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好忙的蜘蛛中班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9

[课件]好忙的蜘蛛中班教案(篇二)。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身为教师,学会编写教案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本领。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如何去写一篇教案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课件]好忙的蜘蛛中班教案(篇二),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忙的蜘蛛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和蜘蛛说的话语。

2、乐于大胆交流,懂得做事要坚持的道理。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中的几个小动物图片、有关小动物的汉字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蜘蛛)师:这是谁,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2、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忙的蜘蛛"。

二、欣赏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理解。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哪些小动物邀请蜘蛛去玩的?

先是哪只小动物?按照顺序表达。

2、分段欣赏故事,逐步表达小动物与蜘蛛的问话。

(1)逐一呈现动物图片,依次模仿小动物是怎样问小蜘蛛的。(集体和个别回答)"兜风"什么意思?注意量词的使用。

(2)蜘蛛一直忙着做什么?

(3)蜘蛛忙着织网,没有回答,猜猜蜘蛛心里是怎么想的?

(心里想着我要把网编织好了,不能跟你们去玩。坚持到最后他终于编织出了一张漂亮的网。)

(4)蜘蛛是怎样捉到苍蝇的?为什么说是好忙的一天?

小结:蜘蛛工作时非常专心和认真,没有跟小动物去玩,最后织出了漂亮的网。

3、幼儿根据相关汉字扮演角色,尝试进行情景表演。

三、情境表演

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情节表演。

四、总结交流

你们喜欢这只蜘蛛吗?为什么?

小结:蜘蛛做事情很认真,有始有终,从头到底把事情完成,然后才能去做别的事情,我们也要向蜘蛛一样,坚持到底才能做好事情。这样才能学到更多本领。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扩展阅读

蜘蛛织网教案及反思3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设计教案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篇文章将全方位分析和探究“蜘蛛织网教案及反思”的各个方面,请品味这篇令人心动的文章!

蜘蛛织网教案及反思(篇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蛛网教案(反思性教学)

大班艺术活动蜘蛛网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环境创作,关键点和难点,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尝试用直线,横向,斜线连接和线条画美学紧密对齐在完成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坚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型艺术活动课,来看蜘蛛网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直线,水平线和对角线连接并对齐直线

2在绘画过程中培养独立坚持和学习的能力

三。引导孩子用配饰丰富工作内容,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4.培养孩子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龄人之间大胆沟通.

5培养孩子的技能和艺术气质

环境创造

一个样本,一些蜘蛛和蜘蛛网,

标记和油画棒

关键点和困难

引导孩子们如何表达紧密排列的线条,体验画线的美

活动程序:

一,**欣赏,引发活动

展示蜘蛛:这是谁?你看过蜘蛛网吗?你为什么要编织网?怎么编织?

展示**,引导孩子观察蜘蛛网的形状

其次,欣赏这些例子并指导发现

简介:有一只小蜘蛛露在外面,妈妈很高兴为宝宝织一张网,小蜘蛛睡在网上,每天吃美味的害虫,长大很快

示例:猜猜蜘蛛母如何编织网?你从**开始的?

小蜘蛛也想织网。(示威越来越少了)这是一次飞行,但它逃脱了。为什么苍蝇会逃跑?

小蜘蛛开始编织第二个网.编织后,我们感到疲倦并转过身来.这是一只蚊子飞翔.我看到了,不好.有蚊香,我逃走了.为什么蚊子会将蜘蛛网误认为是蚊香?

蜘蛛妈妈遇到了,想帮小蜘蛛织网,但小蜘蛛不同意,为什么?小蜘蛛应该做什么?

邀请教师或儿童进行演示.

第三,组建一个小型指挥小组

蜘蛛开始编织第三张网,所以我们都变成了小蜘蛛。先考虑画蜘蛛或网

4、 欣赏评估,看看哪一个编织得最好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还给孩子们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独立探索和创造,使孩子们对探索事物的兴趣得到增强,并且尝试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创新的,他们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在手术中,通过自由组合,让孩子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也不会乐于开心.

在整个活动中,我深深意识到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只有掌握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才能更加热情地学习.

蜘蛛织网教案及反思(篇2)

《美术蜘蛛织网教案反思》

引言:

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情感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下,常常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蜘蛛织网教学方法。在本文中,我将详细回顾这个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原则与目标

在设计《美术蜘蛛织网教案》时,我秉持以下原则:

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5. 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

第二部分:教案实施步骤及效果分析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通过介绍有关蜘蛛的神秘与美丽的方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对课程充满了期待。

2. 引导学生观察与描绘:我组织了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观察蜘蛛网并尝试描绘它们的样子。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创造绘画主题:在这一阶段,我鼓励学生根据观察和个人喜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蜘蛛网主题,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丰富作品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的艺术表达更丰富多样,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体验,如绘画、剪纸和线描等。这样,学生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技巧。

5. 合作与交流:我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并分享彼此的想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 展示与评价:我在班级内组织了一次展览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和其他老师,通过赞誉和建设性的反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施,我发现学生们在思维、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展示的作品形式多样,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同时,学生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第三部分:教案的亮点与不足

1. 亮点:

a.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学生对蜘蛛的观察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b.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蜘蛛网,提高了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c. 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 不足:

a. 时间安排需合理优化:在实施教案时,我发现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这要求我在教案安排上做出合理的调整。

b. 学生个体差异并未充分考虑: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蜘蛛以及绘画表达的接受程度不同。我意识到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结语:

通过实施《美术蜘蛛织网教案》,我发现学生在艺术创造、观察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也意识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总的来说,《美术蜘蛛织网教案》为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和综合素养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我会继续探索和改进这个教学方法,以期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

蜘蛛织网教案及反思(篇3)

《大班美术蜘蛛织网教案反思》

导语:

在大班的美术活动中,我为儿童设计了一个有趣的主题——蜘蛛织网。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地方。接下来,我将根据标题详细地描述和反思这个教案,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认为自己还是做得相对清晰和明确的。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让他们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培养儿童观察和表达的能力;2)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3)提升儿童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

在这个教案中,我为儿童提供了一种主题——蜘蛛织网,并且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创作中来。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我认为蜘蛛织网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想象的主题,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让儿童能够更好地表现和表达自己对于蜘蛛织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我认为这样的组合可以让儿童更加全面地接触和体验艺术的世界。在绘画方面,我为儿童提供了蜘蛛织网的素描和彩绘,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在手工制作方面,我引导儿童使用纸板、线等材料去制作蜘蛛网的模型,让他们能够动手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儿童在绘制蜘蛛织网时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另一些儿童则相对较快完成。这导致了进度的不统一,造成了有些儿童焦虑和无所适从。今后,我应该在教学计划中给予更加充裕的时间,让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完成。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儿童对于绘画更感兴趣,而对于手工制作则不太感兴趣。这可能与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长,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3)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在这个教案中,我只是简单地根据儿童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而没有对他们的创意和想法进行深入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忽略掉一些与内容和目标相关的关键要素。今后,我应该在评价中更加注重儿童创意和思维的发展,并提供更加细致的建议和指导。

五、教学效果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但总体来说,这个教案仍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儿童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还培养了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创造出了各种形状和颜色各异的蜘蛛织网,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想法和创意。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结:

通过这个教案,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且找到了相应的改进方向。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评价方式的完善。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好地发掘儿童的潜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快乐。

「课件模板」 高二物理的教案之二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那么准备一份教案对于老师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一种教学的方案,你知道写教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课件模板」 高二物理的教案之二,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1章第1节

课题:电荷库仑定律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本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讲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3.通过对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物体的电中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荷。过渡到电荷守恒定律,水到渠成,对高中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进一步巩固守恒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的概念。同时教学中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5.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初中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先运用教材上给出的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后的塑料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实验定性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并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要讲清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规律的建立都是经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突破的结果,体现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素材,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诱思”、“导思”,在本节课中,对库仑定律得出过程进行了尝试。

4.利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5.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一步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了解元电荷的大小,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电荷知识。

2.通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2.通过对比天电和地电、以及定性和定量、神学和科学对电现象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电荷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通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五、本节要点

1.什么是静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什么叫电荷量?

2.什么是感应起电现象?什么叫中和现象?

3.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元电荷?

4.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条件是什么?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1.对电荷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2.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2.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

3.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电磁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已经发现了有关静电现象,主要是梳头或者是羊毛、丝、棉类的衣物摩擦有闪光及声音;古希腊人发现琥珀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英国的吉尔伯特(1544—1603)是最早系统地研究电磁现象的科学家。他发现琥珀和磁铁都能够吸引物体,不过性质不同,经过研究,他发现许多其他物体经过摩擦后也都能够吸引其他小物体。引入(electric)(琥珀体)还发明了可供实验用的验电器。

德国的奥托·格里克(1602—1686),马德堡市市长,1654年曾用自己发明的抽气机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1660年发明了第一台可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有了这样的机器,因而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电火花实验;还有让人身体带电的实验;这使得18世纪40年代的德国整个社会都对电现象感兴趣,许多人购买了摩擦起电机做实验作为娱乐,同时也大大普及了电学知识。电学知识在整个欧洲各国都普及起来。

法国电学家诺莱特在巴黎圣母院前进行,他请700个修道士手拉手地排起来,让排头的手拿莱顿瓶放电时,发现700个修道士同时跳了起来,显示了电的强大威力。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避雷针。

(二)进行新课

1.接引雷电下九天──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间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同;闪电和电火花的路线都是曲折的;运动都极其迅速;都能被金属传导;都能发出爆炸声或噪声;都能在水或冰块中存在;通过物体时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杀死动物;都能熔化金属;都能使易燃物燃烧;都放出硫磺气味。

1747年,富兰克林把他的这些想法,写成论文《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林逊。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得到的是一阵嘲笑。许多权威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荒唐无比,“把科学当作儿童的幻想”。

对于权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兰克林不予理睬,终于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从风筝实验中,不但了解了雷电的性质,而且证实:雷电是可以从天空“走”下来的。“高大建筑物常常遭到雷击,能不能给雷电搭一个梯子,让它乖乖地‘走’下来呢?”富兰克林想。

正当富兰克林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幸从俄国彼得堡传来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在操作时,不幸被一道电火花击中身亡。这更坚定了富兰克林研制避免雷击装置的决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富兰克林把那根细铁棒称为“避雷针”。

避雷针的问世,引起了教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对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对上帝指手划脚,是要受上帝惩罚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场雷雨之后,神圣的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房屋却平安无事。于是,避雷针的作用被人们认识,避雷针也很快地传开了。至1784年,全欧洲的高楼顶上都用上了避雷针。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课件]《快乐的小公鸡》教案(篇二)


教师施爱在严爱与宽爱之间。在准备教案时要具备传授知识、渗透理解问题的方法。教案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一份教案都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课件]《快乐的小公鸡》教案(篇二),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编辑为您搜罗了“[课件]《快乐的小公鸡》教案(篇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杠杆。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快乐的小公鸡》。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集体当中与小朋友们团结友爱是很快乐的,那还要怎样做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呢?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想念你们就会知道了。

2.认读生字。

(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a.学生自由练读生字。

(根据预习情况练读,同位互读)

b.小组互检练读生字。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都有所提高。)

c.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检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3.练读课文。

(1)初读课文(学生还段读)

学生各自试读。

(学生根据各自情况练读,不会的字问问别的同学)

同位互读。

(听一听读音是否正确)

各小组同学,进行练读。

(奖励读的好的小组“最棒”)

(2)练读整篇课文。

学生各自试读。

齐读,互相帮助练读。

(要求程度较高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连句成篇)

分小组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1.认读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

3.练读《快乐的夏天》。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练读课文。

2.进行相关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

注意课文中应该重读的.地方。

(2)学生分组自由练读。

(教师巡视练读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进行组内交流,组员间进行互评。)

(4)集体分角色练读。

2.进行相关练习。

(1)同学们,读完了这篇课文,你们又了解到了些什么呢?(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小公鸡知道了怎样才能快乐,有一个小朋友也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小朋友怎样得到快乐的吧!

(3)各自根据拼音练读《快乐的夏天》。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快乐呢?

(4)集体交流。

(各自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说说)

(5)看来,大家都知道怎样才会快乐,那现在你觉得怎样才快乐呢?

(学生各自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自己的实际说,鼓励并引导学生思维说说还有怎样可以得到快乐。)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和家长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3.观察生字的写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练写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1.练写“能”、“最”、“帮”。

(1)学生各自观察生字。

(同位间交流这3个字在四线格内的位置)

(2)集体交流。

(教师进行小结并范写)

(3)教师引导写笔顺,学生书空练写。

(4)学生各自练写这3个字。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进行练习)

2.练写“情”、“助”、“别”、“得”。

(1)学生各自观察,书空练写。

(2)提出困难,教师指导解决。

(以学生对字形的书写困难为主)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练写“哥”字。

(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

(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

(3)学生各自练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

2.预习100页看图讲故事。

「课件模板」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二


教师工作中,课前准备工作是重点,每个负责的老师都会花很多时间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的同时,老师也在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课件模板」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二,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知道了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很神奇,庐山的云雾到底神奇在何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特点

1.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轻轻地读课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写了庐山的云雾。

2.默读2、3自然段,找出能概括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

3.指名说,齐读。(板书: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到底什么样,能给人如此奇妙的感觉?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生读,师巡)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变成红色) (板书:千姿百态)

2、“ 千姿百态”什么意思?就是有很多不同的样子

3、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样子呢? 一生回答后,老师再与学生接读这几个比喻句:师说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4、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哪一幅图对应书上哪一句话,说说你的依据。

A: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①山头的云雾

②“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③白色绒帽

B: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①半山的云雾

②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③一条条玉带

C: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①山谷

② 弥漫:充满,布满

③茫茫的大海

D: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①山峰

② 遮挡:遮蔽拦挡

③巨大的天幕

5、齐读这一段话

师述:大家看,这一段中,作者第一句先总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后四句再详细介绍庐山的云雾是怎样千姿百态的!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总分写法。

其次,作者在写每一种云雾又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云雾写得既生动又具体。再看,这四句话,虽然都写云雾,但写法又是不一样的。

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可以试着来用一用这些写作方法。

6、出示填空,试着背诵

庐山的云雾( )。

那些( )在( )的云雾,就像是( );

那些( )在( )的云雾,又像是( )。

云雾( )山谷,它是( );

云雾( )山峰,它又是( )。

总结:本段围绕中心句,从四个方位展示了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这是庐山云雾的一种静态美。(板书)

过度: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节,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划出来。指读,齐读。

2、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瞬:一眨眼 息:一呼吸

3、理解“变化之快”,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理解“变化之多”,变成了哪些事物?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它仅仅只变了书上的这几种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想象一下,庐山云雾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理解“变化之大”,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5、怎样才能读出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能表现云雾变化快的词句可以读得重一些,快一些。

6、指名读。评价。

7、齐读。

小结:这一段和第二小节一样,也是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是庐山云雾的动态美。(板书)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播放画面 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深深吸引了游人,游人都不想回家了。这就是流连忘返

你曾经在哪玩得不想回家呢?用上“流连忘返”造一个句子。

同学们,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出示第一节)当你

庐山的美远不止那变幻无常的云雾,引读: 景色秀丽的庐山

同学们请看:播放画面:

六、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从而留下了传世佳作。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著名的两首。

(出示、齐读古诗。)

师:你喜欢庐山吗?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到处都是美丽的风光。我们应为生在这美丽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陶醉其中吧,齐读全文。

《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师就要极其认真的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案的重点。如何写教案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小编整理了以下有关“《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的内容供您参考,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教案课件是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

2、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米罗的画《红太阳吞噬蜘蛛》。蜘蛛模型。字卡。

活动室布置抽象派风格的作品若干,及大班幼儿的抽象画作品。

美工区为幼儿准备各种工具与材料,供幼儿创作。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看画,我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画,今天拿来和小朋友一起欣赏。

二、实物投影,出示米罗的画《红太阳吞噬蜘蛛》,引导幼儿欣赏。

1、幼儿自由观察,大胆讲述。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试着给画起个名字”。

(尽量鼓励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描述出自己从画中看到的东西,对能力弱的孩子可让他指出。)

2、向幼儿介绍这幅画的名称与作者及抽象派作品的风格特征。

师:“画这幅画的作者,名字叫米罗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画家,他也动脑筋给他这幅画起了个名字,叫《红太阳吞噬蜘蛛》”。

师:“世界上有很多画家,有的画家画的画很逼真,画上的鱼、鸟、人等就象真的一样,有的画家就不愿意画真的东西,他们只是画一些颜色、形状、线条等来表达他的想法,这样的画叫“抽象画”。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幅画就叫抽象画,它没有具体的东西,刚才小朋友说的都是大家动脑筋想出来的”。

3、引导幼儿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

师:“从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有红太阳?红太阳藏在哪里?和我们画的太阳一样吗?从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有蜘蛛?蜘蛛藏在哪里?和我们见到的蜘蛛一样吗?”

(作品与蜘蛛模型比较)

教师小结:这种作画手法叫夸张,变形。

师:“画家把红太阳和蜘蛛夸张、变形后有什么感觉?”

4、从作品内容上欣赏,体验画家丰富的想象力。

解释“吞噬”的含义,咬碎后咽下去。

幼儿吃饼干理解词语。

师:“画中什么地方能感觉到红太阳在吞噬蜘蛛?”

师:“我们现实中看到的红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师:“红太阳真能吞噬蜘蛛吗?”(画家的想法好奇特)

5、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鲜艳而神秘的感觉。

师:“画家画这幅画用了什么颜色?感觉怎样?”

师:“底色绿色与红色在一起有什么感觉?”(对比色很鲜艳)

师:“当看到一个黑忽忽的东西后有什么感觉?”

6、扩展幼儿思维,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师:“画家为什么要让红太阳吞噬蜘蛛?当你看到红太阳时你还会想到什么?”

二、幼儿随意欣赏活动室布置的抽象风格的画。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大胆讲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幼儿互相讲述作品内容。

三、活动延伸:愿意创作的幼儿可到美工区自选材料创作。

附:米罗,西班牙画家(1893—1983),在超现实主义的两大派系中,属于抽象和无意识派大师。米罗的绘画以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梦的学说为理论依据,采用幽默态度在作品中创造离奇的形象。他的画带有神秘、怪诞的色彩,具有意象丰富和新颖独特的特点。

他的作品从无与论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从微观到宏观,从西方传统到东方精神,从经验世界到超越世界,从原则性到现代感,他的油画技法变化多端,为人类贡献了一个新奇而自由的世界。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幼儿缺乏经验的特点,降低了活动目标,重点放在使幼儿尝试欣赏名画,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这一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学习抽象作品的夸张和变形,在观赏名画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也尝试引导幼儿从作品的色彩、构图、图形等方面讲述自己对于抽象画的理解,最后,还让幼儿尝试进行了抽象画的创作。

2024课件: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篇二


认真教书是每一个好老师心中的义务,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使教师备课充分,上起课来有条不紊,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全面而又优秀的教案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2024课件: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篇二》,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习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六)配套资源

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找3的倍数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①发现问题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②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独立观察、发现。

【设计意图: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根据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经验,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在学生实在没人看出规律时,教师再提示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接着重新去探索。】

③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发现和根据发现引发的猜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可以用计算器)

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

(3)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师:你们的发现和猜想是什么?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评价补充。

引导小结:斜着观察发现,每一行数的个位与十位的和分别是3、6、9、12、15,它们都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你们是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汇报验证的过程。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既简单又有代表性?

举的例子包含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多举几个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反例的,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但是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师:通过验证,你们得出的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谁再来说一说?

归纳小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积累数学探究的活动经验。】

3、巩固练习

(1)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

圈出3的倍数。

92 75 36 206 65 3051 779 99999

111 49 165 5988 655 131 2222 7203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3)小明拿了5个圆片,小军拿个6个圆片,用他们拿的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谁拿的圆片摆出的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请说明理由。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操作验证。

4、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通过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

师: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呢?请大家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

[课件]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活动教案(篇二)


优秀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在教案中体现出来。教案会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如何撰写教案才能够让学生们更重视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课件]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活动教案(篇二),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课件]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活动教案(篇二)”主题相关内容,是我们为您呈送的,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健全教案制度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与人交谈的礼仪,文明待人的好处。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本事。

3、能正确用“请”字。

【活动准备】

1、文明礼仪课件,文明用语图片。

2、课前预习一半故事: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资料,体会“请”字的神奇。

提问:金花会找到李阿姨的家吗?(让孩子自由发挥,各抒己见)金花是怎样找到李阿姨的家的呢?引出故事:

提问:金花顺利地找到了李阿姨,是因为她用了一个神奇的字,小朋友明白是什么字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请”字

1、让幼儿用“请”字说一句话:小朋友在一齐游戏时怎样用“请”字。

幼:我的车开到路边,我想倒车,我会说“倒车请注意”。

幼:游戏开始,请小朋友注意安全。

2、团体谈话:自我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忙时应当怎样说。

3、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什么时候还会用到“请”字。

幼:买东西时会用到。

幼:坐车的时候会用到。

幼:我和妈妈去提水时也用到了,我说:“爷爷,请你先来。”

三、情景表演,巩固文明用语。

1、播放文明礼仪课件,让幼儿仔细观察。

2、将文明用语图片贴在教室四周,供幼儿自由进行情景演练。(幼儿教育)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5篇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编写教案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任务的一部分。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你知道如何起草一份教案吗?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吐丝结网的特征。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科学:“好忙好忙的蜘蛛”,有颜色的胶带、尼龙绳或橡皮筋、碎纸。

2、挂图:《好忙好忙的蜘蛛》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蜘蛛为什么会吐丝结网?蜘蛛网有什么功能?除了蜘蛛之外,还有什么动物会吐丝呢?

2、展示挂图,并结合幼儿用书,和幼儿交流科学: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内容。

把幼儿分成数组,邀请各组幼儿为蜘蛛先生结蜘蛛网

说说蜘蛛是怎样结网的?想要结哪一种网呢?如:

――把有颜色的胶带或纸胶带粘贴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成一个想象中的蜘蛛网。

――用尼龙绳建构一张挂在墙面上的蜘蛛网。

――用橡皮筋串围成蜘蛛网,或用一条橡皮筋勾出蜘蛛网。

――用碎片构成蜘蛛网。

3、请幼儿说说合作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动评价:

1、能说出蜘蛛网的形态构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网的布置。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直、横、斜线的连接和紧密排列体会线描的美感。

2、在完成绘画过程中,培养坚持性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环境创设

范例一幅,蜘蛛和蜘蛛织网的图片几张,

记号笔和油画棒

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如何表现紧密排列线条,体会线描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图片欣赏,引出活动

出示蜘蛛:这是谁呀?你见过蜘蛛织网吗?为什么要织网?它是怎么织网的?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蜘蛛网的形态。

二、欣赏范例,引导发现

引出:有只小蜘蛛出示了,妈妈高兴地为宝宝织了一张网,小蜘蛛睡在网里每天吃着美味的害虫飞快地长大。

出示范例:猜猜蜘蛛妈妈是怎么织网的?从哪里开始?

小蜘蛛也想织一张网,(演示越织越疏)这是飞来一只苍蝇,可是它逃脱了。为什么苍蝇会逃脱呢?

小蜘蛛又开始织第二张网,织着织着它感到疲倦就转起圈来,这是飞来一只蚊子,看见了说,不好, 这里有蚊香,连忙逃跑。蚊子为什么会把蜘蛛网误认为蚊香?

蜘蛛妈妈见了,想帮助小蜘蛛织网,可是小蜘蛛不同意,为什么?小蜘蛛究竟该怎样做?

教师或请幼儿示范。

三、创作和小指挥组一起织网

蜘蛛又开始织第三张网,让我们大家都来当一次小蜘蛛来织网。 思考先画蜘蛛还是先画网。

四、欣赏评价 看看比比哪只蜘蛛织的网最牢固。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们很有兴趣,我也充分给了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的探索、去创造,使幼儿的探索事物的兴趣增强,尝试观察事物的方法在创新,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在丰富。在操作时,通过自由组合,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幼儿玩得不亦悦乎而且意犹未尽。 纵观整个活动,让我深深感悟到:教师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只有抓住幼儿兴趣点,才能让幼儿把更多的热情投注到学习中。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 篇3

设计意图: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幼儿生活中去发现 、去探究,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所在家庭、园所、社区文化中去提炼 。正当《纲要》的新精神渗透到我的教育观念时,我班幼儿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小朋友们象平常一样到卫生间洗手准备吃点心。突然,有几个孩子慌慌张张的跑出来 ,嘴里还大喊着:“不得了了,卫生间有毒蜘蛛,会把我们咬死的!”孩子们吓得都不敢进去洗手了,后来还是保育老师把蜘蛛赶跑了,孩子们才战战兢兢的进了卫生间。孩子们对蜘蛛害怕的情绪看在我的眼里,也记在了我的心里: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蜘蛛呢?于是,我决定开展一次科学活动,让幼儿对蜘蛛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自主探索有关蜘蛛的知识;其次,请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在这个自主探索和准备的过程中,个别孩子居然发现科学书中的错误:“老师,书上说蜘蛛是昆虫,但是我上网查到蜘蛛根本不是虫,是节肢动物!”孩子们探索的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探索科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是节肢动物,有吐丝结网的特性。

2、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蜘蛛,对蜘蛛不再有害怕和厌恶的情绪。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蜘蛛结网的动画。

2、彩条、橡皮筋、毛线、幼儿电脑、水彩笔、白纸。

3、在活动室贴上幼儿活动前自己收集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请幼儿观察:今天活动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幼儿自由观察贴在墙上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2、 师告诉幼儿: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真能干!今天老师也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蜘蛛图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然后展示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让幼儿观看。

3、师请幼儿讨论:

(1) 你看到蜘蛛心里有什么感觉?

(2) 蜘蛛是我们的朋友吗?你喜欢它吗?

4、将幼儿分成两派:喜欢蜘蛛的坐到一边,讨厌蜘蛛的坐到一边。

5、请幼儿分组商量:为什么喜欢(讨厌)蜘蛛?并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

6、请幼儿分组起来论述自己喜欢(讨厌)蜘蛛的理由,并鼓励幼儿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7、师小结:两组的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那蜘蛛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它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蜘蛛的小知识吧!

8、展示课件:蜘蛛织网和捕食蚊子的过程。看完后请幼儿讨论:

(1)蜘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蜘蛛织网有什么作用?蜘蛛吃掉的蚊子是害虫还是益虫?

(2) 你对蜘蛛有什么新的看法?有改变吗?(幼儿可以重新选择到哪组)

9、 师小结:蜘蛛有织网的本领,蜘蛛的身体内有毒,但是它的毒是为了捕捉猎物,如果我们人类不去打扰它,它也不会攻击我们。而且蜘蛛捕食的昆虫大多数都是害虫,所以蜘蛛对我们是有益的。

10、师请幼儿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蜘蛛捕食的大多都是昆虫,那它自己是不是昆虫?为什么

11、开辩论会:

(1) 幼儿分组讨论、商量。

(2) 幼儿分组发言,讲出蜘蛛是昆虫(不是昆虫)的理由。

12、展示蜘蛛和蚊子的放大图,师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请幼儿想一想:蜘蛛是不是和蚊子一样属于昆虫这个大家庭呢?要是昆虫应该有什么特征?蜘蛛它有吗?要是它没有,它又是什么动物呢?

13、 师小结:昆虫应该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的特征,但是蜘蛛的身体 、却只有头、腹两部分,而且有四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是节肢动物。

14、请嘉宾给两组幼儿发小礼物。

15、请幼儿扮成好忙好忙的蜘蛛,自由组合结蜘蛛网:

(1)把彩条摆放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一个想象中的蜘蛛网。

(2)用橡皮筋构成蜘蛛网

(3)在电脑上画蜘蛛网。

(4)用毛线粘贴蜘蛛网。

12、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继续收集和蜘蛛同类的节肢动物。

2、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建构蜘蛛网。

3、在表演区摆放蜘蛛和各种小昆虫的头饰让幼儿玩表演游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使用各种工具装订图书,产生操作工具的兴趣。

2、知道小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3、知道学习生活中的小工具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回形针、订书机、夹子、纸、卷笔刀、摇笔机、打洞机、蜡线、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兔心情好极了,它画了很多漂亮的画去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可是一阵大风吹过来,把小兔的画纸吹得满地都是,小兔可着急了,哎呀,怎么办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吧!”

(这一环节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很快就能进入老师预设的情景中,展开联想,帮助小兔想办法。)

幼儿有的说:“用石头把它压住。”有的说:“用夹子把它夹住。”有的说:“把它放到没有风的地方去。”有的说:“用订书机把它订起来。”(提示:老师对于幼儿的回答都给予肯定。)

(二)第一次尝试操作

1、操作前的提示。教师:“刚才小朋友给小兔想得最多的办法就是把画纸装订起来,小朋友想了这么多装订画纸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帮助小白兔把画纸装订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请小朋友每一样工具都去试一试。”(提示:这个尝试活动是要让幼儿感知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除了鼓励幼儿各种工具都试一试之外,可以尽量减少直接指导、语言提示,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

3、交流经验

(1)幼儿的交流演示。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用到了什么工具装订画纸呢?是怎么用的?”

(2)幼儿的讨论。教师:“这些工具真有用,都能帮助我们把画纸装订起来,你们觉得装订画纸用哪种工具装订最方便最牢固?”有的幼儿说:“订书机。”有的幼儿说:“夹子”,也有幼儿说线和回形针的。(提示:让幼儿自由地设想一下,讨论一下。)

(3)教师的演示。教师:“小朋友讨论的结果不一样,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一一演示,最后幼儿发现:“订书机又方便又牢固。”

(三)第二次操作

1、再次尝试订书机。教师:“小朋友刚才发现用订书机订的画纸最牢固,我们一起再来用订书机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提示:在这一次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幼儿因为用力不够而导致没有把书订好,还有很多的幼儿没有注意到订书的位置,订在纸的中间,这些都不是合理的使用方法。)

3、幼儿演示。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知道应将钉子订在纸的边缘,不影响美观和翻阅。

4、使用卷笔刀

(1)教师再次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画纸装订好了,变成了一本本漂亮的图书。小兔说:“你们能帮我把装订好的图书编上页码吗?”小兔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铅笔。(出示未削好的铅笔)哎呀!铅笔还没削好,该怎么办呀?幼儿说:“用卷笔刀来卷一下。”

(2)谁来试一下?(请一名幼儿示范)

(3)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手要放在卷笔刀外面,木屑放回篮子里。)

这一环节主要对孩子在操作过程中的常规提出要求,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5、总结。教师:小兔说:“今天是小朋友第一次卷铅笔,有的小朋友还没卷好,那么我就把图书留在你们班,在游戏时,你们再给它编上页码,好吗?今天我们用到的卷笔刀、回形针、夹子、订书机、打洞机,它们都是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做事很方便。”

活动延伸:

继续练习使用简单的工具。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与《纲要》中科学领域目标提出的新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

在活动中,我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心理之间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把握幼儿好动、好奇的心理需求,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去操作,完全是“用做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

帮蜘蛛结网大班教案范文 篇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帮蜘蛛结网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吐丝结网的特征。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有颜色的胶带、尼龙绳或橡皮筋、碎纸。

2、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

1、蜘蛛为什么会吐丝结网?

2、蜘蛛网有什么功能?

3、除了蜘蛛之外,还有什么动物会吐丝呢?

二、展示挂图,并结合幼儿用书,和幼儿交流科学: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内容。

1、把幼儿分成数组,邀请各组幼儿为蜘蛛先生结蜘蛛网

2、说说蜘蛛是怎样结网的?想要结哪一种网呢?

(1)把有颜色的胶带或纸胶带粘贴在地板上,用线条建构成一个想象中的蜘蛛网。

(2)用尼龙绳建构一张挂在墙面上的蜘蛛网。

(3)用橡皮筋串围成蜘蛛网,或用一条橡皮筋勾出蜘蛛网。

(4)用碎片构成蜘蛛网。

三、请幼儿说说合作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动评价

1、能说出蜘蛛网的形态构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网的布置。

相关文章

  • [课件]《快乐的小公鸡》教案(篇二) 教师施爱在严爱与宽爱之间。在准备教案时要具备传授知识、渗透理解问题的方法。教案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一份教案都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快乐的小公鸡》教案,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编辑为您搜罗了“《快乐的小公鸡》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
  • [推荐课件] 松鼠的教学反思(篇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文档撰写也是一样的,范文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和借鉴。范文的框架和写作方法更加重要,有特色的范文是什么样子的?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 松鼠的教学反思,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大尾巴》以赞美小松鼠在四季中帮助别人为主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关爱、和谐的带有散文色彩的美丽...
  • 「课件模板」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二 教师工作中,课前准备工作是重点,每个负责的老师都会花很多时间编写教案。在编写教案的同时,老师也在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课件模板」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二,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庐山的云雾》,知道了庐山云雾...
  • [课件]《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篇二 公司经常要求我们撰写各类文档,无独有偶,范文的作用在人们的使用中,慢慢的被放大。阅读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范文,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撰写角度。那在写范文的时候会不会毫无头绪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篇二,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想要了解更多“《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篇二”的信息的编辑建议您阅读这篇...
  • 《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师就要极其认真的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案的重点。如何写教案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小编整理了以下有关“《红太阳吞噬蜘蛛》教案基础版”的内容供您参考,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