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世纪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爱国小说《最后一课》,许多青年印象深刻,知道它是以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的。

普法战争在欧洲近代史上,算得上是有着某种承前启后作用的阶段性事件之一。

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两国统治阶级挑起这场战争,各抱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普法战争前,德意志处于大小邦国林立、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1848年以后,普鲁士和萨克森等邦国大工业开始发展,经济出现高涨。但是资本主义在德意志的继续发展面临着各邦分裂这样一个巨大障碍。所以,统一问题就历史地提到日程上来。其可能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另一种是通过王朝间的战争,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1861年,威廉一世继承普鲁士王位,任用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是普鲁士容克地主利益的代表人物,机智深算,桀骜不驯,手腕悍辣。他认为统一德国必须以普鲁士为核心,而且必须对另一大邦奥地利以及当时欧洲大陆霸主法兰西第二帝国进行战争才能达到目的。他宣称:“解决当前时代的大问题,不是演说,不是投票,而是铁和血。德意志所期待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武装。”

果然,1866年6月17日,俾斯麦即以两年前普、奥联合侵犯丹麦后分赃问题为由,发动侵奥战争。只用了7个星期,奥地利败北,被迫求和。俾斯麦老谋深算,以比较宽容的条件于8月23日在布拉格与奥订立和约,其用心在于这样做有利于其后对法进行战争。

普奥战争的结局,奥地利被迫退出德意志邦联,从而使普鲁士消除了统一道路上的内部主要障碍。1867年,俾斯麦即组成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盟,有莱茵河以北邦国二十二个,人口3100万。但南部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和黑森——达姆施塔特四大邦国仍在邦盟之外。俾斯麦决心要把南部德意志各邦统一进来,建立德意志帝国。但是统一德意志的事业障碍重重,除了南部德意志各邦反对之外,最主要的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阻挠。

当时的法国历史上叫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国的皇帝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和军事冒险家,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窃取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大权,又于1851年12月发动政变,废除第二共和国,恢复了帝制。他是法国金融贵族和工业大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代表,推行了一整套反动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制度,建立了一支50万人的军队和50万人的警察官僚机构,疯狂镇压国内的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对外实行沙文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连年发动对外战争,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7—1858年和1860年英法联军两次侵略我国,拿破仑三世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他在位期间,侵略用兵远及亚非拉三洲,很少有一年不打仗的。这样一个强横霸道的国际野心家,当然决不肯坐视近邻德意志走向统一和强大,而必然要进行干涉和阻挠。拿破仑三世曾公开说:“德意志应分成三部分,永远不得统一。”

普奥战争后,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使普鲁士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这对于法国大资产阶级称霸欧洲的野心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此,拿破仑三世指望通过对普战争来阻止德国的统一,并且乘机夺取法国资产阶级垂涎已久的莱茵河左岸地区。同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波拿巴王朝的反动独裁统治已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广泛不满,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革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拿破仑三世妄想通过打一场胜仗来摆脱帝国内部的政治危机。正如皇后欧尼贞对她儿子说:“如果没有战争,吾儿就不能做皇帝了!”

在普鲁士方面,俾斯麦则除了决心搬开统一道路上法兰西第二帝国这块拦路石外,也还垂涎于法国矿产丰富并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在积极地准备战争,普法交兵势不可免。

因此,法国和普鲁士两国统治阶级都迫不及待地想同对方打仗,双方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剩下的问题只是如何寻找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交战借口。而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借口。

西班牙女王伊沙贝拉为1868年西班牙革命所推翻,王座虚位以待。俾斯麦派人到西班牙收买新成立的临时政府,提议请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这个计谋一旦实现,法国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提出抗议。虽然普王已劝利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但拿破仑三世仍命令法国驻普大使要求普王再作一个书面声明,保证永不容许任何一个普鲁士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同法国大使这次会见是在埃姆斯温泉进行的。普王拒绝作出这种保证,并把这次会见的结果用急电通知俾斯麦。俾斯麦故意将电文进行了修改,这份篡改了的“埃姆斯急电”终于成为普法战争的导火线。

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一开始,就暴露了法军的腐朽和无能。当时,法国的兵力不超过40万人,而能立即调到前线的只有20万,其中大部分部队的装备还不齐全。军需品不足,军用地图短缺,军队编制上也极为混乱。接到作战命令时,有的将军找不到自己的部队,有的部队则找不到自己的长官,甚至有的军官还呆在非洲的阿尔及尔尚未动身。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尚未交锋,法国统帅部的作战计划就破了产。

拿破仑三世原以为可以靠自己拥有的军事优势,采取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的战略,快速攻入德境,打败普鲁士。但是,在亲自担任前线总司令的拿破仑三世到达边境要塞麦茨的时候,那里只有10万军队,军队的装备、弹药和粮秣均无保证。应征入伍的士兵有的要长途跋涉好几百公里,才能取得必需的装备。这样,按作战计划在拿破仑三世到达麦茨的第二天法军就要鸣炮进攻,现在却停留在国境线上达一个星期而毫无作为。有利的进攻时机被错过了。

法军行动迟缓,坐失良机,普军却由此赢得了集结兵力的充裕时间。所以,8月2日当法军闯入德境,立即遭到普军的迎头痛击。8月4日,普军就开始了全面反攻。8月6日,维尔特一战,挫败了麦克马洪元帅所率领的法军六个师,法军很快全线崩溃。

拿破仑三世眼看形势不妙,就立即把帅印交给了巴赞元帅,自己坐上一辆马车狼狈向西逃跑。巴赞军遭到普军几次阻击之后,败入麦茨要塞,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这样,法军的主力部队很快被分割成两部分:由巴赞元帅率领的一部分被包围在麦茨要塞;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另一部分在30日退守色当。

9月1日拂晓,色当会战开始了。法军占据着坚固的阵地同普军对抗。但是,普军组成一个包围圈,在他们占领的高地上以700门大炮向色当轰击。炮弹雨点般地落到城内,全城一片火海。法军官兵争先恐后地向堡垒里钻,乱作一团。麦克马洪元帅也被打伤了。无奈之下,拿破仑三世在中央塔楼上竖起白旗,向普军投降。拿破仑三世还向普王写了一封无耻的降书,内容如下:“我亲爱的兄弟,因为我未能死在我的军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继续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仑。”

9月2日,法国皇帝、法国元帅、39名将军和8万6千名兵士都当了俘虏,还有650门大炮也被普鲁士所缴获。这次战役在法国历史上叫“色当惨败”。马克思评论这次溃败时写道:“1870年法国的灾祸在近代世界史中是无与伦比的事!它表明:官方的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法国、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寄生虫的法国是一具腐烂的尸体。”

色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人民愤慨到极点。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涌进了波旁王宫。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冲击下,第二帝国就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下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以此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王朝统治的时代。但乘机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共和派,表面上宣称成立“国防政府”,实际上执行卖国政策。而普鲁士并不以色当的投降为满足,继续大举进犯法国。9月19日,普军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28日,法国卖国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5月10日又缔结了《法兰克福和约》,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五十亿法郎。普鲁士由于在战争中的胜利,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终于最后完成。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也就当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扮演了主角。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他为促进统一而推行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战争策略,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为一个“从上面进行的普鲁士革命者”,不自觉地充当了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因此,应当肯定俾斯麦的历史功绩。

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官僚警察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容克阶级的社会政治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这些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之林。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和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普法战争在法国却造成了另一种结果。由于战争之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其深远影响自更不待言了。

至于法国小说家都德,身逢其时,痛祖国丧失阿尔萨林、洛林二省而写了充满深沉爱国激情的《最后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洛二省重归法国,可惜那时都德已去世20多年,不能亲见失土光复了。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