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9-12

八年级语文教学思考范文。

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写得一手好文档常常会受到夸奖,我们可以在写之前查阅一些范文模板,聚焦范文的写作思路与整体构思,我们怎样才能该如何写好一篇范文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语文教学思考范文,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小编细心挑选后发现“八年级语文教学思考范文 ”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很多时候都会寻找相关优秀的范文吧?文档处理包括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会用各种优秀的范文作为参考。撰写高质量文章的前提是学会借鉴优秀范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解除疑惑!

学生前面已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对学好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帮助。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代数式的运算的能力,但数与式的差别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在观察、类比、猜想、尝试当一系列思想活动中发现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和有理的思考问题能力。这堂课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一、教材处理分式乘除法类比分数乘除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法学法对于这堂课,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自学检测明确了法则,达到了预计的目标,分层训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计,效果非常好。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易错点都找得挺准。整个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对分式的乘除法进行了训练,避免了教师一种讲法部分学生不理解的尴尬,既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工作总结之家 gZ85.COM)

三、不足之处

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人数比较少的班级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分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合作获得双赢。

精选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也许以下内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合你需求。彩云好听的声音来源于优美的教案,一位优秀的老师所编写的教案肯定也是优秀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1

虽然只得了二等奖,也未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我认为《海燕》这一课还是准确地表达了我对当下教学这一文章的一点思考。即:对这一课的教学从背景入手,这似乎是对原作的尊重,但从现实来看,凭空增添了距离感,反而让大多数学生逃离。阅读教学的起点应是“学生的心灵”。我认为主要还应从作品的.文学性进行审美欣赏,从当代人的角度进行解读。我认为这才真正激发起对作家及作品的热爱,才能真正披文及人,指导人生。

但在比赛前,我一直很痛苦地思考着一个问题:讲不讲背景知识、象征意义?不讲,大家会不会认同,这毕竟是比赛,甚至打心里我觉得对不起高尔基;要讲,只有45分钟,根本没法安排好。最后用了“课后阅读材料”的方式,才勉强把这个问题解决,但这也像有的老师说的“大煞风景”了。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戴着镣铐又想跳得美些。

王特评价说“与学生的融入度不够”,我认为说得准确而中肯的。也许当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大环境使然,即便是不讲背景,文章与学生还是有距离的,我觉得这班学生对这文章实在不太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找“写环境的句子”就出现了困难。这在我的感觉里是不难的呀。一开始整个节奏就慢了下来,在解读文章时,学生的回答与我的提问一直有偏离的现象存在,即便是我一再明确地纠正,也不能拉回来,好像他们是一辆凭着惯前行的火车。例如“哪些词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学生则一直回答的是哪些句子,而且都喜欢读一遍,再阐自释自己的看法,本来这也无所谓,可问题是只有45分钟,我后面的内容就来不及了,后面的应是这堂课精彩之处,应该掀起高潮的,我只好匆匆而过。我知道学生原本可以表现得更好的,是我没有给予他们充分地表现的机会,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这也让我失去了原有的从容与大气。因为我自认为原本的优势是:擅长激发学生,善于与学生作真诚地沟通。按理我是长于调控课堂气氛的呀。这真让我郁闷。

一堂课还是不宜将内容安排得太多,课堂上还是应该悠着点。这是这堂课我最大的感慨。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本单元课文有散文,也有小说,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学习本单元要求熟读这些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感情,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诚挚的怀念。

朱自清的《背影》,突出地刻画父亲的“背影”,着力表现父亲的爱。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爱显得异乎寻常地感人。文章中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杨绛的《老王》写自已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余秋雨的《信客》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学习本单元还要求从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描写的作用,揣摩语言的特点,从而提高描写能力。如杨绛在《老王》中,为表现老王生命衰竭的状况,写道“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学习本单元要求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就是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要着重让学生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要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让学生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

学习本单元还要求学习作者写人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个感人瞬间表现人物,与可以选择多件事写人。运用这些手法表现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大胆发现,大胆表达,相信会让我们笔下的人物更具个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3

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最主要的设计宗旨。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玩是少年的天性,这天职与天性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既完成学习任务,又激发学生兴趣,岂不两全其美?给学生一个球场,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踢球;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表演。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在整体感知的环节里一连串的设计了三大活动,即: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探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使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手法及其运用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

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刻。本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探究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4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按照我原定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受益匪浅。

一、注重朗读,以读观“变”,以读悟情。在本节课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由读课文,根据提供的画面,在文中找恰当文字配解说词,使画面与文本巧妙融合,学生自主灵活地选择画面解说,又让学生互相进行解说评价,不断地读、评、读,最终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读的过程中,多种形式交互进行,个人展示读、齐读相结合,朗读文本与静观画面结合,朗读文本与体验修辞效果结合,于朗读中进行无痕的`知识传授,于朗读中进行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

二、教学流程清晰,结构严谨。为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环节,即课题质疑,看图说话,拓展延伸三方面,我又将重点的三个方面(对比了解罗布泊前后的状况,明确其变化的原因。)同时,我将板书和教学流程充分的结合起来,很好的呈现了课文主要内容及教学结构。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5

《好嘴杨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选教材时很多老师认为没有挖掘价值,不容易出彩,我也认为内容平平淡淡,不适合自己激情昂扬的教学风格。我一直喜欢有激情的文章,浓妆艳抹,粉墨登场,渲染得天昏地暗,真个地酣畅淋漓,气吞山河。可是没有这样的教材,豪情万丈的我就没有用武之地?

《好嘴杨巴》一文我看了三遍,内容极其简单,就是让学生感悟俗世奇人的高超艺术。究竟怎样感悟?怎样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实质?怎样让学生既领会文章主旨又掌握本课写作要领?我反复思忖,最初教案12页,和其他老师商量后,又调整教学环节写了12页。试讲后,我觉得很不成功,教学环节混乱,教学语言模糊、生硬,整节课觉得牵强附会,找不到感觉,这是我自认为最糟糕的一节课,觉得自己很对不起那个班的学生。但这次试讲也使我下定决心——给教案做个大手术。可有可无的内容删除,搞笑的、娱乐的,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无帮助的删除,课前的小游戏、由英雄人物到市井俗人的过渡删除,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直接步入主题:

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文章刻画了好嘴杨巴和杨七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请说说两人各“奇”在什么地方。

教学环节一目了然,仅抓一个“奇”字,步步推进,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样一改,我顿感轻松许多,教案变为4页,老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把厚书读薄”的至理名言。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犹豫徘徊,我终于把教案变薄了,整个历程我经受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洗礼。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6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法我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如果较长时间不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学生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7

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8

《再塑生命》这篇课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沉的爱,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今天下午上这节课时,由于备课时间仓促,情急之下,我临时上网搜集了作者的生平简介,课文中需要学生理解的几个重点问题,就匆匆忙忙地踏着铃声走进教室。课堂教学环节基本上按照作者简介、整体感知、探究问题、分析人物形象等思路进行,结果发现:学生上课情绪低落,对于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可言,一节课下来几乎是在听我的“独角戏”,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更不要提什么学生的创新了。于是我犯愁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整节课犹如一潭死水?

上网浏览了几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读着别人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的同时,我开始反思今天这节课的失败之处:对教材不熟悉,缺少教师的情感投入,缺少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又怎能激发学生用心去学习,去感悟,从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又怎能被作者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9

新学期的第一次汇报课结束了。

我们本次执教的课文为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浪之歌》一文。这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的其中一首。是敏感的诗人以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的美文。

或许有碍于自己平时的阅读倾向,或许受到“期待视野”的负迁移作用,我在初读文章之后竟茫然不知其所云。于是又连读三遍,之后似乎对作者通过海浪与海岸这对情人形象所要传达的情感才有所领悟。这样的阅读经验,使我对教授此文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于是,在做教学设计时,我谨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顺着他们的感性思维一点一滴引导,逐步向上攀升进入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首先,在导入部分,用孩子们生长在沿海城市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对大海那些熟悉的记忆。接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浪是以海岸的情人形象出现,让学生明白文中的浪所唱的首先是她与海岸的一首炽热的情歌;然后深入文本,作鉴赏品读,进一步领会浪还是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的形象,而她所唱之歌的深层含义则上升到一首宽广博爱的赞歌。从而总结出作者通过这篇散文诗所要表达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博大的爱。这样由浅入深的学习探究过程,大概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前后两次的授课实践,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其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问题还在于课堂不够形象、生动。导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要学生调动最大的生活经验,进入与海浪、海岸的沟通,但由于我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声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远离学生的课堂学习。而在问题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尤欠生动,过于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其次,对文本主题的探究还不够全面。第一次授课时,我在引导学生挖掘这首散文诗的第二个层面的主题时,对作者纪伯伦做过相关的简介,但没能结合他的身世和经历,从诗人与祖国的情感方面来探究。虽然这点在第二次授课期间得到了补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层面主题与第二层面主题之间。但从课堂的总体架构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加入破坏了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感觉。而这个爱国主题又不得不说,因此左右为难,最后只能将爱国主题放在最后——由诗人出生地环境与文中的海的环境做一联系,再用创作背景的相关说明做一个巧妙的过渡并出示诗人流亡海外,为祖国的独立而奔走呼告的经历,那么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那份对国土的思恋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学会对课文相关资料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与转化运用。而有时一个巧妙的过渡就能让左右为难的事变成两全齐美。这也是师傅经常向我强调的。

最后,就是朗读问题。总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虽然知道教师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是,在我们自己做学生时,默读、速读已经成为习惯,对于高声朗读确乎十分陌生。然而我还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反复的练习定能够提高我们现有的朗读水平。

以上是我通过本次汇报课所得的反思和感悟。但是,对于《浪之歌》这样的散文诗,从作为一名中国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其手头上的文本本身的优劣,我认为还是有待商榷的。倒不是对纪伯伦这样伟大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所非议。然而,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要被介绍到中国,必需先被翻译成中文,而汉语的语义和语境毕竟不同于英语、法语等拉丁语系,部分带有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意识的东西是无法被完整地翻译的,就像中国的《红楼梦》,再好的英美译本也无法传达其深藏于文本字里行间的东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更何况译者本身又有自己的思想倾向,在他们翻译的过程中就已经给文本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因此总不如读原著来的更加原汁原味些。而我们课本中的《浪之歌》,在部分语句翻译的遣词用句方面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因为,有些语感强的学生就在朗读这篇散文诗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译者用词不够恰当。

当然,凡事不能处处求完美。就像我们的课堂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撰写教案的关键环节,我们在撰写教案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我们为您准备了一篇的文章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通过欣赏和共鸣,及主问题的设计与资料的补充共同完成本篇文章的学习。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问:同学们,我们经过了这两年的学习,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都认识了先生笔下的哪些人物呢?今天我们将再来认识一位鲁迅先生笔下的新朋友──藤野先生。

驿站(yì) 教诲(huì) 系住(jì) 杳无消息(yǎo) 芦荟(huì) 瞥见(peī) 畸形(jī) 深恶痛疾(wù) 匿名(nì) 诘责(jié) 绯红(fèi) 油光可鉴(jiàn)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2、接读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吗?

1、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请以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的句式来谈谈你对藤野先生的印象。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从符合人物的外貌描写和选取典型事例两方面来分析)附板书。

3、小结:

作者通过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外貌描写和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给我们塑造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光辉形象。这种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来学习和模仿。

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当医生的理想,学成回国后救人救国,可为什么他又要离开藤野先生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呢?

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鲁迅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从他所做的决定让你有什么启发?

3、你还能在文章的其他部分找到体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句子吗?(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分析,给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4、小结:

在文章中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我们文章两条线索。

鲁迅的这种选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这篇课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全文结构明白,材料虽多但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描写方面,本文极有特色,写人抓特征,用白描手法人木三分表现了人物。如藤野先生如德国留学生为日本所谓爱国青年。在记事上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如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匿名信看电影等事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篇课文语言方面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有感激教师之情的如对日本爱国青年。总之,文中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文的中心。

我相信在同学的求学经历中肯定也有给予了你们很多帮助的老师,请你们以手中的笔写下你身边的一位女老师。

本教案的设计我想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位语言,揣摩内涵,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收益。从实际教学来看,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做的较好,在利用介绍鲁迅的写作背景和在东京的留学情况时,能顺利和学生形成共鸣。几个问题的设立也呈现板块状,合理又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2

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三、学生回答:文章除了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

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内容分析如下:

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有密切的关系。

五、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明确: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酗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熟悉虚词“以”的基本用法。

(2)能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准确翻译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4)想象作者描绘景色,理解作者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学,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把握作者视角和心情的转变。

(3)小组探究,体会融情与景的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悲凉的心境。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去游览山水名胜,大家有过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引入本文。

教师范读课文。

(背景见附后)

预习准备: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初译课文;自学疑难生字。

课堂交流:提示生字,介绍背景。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师学友合作,通译全文,识别重难点,做好讲解准备。

学生讲解,教师适时指导。

1、学生分小组翻译课文,将重点单字整理出来,疑难问题商讨解决。

2、小组汇报:学友讲解翻译,师友做重点提示。

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课堂练习,分层提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使用

西、乐、斗折蛇行、犬牙、

二、结合课后第三题,梳理中“以”的不同用法。

三、解读重点句子

全石以为底、蒙络摇缀、凄神寒骨、

四、文中哪处景色写得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1、学生口答,纠错。

2、整理笔记,识记文言文中“以”字的常见用法。

3、师友互查重点句子翻译。

4、寻找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赏析、交流。

深化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特别表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课堂小结

读了这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重点字词。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整理出来。

2、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由景色作者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小石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是否还会产生作者的感受?

学生表达交流。

4、拓展提高

假设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为游客介绍小石潭景区呢,写一段导游词,看看谁说的更吸引人。

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板书

景 发现竹林—寻找石潭—寻觅潭源—坐潭上—记之而去 由

小石潭记

情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不可知——凄神寒骨 心

绿竹、清潭、游鱼、溪流 远在深山无人赏识

仕途受挫,故交远离,寄情山水,以解愤懑

四、反思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研读赏析

1、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二、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唐诗五首》选入五首唐朝律诗,有五言,有七言。《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之情;《渡荆门送别》摹写诗人辞亲远游所见景象,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钱塘湖春行》点染西湖早春气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小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了不少诗歌,在诗歌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但是,学生对于律诗这种集中在同一课的学习可能还不多,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律诗相关常识的引导与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律诗学习的深入。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学习律诗相关常识,整体理解诗歌文本。

【教学难点】

1.感受律诗的韵律之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古典诗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介唐诗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诗,但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的唐诗,或雄壮浑厚,或清雅秀丽,意境深远,具有深厚的美学韵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

(板书:唐诗五首)

【设计意图】由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了解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课件出示: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律诗结构,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件出示: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设计意图】此课件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般律诗的思路特点,加深理解。

三、教读《野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重要贡献。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东皋(ɡāo)

徙倚(xǐ)

驱犊(dú)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预设

课件出示: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牧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圈,猎人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课件出示: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

”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2)“秋色”“落晖”这些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诗人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4)“采薇”运用了典故,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的隐士情怀。

5.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诗人王绩,从而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然后通过字斟句酌的读诗方法,感受诗歌中投射出来的诗人孤寂的心境。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教读《黄鹤楼》

1.释题导入,知人论世

黄鹤楼是位于武汉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当年仕途失意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情怀,加上被神话传说触动,胸中不禁迸发出诗情,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响。

课件出示: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他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唐的文学家把他与盛唐大诗人王维并称:“沈(佺期)、宋(之问)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崔颢(hào)

千载(zǎi)

萋萋(qī)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学生借助注释,默读并弄懂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地方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碧绿茂盛的草木长满鹦鹉洲。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4.研读共品,自由赏析

(1)斟词酌句。

师:请同学们分析“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两个“空”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讨论,师点答)

预设

第一个“空”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下的黄鹤楼似乎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读出空茫的感觉)

(2)赏析诗句。

师:诗人在第五、六句写了什么景象?第七、八句又抒发了什么情感?

预设

第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第七、八句抒发了清冷的思乡之情。

师小结: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愁思。

【设计意图】

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然后根据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在梳理诗意后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五、教读《使至塞上》

1.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押“ɑn”韵,在诵吟韵脚字时,要特别注意平仄起伏,这样读诗,才会读出韵味来。

2.借助注释,自行疏通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师点拨: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意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预设

课件出示:

朝廷的使臣轻车简从,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汉塞,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袤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他们报告说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

3.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这句诗中,“xx”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表现了。比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字用得好,它写出了一缕烽烟直上云霄,在茫茫大漠的衬托下,显得很有力量,表现出一种劲拔坚毅之美。

小组合作,选择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句。

预设

(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担负朝廷使命的大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2)“直”写出了孤烟之劲拔、坚毅,有雄浑壮阔之美;“圆”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感和苍茫感。这两个词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还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广阔的景象中,触动人心。

4.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这首边塞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再梳理诗意,并通过品析名句里的重点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2.品词析句,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野望》《黄鹤楼》和《使至塞上》三首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首诗——《渡荆门送别》和《钱塘湖春行》,一起来领略荆门及钱塘湖的美好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二、教读《渡荆门送别》

1.朗读全诗

(1)读准节奏:按照“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读出情感:注重重音和停连。

比如“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就要读成连音,因为船在航行,景在移动,是一个连续而又漫长的路途,所以读音要拖长。“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就要读得比较温柔,情意绵绵,结合诗人情感,让自己的心中也充溢着留恋与不舍,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感情。

(3)学生个别展示读。

(4)读出大意。

散文译法:

课件出示:

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设计意图】注意诵读方法的点拨,帮助学生提升诵读水平。

2.研习诗歌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感受其章法,思考以下问题。

(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

预设

首联交代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写了高山、平野、江流;从远景、俯视、动景角度来写的。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预设

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4)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预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从近景、仰视的角度写的。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

预设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水送人,人思乡之情。

师补充:尾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蜀地,对蜀地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此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这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师小结: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逐联分析中感受律诗的章法结构之美。

三、教读《钱塘湖春行》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生自主交流,师补充)

预设

登上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面的山(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色彩斑斓的春花渐渐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4.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师小结)

设问1:本诗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预设

围绕“春”“行”来写的。诗人行踪: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设问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

预设

不能。因为早莺尚少,只有“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如果换成“处处”和“家家”,就体现不出早春的特点了。

设问3: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预设

这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了莺燕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流露出诗人对如此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设问4: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预设

“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总结:这首诗把西湖的初春描绘得生机盎然、生动传神。诗人陶醉于西湖初春的美景中,最爱的却不是那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而是绿杨荫里的白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山光湖色之美,心旷神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读来让人倍感喜悦与闲适。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并根据注释梳理诗意,从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点,引领学生体会唐诗的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教会学生朗读的习惯。比如“诵读法”“知人论世”“字斟句酌”“起承转合”等方法的呈现,让学生在读懂一首诗的基础上学会自读更多诗歌。

资料链接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

1.自然景物类。

如:“月亮”代表思乡、思亲之情;“长亭”“西楼”代表送别之所、离别之情;“夕阳”代表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空山”代表淡泊、宁静;“孤舟”代表漂泊、无依;“浮云”代表游子、漂泊……

2.植物类。

如:“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芳草”可以象征新生命,可以象征高洁的品格,可以象征爱情或美丽的女子,可以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对情人的思念;“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梁、陈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常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木叶”,有萧瑟、飘零之感;“落花”,伤感;“竹”,高尚气节;“丁香”,愁思或情结;等等。

3.动物类。

如:“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乌鸦”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鹧鸪”,其鸣声像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蝉”,高洁;“鸿雁”,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

4.音乐曲调类。

如:“关山月”,征戍离别;“梅花落”,孤单、冷落、凄凉;“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粉饰太平;“后庭花”,绮靡之音、亡国之恨;“杨柳曲”,惜别怀人;“行路难”,世路艰难。

疑难突破

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探究1: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探究2: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探究3: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色彩鲜明,抓住了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考虑到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自古以来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都是非常重的,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编写教案能让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特征,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结合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诗词感悟:

一、在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二、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

《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郁郁不乐。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三、创设一定的情景

看过一个《石壕吏》的教学案例,这是一首叙事诗,描述的是安史之乱时官吏捉人故事,教师为了将官吏捉人时的专横跋扈及老妇人的哭诉表现的更形象具体,就借助于让学生编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来编、来演,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学生就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为了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争论、探究,直到将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才罢休,这也正达到了学生深层次感悟诗歌思想的目的。同样在《马说》中我让学生自编自演了课本剧,并通过采访演员的方式,就“谁来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展开探究,一下切中文章的主旨。我想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在欣赏李白的《静夜思》时若能配以相应的音乐,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会更深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一个浓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教学也就不是难事了。

四、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初中诗词欣赏教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诗化为一幅画。就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具体的'物象,如藤、树、鸦、小桥、人家、马等等,再仔细观察物象的特征,如枯藤、老树、昏鸦等,借此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用笔或者用语言将他描绘下来。这样一幅“秋天行旅图”便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对游子思乡有所感悟。同样在《钱塘湖春行》和《春望》的教学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感知两首诗描写的季节有所不同,教师就抓住了“浅草”和“草木深”让学生展开联想,“浅草”草刚长出来的时候,这应该是初春或早春时节,而“草木深”草木生长非常茂盛,自然是晚春时节了。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思维,对于远离我们生活实际的古诗词教学,的确是一妙计。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精髓,它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2

为了参加新课标课堂教学比赛,我按07(4)班的教学进度,选择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上册28课《马说》作为比赛课。提前半个多月的时间作准备,终于在第13周上课了。一节课下来,感觉特失败,原因是什么呢,结合同事们的评议,我反复思索,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这节课的失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朗读教学耗时过多,以致时间不够用,最后形成拖堂五分钟的尴尬局面。设计教案时,确定《马说》一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当堂成诵。因为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古文。因此,让学生能当堂背诵,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才”与“伯乐”的辩证关系。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他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他们才能够真正受益。这是教学既定的目标,所以在了解了文体和写作背景之后,我集中时间进行朗读教学。本计划花10分钟的时间,最后竟耗费了十多分钟,原因何在呢?

二是分析课文时,学生合作探讨的时间过长,因为学生尚未探讨出结果,我又不好叫停他们的活动。课堂教学时设计的分析课文的三个问题,难度不是很大,为什么学生要费那么大的劲呢?

对于所教授的学生,我清醒的知道,他们是九年级普通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只是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学性都不高。但作为比赛课,我在提前半个月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学生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于是我也对学生充满了信心,就没有很好的设计预习提要,让学生凭着经验走。可能是由于课前预习准备的时间过长,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到真正上课时,学生已产生了些许厌烦的情绪。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就碰到了几层阻力。一是有“骈、石、食、见、邪”等几个字学生读不准,长时间累积(预习时间过长)的错误要纠正两三遍。二是学生朗读时的节奏和感情处理得不好,好多地方需要纠正。如此正了读,读了正的几个回合下来,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耗费了。三是难度不大的几个问题却要分析探讨较长的时间。由此得出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一,不能过早地安排预习。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预习时间过早过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疲惫,从而在真正上课的时候失去了应有的激情。

经验教训二,预习时一定给学生布置恰当的预习问题或任务,以作为学生自学的导向。如果让学生漫无边际的预习,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随意地读读课文便罢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经过查阅更多资料和学习,通过别人的经验介绍和自身的体验,我深切体会到布置学生预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阅读就是要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而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做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教师就要在布置阅读课文的时候,强调学生在遇到的这些问题时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

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如在教学《马说》前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1、你认为是先伯乐还是先有马?2、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命运怎样?3、作者写作的意图紧紧是为马鸣不平吗?如此以来,就不至于在课堂上分析课文时耗费那么多的时间了。

4、做笔记。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总之要做到适当灵活。

经验教训三,朗读教学活动不一定集中放在教学环节前部分进行,可以穿插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这课的朗读教学,当遇到学生把握不好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的阻力时,可把它穿插到翻译课文之后进行,这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再朗读时效果一定要好得多。正如张连仲在《朗读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中说到:“抓住指导的最佳时机,即兴范读。教师可在学生对重点句段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时,即兴范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

经历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进步了许多。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3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前我教过两遍,也听过一次公开课,教学的大致思路主要是课堂大量展示、解说罗布泊古今对照图片,让学生感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过多强调文章主旨的领会。之后发现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很容易,但探究的兴趣不够,缺少激情;语文课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好像变成了政治课。

最近,我又重新修改了原有的教学设计,在激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增强“语文味”方面,作了一些改进。我认为这是我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做一个优美的课件:生物学家法布乐关于毛毛虫的实验。大自然中,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法布乐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结果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被饿晕了,从花盆边沿掉了下来。这一精美的画面告诉学生毛毛虫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由此导入本文:人在有些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一设计确实有列于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除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应立足语文本位,语文意识,强化教学本文。为此,我在让学生很快的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紧扣文本,强调字、词的学习,揣摩语言,要求学生探究作者在写法上的四大技巧:1、对比手法;2、拟人手法;3、排比手法;4、直接抒情。学完之后,配以巩固练习,以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4

虽然只得了二等奖,也未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我认为《海燕》这一课还是准确地表达了我对当下教学这一文章的一点思考。即:对这一课的教学从背景入手,这似乎是对原作的尊重,但从现实来看,凭空增添了距离感,反而让大多数学生逃离。阅读教学的起点应是“学生的心灵”。我认为主要还应从作品的.文学性进行审美欣赏,从当代人的角度进行解读。我认为这才真正激发起对作家及作品的热爱,才能真正披文及人,指导人生。

但在比赛前,我一直很痛苦地思考着一个问题:讲不讲背景知识、象征意义?不讲,大家会不会认同,这毕竟是比赛,甚至打心里我觉得对不起高尔基;要讲,只有45分钟,根本没法安排好。最后用了“课后阅读材料”的方式,才勉强把这个问题解决,但这也像有的老师说的“大煞风景”了。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戴着镣铐又想跳得美些。

王特评价说“与学生的融入度不够”,我认为说得准确而中肯的。也许当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大环境使然,即便是不讲背景,文章与学生还是有距离的,我觉得这班学生对这文章实在不太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找“写环境的句子”就出现了困难。这在我的感觉里是不难的呀。一开始整个节奏就慢了下来,在解读文章时,学生的回答与我的提问一直有偏离的现象存在,即便是我一再明确地纠正,也不能拉回来,好像他们是一辆凭着惯前行的火车。例如“哪些词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学生则一直回答的是哪些句子,而且都喜欢读一遍,再阐自释自己的看法,本来这也无所谓,可问题是只有45分钟,我后面的内容就来不及了,后面的应是这堂课精彩之处,应该掀起高潮的,我只好匆匆而过。我知道学生原本可以表现得更好的,是我没有给予他们充分地表现的机会,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这也让我失去了原有的从容与大气。因为我自认为原本的优势是:擅长激发学生,善于与学生作真诚地沟通。按理我是长于调控课堂气氛的呀。这真让我郁闷。

一堂课还是不宜将内容安排得太多,课堂上还是应该悠着点。这是这堂课我最大的感慨。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5

本文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背景介绍很关键。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

朗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风、雷、电、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突出。“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语言是本文的亮点和重点,学生可以抓住一点来品味。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6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法我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如果较长时间不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所以教学的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学之初采用情景导入法,先让学生看《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由于使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7

《好嘴杨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选教材时很多老师认为没有挖掘价值,不容易出彩,我也认为内容平平淡淡,不适合自己激情昂扬的教学风格。我一直喜欢有激情的文章,浓妆艳抹,粉墨登场,渲染得天昏地暗,真个地酣畅淋漓,气吞山河。可是没有这样的教材,豪情万丈的我就没有用武之地?

《好嘴杨巴》一文我看了三遍,内容极其简单,就是让学生感悟俗世奇人的高超艺术。究竟怎样感悟?怎样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实质?怎样让学生既领会文章主旨又掌握本课写作要领?我反复思忖,最初教案12页,和其他老师商量后,又调整教学环节写了12页。试讲后,我觉得很不成功,教学环节混乱,教学语言模糊、生硬,整节课觉得牵强附会,找不到感觉,这是我自认为最糟糕的一节课,觉得自己很对不起那个班的学生。但这次试讲也使我下定决心——给教案做个大手术。可有可无的内容删除,搞笑的、娱乐的,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无帮助的删除,课前的小游戏、由英雄人物到市井俗人的过渡删除,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直接步入主题:

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文章刻画了好嘴杨巴和杨七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请说说两人各“奇”在什么地方。

教学环节一目了然,仅抓一个“奇”字,步步推进,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样一改,我顿感轻松许多,教案变为4页,老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把厚书读薄”的至理名言。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犹豫徘徊,我终于把教案变薄了,整个历程我经受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洗礼。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8

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最主要的设计宗旨。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玩是少年的天性,这天职与天性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既完成学习任务,又激发学生兴趣,岂不两全其美?给学生一个球场,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踢球;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表演。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在整体感知的环节里一连串的设计了三大活动,即: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探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使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手法及其运用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

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刻。本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探究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9

本单元课文有散文,也有小说,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学习本单元要求熟读这些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感情,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诚挚的怀念。

朱自清的《背影》,突出地刻画父亲的“背影”,着力表现父亲的爱。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爱显得异乎寻常地感人。文章中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杨绛的《老王》写自已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余秋雨的《信客》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学习本单元还要求从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描写的作用,揣摩语言的特点,从而提高描写能力。如杨绛在《老王》中,为表现老王生命衰竭的状况,写道“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学习本单元要求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就是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要着重让学生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要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让学生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

学习本单元还要求学习作者写人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个感人瞬间表现人物,与可以选择多件事写人。运用这些手法表现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大胆发现,大胆表达,相信会让我们笔下的人物更具个性。

相关文章

  • 八年级地理教学思考之二 谈到本节课的可取之处:我觉得一是利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辨正唯物主义观念。三是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世界人口比重”,“世界人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国人口数据表”,“我国资源总...
  •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10篇 经济飞速发展,文档的运用更频繁了,需要运用范文的场合更多了。需要尽可能地去参照范文模板,我们推荐大家多研读一下范文。或许你需要"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上册10篇"这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通用8篇) 无私奉献讲台上,学子成名千百万,评估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往往离不开他/她的教案质量。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你有没有了解过教案呢?栏目小编以您的需求为出发点呈现了这份有价值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2000字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对于教师,写教案是很有意义的。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快准狠地找出教材的重难点,并一一攻克。想了解“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的内容吗课件之家小编特别为您挑选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集锦 随着文档事务的日益增多,可以参考一些范文的思路。可以快速整理出写作思路,优秀的范文具体构思是什么?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简短集锦,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我在教这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