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5-02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系列5篇)。

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成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作为教师应该用心去准备一份教案。优秀的课堂一定离不开教案的帮助。栏目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搭配问题教学反思”,敬请您阅读本文!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篇1)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只是和现在有的经验基础,然后理解更高更深更复杂的知识。数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这个游戏都是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在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学习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这节课我能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抽屉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去发现并认可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活动,及时的给予认可和指导,使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篇2)

通过几次磨课,自己对这一课时的内容也越来越清晰。感谢数学组的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也非常感谢经开区举办的这次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看见”,让我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锻炼了自己的心智,也提高了对教材的认识。

特别是听了六一小学的数学老师胡老师的这节课,我收获颇多。符号意识作为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核,在胡老师的课堂之初就非常自然地呈现,从人物直接抽象出符号——圆圈、三角或者数字等等,为最后的运用埋下伏笔。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另外,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之前对教材的理解,对搭配的知识框架还是没有很好的建立。

教参上明确写明对本课时的要求: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排列组合问题,因此所教内容不要超出教材要求的水平。同时,在教学中也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我之前备课时也看到了,但是没有放在心上,这是我的一大过失。

知识框架应该从导入——新知——应用,这样一以贯之。然而备课时(稿1稿2)我并没有认真的对习题进行深入思考,设置的习题到底能不能承载巩固新知的作用?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学生的问题还体现的不够明显,但是我终于在磨课展示之后幡然醒悟。设置的习题有问题,于是回来之后立马对自己的教案、PPT进行了调整。在教授完新知之后应该立马对新知进行同类型的习题巩固,比如:用3、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此模型的理解,又在巩固中对方法有了更深的感悟。接着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是不是任意给出3个数字,都能写出6个两位数呢?如果有学生能举出一组含0的数字,这节课的深度就得以显现了。如:用4、0和2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学生通过做题发现:最高位上不能为0。

当然除了这些不足,还留存一点点令自己满意的瞬间,我非常享受每次课堂中与学生对话,呈现各种方法并命名的时刻(交换法,固定法)。通过对话引导,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写出的方法的规律,并通过观察每种方法的特点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命名,帮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对我来说,这节课展示的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也带给我了不小的打击。但是痛定思痛,及时反思与调整,我也收获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看见别人的闪光点,来自于同事的建议,也来自于自己向好的心为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反思,加油成长,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好。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篇3)

这节课是解决植树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公路两旁栽树,安置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这一节是关于两边全栽的植树问题。教学以后有以下反思:

1、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把书上例题改为学生能自己画出线段,即15厘米长线段,让学生在线段上面种树,每隔5厘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学生被我提出问题吸引了,立刻开始自己画,因为15厘米,5厘米在格尺上都有,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画,自己数,知道栽了6棵树,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列式,总结规律。我这样创设自己动手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产生一种积极主动学习欲望。

2、为教学内容注入生活情境,使之具有实践性。

一改过去呈现式例题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只凭文字叙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因此这样势必要影响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学生为解应用题而解应用题。这样会对数学感到厌燥,枯燥。因此,我把例题简单化,用学生自己能操作范围内来自己去做,使抽象的数据变化现实中数据,把100米改为15厘米,隔5米改为5厘米栽一棵树(两端全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生在自己操作中完成了问题,总结出规律:即总长除以间隔+1=棵数、这种处理方式有两个优点:一、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例题的结构,从而不会对抽象的数量关系感到厌烦和畏惧,二放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对数学生产生亲近感,由此激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采用了差异教学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在解答应用题这一环节中,采取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允许不同方法即例题中的列式:(100÷5)+1或100÷50=2020+……我都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理由,最后选择喜欢自己方法,这个环节不仅仅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实现了一题多解策略,尊重了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在自己空间,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一节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参与,他们成了旁观者,没有更好地学到知识。这就告诉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调动所有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给每一个学都创造参与学习,发表自己见解,展现自己的广阔空间。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篇4)

教学内容:P50-51

目标预设:

1、经历对两种事物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表述简单搭配中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谈话:星期天老师去商店,看到商店的货架上摆放着两顶帽子和三个木偶,老师想买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可以怎么买?(学生回答:帽子和木偶搭配或木偶和帽子搭配)

师:是的,如果买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学中的搭配问题(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知规律

1、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随练本上画一画、选一选、连一连

2、学生自主操作并要求向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

教师找出典型的例子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遗漏的、重复的),或者有图形的、文字的、字母的……

(3)、交流比较

进行交流、评价: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即时板书(遗漏、重复)

(评讲时要求一类事物用同一种符号,两类事物用两种符号)

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

教师适时板书方法,并让学生说说怎样连线,(彩色粉笔连线)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连,这样比较“有序”。(板书)

追问:有序地连线有什么好处呢?

(5)、错误的要求订正。

3、抽象规律

师:一共有几种方法?

如果出现2×3、3×2这两道算式与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那么2顶帽子和3个木偶和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再增加一顶帽子,现在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再增加一个木偶,现在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回答,并追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4、教师小结(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小华在吃早餐时,也碰到了这样的搭配问题。边出示黑板,边说: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以下几样点心和几种饮料:

点心饮料

饼干果汁

蛋糕

包子牛奶

年糕

如果点心和饮料只能各选一种,早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允许直接说出种数,也可以再一次借助连线来帮忙。

2、小华吃过早餐来到学校,听说学校今天组织学生去少年宫,请看书上P51第一题,这就是去少年宫的路线图,你认为有

几条路可以走?说说你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三题

(1)衣服和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2)衣服和裙子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重点说说第三小题,一共有15种穿法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1、2

完成后集体订正。

(挑战题)李叔叔有一些领带和一些衬衣,领带和衬衣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你知道李叔叔可能有几条领带和几件衬衣吗?

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具体化,指的是数学教学要在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等具体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现直观性原则,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但最终要摆脱直观的外壳,进行抽象,上升到理性思考,体现数学味。本节课我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引入课题,搭配的方法和搭配的种类都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寻求解决的策略。没有让学生机械照搬老师的方法进行练习,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中慢慢地终于学会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是在探索、比较、判断中感悟、理解搭配中隐藏着的乘法规律,这里既有模仿性学习,更是主动性学习。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逐步从直观走向抽象,轻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搭配问题教学反思(篇5)

本课时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重叠现象的内容。备课时,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发展特点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这一课时是集合思想的初步认识,主要是利用直观图形导出集合的产生,以及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经历、探索集合的产生过程。

运动会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情景设计比例题设计稍微简化了。在引入韦恩图的时候有点过急,介绍韦恩图的过程也不够详细,应该花时间让学生去理解。另一个缺点在于只要求学生会看会用集合图,没有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用集合图,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并画一画。所以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练习的设计来看,层次还是很分明的,包含简单到有挑战性的题目,所以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考。不足之处在于练习的效率不高,原因有二,其一,课件出现问题,导致分类填写这一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浪费了部分时间;其二,时间分配不科学。前面简单的题目花费的时间太多,以致后面的思考题不够时间讲解。希望在下一节课里,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相关文章

  • 解决数学问题教案1000字(精选5篇)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每个优秀教师都应当精心准备好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写一篇比较标准的教案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解决数学问题教案1000字》,欢迎你的品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时间:01-20 数学教案    
  •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模板8篇 课件之家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模板,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老师在人品和学问方面都是别人学习的榜样,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写好的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一个好的教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时间:04-20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通用8篇 每当老师走进课堂,都会随身带一份教案,教案教学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教学。写教案能帮助教师全面的讲述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那么你有没有了解过教案呢?为满足你的需求,课件之家编辑特地编辑了“烙饼问题教学反思”,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时间:04-16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 图书馆教学反思(系列5篇) 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图书馆教学反思”。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现在的教师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编写教案。就是在书写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时间:04-24 图书馆教学反思    
  • [最新]北京教学设计反思(系列5篇) 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文档的编写非常的困难吧,写不出来的时候就要参考范文。看多了范文,我们写起来自然也会得心应手,你是否对范文有深刻得了解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反思》,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以读为主,集中识字,力求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热情,把情感融入课文的...
    时间:04-28 北京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