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1-16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准备好一份教案就是教学成功的开始。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撰写一份系统化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带给大家。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1

本以为这是一堂十分容易讲解的课程,孩子们应该能按照我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利用整数的计算方法来推出小数加减的计算。

当我把0.8+0.6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时,有孩子就告诉我答案是0.14。我就十分好奇问她为什么这么想,她说整数和整数相加,小数和小数相加“0+0=0,8+6=14,所以是0.14。”听上去很有道理。我急于解释马上用竖式陈列出来,并讲解数位对齐。立即强调小数加减要注意:整数与整数部分对齐,小数点与小数点,小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对齐。所以0.8+0.6=1.4当我把这个答案公布并板书出来时,谭思恬的小手高高举起,我知道她有想表达的地方于是叫她站起来说说。她立即表达说0.8+0.6不应该等于1.4,应该等于0.14。原因小数部分加起来满十应该写在小数部分,我被孩子的这种推理折服了,由于没有预设这样的疑问,真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半开玩笑地说:“平时都是我考你们,今天刘老师还被你们考住了,来我们一起来解答一下。”于是我用整数加法拿来讲解告诉他们数位对齐满十都是向前一位进一,我们不会写在后面吧。她好像似懂非懂地做下去了。

课后我回顾课堂上自己的回复,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说服孩子,也未让孩子理解小数部分相加为什么不能写在小数部分,而满十后要写在整数。可见自己在备课时还未将教材吃透,不要认为简单的内容只要讲解,学生们吸收就行。他们的好奇心能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同时愿意去探索分析我很欣慰。我需好好保护他们这样的好奇心和兴趣,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2

学生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的加减法,会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对计算要求也有过初步的了解。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旨在学会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问:1+2等于几?学生理所当然认为是3,再问学生什么情况下,1+2≠3,学生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都不能理解。当我提醒学生可以试试加上单位,学生很举出很多例子:1厘米+2分米≠3分米,1角+2元≠3元等等,借此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只有单位统一才是1+2=3。在此基础上,出示345+2,3.45+0.2这两组题,问学生如何说明为什么3。45+0.2等于3.65而不是3.47,让学生用自己的让方法说明算理。

整堂课,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与实践中将笔算方法掌握,突破了重点“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学位对齐”,以及难点“不同数位的小数可补0”。 总之,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体验、理解、吸收、内化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的列竖式要求应力求规范,比如个别学生竖式写得不够整齐、端正,没用直尺打横线等,今后应及时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算理的渗透不足,应加入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意义的小数明确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我将在练习课中将本节课所缺失的补充进课堂,让学生更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加减法计算。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3

一、教学行为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中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中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劳丽诗和李婷勇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金牌的事迹,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和合作

在教学活动中力图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我设计了多个活动给所有的学生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提问、列式、解答以及小游戏等,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反馈,通过信息的共享,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实现共赢。

三、对教材的把握情况

体育活动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的素材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国选手劳丽诗和李婷夺金的奖牌榜,这是一条很好的资料,在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课后的2道练习题也很有代表性,不仅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提出了小数的加减法有2种检验的方法,即笔算验算和用计算器验算,提出了算法的多样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因此在这方面强调得不够。“我和姚明比身高”一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效果较好。

四、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内伤”

1、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要合理

回想整节课的教学,前面探索新知环节所用时间过多,有了整数加减法做基础,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只需强调小数点要对齐和得数末尾有0要把0去掉两点,提纲挈领即可,无需纠缠过多,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后面的活动。“小猫钓鱼”环节还应再精简优化,以完成“做一做”第2题。

2、活动过程组织要有条理

本节课安排了多个教学活动,过程基本上较为顺利,但在“小猫钓鱼”一节中,总体感觉费时多、效率低,有点乱,自己也不满意,究其原因还是设计不完美,当6只小猫计算完毕后,可让学生就在座位上选择1道加法和1道减法算式进行验算,然后说出小猫是否已经钓到鱼。另外没有钓到鱼的那只小猫出现了典型的错误即小数点没有对齐,还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订正,才能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

3、教学过程中缺少“智慧的火花”

本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尽人意,存在着一些磕磕碰碰,在一些关键的点上未能得到提升,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在碰撞之中未能擦出精彩的“智慧的火花”,整体感觉较为平淡,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光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得还不够。

4、教师应演示规范的板书格式

本节课以学生上台板演为主,让学生自主发挥,但竖式的书写格式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在黑板上板书一个规范的格式,并说明要求,以让学生清晰、明了,并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

数学是一种宏观的学习历程,但每节课、每个知识又是一个微观的探索过程,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探索的机会,踩好每一步脚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4

《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曾在三下学习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四下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习了小数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是比较轻松的。在本课的教学中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对重点的理解有偏差。《小数加减法》一课的重点应该是对算理的理解。计算课的算理肯定是重点,但是直到上完课,似乎在我的心里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表述还不太明确。其实就是简单的`一句话:相同数位对齐,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正因为对重点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在这节课上,算理的讲解显得很薄弱。

2、计算方法的讲解过浓。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并不感到困难,只要在算理上理解透,把难点(小数减法中小数数位不同时的计算方法)突破,那么过程相对来说就简单容易得多了。在练一练中,我过多地讲解了计算方法,导致没有节省下时间做后面的思维拓展题。

从这节课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就是课前研究教材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在对教材深入分析后,首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进行明确的定位;其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也要心中有数,并确定好要求学生掌握到哪个程度;再次每一环节中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把教学重、难点分散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有意识的突破。精心地设计与预设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做好充分准备赢在“起跑线”上。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5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本课的最大特点。课前的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 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6

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成功的方面,也有遗憾的地方:

一、成功点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本节课教材给出的情境是“克隆牛的身高和体长”的一个情境。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这样的情境对于同学们来说很陌生而且很遥远。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要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因此我把情境改为“算算老师的身高”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疑引思,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2、体现学生为本,倡导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我放手先让学生课前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倡导先学后教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本节的重点,学生交流时,学生会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适时沟通竖式计算方法,从而明确小数加法也和整数加法一样也是这样一位对着一位来加的!

此时,有学生会质疑,末尾的0是否可以去掉,教师适时点明: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同时指出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要进行验算。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异性想法得到交流激荡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生生间的互动。课堂中组织起学生进行生生间、组际间的交流,这使得呈现出的观点更原始、真实,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基于这一平等互利特征的差异展示,不仅为学生所喜爱和认可,也让教师得以准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并据此展开进一步的引导与点拨。

3、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

算法的探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本环节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课前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课上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体验再组织汇报。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第一,通过例题课件展示与相关问题的追问,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掌握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从低位算起,小数位数不同时可以用0来补足。第二,通过例题课件展示,让学明白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情况,一般要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遗憾点

缺少追问。如:“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什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等问题。同学们在我的有效引导下很容易结合问题情境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缺少与学生的思考,对理解算理和算法不够深刻。

合作交流中老师缺少巡视指导,学生课堂上生成的质疑和问题,没有及时的抓住和呈现“亮点”,留下了一些遗憾。如:出现了数位没有对齐的情况、计算错误的情况、整数后面没有添上小数点和0的情况等。

没有大量的练习,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明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用了较长的时间才结束了新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出现了问题,没有时间让学生来大量的练习,导致了课堂不完整。所以,我觉得我对“精讲多练”的把握还欠缺。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唯一的、不可预测的,也就意味着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课程资源,课堂生成一定大于课前预设,我将及时调整我的预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新课改下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怎样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怎样让学生经历算法获得的过程?怎样在计算教学中处理算理与算法?怎样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机会与空间?在这次讲课中,给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定能把我引入课改的更深处。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7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从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入手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不存在难度,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在课堂开始创设购物等情境,从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终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小数加减法计算环节,用竖式计算是较常用的方法。它跟整数的加减法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 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为“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 相同数位的还好对齐,尤但是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这时我引导学生把算式搁置在具体情景中(以元为单位),钱是人们关心的,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求同学再探讨,怎么列竖式进行计算,为什么要这样列,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不对齐可以吗?为什么?通过探讨将其都转换成相同位数的小数,便于对齐相加减,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

练习过程中,我将练习题难易度呈梯状出示,由浅入深降低了难度,并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设计习题时还以学生为依托,让学生根据自已爱好,自编算式,顺着学生的思维走,把学生思维闪光点作为“挖掘点”。这次课上我尽力肯定孩子的优点,如:思维清晰、讲解有条理、书写计算认真等优秀学习品质。同时,教学中我还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这节课,我对教学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进,课堂是学生的知识的源泉,更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实践中正是有了一些缺憾,才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才能让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踏实。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简短 篇8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是在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位数不同”的两个小数相加减以及“整数加减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下面是就这三个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我认为这三个目标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一、化归的思想方法得到较好的渗透。

首先由老师提供“一本故事书5.8元,一本连环画2.75元,”两条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1)买两本书共多少元?列式:5.8+2.75;(2)两本书相差多少元?列式:5.8-2.75;接着老师又提供一条信息:如果妈妈给你8元钱,让你去买书,你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卖一本故事书还剩多少元?列式:8-5.8;(4)买一本连环画还剩多少元?列式:8-2.75。4道算式出来后,①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②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③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④引导观察,抽象概括“位数不同”的两个小数相加减以及“整数加减小数”的计算方法,同时适时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即把“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如何转化为“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从而使新知识得到解决。此题,教师改变了以往一题一例的模式,老师既深钻了教材而又跳出了教材,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索该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二、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体现在三大环节。一是探索新知部分。4道算式出来后,先估算,后独立计算,算后再和估算进行比较,看谁估算的结果和正确值最接近。二是综合训练部分。当老师提供六种文具的单价“笔盒9.8元、书包30元、铅笔0.7元、本1.2元、转笔刀2.46元、尺子1.45元”后,提出:(1)3元钱可以买哪两种文具?(2)40元钱买哪两种文具找回的钱最少?然后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学生提出(1)我买两种文具的钱在10至11之间,我一定买的是哪两种文具?(2)我买的两种文具的和是一个自然数,我买的一定是哪两种文具?三是课堂作业部分。要求作业先估算再计算,能口算的直接写出结果。这三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使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综合训练中,我把课后第二题进行了修改,原题是“笔盒9.8元、书包35.6元(改为30元,意在对整数加减小数进行训练)、铅笔0.7元、本1.2元、转笔刀2.46元、尺子1.45元,购买两种你最需要的文具,一共要用多少元?”改为:“要求学生从这6种学习文具中,任意购买两种不同的学习文具,求出一共要用有多少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列法?”这个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学生很容易用数线段的方法5+4+3+2+1=15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此并没有结束,老师又提出:“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让你求出任意两种文具相差多少元,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列法?”当学生猜出10种和15种出现了两种结果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辩论中,学生找到了“把这6中文具由大到小排列”的方法后,再一次用数线段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学生较好的运用了化归的思想方法。最后让学生把这15道加法和15道减法题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业本上,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估算、口算、计算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相关文章

  •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通用8篇) 课件之家相关专题:“小数整数教学反思”。虽然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课前准备好教案,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工作,写教案时,应该做到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有没有写好教案的秘诀呢?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简短”,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时间:01-10 小数整数教学反思    
  •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000字汇总7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写教案是老师每天都会做的工作之一。编写教案时,要认真理解教学大纲,那么优秀的教案还有哪些亮点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时间:01-09 小数教学反思    
  •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wps版 文案写作是我们每个必备的基本功,借鉴范文可以降低我们写文章跑题的概率,仔细观察范文的写作架构,你有培养起阅读范文的意识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wps版,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第...
  •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模板6篇) 一定要重视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任务开始前,老师都会备好一份教案。教师有条理的安排教学活动就需要教案,如何才能写出脱颖而出的教案呢?或许你需要"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范文"这样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时间:12-24 小数教学反思    
  •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精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您是否最近为写教案而犯愁吗?以下为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角的认识教学反思简短,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时间:01-09 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