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01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精选9篇。

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作为教师要懂得规范的书写一份教案。老师通过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你在搜素优秀教案的模板吗?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精选9篇"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平台,从中挖掘出立体的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设计的难度、广度、深度都进行了适度地拓宽。力求将节奏明快、流畅、层层有序递进、融数学、美学、艺术等为一体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读本节课,预设的亮点为:

一、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数学思想(规律)以动作、声音、图画、操作、语言(有声、无声的肢体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意会规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找中,构建听、视、触、猜等综合的思维平台,巧妙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言传身教找规律的正确信息。同时融新课标理念于孩子的思维成长的每个环节。本节课你将欣赏到梅花透露春消息的诗意,这个过程实际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暗示教学法(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及有序思维的学法指导)。

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数理逻辑智能(辨别、比较、归纳等)粉墨登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参与合作,为学生找规律建模,共创情境空间,从而调动内潜的积极性。

三、练习中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角,共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从而把本课推向艺术课堂的高潮。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数学第二册88页例1~例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顺序为:例1、例2,由单层到多层次。

设计思路:

本课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因此,围绕多层次观察的学习策略展开。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用有孩子们熟悉的跑步号令121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有意识感知规律──按规律发号令──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多层观察学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设计联欢会会场,借助多媒体小旗的设计过程,体现形状──色彩──分组(每一组所包含的个数)的形成过程,聚焦各个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

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剩下的是设计交给学生,用多层观察法,尽量让他们独立的找出主题图的规律,顺着找,逆着找,说出是哪个层次有规律,是什么规律。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和递进,利用师生互动,通过师摆生猜,生摆创作,让孩子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例2)

不同层次规律的对比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的多种变化,让孩子们对单层和多层,2个2个一组的和3个3个一组的进行对比。

多层次的练习,多种感官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规律和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练习分基本题目练习(包括逆向找规律)──生活(图画,声音,动作的规律)──多种感官表示规律──服装规律设计四个层次。

有效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本课的知识和解决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突破方法: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生活中,我找一找(培养主角意识)

1.跑步号令121及相应的跑步动作引入,让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实为无意识感知,板书规律,让孩子们有意识根据规律继续发号令,感受什么是规律。

(点: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让孩子们聚焦动作和声音的重复上,由视觉听觉的刺激初步感知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

2.这样重复至少三次以上,我们说这样的动作和声音是有规律的。板书课题规律。

二、学例1,我涂一涂(提供主角的展示空间)

(一)小旗规律的形成,体会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联欢会会场吧。

2.讲解小旗图:

(1)先画出小旗,引导出这是它的形状并板书。(第一层)

(2)涂上红色、黄色,引导出这是它的颜色并板书。(3)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

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

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

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

(点:通过画图的过程体会多层观察中的三层,聚焦其中一点来找规律,有的放矢,有序全面的找规律,学习多层观察法的学习策略。)

(二)试一试,完成例1:

1.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布置联欢会会场吗?把正确的答案圈到书88页。

2.汇报交流:哪层有规律?是什么规律?(结合课件)

(点: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问题,能初步找到找规律的聚焦点,并能叙述出规律。)

3.回归主题图:你能从图上找到什么规律?板书:找。

三、学例2,我闯难关(展示主角形象)

(一)我们进入了游艺场,大家一起来闯关。

1.师摆生猜例2第1题。

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用多层观察法。

(二)闯关2:

1.自己用红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和绿色的正方形创作规律。

2.汇报展示。引导:按多层观察发交流规律。

3.一生说摆的前几个,其余的猜下一个是什么,是怎么猜到的。

(点: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孩子们利用学习策略这个拐杖,结合以前的认知来尝试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

四、两道题,我比一比:(完善主角形象)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五、学会了,我练一练:(发挥主角潜能)

(一)基本练习:

1.请按规律填下去。

(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效果反馈,也对人民币单元有了复习。)

2.89页做一做。

六、总结:

1.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2.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

七、课间休息(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开合的小花,红绿灯等)

教师拍手的动作。

八、创作规律:

1.你还能想到你身上或者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

2.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展示出来的,体会到规律的奇妙和数学的美感。3.争当服装设计师。给服装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点:分层次的练习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同时,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多种途径体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趣味性,也巩固了对规律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并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红旗。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老师想听你们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愿意唱给老师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看谁能边唱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2、师生一起做律动。

3、从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原来同学们发现这些动作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4、其实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老师也找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5、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这些规律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些规律很调皮,喜欢躲起来,今天大家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板书:找)

二、开放游戏,探索规律。

1、游戏的设置。

a、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看,这是什么?(小红旗)

b、师先贴1面小红旗在黑板上,再贴2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2、游戏开始,尝试猜测。

a、你猜老师接下来会贴几面小红旗?给你们一点提示:老师想让这些小红旗有规律地摆放。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b、学生动手摆小旗。

3、继续游戏,不断探索。

a、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摆法。

学生可能的摆法:学生可能的摆法:

①1、2、3、4......

规律:每次都比上次多1面。

②1、2、1、2......

规律:1、2、1、2不断重复。

③1、2、4、7......

规律:1加1得2,2加2得4,4加3得7。

b、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真不错!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摆的吗?

师先贴4面小红旗,再贴7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c、谁发现了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

4、游戏高潮,揭示规律。

a、谁来完整地说说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他们所发现的规律。

b、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继续往下摆吗?

三、看书,完成例2。

四、丰富游戏,巩固提高。

1、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其实小精灵聪聪早就开始研究一些数量上的规律了,他设置了三关难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闯过三关吗?

2、开始游戏。

第一关:第118页第4题,第6题,第116页的做一做。学生完成在题纸上。

第二关:第118页第5题。学生共同完成。

第三关:第118页的想一想。学生动手画一画并展示。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三关全部闯过了!

五、小精灵明明看大家玩的这么高兴,也来了。她给大家带了一个按规律分组的游戏,愿意跟她一块玩吗?先请2名同学上台作为第一组,再请4名同学作为第二组,你觉得第三组应该有几个同学?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通过这些游戏,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和开阔的思维!自然生活中,有很多奥秘都等着我们去探索,老师希望你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去发现它们!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3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六一儿童节)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联欢会,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都行动起来了,看课件演示:彩旗、灯笼和彩花。

同学们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丽的灯笼,有的折了各种颜色的花儿,想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们觉得这些东西这样摆放好吗?(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不整齐)

是啊,他们摆放得不整齐,如果能够按照一定得规律进行摆放,一定会更美丽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够找出这幅图里藏着的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

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

花朵的规律: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并说明找规律的方法,用虚线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几组。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3、教学例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够又对又快地找出图里的规律,有几只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了,他们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他们也带来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并要求谁能够帮他们回答这些数学问题,他们就和哪个小朋友做朋友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就一起看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小白兔和书本第88页的例2。

(1)学生尝试画一画。

(2)全班交流。

4、教学例3。

课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学生尝试图一图。

(2)全班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89页上面的“做一做”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觉得小朋友太聪明了,于是他带来几道更难得题目,有信心完成吗?(有)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图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打开书本89页和水彩笔,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四、游戏激趣,冲向另一个高潮

师:同学们觉得找规律好玩吗?(好玩)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来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呢,想玩吗?(想)

课件演示前两组图片,学生根据规律猜出下一张图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知道吗?规律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

师:谁也能像这样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呢?

五、总结延伸,拓展新知。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下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比较有趣,联系生活比较紧密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规律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由于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学时,我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引入新知教学,既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情景,以激发学习热情。本节课我尽量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景,如:找联欢会会场中的规律、画一画、图一图、找规律游戏、欣赏规律中的美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班级的学生中有聪明灵活的优秀生,也有较迟钝缓慢的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照顾到学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以达到全面发展。当然我也经常请一些学困生尝试回答问题,并给以鼓励支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紧密联系生活,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都是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开教学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学生兴地“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我就紧扣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展开了教学,学生不仅学得开心,也觉得意义深刻。在比如“欣赏规律中的美”这一环节,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我想让学生有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哟规律的事物却不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着让学生当成课外的作业去完成,当然我也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的。

四、给与学习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探索规律,然后在集体的反馈中矫正,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仪显示不够清晰等原因,课堂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学生看不清图片的颜色,给教学带来一定得麻烦;在比如由于学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摆一摆”的环节改成“画一画”,虽然学习目的同样达到了,但总感觉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点紧张的情绪,把学生在操作时放点轻松的音乐让他们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的这一环节也给漏掉了,只有操作,没有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而引起的,这有待于以后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案2

一、填一填。

1、的两位数与的一位数相差()。

2、8连续加8,和分别是16、24、()、()、()、()。

3、80连续减9,差分别是71、62、()、()、()、()。

二、计算。

76-4=93-30=56+9=34+20=

60+(14-7)=83-20+5=58-(26+4)=28+20+6=

37-4+5=38-(30+8)=50+17-7=67-8-50=

三、找规律填数。

1、1,7,1,7,(),(),(),…

2、1,3,5,7,(),(),(),…

3、0,5,10,15,20,(),(),(),…

4、60,59,58,57,56,(),(),(),…

5、20,18,16,(),(),(),…

6、1,11,21,31,(),(),(),…

7、8,12,16,(),(),28,(),…

8、6,6,6,7,7,7,(),(),(),9,…

四、认真想,找规律填一填。

1、8,3,9,4,10,5,(),()

2、1,1,2,3,5,8,(),()。

五、解决问题。

1、有24箱苹果。我每次运8箱。需要几次才能把苹果运完?

2、小亮擦了12长课桌,佳佳擦了6块玻璃,还擦了9张课桌。他们一共擦了多少张课桌?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案3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颜色,图形、物品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种颜色、物品及图形。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涂色找出颜色的交替规律。

2、通过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难点: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彩旗和五角星,学生准备塑料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事先布置好教室,挂上彩旗和五角星。

导语:小朋友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啊?

生:新年、圣诞节、“六一”儿童节……

师:“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开联欢会庆祝;所以老师打算用这些彩旗和五角星来布置一下教室,你们学得好看吗?(……)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样挂好看呢?它们是不是随便挂的啊?(……)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挂的,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师指着彩旗:老师的彩旗还没挂完,要在这最后再挂上一面,你们猜猜,会是什么颜色?

2、生猜中颜色(黄色)。

3、师:为什么你们都猜黄色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找准起点。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新增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可学生对于规律一词很难理解,理论的解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徒劳无功的,但生活中却处处存在着规律,学生也时刻接触着规律,因而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身边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2.确立目标。

(1)经历观察、猜测、操作、欣赏等数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着的简单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验数学的有序美。

3.策略选择。

本课教学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猜测、操作、交流、探索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规律的认识。

教学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庆六一的节日氛围中,充分利用教学具和多媒体课件的各自优势,让学生在可看、可玩、可想的事情中愉快地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欣赏场景。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为了庆祝小朋友这个快乐的节日,老师特意把教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高兴吗?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观察一下我们的头顶上这些美丽的气球(红黄、红黄)和彩旗(红蓝绿、红蓝绿)你认为老师挂得怎么样,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2.感受体验。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气球和彩旗,你们想不想也来挂一挂,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漂亮?

待学生挂上后,组织交流,揭示规律。

(二)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分配任务。

师:现在我们的头顶上,中间挂满了彩旗,前后挂满了气球,但是左右两边(引导学生把左右两边也进行装扮)。

师:小朋友手上有3个▲,3个○,3个□和一条粘绳,你能用你心中的规律创造出一串漂亮的灯笼吗?

2.创作灯笼、打扮教室。

3.成果展示、抽象规律。

(1)介绍自己的灯笼,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创作的?

(2)走出座位,把你喜欢的灯笼记录下来(可以用声音、动作、图形或符号等表示它的规律)。

(三)巩固应用、解释规律

1.涂出规律。

2.找找生活中的规律。

(1)课件显示几张美丽的照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寻找其中的规律;

(2)让学生回顾一下生活中有规律的事件。

让数学为六一添光彩,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让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让数学直接从学生的手指间诞生,真实体验一回做数学的感觉,体现主动创造这一人本理念。

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在开放、互动的自评和他评中不断碰撞,提升自我。

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有规律的事物的美丽景象,体会规律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在接触规律、用规律,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片段实录:

师:谁愿意把你记录下来的规律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记录下来的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师:这串灯笼有规律吗?(并板书)

生:有!

师:如果还有图形,那接下来是什么?

生:接下来还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师:是的,这些图形是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的,那还有谁也这样记录的?

生:老师──老师──(有点不自信)我不是这样记录的,但我的规律和他的一样。

师:(疑惑)请接着说。

生:我是红黄蓝、红黄蓝、红黄蓝的。

师边板书边问:你说的规律和他的一样是什么意思,你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我

老师(另一生抢答):我的也是,(稍顿)我是ABC、ABC、ABC。

师:不愧是双语学校的,还能用字母记录,你能说说到底哪儿和他的一样。

生:我觉得画图,写字(指汉字)都很麻烦,我就用A代红三角形B代黄圆形、C代蓝正方形。

师:好家伙!

此时其他小朋友也好像有所顿悟,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生:老师,那用304、304、304记录也可以吧?

师:大家说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5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二课时,着重教学数字间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教学的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情景图,在学生找规律巩固旧知的同时,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转入新知的探究过程,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引导学生找出以前规律的共同特点,然后将新规律与之进行比较找出其特点,抽象出数量间的变化规律。接着进一步抽象到数字间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最后,设计创造规律的活动,既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又与教师形成互动,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反馈,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新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难度,出示思考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动脑,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题

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生日时,亲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间。你们看(电脑出示情景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先出示情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巩固旧知。

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

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电脑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电脑出示数字]那么,后面应怎么摆呢?

[出示图形与数字]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电脑同时出示房间中的规律和例7的(1)]

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

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出示例7的(2)、(3)]

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0)在学生明白原来学习规律的特点后,出示新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规律,并找出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最后设计活动,仿照性地创造规律,巩固新知。

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f.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投影器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2.教学例8。

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造出的规律[电脑出示例8]。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电脑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在例7教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例8的规律,并总结找规律的方法。最后,采用我来考老师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创造规律,将新知识逐步消化。

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深化

1.完成书上第90~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二

课前谈话:

上课之前,先贴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奖品小星星吧。

老师贴两颗星星。什么颜色的?(黄色、蓝色。)

你猜老师接着会贴什么颜色的星星?(生猜师贴)你猜对了吗?

再猜我会贴两颗什么颜色的星星?(生猜师贴)猜对了吗?

你认为现在我会贴两颗什么颜色的星星?先贴哪颗?

好了,老师还贴上一盒子星星,奖给善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和学习快乐的同学,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星星,你们有信心吗?(有)

倒出信封里的学习材料,放在桌子上。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不急着上课,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谁能接?他接得对吗?好,再来一组动作。

(2)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

谁来接?一起接一次?

2.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这样布置会场,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说。

(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

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举起桌面上这种颜色的小旗。

都猜是黄色?看看对不对。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师: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举起你的发现。下一个灯笼呢?

生1:彩花是按绿花、红花、黄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生2:灯笼是按紫、金黄、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该怎么分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智力闯关中也藏着规律,你能发现吗?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请组长发学习材料说:有两关,不仅要闯过第一关,还要闯过第二关才算闯关成功。

电脑显示智力闯关,点击音乐和字幕。师问:准备好了吗?喊闯关开始,

学生在学习材料上做,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2.闯关成功了,都站起来,随着音乐轻松一下吧。

课件出示音乐,师生边唱边跳。

在我们的动作里,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生回答。

3.嗯,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或者声音来表演规律呀?谁能想出一组规律来演一演?

生商量,表演。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麦当劳叔叔、长城、桥、刘翔等。

2.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

五、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聪明的设计师都习惯运用规律来布置我们周围的环境,老师这里也利用规律设计了果盘和衣服。

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先摆一摆,再贴一贴,相信你们能设计出比这更好看的果盘和衣服。

师边发材料边讲要求:

(1)组长安排好两个同学合作设计衣服、两个合作设计果盘。

(2)先摆出有规律的图案,再撕去材料反面的双面胶纸,贴好交给老师。

同桌商量,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六、课后小结

课件出示:智慧星、快乐星。

好了,快要下课了。请大家对照屏幕上的两颗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课你会了吗?你快乐吗?如果你都做到了就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你只做到了一样就伸一个指头。

生闭上眼睛想,伸出指头评价自己。

好的,同学们都诚实的对自己进行了评价,这也很好。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去操场上、教室里再找找有规律的事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引发规律

1.谈话:快到国庆了,老师准备用一组几何图形来设计黑板报的花边,请看?

教师依次出示:

提问:谁知道老师下一个将用什么图形来设计?

再出示:提问:现在你能猜出下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再出示:

提问:现在有谁知道我下面将用什么图形吗?你是根据哪几个图形的排列顺序知道的?

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下去,第六个将是什么图形?

第七个是什么图形?

2.出示:

提问: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下一个应该是什么图形呢?

出示同样都是第七个,为什么两个图形不一样呢?

3.揭题:

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许多街道场馆都是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呈现出一派欢乐喜庆气象。

(1)提问:在这幅图中,摆放着几组物体?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2)问: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3)生汇报:让生把话说完整:

例:盆花每组2盆,是按照蓝花、红花的顺序排列的。

谁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板书)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分类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彩灯图),学生尝试解答。

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53=5,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3)比较这几种方法,说说感想。

如果有学生没有意识到计算的方法简捷性,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加以引导逐步体会。

2.出示试一试第2题(彩旗图),学生你来提问我来答。

对于学生提问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点拨。

发现、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1、2是红旗。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

四、课堂小结:

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像白天、黑夜的更替,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都是大自然中有规律的现象。

而我国的十二生肖属相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每十二年是一轮。

2.指名一位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属什么?

提问: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他属相相同呢?

同桌结合自己的属相互相说一说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谁能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找规律》一课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本的新增内容,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这节课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欣赏大自然和生活中有趣的规律现象。

在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实素材引入新课。学习材料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也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在一图三题的教学中,教师用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问题悉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欣赏环节。这里我沿着发现-学习-应用的重新选编欣赏片断,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在优美的旋律中,回忆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的昼夜交替、寒来暑往、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也看到生活中我们曾熟视无睹的有规律的现象。体验数学之美、规律之美。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7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二)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按要求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四十数到五十二。

(2)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3)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

(4)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在横线上填数。

(1)3连续加3,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2)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3)48连续减4,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教学例1.

(1)出示:1471013□□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在投影仪上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前面的数加上3得后面的数。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边说边板书)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指名说规律)

(3)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说说后回答)是16,19.

(4)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

a.37111519□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b.15129□□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3.教学例2.

(1)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1030________100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数的差都一样吗?算算看。

生:每相邻两数的差是10,20,不一样。

师: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间相差1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间相差20,那么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30.

师: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40.

师:从整体和相邻两数的差的变化看,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每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面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10.(边说边板书)

(3)填数。

师:现在你们知道横线上的数是多少吗?

生:是60.

师:怎样计算?

生:用它前面的数30,加上它与前面一个数相差的数30,30+30=60.

师:想一想,怎样检验?

(4)尝试练习,找规律填数。124711□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规律的含义,为后面的“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③这一组中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继续画出这样的一组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小旗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旗子在彩旗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三)反馈练习

1、摆一摆:你能用手中的小花,按照书上的规律再摆出4个来吗?

2、补一补:课件呈现小朋友的排列图,从中去掉3个小朋友,让学生将空缺的人补上去。

3、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4、我来摆,你来说规律:让学生每两个人一组,一人利用学具有规律的摆放,另一人说出规律(一人摆一次,说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并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将观察与推理相结合,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4、如果再让你继续摆下去和写下去,你应该怎么摆?怎么写?能摆得完、写得完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引发学生的想象,从“看到”到“想到”,从“有限”到“无限”,不断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1、10、13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与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提高练习,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规律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背后体现的规律可能是同一个,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找规律就是要找到这些不同形式背后隐藏着的不变的东西。】

四、欣赏设计,总结延伸

(一)课件呈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二)学生自己设计一幅有规律的作品。

(三)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课外延伸:请每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上,去寻找身边的有规律的事物,可以拍成照片,也可以上网去查找。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篇9

请下载附件:1、《《找规律》》(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相关文章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900字 师者,一直在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作为老师应该尽心尽力写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间:01-01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9篇) 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都会提前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不是越详细越好,照抄教科书上内容,不仅耗时费力,应用性也不强。要怎么写才可以写出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教案呢?以下是课件之家编辑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带给大家。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时间:12-24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及反思模板 本文为课件之家推荐专题“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反思”相关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要知道老师写好教案课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案?下面是课件之家为你推荐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及反思”,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篇二 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是新手教师,上课前一定会精心准备教案。教案的存在能让老师更好的抓住重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篇二”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或许你需要"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篇二"这样的内容,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
  • 关于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000字汇总9篇 老师是栽培祖国花朵的园丁,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教案提前写好。教案对于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你是否在找一篇参考教案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000字汇总9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