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小学课件 > 导航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发表时间:2023-04-04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模板10篇)。

文档的撰写需要我们绞尽脑汁,我们可以先搜集一些范文进行模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范文应该怎么写,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诗经郑风萚兮》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杜牧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

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指枫树的叶子。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三)学生自己读诗,并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四)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

3.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掌握。

(四)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教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

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

(六)作业。

1.读诗。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

1.指名读诗,让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

(1)学生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说。

(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并说明自己是怎么知道题目的意思的。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诗的内容来理解题目的含义。

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1)学习第一句。

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第一句诗,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可能有:元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同。

②让学生看注解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词句,试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③当学生对不易理解的词语,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诗句弄懂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即: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④教师接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诗。

①让学生先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③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大家讨论。

④体会诗人情感。

3.逐句讲解、理解、体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的含义和它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1)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讨论整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爱国的情感。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首诗。

(1)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或诗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读出诗人的爱国热情。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重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韵铿锵。我们在朗读时,不仅要把感情读出来,而且要把诗的节奏和韵脚读出来,并通过反复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5.引导学生背诵《示儿》。

(1)在背诵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使学生对诗有整体上的认识。

(2)再引导学生逐句背诵。

(3)学生试背诵后,教师可指名检查背诵情况,再通过小组背、两人互背、全班齐背做巩固练习。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首诗。

1.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的题目的意思。

(1)学生各抒己见,逐字逐词理解后,连起来说题意。

(2)使学生明确题目的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

2.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内容,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1)学习第一句。

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第一句诗,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②让学生看注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试着讲一讲词语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试讲诗句的意思。对的充分肯定,错的及时纠正。

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①学生读第二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试讲第二句意思。

④体会诗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诗。

①指名读第三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理解词意。

③理解第三句的意思。

④体会诗人此时的情感。

(4)引导学生学习第四句诗。

①教师让学生读这一句,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理解词意。

③理解第四句意思。

④体会诗人此时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体会诗的内容和作者情感。

(1)引导学生体会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2)学生通过读诗、理解可以得知:喜欲狂是指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后,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可以从诗中的涕泪满衣裳、放歌、纵酒、漫卷诗书、即从穿、便下向这些词语体会出来。

(3)引导学生说说整首诗的内容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首诗。

(1)引导学生从诗中找一找,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杜甫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就那样欢快,这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诗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等词,层次分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听到胜利喜讯后情绪的变化,从喜极流泪到欢快、狂欢。与此同时,诗人的爱国情感也自然流露其间。

(3)读出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和爱国的情怀。可以这样停顿、读出重音。

(4)引导学生背诵第二首诗。

①先了解整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词表达的?

②指导学生逐句背诵。

③教师可采用两人互背、小组背、全班齐背等方式,检查背诵情况。

(三)引导学生找出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

1.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

2.不同点:《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四)教师可检查学生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的情况。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具准备:

课件或实物.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师讲红豆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红豆的诗歌.

板书课题:相思

解题:思念.

自由读诗

画出生字.

读准节奏.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8个.

组词识记.

师进行指导识记.

此,客,何,背,尾,房,屋,层

师范写.

生书写.

朗读诗歌《相思》

自由读诗.

师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红豆生南国)

(2)出示红豆(可以是图片)

出示地图(长江以南叫南国也叫江南)

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春来发几枝)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师引导:这红豆美么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么

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了,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9)师: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愿君多采撷,(希望你多多采摘)

此物最相思.(这东西最会引起人们思念故乡)

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江南,春天来了红豆常得十分茂盛.

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

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静夜思)

对故乡的思念还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请一学生示范读.

评价.

读出红豆树的美.

读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大家齐读.

背诵古诗.

六,拓展思维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余下的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并背诵.

感悟诗歌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

背诵《回乡偶书》.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识记此.

听写三个词语.

背诵诗歌.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偶(少)鬓衰客何

2,同桌交流读生字.

3,容易学的生字不教.

重点教以下几个生字.

偶(偶然)鬓(鬓毛)衰(衰老)

出示诗句测读.

回乡偶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初读《回乡偶书》

自由读诗,找出读不懂的词,句.

交流.

汇报并解决.

乡音:故乡的口音.

鬓毛衰:鬓角的头发花白了.

相识:不认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朗读指导.

解题:回乡偶书

回到故乡偶然写下的(或有感写下的.)

师:大家读懂了哪一句

师:面对一点都不认识的老人,儿童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朗读全诗.

感悟诗歌小结

这首诗中的诗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多么高兴啊,可是却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孩,小孩的问话让老人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现在请大家齐读诗歌,读出诗人回乡的快乐与惊讶,读出小孩的可爱,真诚.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注:斜体字为多媒体课件内容)。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出示诗题:村晚

(1)解题: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色的景象。

(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

二、初读,感知诗意。

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音形义

bēiexcl;被()○1池塘

陂陂(○2池塘的岸

坡()○3山坡

xin衔()请

衔街()查

衍()字

衡()典

(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细读,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

第一行诗:

○1指名读。

○2这一行诗里的池塘和陂你是怎么理解的?(池塘:池子的堤岸。塘:堤岸。陂:

池塘。)

○3看书上的插图,哪部分是和这一行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下部

画了池塘和两岸,池水满盈盈的,两岸长满青青的草等。)

○4点示:由于池塘和陂意思相同,所以这一行诗的意思也可说成草满陂,水满池

。两个满表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蓬勃。(板书:草、水满)

○5谁能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第二行诗:

○1指名读。

○2这一行里的衔是什么意思?点击衔进行链接,屏幕上出示:衔:用嘴含,叼。

○3山如何衔落日?请同学们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同桌同学讨论讨论。

动画演示:太阳渐渐落下,夕阳夹在两山之间。

交流议答:课文中的衔是什么意思?(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含住

了。)

图上哪一部分和山衔落日相对应?(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上面部分画面和山

衔落日意思相对应)

寒漪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点击进行链接,屏幕显示:寒漪:漪指细小的波纹。寒漪是指傍晚夕阳下的暗绿色波纹。

浸是把东西泡在液体里,课文中作者是说把什么浸泡在寒漪中呢?

点击进行链接,屏幕画面的下方出现一塘池水,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

山衔落日的倒影(板书:山衔落日浸寒漪)。

谁说一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谁再连起来说说一、二两行诗句的意思。点击进行链接,齐读

第一、二两行诗句和意思。

第三、四行诗:

1、指名读。(板书:牧童归去横牛背信口吹)

2、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娃)

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里去)

看图:横牛背你是怎么理解的?(横骑在牛背上)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行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展示动画:牧童从远及近慢慢走来,并配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作为背景音乐。

指名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点击进行链接,齐读三、四行诗句和意思。

四、熟读,背诵课文。

1、朗读指导:

(1)提示朗读注意点:

○1这首诗的韵脚字是陂、漪、吹,要读得清晰,读出重音;

○2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

(2)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练习读。

(4)指名读。

(5)集体齐读。

2、指导背诵:

(1)教师引读:草满池塘一

山衔落日一

牧童一

短笛一

(2)分组练习背诵:一组背,另一组听,然后再交换。

(3)指名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好。

(4)全班一起背诵。

五、巩固,完成作业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7

说教材

《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说学情

2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本班学生不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三项目标中,我把正确认读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2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首先采用提问式,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老师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课件感知春天,直接导入课题《村居》,随机认识村这个字。

(二)在读通读顺中学习字词首先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音,为下面学生自由读古诗做了铺垫,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朗读古诗。其次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出本节课要求认识的字词,认读生字利用各种方法,在学习字词的时候,巧妙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引出诗句,进行朗读。这样由字到词到句就简单多了。

(三)在入情入境中诵读首先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进行朗读,其次划分节奏指导朗读,在读通顺、读出节奏感之后再进行联系生活,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就是引导背诵。

在拓展延伸中积累语言把你搜集到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进行小结,《村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还有很多诗人曾经赞美过美丽的春姑娘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教学意图:此环节通过积累朗读,使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会积累。】

(四)指导书写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3个。先读拼音,数数有几画,观察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指导竖心旁的写法,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扩词,课堂展评。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8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游园不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应怜小扣烟花尽唯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赞美春天及与友惜别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意思。

(1)学生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的标示方法,轻声读古诗,用铅笔划出符号标示。教师将《游园不值》一诗抄在黑板上。

(2)请2~3名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师生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将正确的标示画在黑板上。

(3)对照黑板上的标示,学生朗读古诗,同桌间相互评议。

(4)请2~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评议。

(5)有感情地齐读古诗,体会诗句意思。

2.逐句讨论学习,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游园不值》也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但描写的角度和内容与《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诗人叶绍翁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学习,逐字逐句理解诗句意思。讨论后推荐五名学生上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边听边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

a.解释题目游园不值

(园:指私人花园。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学生对游字的解释一般会解释为游玩游览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确定游的意思是到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

b.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意思。

这句诗学生解释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解释这句诗比较恰当。学生很容易按字面解释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印上青苔,这样的解释学生也会觉得不通,进而错解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怕鞋染上印上青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下句诗来学习。小扣柴扉久不开较易理解,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能顺利地解释成轻轻地敲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开门。教师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敲门,好久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大概是园子的主人根据第一句诗你来把诗人的猜测补充完整。学生讨论找出恰当的解释。根据诗句意思明确怜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请1~2名学生将两句诗的解释说一说。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

c.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思。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春色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景色)

d.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这两句诗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吗?

(一枝满园,关出。诗人虽然没能进入花园,但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好像看到了满园的春色,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e.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本想去游园赏春,但主人不在,他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杏花便想到了春色满园。体会体会诗人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没有遇到主人心情有些失望、扫兴,但看到红杏想到满园的春色不禁高兴起来。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的情感)

(板书:(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同样是描写春天景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盛开的鲜花、起舞的戏蝶、歌唱的娇莺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色图;而《游园不值》中那枝怒放的红杏使我们想到了满园盎然的春色。诗人描写春天的内容和角度不同,却同样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趣。

(4)背诵《游园不值》。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出示黄鹤楼的投影片,这是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的一座古楼,因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而得名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长江边,因其神奇的传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著名。大诗人李白曾在此送别他的好朋友诗人孟浩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句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1)运用在《江畔独步寻花》和《游园不值》两首诗中学到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自读,同桌互读。教师在黑板上抄写诗句。

(2)请2~3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3)有感情地齐读,体会诗句意思和诗人情感。

3.对照课文注释进行自学,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逐句理解诗句意思,没有注释的字、词查字典。

要求学生会解释尽唯天际的意思。

(2)同桌之间互相解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请学生上前边指黑板上的诗句边逐字逐词逐句地解释。其他学生听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

a.解释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地名。送:送别。之:去,往。广陵:扬州。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扬州)

b.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意思。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辞别。因为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说西辞。老朋友在黄鹤楼上和我辞别了。)

西在诗中只是表明两地方位。

c.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

(烟花:艳丽的春景。下:顺流直下。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去扬州)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体会烟花的景色。

(百花盛开,草木葱茏,草长莺飞,春光明媚,碧空万里,鸟语花香)下字学生能理解为去到,但对顺流直下的意思可能理解不到。教师可指导学生由西辞而知扬州在黄鹤楼之东

相关文章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课件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课堂的气氛,使得教学不死板。课件,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认真编写的工具性教学文书。是否在为编写课件而犯愁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云房子》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
    时间:01-03 小学二年级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部编版精选 无论是坐办公室还是在学校,我们都有撰写文档的时候,范文可以说是写作困难户的“救星”。优秀的范文能够减少我们的写作时间,学习借鉴范文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经过收集并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上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部编版,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时间:01-08 小学语文说课稿    
  • 课件范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为了在课堂上更为顺利的教学,老师常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写教案对我们有哪些帮助?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课件范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设计思路:《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思考其二 课件能提供一个总体计划和思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掌握课件编写的方法。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评判一个课件是否优秀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思考其二》,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
  • 「课件模板」 浙教版语文二年级教案 老师就像蜡烛一样,通过不断的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早早的预备好教案,是优秀教师的工作内容。教师让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教案上得到描绘,那么,写教案真的较难吗?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课件模板」 浙教版语文二年级教案,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井、观、沿、累、那、弄、错、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