:最后一位了,它()!

你可以用今天们学的哪个词来猜?

(反思:这个活动的开展,选取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兴趣浓厚,在这个猜测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表示,确定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表示的理解。)

2、装糖果

他们三个今天来是想请你们帮忙装糖果的,愿意吗?想请每个组装一袋糖果,有要求的哦。

订单一:随意拿一个,一定是桔子味的

订单二: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桔子味的

订单三:随意拿一个,可能是凤梨味的

装好后,说说是怎样装的,为什么那样装?

师:我呀,最喜欢桔子味的糖果了,该选择哪个呢?

(反思:此环节的设计是本堂课的一个拓展,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一个原因是活动要求不够明确,交待不清。另一个原因是时间不够。)

五、故事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喜羊羊为了感谢大家,托我讲个故事,想听吗?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判处死刑。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就写两张纸条放到盒子里: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让犯人闭着眼睛去摸。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你猜猜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两种,生和死。)陷害他的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活下来吗?(不可能)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抽完签后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生:把抽到签吃掉,剩下的一张是死签,他抽到的就一定是生签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大臣这么做,不但不可能死,还一定会活。老师这个可能性故事说的好不好呀?那要给予掌声肯定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可能性并不是绝对的,肯动脑筋,改变其中的条件,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生: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像坏人想陷害忠臣,偷偷把生签换成了死签,却反倒救了忠臣。

最后,我结合专家的点评,对整堂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1、课前交流很重要

因为是第一次给三(3)班的孩子上课,为了调节气氛,也为了培养好的课堂习惯,课前我习惯性地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和他们交流,也可能是因为我是校长,我觉得大家很投入,完全放松,课堂上也就很有效果。我觉得如果是借班上课,课前交流很有必要,如果是在自己班上上课,班级接手之初应该好好和孩子交流,让他们在爱上这节课之前喜欢上你很重要。

本节课的课前交流其实也是我的一个组织教学,我是这样进行的

小朋友,欢迎我给你们上课吗?想成为我喜欢的孩子吗?知道我喜欢怎样的孩子吗?在大家一番猜测之后,我微笑着开口了,都有机会成为我喜欢的孩子,因为我的要求很低。我喜欢敢说会听的孩子。不论你说的对与错,敢说就是有勇气,就说明你在思考,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要表扬。说也是有方法的,要大声地说,让大家都听得到,我不喜欢重复你说的话;要完整地说,会让大家更好理解。只说还不够,要会听,听懂别人的观点才能和自己的比较,要做到你说我听,他说我听,我说大家听。

简短的交流,看上去是些套话,但我觉得还是让孩子们明白了课堂的要求,也让他们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记得课后戴主任告诉我,你今天怎么尽叫了些平时成绩不好的人来答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还高高地举起手。是呀,他们不单是高兴地举手,高兴地答问,还是高兴地坐下,并且是再一次勇敢地举起手。虽然很多次说得不准确,或者是错的,但他们是真的在思考的,他们回答错误的答案,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至少下次孩子们,不会去犯同样的错误。这些看上去会让我的课堂效果打折,不过我猜想,课后他们一定还在偷着乐。能让孩子在你的课堂快乐,有一点点进步,不也是收获吗?

2、充满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小学教师很多时候有点像演员。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投入,用你抑扬顿锉的声音,用你极富感染力的表情,用你一个个合适的动作去吸引孩子,去感染孩子,去引领他们的投入,带领他们的思考。这节课,这点我觉得做得还可以。

3、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

枯燥的讲授,不止是孩子们不喜欢,我们也不喜欢。数学较之语文更理性,也更枯燥。我们要把这些枯燥的东西变得更灵性,更生动。游戏就是个很好的载体。这节课的摸奖、猜卡片和装糖果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并且每个游戏过程都能让孩子们自发地思考,我认为设计这样的游戏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事先考虑不周全,也因为个人课堂教学机智更待加强,所以最后的游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4、数学课堂教师应该思路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设计的意图,应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5、数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炼

第一次赛课,喻主任就告诉我,数学教师语言一定要精炼。简明扼要是一个方面,少重复学生的说话是另一个方面。一直记着,一直努力控制自己。这节课前半部分我认为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越到课堂的后面,语言就不由自主地啰嗦起来。有待修炼呀!

6、可以调整的地方。

(1)在总结当奖盒里的球怎样的时候,摸奖的结果是怎样的?,应该结合孩子们的总结完善板书。

(2)将判断生活中的例子放在第一个练习,让学生举例放到第二练习。

(3)装糖果。要求要更明确,可以考虑先让孩子们读懂三个要求,再请一个小朋友示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还应该有一个汇报交流和评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4)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如教学例1、例2、例5时,应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因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本小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刻画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将书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3.本小节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1)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建议:

(1)让每一位学生经历“145×12”的计算过程。首先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然后尝试列竖式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自己估算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馈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学生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就是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它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有序的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去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

对独立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作如下引导:先复习计算“45×12=?”或“145×2=?”,然后再计算“145×12”。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练习,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练习时,应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进一步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受一定、可能、不可能。

老师这里有两张红桃,看看,一会我们玩游戏。我任意抽一张会是什么?谁来猜一猜?再看看。说说为什么?(都是红桃)

1、用两张红桃,感受抽出来的一定是红桃。不可能是黑桃

2、两张牌红桃及黑桃,得出可能是红桃也可能都是黑桃。为什么?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小

1、自己实验探索可能性的大小

同学们手里都有一个转盘,小组合作,动手做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每人转一次,组长记录,红黄的次数。一种黄颜色多,一种红颜色少。说一说,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看各组结果。如果有失误就加全班。得出结论黄颜色的可能性大。让学生说说原因。

总结理由:占的面积多的可能性大,面积少的可能性小。

教师总结:看来,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板书:大小

三、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初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及原因。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们玩的游戏转盘,帮助老师猜猜他们最有可能玩的是哪一个。(1)判断:根据占的面积大小来判断,最有可能玩的是1号,因为面积大。

老师连线(2)看课件连线,1个。(1)从笼子里跑出兔子。看看会出来什么颜色的。一定不是白的、一定是白的、可能性大、一样。让孩子们先自己判断。然后交流。

重点是说理由。

2、探索有几种可能性,可能性大小。联系实际4个课件

(1)掷骰子、参观门票、摸球、圆珠笔、扑克牌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1)色子是六个面,每个面是表示数字的点。想想有几种可能?.指名回答。(2)关于门票联系实际,说说几种可能?(3)摸球题,自己先看清楚每个盒子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然后判断,填空。说明理由:什么颜色的多?可能性就大。(4)笔筒类似,比较简单。(5)审题:花色?红桃、黑桃、梅花都有可能,所以三种。红桃张数多,所以可能性大,梅花张数少,所以可能性小。

四、深化学习,联系生活,并且试着改变大小。

老师这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动画,想看看吗?那就要认真看,还要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能做到吗?

(1)动画:扑到那种可能性大?因为蓝蝴蝶很多,所以可能性大,黄蝴蝶只有一只,所以可能性小。演示。学生看,证实自己的答案。改变大小:怎样才能抓到更多的黄蝴蝶?多放几只。可能性就更大了。教师小结:想让谁的可能性大,就把谁多放进去一些。

现在同学们看看第四道题。你试着涂一涂。怎样才能符合要求。设计好了,再做。

(2)涂色;学生自己涂色,必须有三种颜色,而且红色必须最多。3个红色,2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绿的,2个黄的。5个红色1个绿色,1个黄色。展示学生作品。

(3)设计转盘,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五、这道题比较难,看看谁最聪明。

(1)小组交流先说说怎样画,用铅笔把字写下了来,觉得合适了再画。看题目要求。

同学们,元旦快到了,班里准备搞一次抽奖活动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助老师设计一下转盘。

要求:三等奖最多,用黄颜色表示。

二等奖其次,用蓝颜色表示

一等奖最少,用红颜色表示。

(2)集体交流,展示两种:1红2蓝5黄1红3蓝4黄

六、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还简单的接触到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进一步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可能性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大小,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我采用了抽牌游戏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很自然地复习了一定、不可能、同时引出了本节课要讲的可能行性。这样做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用孩子们经常玩的转盘游戏,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总结出转盘区域大,可能性就大,转盘所占区域小,可能性就小。从而得出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从笼子里跑兔子连线、掷骰子、抽门票等等,通过简单的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体会可能性有几种,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并且重点说明理由。通过摸球、摸牌活动自己动脑,孩子们做的都不错。之后我通过创设动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可能性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多放一些黄蝴蝶,黄蝴蝶的可能性就大。孩子们初步感受了改变可能性大小。我又设计了一组涂色练习。进行发散思维,答案是不唯一,孩子们通过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三、总之这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大部分孩子掌握了本节课知识要点。本节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在讲课时孩子们涂得红黄蓝颜色在试讲时看得很清楚,但是换了一个清楚的投影仪颜色反而不清楚了,这是老师考虑不够全面。再者教师的数学语言还要严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系列7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设计教案需要注重课堂效果的反馈和评估,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快来跟随课件之家发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的新奇之处,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1】

【片断一】

教师将抽奖箱正对着学生放在讲台上。抽奖箱正面标着抽奖箱三个字,右面标着欣欣超市,左面标着活动时间:1月1日~1月7日。

师:(指抽奖箱)瞧,这是什么?

生:(齐)抽奖箱。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边指着正面边说)这里写着抽奖箱三个字。

师:这里是抽奖箱的哪一面?

生:抽奖箱的正面。(板书:正面)

师:谁知道这个抽奖箱是哪个超市的?知道的同学举手!

生(坐在右面的):抽奖箱是欣欣超市的。

师:哎,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抽奖箱右面标着呢!

师:(指坐在中间和左面的学生)你们看到了吗?

生:没有。

教师移动抽奖箱,使右面对着学生,之后恢复原来的摆法。(板书:右面)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认识抽奖箱的左面,略)

师:(指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都是抽奖箱的侧面。(板书:侧面)

师:谁来指一指抽奖箱的上面?

(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指抽奖箱的上面)

师:你们坐着能看到抽奖箱的上面吗?

生:看不到。

师:怎么会看不到呢?

生:抽奖箱上面太高了,坐着看不到。(板书:上面)

【反思】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上述片断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片断二】

师: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谁愿意上来观察抽奖箱的正面,要求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

一个学生上来观察,他实际看到了抽奖箱的正面和上面。

师:他观察正面,站的位置对吗?

生:(齐)对。

师:(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你现在是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吗?(学生摇头)自己调整一下,行吗?

学生点点头,两腿微微下蹲,使视线正好平视抽奖箱的正面。

师:(结合观察学生观察的姿态)只看到正面,必须面对正面,眼睛平视正面。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模拟抽奖箱。请一位同学从抽屉里把抽奖箱拿出来轻轻放在面前,正面朝着自己,抽奖箱摆好后不能移动。活动时每个同学走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接着一个轮流观察。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指导学生如何6个人观察同一个抽奖箱。

【反思】

观察物体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安排了三次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已有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个别演示还是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特别是组内观察,由于6个人观察一个抽奖箱,如果要求不明确,小组活动容易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只是走过场,草草了事。因此小组活动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示范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有效地组织了小组观察活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2】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习例题1

导语:小精灵听到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出这么多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非常高兴,她想带到我们一起玩旋转木马,你们高兴吗?(出示情境图)

(1)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问题: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9=18

②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②思考有几种算法:列式后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0+10=202×10=202+2+2……=20等

③根据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问哪种方法口算更简便,得出2×10=20最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学习例题2

导语:小精灵看到我们在旋转木马这项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她也很高兴,小精灵想带我们一起去坐碰碰车,你们愿意吗?(出示情境图)

(1)课件(小黑板)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3=

②思考:20×3=?小朋友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a、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b、因为2×3=6,所以20×3=60;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20×3怎样计算呢?小朋友们想出了这几种方法:a、20×3可以看作3个20,3个20就是60;b、这个同学更了不起,20×3想出了更为简便的方法,根据乘法口诀2×3=6,所以20×3=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的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个别提问

一列过山车开过来了,小朋友只要回答对车厢的问题就可以免费搭坐了。

车厢问题:2×4=20×4=200×4=2000×4=

2、课本问题(2、3)(出示答题卡)

学生独立做,教师集体订正,重点帮扶学困生。

3、探究问题

你在口算时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小结:我们再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这些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展到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的迁移类推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们,这节课小精灵带我们在游乐园玩了坐旋转木马、坐碰碰车过山车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JiaoAn/ShuXueJA3/80920.html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进一步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体验可能性并初步感受并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受一定、可能、不可能。

老师这里有两张红桃,看看,一会我们玩游戏。我任意抽一张会是什么?谁来猜一猜?再看看。说说为什么?(都是红桃)

1、用两张红桃,感受抽出来的一定是红桃。不可能是黑桃

2、两张牌红桃及黑桃,得出可能是红桃也可能都是黑桃。为什么?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小

1、自己实验探索可能性的大小

同学们手里都有一个转盘,小组合作,动手做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每人转一次,组长记录,红黄的次数。一种黄颜色多,一种红颜色少。说一说,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看各组结果。如果有失误就加全班。得出结论黄颜色的可能性大。让学生说说原因。

总结理由:占的面积多的可能性大,面积少的可能性小。

教师总结:看来,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板书:大小

三、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初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及原因。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们玩的游戏转盘,帮助老师猜猜他们最有可能玩的是哪一个。(1)判断:根据占的面积大小来判断,最有可能玩的是1号,因为面积大。

老师连线(2)看课件连线,1个。(1)从笼子里跑出兔子。看看会出来什么颜色的。一定不是白的、一定是白的、可能性大、一样。让孩子们先自己判断。然后交流。

重点是说理由。

2、探索有几种可能性,可能性大小。联系实际4个课件

(1)掷骰子、参观门票、摸球、圆珠笔、扑克牌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教师:(1)色子是六个面,每个面是表示数字的点。想想有几种可能?.指名回答。(2)关于门票联系实际,说说几种可能?(3)摸球题,自己先看清楚每个盒子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然后判断,填空。说明理由:什么颜色的多?可能性就大。(4)笔筒类似,比较简单。(5)审题:花色?红桃、黑桃、梅花都有可能,所以三种。红桃张数多,所以可能性大,梅花张数少,所以可能性小。

四、深化学习,联系生活,并且试着改变大小。

老师这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动画,想看看吗?那就要认真看,还要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能做到吗?

(1)动画:扑到那种可能性大?因为蓝蝴蝶很多,所以可能性大,黄蝴蝶只有一只,所以可能性小。演示。学生看,证实自己的答案。改变大小:怎样才能抓到更多的黄蝴蝶?多放几只。可能性就更大了。教师小结:想让谁的可能性大,就把谁多放进去一些。

现在同学们看看第四道题。你试着涂一涂。怎样才能符合要求。设计好了,再做。

(2)涂色;学生自己涂色,必须有三种颜色,而且红色必须最多。3个红色,2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黄色,2个绿色,4个红色1个绿的,2个黄的。5个红色1个绿色,1个黄色。展示学生作品。

(3)设计转盘,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五、这道题比较难,看看谁最聪明。

(1)小组交流先说说怎样画,用铅笔把字写下了来,觉得合适了再画。看题目要求。

同学们,元旦快到了,班里准备搞一次抽奖活动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助老师设计一下转盘。

要求:三等奖最多,用黄颜色表示。

二等奖其次,用蓝颜色表示

一等奖最少,用红颜色表示。

(2)集体交流,展示两种:1红2蓝5黄1红3蓝4黄

六、总结归纳

今天我们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还简单的接触到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进一步体会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可能性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大小,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我采用了抽牌游戏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很自然地复习了一定、不可能、同时引出了本节课要讲的可能行性。这样做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用孩子们经常玩的转盘游戏,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总结出转盘区域大,可能性就大,转盘所占区域小,可能性就小。从而得出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从笼子里跑兔子连线、掷骰子、抽门票等等,通过简单的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体会可能性有几种,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并且重点说明理由。通过摸球、摸牌活动自己动脑,孩子们做的都不错。之后我通过创设动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可能性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多放一些黄蝴蝶,黄蝴蝶的可能性就大。孩子们初步感受了改变可能性大小。我又设计了一组涂色练习。进行发散思维,答案是不唯一,孩子们通过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三、总之这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大部分孩子掌握了本节课知识要点。本节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在讲课时孩子们涂得红黄蓝颜色在试讲时看得很清楚,但是换了一个清楚的投影仪颜色反而不清楚了,这是老师考虑不够全面。再者教师的数学语言还要严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4】

20xx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5】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感受。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归纳,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纸盒

(1)将8个红棋子放入第一个盒子中;

(2)将红、黄、蓝、绿色的棋子各3个放入第二盒子中;

2、教师小结学生的结论。

1、教师说明:生活中处处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对下面几个与我们有关系的现象进行判断吗?出示主题图

2、师:数学在我们身边,你还能想到哪些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出来。

3、涂色游戏:教师发涂色卡片

OOOOO(一定是黄色)

OOOOO(可能是蓝色)

OOOOO(不可能是红色)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成功的是什么?1、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再描述图意。

2、让学生说说,自己会抽到什么节目?

1、通过猜一猜,摸一摸

谈一谈,说一说等活动,体验“可能”、“不可能”、“一定”

2、学生进行摸棋验证刚才得到的结论。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作出判断。

2、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学生自己寻找,自由发言

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比赛涂色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唤起学生探究新知。

通过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打开盒子验证自己的猜想,使学生亲自体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尝到探索。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与教学反思》来自!/JiaoAn/ShuXueJA3/95656.html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6】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这节课我们再来做一些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纯数学情境旧知,为使学生巩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口算题卡出示。

2×34×88×5

20×340×880×5

200×3400×8800×5

2、笔算。

230250205

×6×3×4

——————————————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后全班展示。

提问:(1)竖式书写的对齐方式是什么?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二)、提高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1)230020xx

×4×4

—————————

(2)13001330

×3×4

————————————

2、想一想

用竖式计算

2030×36050×4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展示

学生讨论、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使学生巩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出示答题卡:

练习二十第5—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展示。对于出错较多的题,师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练习,进一步强化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作业:产750×5570×8

360×2430×3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竖式书写的对齐方式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乘法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JiaoAn/ShuXueJA3/80927.html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篇7】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折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2、教学例4

你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请给这张纸的其中几份涂上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你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中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板书:

其中两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板书。

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板书。

其中4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四,板书。

通过以上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这是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分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

3、动动手,折一折:认识八分之几

师:请你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再给你喜欢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评价: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几份就可以用分数八分之几来表示。

4、师生共同小结,引导得出: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八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八分之一组成的。它们跟几分之一的分数比,只是取的份数不一样。

5、教学例5

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一条线段,然后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欢的份数,再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几个分数,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操作,师巡视。

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评价:非常正确!你不仅善于操作,还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规律,真了不起!

(意图:通过动手折折、分分、画画、涂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创造分数,不仅巩固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也使学生对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6、小结

刚才我们把一个正方形和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正方形或一条线段又叫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鼓励生自己动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7、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看课本第94页例5。独立完成填空,再交流,师板书出分数、、、说说所表示的意义

(1)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一个分数吗?

(2)任选一个说一说。

(3)(指着)这个分数由几部分组成?你能给分数的每个部分取个名字吗?

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板书: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4)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用这样的分数表示的物体吗?

(设计意图:加深对分数各部分的理解。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5)练一练: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将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并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

8、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为什么这样比?(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分数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9、出示和

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动动手:引导学生拿出相同的两张平均分成五份的长方形纸。一张把其中两份涂上颜色。一张涂三份。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谁来说说你是怎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几分之几》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JiaoAn/ShuXueJA3/80918.html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编写教案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任务的一部分。教案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化。也许以下内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合你需求,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①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②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玻璃棒1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食盐1份,一杯水]

1.出示食盐和水。

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预设:食盐会溶解在水里。)

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预设:5分钟、6分钟、10分钟)

提问:谁有办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预设: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2.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

二、探索:加快溶解(预设30分钟)

活动一:如何进行实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冷水、热水)

2.出示实验记录表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1.提问:要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水、玻璃棒、秒表)

2.出示实验记录表

3.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反馈交流。

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

四、拓展: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预设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它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

【板书设计】

6.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热水

搅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3)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

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

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

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

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

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

1.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

2.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

(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

(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

(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

3.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

1.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时。

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3.冰还是水吗?

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4.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

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

1.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

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2.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

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

3.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

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4)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面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知道水结冰和融化需要什么条件等。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体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也知道有些物质虽然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本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科学概念。本节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清楚知道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但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还是缺乏概念。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概念目标】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

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

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

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

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

活动前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

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问题:

问题1:我们做了什么使纸(橡皮泥)发生了变化?

问题2: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3: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活动一:

1、教师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折纸模型,进行简单的制作。

(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上述问题完成对活动手册的填写(对学生手册填写预设1:把纸折起来、剪一剪、撕一撕等。预设2:学生根据实验能描述实验现象。预设3: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

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活动手册(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分析结论,纸改变了形状但是都还是原来的纸。)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活动二:

1、提供橡皮泥和刮刀,让学生用这块橡皮泥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制作时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3、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形式,分享成品的喜悦。(预设1:把橡皮泥捏一捏、刮一刮、揉一揉等。预设2:颜色改变、形状改变等。预设3: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橡皮泥形状预设改变但是还是橡皮泥。)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引出下一环节)

三、研讨:(预设5分钟)

1、提问: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很多变化,有没有相同点?(预设:大小改变、形状改变等)

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谁吗?(预设:学生:是。)制作泥人后还是橡皮泥?(预设: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最相似的相同点请同学们说一说。(预设:它们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2、在分析小结中得出结论: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然后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

四:回顾和拓展(预设8分钟)

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预设: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

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要点(预设: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温度越高溶解越快、颗粒小溶解快等)。

3、回顾混合与分离。

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预设:筛子、溶解和过滤等)

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预设:晒太阳、加热、蒸发等)

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

【板书设计】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看到了什么现象

纸形状变化大小变化

橡皮泥形状变化大小变化颜色变化

水形态变化

相同点:还是原来的物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2、 通过实验知道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

3、 能够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主动的与同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体在水中可以溶解,什么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教学难点:

知道加快物体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砂糖、高锰酸钾、一盆凉水、一瓶热水.

学生用具:共分五组,每组一次性杯子5个、木棒一根、砂石、食盐、味精、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实验表一张.

教学方法:小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等等多种方法相互协调使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引入

(1)师出示一撮砂糖问:同学们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平时用它来干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冲一杯糖水喝,(师边说边冲)谁来尝尝?指名尝试。.师及时提示:注意不熟悉的物品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口尝?为什么?

(3)师举起杯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糖到哪里去了?并直接板书课题。

(4)师重复是否真的化了呢?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出来,得用实验验证一下才行。

2 、设计实验证明

师述:为了让同学们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有颜色的物品————高锰酸钾,来代替砂糖。师出示高锰酸钾让学生观看并解释: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现在跟我一起认识它(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两遍)不要看它这么小它可很神秘噢!我把它放入水中你们可要仔细观察.

师提问: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到哪里去了?谁来说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师总结:我们把像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3、运用知识判断

师述: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它们能否也在水中溶解呢?老师也带来了几种物品,同学们看看有哪些?那我们应怎么来做,小组商量说出你们的方法

集体研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做完后集体订证.

4、实验问题引出加快物品溶解方法。

师提问:我们刚刚在做实验时,在能溶解的物体中哪一种物体溶解的最慢?(学生回答后)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看哪一组最先使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优胜组我们就奖他们一面小红旗。

各小组先讨论出你们的实验方法,商量好后可以来老师这领实验材料.

小组分别实验,实验完后总结经验。

板书: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捣碎

把你们的方法记下来.

5、运用所学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以致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亲人为我们操碎了心。如: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 ,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呢?学了今天这一课后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冲一杯牛奶来表达我们的心意,老师这里有牛奶,谁愿意上来冲一杯,不过要先说出你的方法噢。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回家可不要忘了给自己的亲人冲杯茶水或牛奶噢!再见!

板书设计:

糖到哪里去了

砂糖 、高锰酸钾

溶解现象

加热

搅拌 可以加快溶解

捣碎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食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来,明白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过滤装置来达到分离沙子和盐水的目标。通过进行蒸发操作来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最终达到分离食盐和沙子的目的。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溶解前的食盐和析出后的食盐的特点来多角度的认识物体,从而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分离食盐和沙子来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对于一些混合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丢弃和浪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习单。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过滤杯、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揭示课题(预设3-5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你有办法帮助叔叔们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吗?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

二、引导探索,科学实验(预设25-30分钟)

1.ppt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们按颜色一粒一粒分。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按颗粒大小分,筛网筛一下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放在水中。

学生上台把食盐和沙子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他们溶解在水中

师:那怎样把沙子从盐水中取出来呢?

展示过滤装置

师:那怎样把食盐水中的水除去呢?

展示蒸发装置

2、任务一:分离盐水和沙子

a.展示过滤装置

b.ppt出示溶解、过滤流程

c.学生领取材料做溶解和过滤实验。

d.交流汇报。

师: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板书:溶解、贴画)

师:纱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把沙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

师:那就是过滤(板书:过滤、贴)

3、任务二:分离食盐和水

a.认识蒸发装置。

b.学生微视频学习蒸发操作。

c.ppt展示流程图。

d.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①戴上护目镜可以防止在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入眼睛

②千万不要用手去碰蒸发皿,整理过程中手拿三脚架,防止烫伤

e.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师:水到哪里去了

生:蒸发了(板书:蒸发、贴)

三、积极思考,研讨发现(预设5分钟)

师:我们是怎样帮助叔叔们将沙子和食盐分离的?(ppt)

生:先用水把食盐溶解,再用过滤把盐水和沙子分开,再进行蒸发将盐和水分开。

四、课后拓展,知识延伸

师:木屑、铁屑、和食盐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4.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方法

信息搜集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

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8)

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

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

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

活动前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

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问题:

问题1:我们做了什么使纸(橡皮泥)发生了变化?

问题2: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3: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活动一:

1、教师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折纸模型,进行简单的制作。

(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上述问题完成对活动手册的填写(对学生手册填写预设1:把纸折起来、剪一剪、撕一撕等。预设2:学生根据实验能描述实验现象。预设3: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

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活动手册(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分析结论,纸改变了形状但是都还是原来的纸。)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活动二:

1、提供橡皮泥和刮刀,让学生用这块橡皮泥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制作时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3、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形式,分享成品的喜悦。(预设1:把橡皮泥捏一捏、刮一刮、揉一揉等。预设2:颜色改变、形状改变等。预设3: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橡皮泥形状预设改变但是还是橡皮泥。)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引出下一环节)

三、研讨:(预设5分钟)

1、提问: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很多变化,有没有相同点?(预设:大小改变、形状改变等)

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谁吗?(预设:学生:是。)制作泥人后还是橡皮泥?(预设: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最相似的相同点请同学们说一说。(预设:它们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2、在分析小结中得出结论: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然后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

四:回顾和拓展(预设8分钟)

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预设: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

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要点(预设: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温度越高溶解越快、颗粒小溶解快等)。

3、回顾混合与分离。

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预设:筛子、溶解和过滤等)

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预设:晒太阳、加热、蒸发等)

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9)

科学概念:

本次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本课是这一单元最后具有总结性的课文,本单元选择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鱼类四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这些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教学目标:

通过对动物共同特征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这节课作为小结活动,学生应该能较好的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要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周围世界的生命世界。

教学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各种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概括、整理以及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一个单元中我们大家交了几个动物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是谁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展示幻灯片)。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动物有那些共同特点?从运动、反应、进食、繁殖等方面思考讨论。 教师提示小组探究合作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及时写下学习探究结果,教师巡视并参与问题的讨论。

2、分组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帮助小结并形成表格的形式(展示幻灯片)

4、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那些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也像老师一样写下来。

5、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小结动物的共同特点(展示幻灯片):他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三、请同学们思考并说说以下问题,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比较 ,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四、归纳小结(展示幻灯片): 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四、作业设计

说一说:假如我是一只小蚂蚁……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教学反思:

1、这节课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为核心,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及总结的能力;这一教学过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内容,又帮助学生建构了新知。

2、我的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在这一节课中却缺少了一些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中去自己观察学习的机制,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3、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里,引入到生活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把知识运用于生活。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系列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好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授课。教案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系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1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2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

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

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

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

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

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

1.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

2.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

(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

(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

(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

3.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

1.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时。

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3.冰还是水吗?

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4.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

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

1.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

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2.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

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

3.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

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面七课的学习,对水的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知道水结冰和融化需要什么条件等。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变化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体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也知道有些物质虽然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本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科学概念。本节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清楚知道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但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还是缺乏概念。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折纸等活动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大小、形态变化但本质没有变化,并利用这些特点去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概念目标】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

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的三态变化视频、教学课件

小组准备:橡皮泥、圆头剪刀、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

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

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

活动前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

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问题:

问题1:我们做了什么使纸(橡皮泥)发生了变化?

问题2: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3: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活动一:

1、教师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折纸模型,进行简单的制作。

(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上述问题完成对活动手册的填写(对学生手册填写预设1:把纸折起来、剪一剪、撕一撕等。预设2:学生根据实验能描述实验现象。预设3: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

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活动手册(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分析结论,纸改变了形状但是都还是原来的纸。)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活动二:

1、提供橡皮泥和刮刀,让学生用这块橡皮泥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制作时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3、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形式,分享成品的喜悦。(预设1:把橡皮泥捏一捏、刮一刮、揉一揉等。预设2:颜色改变、形状改变等。预设3: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橡皮泥形状预设改变但是还是橡皮泥。)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引出下一环节)

三、研讨:(预设5分钟)

1、提问: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很多变化,有没有相同点?(预设:大小改变、形状改变等)

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谁吗?(预设:学生:是。)制作泥人后还是橡皮泥?(预设: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最相似的相同点请同学们说一说。(预设:它们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2、在分析小结中得出结论: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然后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

四:回顾和拓展(预设8分钟)

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预设: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

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要点(预设: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温度越高溶解越快、颗粒小溶解快等)。

3、回顾混合与分离。

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预设:筛子、溶解和过滤等)

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预设:晒太阳、加热、蒸发等)

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

【板书设计】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看到了什么现象

纸形状变化大小变化

橡皮泥形状变化大小变化颜色变化

水形态变化

相同点:还是原来的物质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4

一、聚集: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教师准备:出示课件中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天热了冰化成水的故事情节图片导入,加入水三态变化相关的图片。

1、提问:冰融化成水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时,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设:学生回答水融化时变成冰、变成了液态的水了。结冰时水从液体变成了固体了。)

2、提问:思考:妈妈在晾衣服时,衣服慢慢的晒干了。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预设:衣服上的水消失了、水不见了、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跑的空气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小结:水真的不见了吗?其实衣服上的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加热)后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3、提问:水的哪些特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还是水吗?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要求: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的表格上]

4、课件出示纸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图片,生活中的变化有很多,比如说纸、橡皮泥的变化,此时呈现纸制品和橡皮泥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纸的形状改变、气球大小改变、木棒颜色改变等)

5、揭示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索:纸和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各种纸6张、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动手册等]

活动前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①学生能把活动手册上的表格边实验边记录下来,

②能在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问题:

问题1:我们做了什么使纸(橡皮泥)发生了变化?

问题2: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3:它们变化后与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活动一:

1、教师拿出一张纸折出一个折纸模型,进行简单的制作。

(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上述问题完成对活动手册的填写(对学生手册填写预设1:把纸折起来、剪一剪、撕一撕等。预设2:学生根据实验能描述实验现象。预设3: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

3、交流展示环节:请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活动手册(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分析结论,纸改变了形状但是都还是原来的纸。)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活动二:

1、提供橡皮泥和刮刀,让学生用这块橡皮泥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注意时间安排以及剪刀使用安全提醒)。

2、学生制作时认真思考三个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3、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形式,分享成品的喜悦。(预设1:把橡皮泥捏一捏、刮一刮、揉一揉等。预设2:颜色改变、形状改变等。预设3: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结论,橡皮泥形状预设改变但是还是橡皮泥。)

(展示环节结束后将材料整理完毕放回材料桌上以免干扰后续研讨。)

教师提问: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还是橡皮泥吗?纸变化后还是纸吗?(引出下一环节)

三、研讨:(预设5分钟)

1、提问: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很多变化,有没有相同点?(预设:大小改变、形状改变等)

教师引导:水结冰后还是谁吗?(预设:学生:是。)制作泥人后还是橡皮泥?(预设: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最相似的相同点请同学们说一说。(预设:它们都还是原来的物质。)

2、在分析小结中得出结论: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然后对比橡皮泥、水、纸变化的相同处:发现物质的大小、形状等特征的改变不影响物质的本质变化。

四:回顾和拓展(预设8分钟)

1、生活中的变化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大家还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预设:酒精的挥发、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

2、回顾溶解。教师准备溶解小实验,请学生观察并结合第4、5两课的所学说一说相关?的要点(预设: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温度越高溶解越快、颗粒小溶解快等)。

3、回顾混合与分离。

提问1:我们要怎样把沙和食盐分离?(预设:筛子、溶解和过滤等)

提问2:食盐和水又是怎样分离的?(预设:晒太阳、加热、蒸发等)

4、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的变化。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5

科学概念:

本次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本课是这一单元最后具有总结性的课文,本单元选择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鱼类四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这些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教学目标:

通过对动物共同特征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这节课作为小结活动,学生应该能较好的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要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周围世界的生命世界。

教学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各种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概括、整理以及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一个单元中我们大家交了几个动物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是谁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展示幻灯片)。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动物有那些共同特点?从运动、反应、进食、繁殖等方面思考讨论。 教师提示小组探究合作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及时写下学习探究结果,教师巡视并参与问题的讨论。

2、分组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帮助小结并形成表格的形式(展示幻灯片)

4、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那些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也像老师一样写下来。

5、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小结动物的共同特点(展示幻灯片):他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三、请同学们思考并说说以下问题,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比较 ,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四、归纳小结(展示幻灯片): 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四、作业设计

说一说:假如我是一只小蚂蚁……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教学反思:

1、这节课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为核心,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及总结的能力;这一教学过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内容,又帮助学生建构了新知。

2、我的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在这一节课中却缺少了一些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中去自己观察学习的机制,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3、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里,引入到生活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把知识运用于生活。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6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①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②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9篇


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每一节课负责,好的教案可以让学子更清楚理解老师教育的知识、教案有助于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教案具体怎么写呢?以下“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9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

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示会

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

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

注意事项:

(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

(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

●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

●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

●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

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

纺织材料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植物的叶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流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学习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学习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习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学习流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流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流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流程。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食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来,明白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过滤装置来达到分离沙子和盐水的目标。通过进行蒸发操作来达到分离食盐和水的目的,最终达到分离食盐和沙子的目的。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溶解前的食盐和析出后的食盐的特点来多角度的认识物体,从而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分离食盐和沙子来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对于一些混合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避免丢弃和浪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习单。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过滤杯、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任务,揭示课题(预设3-5分钟)

1.学生观看视频,你有办法帮助叔叔们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吗?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

二、引导探索,科学实验(预设25-30分钟)

1.ppt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生:把他们按颜色一粒一粒分。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按颗粒大小分,筛网筛一下

学生上台分离并让大家一起判断可行性。

生:把他们放在水中。

学生上台把食盐和沙子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他们溶解在水中

师:那怎样把沙子从盐水中取出来呢?

展示过滤装置

师:那怎样把食盐水中的水除去呢?

展示蒸发装置

2、任务一:分离盐水和沙子

a.展示过滤装置

b.ppt出示溶解、过滤流程

c.学生领取材料做溶解和过滤实验。

d.交流汇报。

师:在这个过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溶解。(板书:溶解、贴画)

师:纱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把沙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

师:那就是过滤(板书:过滤、贴)

3、任务二:分离食盐和水

a.认识蒸发装置。

b.学生微视频学习蒸发操作。

c.ppt展示流程图。

d.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①戴上护目镜可以防止在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入眼睛

②千万不要用手去碰蒸发皿,整理过程中手拿三脚架,防止烫伤

e.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师:水到哪里去了

生:蒸发了(板书:蒸发、贴)

三、积极思考,研讨发现(预设5分钟)

师:我们是怎样帮助叔叔们将沙子和食盐分离的?(ppt)

生:先用水把食盐溶解,再用过滤把盐水和沙子分开,再进行蒸发将盐和水分开。

四、课后拓展,知识延伸

师:木屑、铁屑、和食盐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4】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5】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

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

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

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

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

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

1.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

2.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

(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

(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

(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

3.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

1.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时。

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3.冰还是水吗?

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4.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

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

1.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

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2.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

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

3.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

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7】

科学概念:

本次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本课是这一单元最后具有总结性的课文,本单元选择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鱼类四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这些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教学目标:

通过对动物共同特征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这节课作为小结活动,学生应该能较好的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要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周围世界的生命世界。

教学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各种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概括、整理以及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一个单元中我们大家交了几个动物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是谁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展示幻灯片)。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动物有那些共同特点?从运动、反应、进食、繁殖等方面思考讨论。 教师提示小组探究合作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及时写下学习探究结果,教师巡视并参与问题的讨论。

2、分组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帮助小结并形成表格的形式(展示幻灯片)

4、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那些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也像老师一样写下来。

5、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小结动物的共同特点(展示幻灯片):他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三、请同学们思考并说说以下问题,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比较 ,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四、归纳小结(展示幻灯片): 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四、作业设计

说一说:假如我是一只小蚂蚁……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教学反思:

1、这节课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为核心,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及总结的能力;这一教学过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内容,又帮助学生建构了新知。

2、我的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在这一节课中却缺少了一些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中去自己观察学习的机制,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3、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入到大自然里,引入到生活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把知识运用于生活。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8】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①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②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9】

第一单元

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 学生活动。

(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t>(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2、学生准备。

1. 2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附板书: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2.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