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

发表时间:2023-05-01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模板3篇)。

或许你需要"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这样的内容,敬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以免遗忘。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同时在写教案课件时,设计内容需要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新疆是我国的一个省,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教案出自:banzhuren)一共有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

2.身体动作练习。【WWw.zf133.Com 趣祝福】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音乐课,在课型上,我选择了打击乐。之所以这样大胆地尝试了打击乐教学,主要原因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参与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我能行。

当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我觉得失败和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找到最恰当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否可行,这才是我选择打击乐教学的真正目的。课的开始我观察到,学生们踏着律动曲的节奏,高兴地来到了我的教学环境之中,看得出,他们喜欢音乐课,给我树立了信心。音乐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但是也有少数的小朋友不太积极,我发现孩子也不是不喜欢,是不太爱表现,平时就是不太爱说话,在以后的活动中,生活中,我将会给这部分幼儿创造机会,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完美。

总的来说,我觉得虽然学生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掌握得较吃力,原因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学环节安排有不合理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教学密度较大,教学过程一直在紧张中进行。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难点时遇到了麻烦,耽误了时间,接下来时间不足,使学生只学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过程,发生了学生意犹未尽不肯离开的现象。

我将通过这次观摩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征求教师意见,学习他人所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篇2)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虹彩妹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2、引导幼儿在原有的随乐动作表演的基础上,自己将随乐动作的'节奏型用拍手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根据已有的节奏型为歌曲设计出打击乐器方案。

3、让幼儿进一步看指挥进行演奏,并能控制乐器的音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比较熟悉地随音乐作集体表演动作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在复习中创编创编出的随乐动作

2、幼儿一边观看教师做的随乐动作,一边用拍手的方式将随乐动作的整套节奏型表达出来

3、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成“身体动作总谱”

4、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1)幼儿看图谱及教师的提示,随音乐集体练习

(2)教师放慢演唱歌曲的速度,同时面向不同小组幼儿做不同的动作练习。要求幼儿学习迅速准确的对教师的身体动作暗示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3)引导幼儿学习根据教师的指挥动作,迅速准确的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5、幼儿在教师的知道下,探索歌曲的打击乐配器方案。

6、幼儿分声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1)在教师的指挥下,幼儿集体演奏

(2)在教师的帮助下,请个别幼儿指挥集体演奏

7、发展的练习,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

2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2各种乐器放在椅子下边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领着幼儿一起随《瑶族舞曲》的音乐空手打节奏的动作。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瑶族舞曲》(一)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认识乐器及方法,引导幼儿迁移韵侓活动的有关线索,讨论乐器的配器方案。

师: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三位乐器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小朋友依次来认识并向乐器打招呼)

师:刚刚我们在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想想看这3种乐器中那个乐器是摇着演奏的呢?

小手点击的动作呢?手指眼睛鼻子嘴巴的动作呢?

3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空手练习。

师: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边都有一个正在睡觉的小乐器,现在请你轻轻地看看,不要吵醒她,看完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坐好。

师:我现在来问一问这边的孩子你们是什么乐器,哦,那你们就是碰铃队(依次总结乐器队)

师:现在让我们念着儿歌空手练习一遍。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空手练习一遍好吗?

4教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并根据幼儿演奏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

师: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你拿乐器来演奏,但是在拿乐器之前我来考考你,请看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准备动作)那我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请你们轻轻拿起乐器做准备动作好吗?(练习几次拿乐器)

师:听音乐练习一遍。(结束乐器放在小腿上),那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听音乐做第二次演奏)

5亲子音乐游戏

师:今天赵老师还带来了另一种乐器,如果你想见识一下的话,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刚到前边的筐子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请他出来。

师:(出示乐器)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口琴,今天他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刚刚我们在点点摇的时候除了用手摇,你觉得还可以用哪里摇呢?谁来试一试?现在请你起立把椅子放两边我们一起跟着小提琴来玩一玩点点摇。

师:除了点点摇可以怎么玩?哦,也可以转。

师: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准备。

师: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呢?请你去邀请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活动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小编推荐

幼儿打击乐教案1000字汇总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预备好教案,对我们的课堂起着重要作用。教案可以增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怎样编写一份适合自己的教案呢?急你所急,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打击乐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打击乐活动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2、结合动作总谱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注意看指挥,用不同的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3、知道正确的演奏乐器。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双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2)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打击乐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进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

2、结合图谱,幼儿学习身体动作,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结构。

(1)教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听到这首音乐,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张老师听到这首音乐也感觉很快乐,我还把我的快乐画下来了,你们想看吗?

(2)教师听音乐结合图谱,完整做身体动作。

教师: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这叫图谱。你在图谱中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画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动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幼儿集体看图谱做身体动作,教师哼唱。

(4)幼儿集体随音乐看图谱做身体动作一遍。

(5)幼儿分三组随音乐做身体动作。第一组跺脚,第二组拍手,第三组摇手、拍手。(重点指导第三组幼儿学习最后两乐句的摇手、拍手。)

3、出示乐器,学习乐器演奏,进一步感知表现音乐。

(1)出示乐器:响板、碰铃、铃鼓。知道其名称和演奏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小乐器也想出来玩了。看看,这是谁?它可以怎么演奏?

(2)出示乐器卡,贴到图谱相应的地方。

(3)教师哼唱,带领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点指导铃鼓组的幼儿学习摇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摇奏,什么地方拍奏。

(4)教师哼唱,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点指导乐曲最后一句三种乐器的齐奏部分。

(5)发放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乐器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乐器的使用规则。

(6)幼儿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器第二遍,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

4、幼儿有序地收拾乐器,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换组,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认识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

2.知道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3.尝试根据音色来分类打击乐器。

环境创设

各种打击乐器: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打击乐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宝贝,大家想不想看看?

2.这里面有什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一出示打击乐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我们的这些宝贝是一个大家族,他们的名字叫做打击乐器,他们可以用来演奏打击乐或者打节奏。

二、学习使用方法

1.请每个小朋友上来,选你喜欢的乐器。

2.自己试一试,听听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3.听老师打几段节奏,小朋友用你们的小乐器来模仿一下。

三、尝试分类

1.我们听过了自己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来说说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教师总结:叮叮、笃笃、沙沙等)

2.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乐器声音排成小组。(教师指导)

3.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试试,分别来给我们的歌打打节奏,还记得我们的节拍符号吗?(播放乐曲,让幼儿分组打节奏,分别对各种乐音有感性认识。)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池塘里的小星星乐曲选自民乐《彩云追月》。其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有着浓郁的广东音乐特点。乐曲为AAB结构,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听完乐曲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光如水,清澈透明,云月相逐,星星嬉戏,相映成趣这样一幅画面。在设计中,我通过故事使幼儿了解乐曲,通过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乐曲,通过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达到乐曲意境和人的情感的共鸣!

二、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2、学习根据图谱的提示和乐曲的旋律为乐曲配器,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碰铃、铃鼓、响板。

2、图谱。

3、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讲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个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发现地上有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们从天空中滑了下来,刚好落到一片荷叶上,软软的荷叶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清凉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来,游着游着,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着了。”师:“故事好听吗?”(好听)师:“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欣赏曲子,初步感受音乐。

师:“音乐有几段?听完后你的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师:“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一样)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样”)这是一首AAB结构的曲子,曲子优美舒缓,很好听。”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掌握乐曲节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我们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老师带幼儿随音乐做伸手、拍腿、摇手的动作。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案。

1、出示乐器碰铃、铃鼓、响板。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乐器,这首曲子配上乐器会更好听。”

2、逐一讨论配器方案。把讨论的结果画在图谱上。

师:“铃鼓配在哪里好听?小铃……?还有响板……?”

(三)演奏乐曲。

1、看图谱,跟音乐演奏一遍。

师:乐器都配好了,让我们看着图跟着音乐演奏一遍。”

2、看指挥,演奏,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师:“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师指挥,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结束时我们的乐器应请一些”。

3、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换一下乐器演奏。”(想)

五、活动结束

整理乐器,小结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小乐器也累了,让我们送它回家吧!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随歌曲节奏合拍演奏乐器。

2.了解圆舞板和手铃乐器名称,能按要求取放乐器。

3.愿意参与集体打击乐演奏活动。

重点难点

1.重点:熟悉歌曲节奏,乐于参与演奏活动。

2.难点:了解乐器名称,能随乐合拍演奏。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圆舞板、手铃幼儿人手一份;乐器小篮子人手一圆形;钢琴伴奏。

经验准备:幼儿有前期取放乐器的经验,熟悉歌曲,有交

活动过程

一、通过《问好歌》进行师幼互动,引出找朋友的故事。

1.师幼进行问好歌互动,感知节拍XXX。

Hello小朋友,你好呀!Hello黄老师,你好呀!(拍手我们一起玩游戏,小手准备好

拍拍肩膀,12、34;12、34;转转小手,12、34;12、34拍拍小手,12、34;12、34;拍拍肚子,12、34;12、34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黄黄找朋友》,引出歌曲。

T: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位好

(故事:小鸭黄黄住在美丽的森林里,它最喜欢唱歌了,可觉太孤单了,于是它决定出去找好朋友一起唱歌玩游戏)

二、创设情景,通过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找朋友游戏,熟1.教师出示指偶,利用手部动作表现小鸭黄黄找朋友。T: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鸭黄黄是怎么找好朋友。

T:小朋友刚刚有没有发现,小鸭黄黄找朋友的时候,它的它打招呼的?

2.反复聆听歌曲,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动作。

T:原来小兔跳跳听到小鸭黄黄的歌唱时也唱歌告诉它,我

3.师幼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4.教师边走边唱,与幼儿进行互动。

5.创编不同肢体动作表现找朋友进行互动。

三、故事延续,通过变魔法的游戏引出乐器,引导幼儿随

1.故事延伸,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出乐器圆舞板。

(故事:小鸭黄黄和小朋友玩得真开心,现在它要变魔术咦,小鸭黄黄变成了……乐器小精灵,原来呀,小鸭黄黄是精灵,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圆舞板。)

2.师出示乐器(圆舞板),示范圆舞板的演奏方法。

T:小朋友,你看,圆舞板和小鸭黄黄一样,也有一个大大扁歌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引导幼儿用动作练习演奏圆舞板,并随乐演奏。

T:圆舞板可以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现在让我们把小手板一起玩节奏游戏。

(1,2,3,4,1,2,3,4,准备开始唱歌了)

4.幼儿有序按教师要求取圆舞板,进行随乐演奏。

T:圆舞板说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都会和我玩节奏游戏。从椅子下面的篮子里找到它,拿在手上,小朋友都找到圆舞备好,——准备开始唱歌了。

5.通过接唱的游戏引出手铃。

T:圆舞板说在我们找朋友的时候还会出现魔法变出更多好看看会变出什么朋友?

6.T1演奏圆舞板,幼儿演奏手铃进行互动游戏。(玩2遍)

T:请小朋友把圆舞板放回篮子里,找到手铃朋友戴在手上舞板,小朋友来当手铃,我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准备四、运用送乐器回家引导幼儿收乐器,教师小结,自然结

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把乐器收回篮子里。

T:和乐器朋友们玩得真开心,让我们把它放回篮子里。

2.师幼小结找到的乐器朋友,活动结束。

活动总结

《我的朋友在哪里》这一个活动前期幼儿已经熟悉歌曲,活师主要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开展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感受和练儿熟悉掌握节奏后,加入乐器进行演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戏当中学会取放乐器,初步认识圆舞板和手铃的演奏方法及通过开舞会的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进行接唱演奏,并能根据演奏。幼儿取放乐器常规、节奏的掌握目标都能够达到,在能够区分两种乐器的声响特点和演奏方式。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5

一、创设游戏情景,幼儿选择喜欢的昆虫头饰,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森林里要举行昆虫音乐会,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排练一下。

2.教师逐一出示昆虫图片和节奏卡,请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蜜蜂、蛐蛐、蝈蝈的叫声。

二、出示两种节奏型,学习两声部合奏。1.创设情境:有请蜜蜂和蛐蛐一起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幼儿按照两种不同的节奏,一起演唱,不受同伴的干扰。

蜜蜂:xxxx|x---蛐蛐:xxxxx|x---

2.幼儿分角色按照节奏徒手进行演奏练习。蜜蜂:xxxx|x---

蛐蛐:xxxxx|x---

蝈蝈:x.xx.x|xx---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看节奏卡片进行拍打节奏,鼓励他们用拍手拍肩的动作表示不同的节奏型。

3.结合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次两种乐器练习合奏,第二次三种乐器同时合作拍出不同的节奏型。

三、昆虫音乐会。

1.幼儿扮演的昆虫选择相应的乐器。

蜜蜂组使用碰铃,蛐蛐组使用木鱼,蝈蝈组使用响板。

2.结合手势动作随音乐看图谱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引导幼儿相互交换角色,变换节奏型和乐器,学习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4.随着音乐录音,配上乐器将歌曲完整表演,邀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担当小指挥。

附:昆虫音乐会

1=D4/4

5566|553-|234-|345-|

xxxx|xxx-|xxx-|xxx-|5566|553-|2.3432|1---|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

2.幼儿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从中感受乐曲的美感。

3.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为乐曲自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卡若干、磁性黑板、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小铃、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听着音乐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尝试,让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节拍、情绪,理解打击乐器应有节奏地为乐曲伴奏。

(1)请幼儿欣赏乐曲,欣赏后让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节拍及情绪。

(2)教师准备若干小铃、响板、铃鼓,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为乐曲自由伴奏,教师将幼儿伴奏过程进行录音。

(3)教师放录音,幼儿听完录音后和老师一起讨论。

师:小朋友刚才听了录音,听后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不好听呢?这首乐曲本来很美、很好听,可是小朋友伴奏不仅没有使乐曲更好听,反而听了不舒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拍整齐的节奏)

(4)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讨论选择某种节奏,并且听着音乐拍出所选的节奏。

2.第二次尝试。通过尝试,让幼儿感知用打击乐器拍同一种节奏为乐曲伴奏很单调,从而启发幼儿试用小铃、响板、铃鼓这三种乐器有层次地进行合奏。

(1)幼儿讨论,并用打击乐器拍出已商量好的节奏为乐曲伴奏。(在每组中教师准备若干节奏卡,让幼儿自由选择)

(2)每组幼儿把写有节奏型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并轮流进行表演。伴奏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听了每组小朋友的演奏,觉得怎么样?(好听,不乱七八糟的)但老师觉得有些单调,怎样才能拍得更好听呢?

3.第三次尝试。启发幼儿开动脑筋,用响板、小铃、铃鼓三种乐器模仿音乐中的形象,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并从中体验用打击乐器伴奏注意不要太响,要控制力度,以免破坏乐曲美的意境。

(1)教师让幼儿按小铃、铃鼓、响板三种乐器分成三组。

(2)幼儿商量选择合适的节奏卡,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进行演奏。

(3)教师请拿小铃的幼儿说说拍得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让幼儿把节奏卡贴在黑板上。( I ,小铃敲的声音像农民伯伯拍麦子时,麦子在跳舞的样子)教师请拿响板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 I I,响板敲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请拿铃鼓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节奏?( I I 敲铃鼓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让敲响板和铃鼓的小朋友分别把选择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

(4)教师请小朋友在合奏时注意强弱,拍打击乐器不要太吵,要控制力度。

(5)小朋友听音乐进行合奏,教师录音。

(6)教师放第一遍录音和幼儿进行合奏的录音,让幼儿进行比较。

三、结束部分

1.小朋友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2.小朋友听着《拍大麦》的音乐走出教室。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2、利用2/4拍的音乐用肢体动作和乡土器械进行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

1、若干音乐乡土器材如:串铃、碰铃、响筒、双响筒、毛竹琴、三角铁响帘等。

2、熟悉《新年好》这首音乐旋律以及《新年好》大节奏图。

3、会响的音乐请帖若干、节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种乐器的简单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节奏《我的身体会动》

老师:我们的身体很灵活,让我们来介绍一下。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用节奏语言表达。(我的脖子转转、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脚跺跺……)

二、用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巩固2/4拍音乐节奏,使其节奏合拍到位)

师:要过新年了,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联欢会,好不好!

探索节奏请帖的秘密。

看请帖:新年联欢会发了一张请帖,特别有趣,是一种节奏请帖,只要小朋友拍对了节奏请帖,请帖就会发出美妙的节奏音乐,我们就可以去参加新年联欢会了。

引导幼儿发现节奏请帖上的秘密,并用小手等肢体来拍打2/4拍节奏。

三、用乡土器械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乡土器械进行大胆表达表现,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选择一种器械进行演奏。

师:爷爷奶奶知道我们要参加新年联欢会,他们特意为我们送来了许多农村特有的音乐器具宝宝,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介绍乡土音乐器具,并示范演奏。

2、请若干幼儿分别示范敲打各种民间音乐器具,让幼儿们初步熟悉各种音乐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节奏卡,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民间音乐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节奏图,幼儿集体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乐

放《新年好》音乐,幼儿用各种民间音乐器具集体演奏,体验敲敲打打的快乐。

最新幼儿打击乐教案模板5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老师,常常需要根据教学进程来编写教案,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时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最新幼儿打击乐教案模板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用乐器表现故事情节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2.感受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大鼓)声音性质的关系。

3.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关系的节奏。初步掌握节奏型。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大胖熊玩具一个;打击乐器大鼓、铃鼓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大熊玩具,引导幼儿倾听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

(1)幼儿一边倾听故事,一边在教师提示下学习使用像声词。

(2)启发幼儿分辨胖胖熊与小老鼠走路特征的不同,并进行模仿。

2.教师出示大鼓,并敲击鼓面和鼓边,引导幼儿将打击乐器的声音与动物走路的声音进行匹配。

3.教师出示铃鼓,并拍铃鼓和摇铃鼓,引导幼儿倾听拍铃鼓与摇铃鼓的声音区别,(教案出自:教案网)尝试使用不同的铃鼓敲击方法表现熊和小老鼠的形象。

4.教师讲述故事,并提示幼儿在适当的时候用乐器演奏参与故事。

活动提示

1.此活动可分多次进行,第一次熟悉故事内容,并尝试用乐器进行演奏;第二次活动可多出示几种乐器,引导幼儿探索其声音特质,并找出可以为此故事演奏的乐器,可提供,响板,串铃,木鱼,小铃等乐器。

2.教师和家长可启发孩子用同样的方法将匹配的乐器用于故事表演中。

附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

森林里住着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它们整天忙碌,非常勤劳。(教案出自:教案网)胖胖熊的邻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它们好吃懒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东西吃。

夏天来了,胖胖熊家长的西瓜获得了丰收,大家都来收西瓜。

熊爸爸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妈妈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西瓜收完了,胖胖熊们累极了,都走到田边的大树下睡觉了。

小老鼠闻到了西瓜的香味,也想吃西瓜,他们悄悄出来偷西瓜了。

鼠老大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坏老鼠被胖胖熊发现了,他们赶快逃跑,胖胖熊紧紧追赶,老鼠吓跑了,胖胖熊开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通过探索,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声音性质的关系,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3、能较专注地倾听老师的指令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

1、大鼓、铃鼓、摇铃、串铃、小铃、单响筒、圆舞板,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有相关汉字指示的节奏卡三张,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看,谁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熊?(胖胖的,所以叫胖胖熊),胖胖熊和小老鼠之间会发生生么事呢?

二、讲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

1、老师提出问题:

(1)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分别出示节奏卡)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出来吗?

三、认识三种节奏型

1、根据节奏卡集体用象声词表现相关节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吗?

四、学习为动物走路及笑声配乐器。

1、讨论:如果让你用乐器来表现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你会选择哪些乐器,怎么配?为什么?

(1)幼儿商量后回答。

(2)老师出示一些乐器,幼儿自由的选择并且根据相应的节奏型演奏。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演奏,一起评价。

2、老师总结并确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节奏谱的形式显示。

3、幼儿根据节奏谱重新座位,听故事做相应的演奏。

(1)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取代老师讲述故事,指挥演奏。

(2)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延伸活动: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区分同类动物的不同特点?比如,怎样把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哥哥在相同的声音上区分出来?

(2)还可以把哪些乐器也配到故事中来

2、在音乐角中提供乐器,引导幼儿继续表演和探索。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学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初中掌握节奏型XXXX|,XXX|,XX|。

2、指导幼儿通过探索活动,初步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大鼓)声音性质的关系。

3、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故事情节带来的愉悦情绪。

活动过程:

1、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一边听老师有表情地计划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一边在教师的提示下使用像声词并模仿动物走路及知的节奏做动作。

(1)教师对出现的声音进行提问:故事讲了哪些小动物?

①胖胖熊走路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嘭、嘭、嘭、嘭,出示节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兴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哈哈哈哈,出示节奏卡)

③小老鼠出来偷西瓜发出了什么声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节奏卡)

(2)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吗?(教师依次提示,幼儿依次模仿)

(3)在教师提问小老鼠与胖胖熊走路哪个轻、哪个重的启发下,幼儿初步感受动物走路特征的不同。

3、幼儿辨别节奏

(1)幼儿倾听教师敲击鼓面、敲击鼓边的声音,辨别其轻重,并在教师启发下将打击乐器的声音与动物走路声音进行匹配。

师:老师来敲击鼓面和鼓边,你们来辨别老师敲击鼓面跟谁走路发出的节奏一样,敲击彭边又跟谁走路发出的节奏是一样的。

师:老师敲鼓打节奏,你们来模仿动物走路,看看谁的节奏最准。

(2)幼儿通过乐器演奏动物走路声节奏

教师指图谱节奏幼儿使用铃鼓、木鱼、双响筒打击节奏。

(3)幼儿倾听教师拍铃鼓的声音,在教师的启发下将铃鼓的声音与熊的笑声相匹配。

师:这是谁在笑啊,我们来数数胖胖熊笑了几下,下面陈老师要用铃鼓来演奏胖胖熊的笑声。

4、在教师重点讲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时,幼儿用乐器演奏参与故事。

(1)教师敲击大鼓模仿动物走的声音及节奏,幼儿用动作及像声词与教师一同模仿,并作铃鼓表示熊的笑声。

(2)教师敲击大鼓,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故事内容:

森林里住着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他们整天忙碌,非常勤劳。胖胖熊的邻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们好吃懒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东西吃。

夏天来了,胖胖熊家里的西瓜获得丰收,大家都来收西瓜。

熊爸爸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妈妈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小老鼠闻到了西瓜的香味,也想吃西瓜,他们悄悄出来偷西瓜啦。

鼠老大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坏老鼠被胖胖熊发现了,他们赶快逃跑,胖胖熊紧紧追赶,老鼠吓跑了,胖胖熊开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乐器的音色特征,找出相应的图形,并用嘴巴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

2.学习协调一致地看指挥轮流演奏。

3.通过演奏图谱认识作品ABA的结构,体验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特征。

活动准备:

1.图形卡片,图形乐谱

2.碰铃、铃鼓、圆舞板、鼓

3.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碰铃、铃鼓、圆舞板。

师:谁想来玩一玩这些乐器?

2.出示图形卡片你觉得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哪一幅图?

教师依次敲击乐器,请幼儿说出这种声音像哪幅图。

3.辨别音色你能学一学这些小乐器发出的声音吗?

(教师请幼儿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乐器发出的声音,然后选取容易发音,音色接近乐器的声音,碰铃——叮,圆舞板——答,铃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图形谱

(1)师出示图形乐谱,播放音乐。

师随音乐指图形谱,并有节奏地用模仿性语言朗诵图形谱。

(2)鼓励幼儿轻声跟诵。

5.带领幼儿边朗诵边做相应的乐器演奏模仿动作。

师:谁来学碰铃唱歌?(提示幼儿要边做动作边朗诵)

6.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模仿一种乐器的声音,看指挥听音乐模仿演奏。

7.乐器演奏

(1)幼儿手持乐器看指挥分组演奏。

(2)听音乐边朗诵边演奏。

8.完整演奏。

附:乐曲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打击乐活动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2、结合动作总谱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注意看指挥,用不同的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3、知道正确的演奏乐器。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双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2)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打击乐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进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

2、结合图谱,幼儿学习身体动作,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结构。

(1)教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听到这首音乐,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张老师听到这首音乐也感觉很快乐,我还把我的快乐画下来了,你们想看吗?

(2)教师听音乐结合图谱,完整做身体动作。

教师: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这叫图谱。你在图谱中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画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动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幼儿集体看图谱做身体动作,教师哼唱。

(4)幼儿集体随音乐看图谱做身体动作一遍。

(5)幼儿分三组随音乐做身体动作。第一组跺脚,第二组拍手,第三组摇手、拍手。(重点指导第三组幼儿学习最后两乐句的摇手、拍手。)

3、出示乐器,学习乐器演奏,进一步感知表现音乐。

(1)出示乐器:响板、碰铃、铃鼓。知道其名称和演奏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小乐器也想出来玩了。看看,这是谁?它可以怎么演奏?

(2)出示乐器卡,贴到图谱相应的地方。

(3)教师哼唱,带领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点指导铃鼓组的幼儿学习摇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摇奏,什么地方拍奏。

(4)教师哼唱,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点指导乐曲最后一句三种乐器的齐奏部分。

(5)发放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乐器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乐器的使用规则。

(6)幼儿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器第二遍,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

4、幼儿有序地收拾乐器,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换组,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音乐结构。

2、乐曲前四句句末,随音节奏边拍|×× ×|念“恰恰恰。

3、学习看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铃鼓、碰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2、图谱、音乐

3、幼儿对印尼的风情民俗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重点说说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二、幼儿看图谱,说出图谱上的物体名称。重点了解“木瓜”。

三、幼儿欣赏

音乐一遍。提问:乐曲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曲子?

四、结合图谱,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1、教师随音乐帮助幼儿熟悉图谱。

2、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中的水果,并进行拍奏。

(1)教师示范。提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菠萝、樱桃、木瓜分别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的?

(2)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

3、念拍“恰恰恰”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出前四句音乐每一句末的“×××”节奏,并随乐练习念、拍“恰恰恰”。

4、幼儿分声部练习。

1、在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旋律声中,根据教师面对不同小组的动作,幼儿学习迅速、准确地用相应节奏动作表示。

2、在录音伴奏下,幼儿根据教师指挥迅速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五、指导幼儿根据预定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1、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听听哪种乐器的声音最高?可以用来表示什么物体?

1、“菠萝”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木瓜”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2、“带飘带的果蓝”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3、“樱桃”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六、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1、在录音伴奏下,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2、个别幼儿上来指挥,集体练习打击乐器演奏。

3、个别幼儿即兴指挥,集体演奏。

4、全体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学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指导幼儿通过探索活动,初步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大鼓)声音性质的关系。

3、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故事情节带来的愉悦情绪。

活动过程:

1、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一边听老师有表情地计划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一边在教师的提示下使用像声词并模仿动物走路及知的节奏做动作。

(1)教师对出现的声音进行提问:故事讲了哪些小动物?

①胖胖熊走路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嘭、嘭、嘭、嘭,出示节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兴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哈哈哈哈,出示节奏卡)?

③小老鼠出来偷西瓜发出了什么声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节奏卡)?

(2)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吗?(教师依次提示,幼儿依次模仿)

(3)在教师提问“小老鼠与胖胖熊走路哪个轻、哪个重”的启发下,幼儿初步感受动物走路特征的不同。

3、幼儿辨别节奏

(1)幼儿倾听教师敲击鼓面、敲击鼓边的声音,辨别其轻重,并在教师启发下将打击乐器的声音与动物走路声音进行匹配。

师:老师来敲击鼓面和鼓边,你们来辨别老师敲击鼓面跟谁走路发出的节奏一样,敲击彭边又跟谁走路发出的节奏是一样的。

师:老师敲鼓打节奏,你们来模仿动物走路,看看谁的节奏最准。

(2)幼儿通过乐器演奏动物走路声节奏

教师指图谱节奏幼儿使用铃鼓、木鱼、双响筒打击节奏。

(3)幼儿倾听教师拍铃鼓的声音,在教师的启发下将铃鼓的声音与熊的笑声相匹配。

师:这是谁在笑啊,我们来数数胖胖熊笑了几下,下面陈老师要用铃鼓来演奏胖胖熊的笑声。

4、在教师重点讲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时,幼儿用乐器演奏参与故事。

(1)教师敲击大鼓模仿动物走的声音及节奏,幼儿用动作及像声词与教师一同模仿,并作铃鼓表示熊的笑声。

(2)教师敲击大鼓,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故事内容:

森林里住着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他们整天忙碌,非常勤劳。胖胖熊的邻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们好吃懒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东西吃。

夏天来了,胖胖熊家里的西瓜获得丰收,大家都来收西瓜。

熊爸爸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妈妈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着西瓜走来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进箩里,非常高兴,哈哈哈哈……

鼠老大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来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坏老鼠被胖胖熊发现了,他们赶快逃跑,胖胖熊紧紧追赶,老鼠吓跑了,胖胖熊开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1篇)


以下内容为栏目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乐器并尝试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

2、能安静地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能通过辨音来为乐器和其声音配对。

3、萌发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让幼儿熟练的掌握乐器的名称。

2、掌握乐器正确的演奏方法。

3、通过听声音,辨别相应的乐器。

活动准备

1、四种打击乐器(沙锤、鼓、三角铁、钹等),每种数量大约是幼儿数量的1/3。

2、各种乐器选1个放进宝箱里,剩下的乐器分类各自装在一个篮子里。

3、一张桌子(预备用来摆放鼓的)。

4、操作活动页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四种打击乐器以及它们的演奏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子的宝贝,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什么?

1、认识沙锤及沙锤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沙锤: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鼓励幼儿说出乐器名称-沙锤,可以重复向幼儿提问)

(2)怎样让沙锤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沙锤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摇动沙锤。)是怎样摇动沙锤的呢?(老师有节奏地摇动沙锤,请幼儿空手跟着一起模仿)

(3)小朋友想来摇动沙锤吗?(发给幼儿沙锤,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摇动沙锤)

(4)我们来仔细听听,沙锤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摇动沙锤,请幼儿仔细倾听:沙沙沙、沙沙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沙锤的声音。

2、认识鼓及鼓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鼓: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鼓,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鼓发出声音呢?(幼儿上台尝试用鼓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用手来拍打鼓面,也可以用鼓槌来敲击鼓面。)鼓槌是怎样敲击鼓面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鼓面,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鼓槌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小鼓吗?(发给幼儿鼓槌,鼓放在桌子上,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小鼓)

(4)我们来仔细听听,小鼓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小鼓,请幼儿仔细倾听:咚、咚、咚、咚)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鼓的声音。

3、认识三角铁及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三角铁: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三角铁,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三角铁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三角铁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用小铁棒来敲击三角铁。)小铁棒是怎样敲击三角铁的呢?

(老师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请幼儿右手食指模仿小铁棒跟着一起敲击)

(3)小朋友想来敲击三角铁吗?(发给幼儿小铁棒和三角铁,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击三角铁)

(4)我们来仔细听听,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敲击三角铁,请幼儿仔细倾听:叮……叮……)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三角铁的声音。

4、认识钹及钹的演奏方法出示(老师神秘摸出)钹: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给幼儿乐器的名称-钹,可以让幼儿重复几遍)

(2)怎样让钹发出声音呢?(请幼儿上台尝试用钹发出声音,然后老师示范并小结:我们可以捏紧绳子,碰击两片钹来发出声音。)两片钹是怎样碰击的呢?(老师有节奏地碰击钹,请幼儿用两手掌模仿钹跟着一起碰击)

(3)小朋友想来碰击钹吗?(发给幼儿钹,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碰击钹)

(4)我们来仔细听听,钹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碰击钹,请幼儿仔细倾听:砰……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钹的声音。

小结:(老师一边说一边用乐器示意)刚刚小朋友认识沙锤,摇动沙锤就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这是鼓,用鼓槌敲击鼓面,就会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这是三角铁,用小铁棒敲击三角铁,就会发出“叮……叮……”的声音;这是钹,碰击钹,就会发出“砰……砰……”的声音。

二、游戏“听声音猜乐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听声音猜乐器”播放课件ppT过程:

ppT1:这里有哪几种乐器?(逐一说出图片上的乐器名称)——请小朋友仔细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每种可以重复播放)

ppT2:猜对了,这是三角铁发出的声音。

(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先看图片,然后听声音猜乐器,再出示答案)

三、介绍并完成操作游戏“找影子”

出示操作手册页面ppT: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种不同的乐器宝贝,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分别指图让幼儿说出名字)

现在呀沙锤、鼓、钹、三角铁都藏起来了,只留下了它们的影子,小朋友来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老师指着钹的影子)这是谁?(找到后)我们帮钹用线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辨认每一种乐器的影子,然后跟乐器连起来)

小结:(老师用手示意连接线,带着幼儿一起说)这是——沙锤;这是——鼓;这是——钹;这是——三角铁。哦,小朋友真棒,把乐器全都找出来了。

延伸活动建议:

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间里,指导幼儿轮流完成操作页的连线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分辨常见打击乐的音色,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幼儿对沙锤和鼓的认识比较多,但是对于三角铁和拨的认识和使用比较少,这四种乐器小朋友最开始都不能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通过活动,有邀请幼儿自己去探索乐器怎样发声,提高幼儿的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导,幼儿更容易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可以慢慢的让小朋友去探索乐器使用方法的多样性。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乐器的音色特征,找出相应的图形,并用嘴巴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

2.学习协调一致地看指挥轮流演奏。

3.通过演奏图谱认识作品ABA的结构,体验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特征。

活动准备:

1.图形卡片,图形乐谱

2.碰铃、铃鼓、圆舞板、鼓

3.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碰铃、铃鼓、圆舞板。

师:谁想来玩一玩这些乐器?

2.出示图形卡片你觉得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哪一幅图?

教师依次敲击乐器,请幼儿说出这种声音像哪幅图。

3.辨别音色你能学一学这些小乐器发出的声音吗?

(教师请幼儿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乐器发出的声音,然后选取容易发音,音色接近乐器的声音,碰铃——叮,圆舞板——答,铃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图形谱

(1)师出示图形乐谱,播放音乐。

师随音乐指图形谱,并有节奏地用模仿性语言朗诵图形谱。

(2)鼓励幼儿轻声跟诵。

5.带领幼儿边朗诵边做相应的乐器演奏模仿动作。

师:谁来学碰铃唱歌?(提示幼儿要边做动作边朗诵)

6.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模仿一种乐器的声音,看指挥听音乐模仿演奏。

7.乐器演奏

(1)幼儿手持乐器看指挥分组演奏。

(2)听音乐边朗诵边演奏。

8.完整演奏。

附:乐曲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4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导入语: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再次完整欣赏音乐,了解乐曲结构。提问:歌曲里共有几段?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小结: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音乐节奏欢快,体现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场景。

2.分段欣赏歌曲,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提问:女儿来了用什么动作表示?爸爸来了用什么动作表现?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用什么动作表现?

(2)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提问:第二段是谁问谁答呢?妈妈的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3)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3.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尝试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

(2)幼儿能根据图谱并会看老师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请幼儿指挥进行演奏,体验合作演奏的成功与快乐。活动延伸:区角中交换乐器继续演奏《吉祥三宝》。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1-12小节,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节奏活动,体验轮奏、合奏的乐趣。

2、尝试根据兔子和乌龟跑步的特征创编节奏型,并选择适当的乐器进行演奏。

3、继续培养看图谱、指挥协调一致演奏乐器的习惯。

重点:根据特征创编合适的节奏型,并进行合奏。

难点:将创编的节奏型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故事《龟兔赛跑》(一)和《龟兔赛跑》(二)

2、各种打击乐器若干、空白图谱纸(画有小节线)

活动过程:

一、进活动室

1、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创编龟兔走路的动作。

2、随音乐节奏模仿乌龟和兔子进教室。

二、创编节奏型

师:今天乌龟和兔子又要举行跑步比赛了,

1、师:你觉得乌龟会怎么爬呢?谁能把他的节奏打出来?(教师板书)

2、师: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节奏爬?这个节奏适合吗?为什么?

3、师:乌龟最喜欢用哪个节奏来爬?

4、师:兔子会用怎样的节奏跳?谁能把他的节奏打出来?(教师板书)

5、师: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节奏跳?这个节奏适合吗?为什么?

6、师:兔子最喜欢用哪个节奏来跳?

三、教师创编故事情节,幼儿分角色展开节奏活动

1、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猜谁会走在前面?

2、出示乌龟节奏型:乌龟先爬出了起跑线。幼儿练习敲奏此节奏型。

3、出示兔子:兔子看见乌龟走在前面就一个劲地追了上来。幼儿练习敲奏此节奏型。

(反复交替练习乌龟和兔子的节奏型,为合奏做充分准备。)

4、师:还剩最后一段路,就要到终点了,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呢?(同时到达)

5、分角色演奏。

6、练习合奏部分。

7、交换角色练习。

四、根据兔子和乌龟跑步的特征,选择适当乐器演奏

1、出示乐器:你觉得哪种乐器适合演奏乌龟?哪种适合演奏兔子?为什么?

2、选择适当乐器准备演奏

五、看指挥演奏

1、看图谱、指挥完整演奏

2、跟音乐演奏

3、交换乐器(角色)演奏

六、延伸(替换节奏)

1、师:兔子说要换一种节奏来参加比赛,我们来帮帮她吧。

2、师:乌龟说它也想换一种节奏来参加比赛……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小看戏”的欢乐、诙谐的情绪,并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2、启发幼儿倾听“小锣”的音色,教会幼儿演奏方法,并集体合奏中保持演奏速度。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练声:《数青蛙》、《只要妈妈露笑脸》、《蝴蝶找花》、《幸福拍手歌》。

律动:《摘果子》、《笑一个吧》、《我来教你跳个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还记得吗?

师:那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小看戏》。)

2、教师再次弹奏乐曲,引导全班幼儿跟随乐曲完整的打节奏做拍手、拍肩、跺脚的动作。

师:那请小朋友听好音乐,整齐地打节奏!

3、引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打击乐曲。

①教师出示小锣、钹,介绍乐器名称并让幼儿倾听小锣、钹的音色,教师示范如何拿锣,右手用小缒敲击锣的.中心等要领,幼儿集体做敲小锣的模仿动作。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乐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乐器应该怎么用呢?

②幼儿分组讨论。

师:拍手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拍肩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跺脚时又该如何演奏?

注:全体幼儿做拍手动作,教师在幼儿拍肩时,加入锣声,烘托诙谐情绪,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结:这首乐曲来自中国东北一首有名的民间乐曲,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欢快的乐曲。我们还要带很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奏。

4、幼儿进行合作演奏。

①教师哼曲子,幼儿轮流演奏。

②幼儿拿已准备好的打击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并注意倾听乐器声的欢快与风趣。

③交换乐器练习。

④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重点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新疆是我国的一个省,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教案出自:banzhuren)一共有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

2.身体动作练习。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音乐课,在课型上,我选择了打击乐。之所以这样大胆地尝试了打击乐教学,主要原因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参与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我能行。

当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我觉得失败和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找到最恰当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否可行,这才是我选择打击乐教学的真正目的。课的开始我观察到,学生们踏着律动曲的节奏,高兴地来到了我的教学环境之中,看得出,他们喜欢音乐课,给我树立了信心。音乐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但是也有少数的小朋友不太积极,我发现孩子也不是不喜欢,是不太爱表现,平时就是不太爱说话,在以后的活动中,生活中,我将会给这部分幼儿创造机会,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完美。

总的来说,我觉得虽然学生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掌握得较吃力,原因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学环节安排有不合理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教学密度较大,教学过程一直在紧张中进行。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难点时遇到了麻烦,耽误了时间,接下来时间不足,使学生只学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过程,发生了学生意犹未尽不肯离开的现象。

我将通过这次观摩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征求教师意见,学习他人所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池塘里的小星星乐曲选自民乐《彩云追月》。其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有着浓郁的广东音乐特点。乐曲为AAB结构,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听完乐曲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光如水,清澈透明,云月相逐,星星嬉戏,相映成趣这样一幅画面。在设计中,我通过故事使幼儿了解乐曲,通过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乐曲,通过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达到乐曲意境和人的情感的共鸣!

二、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优美、恬静的意境。

2、学习根据图谱的提示和乐曲的旋律为乐曲配器,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碰铃、铃鼓、响板。

2、图谱。

3、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讲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池塘里的小星星》。在一个晴朗的夜空,天上的小星星发现地上有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的水又清又亮。小星星真想到池塘里去游泳,于是它们从天空中滑了下来,刚好落到一片荷叶上,软软的荷叶真像蹦蹦床。小星星在上面跳呀跳……“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清凉的池水真舒服。小星星在水里游了起来,游着游着,小星星累了,慢慢地睡着了。”师:“故事好听吗?”(好听)师:“故事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曲子,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欣赏曲子,初步感受音乐。

师:“音乐有几段?听完后你的感觉怎样?”

3、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师:“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一样)第三段呢?(第三段和第一、二段不一样”)这是一首AAB结构的曲子,曲子优美舒缓,很好听。”

4、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掌握乐曲节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画了一幅漂亮的图。我们也和小星星玩一玩吧!”老师带幼儿随音乐做伸手、拍腿、摇手的动作。

(二)讨论乐曲的配器方案。

1、出示乐器碰铃、铃鼓、响板。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乐器,这首曲子配上乐器会更好听。”

2、逐一讨论配器方案。把讨论的结果画在图谱上。

师:“铃鼓配在哪里好听?小铃……?还有响板……?”

(三)演奏乐曲。

1、看图谱,跟音乐演奏一遍。

师:乐器都配好了,让我们看着图跟着音乐演奏一遍。”

2、看指挥,演奏,并能用轻柔的动作演奏乐曲。

师:“小朋友演奏得真好,老师指挥,小朋友再一起演奏一遍,在结束时我们的乐器应请一些”。

3、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换一下乐器演奏。”(想)

五、活动结束

整理乐器,小结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小乐器也累了,让我们送它回家吧!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打击乐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音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随音乐用筷子敲奏。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

幼儿2:我可以喊"驾——"

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开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地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地更为深刻。在聆听A1乐段时,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环节,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在课堂结尾让学生们欣赏了视频版本的《赛马》、笛子演奏的《赛马》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加深了学生们对于二胡及乐曲的认识和理解,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

本节课还有一些问题,如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课堂上,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对每个乐段的处理,让每个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再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加以表现,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小百科:马在动物分类学中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马(Equus 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现存家马和普氏野马两个亚种。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精选5篇)


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忘记。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小看戏”的欢乐、诙谐的情绪,并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2、启发幼儿倾听“小锣”的音色,教会幼儿演奏方法,并集体合奏中保持演奏速度。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练声:《数青蛙》、《只要妈妈露笑脸》、《蝴蝶找花》、《幸福拍手歌》。

律动:《摘果子》、《笑一个吧》、《我来教你跳个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还记得吗?

师:那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小看戏》。)

2、教师再次弹奏乐曲,引导全班幼儿跟随乐曲完整的打节奏做拍手、拍肩、跺脚的动作。

师:那请小朋友听好音乐,整齐地打节奏!

3、引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打击乐曲。

①教师出示小锣、钹,介绍乐器名称并让幼儿倾听小锣、钹的音色,教师示范如何拿锣,右手用小缒敲击锣的.中心等要领,幼儿集体做敲小锣的模仿动作。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乐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乐器应该怎么用呢?

②幼儿分组讨论。

师:拍手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拍肩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跺脚时又该如何演奏?

注:全体幼儿做拍手动作,教师在幼儿拍肩时,加入锣声,烘托诙谐情绪,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结:这首乐曲来自中国东北一首有名的民间乐曲,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欢快的乐曲。我们还要带很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奏。

4、幼儿进行合作演奏。

①教师哼曲子,幼儿轮流演奏。

②幼儿拿已准备好的打击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并注意倾听乐器声的欢快与风趣。

③交换乐器练习。

④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重点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新疆是我国的一个省,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教案出自:banzhuren)一共有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

2.身体动作练习。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音乐课,在课型上,我选择了打击乐。之所以这样大胆地尝试了打击乐教学,主要原因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参与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我能行。

当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我觉得失败和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找到最恰当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否可行,这才是我选择打击乐教学的真正目的。课的开始我观察到,学生们踏着律动曲的节奏,高兴地来到了我的教学环境之中,看得出,他们喜欢音乐课,给我树立了信心。音乐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但是也有少数的小朋友不太积极,我发现孩子也不是不喜欢,是不太爱表现,平时就是不太爱说话,在以后的活动中,生活中,我将会给这部分幼儿创造机会,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完美。

总的来说,我觉得虽然学生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掌握得较吃力,原因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学环节安排有不合理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教学密度较大,教学过程一直在紧张中进行。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难点时遇到了麻烦,耽误了时间,接下来时间不足,使学生只学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过程,发生了学生意犹未尽不肯离开的现象。

我将通过这次观摩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征求教师意见,学习他人所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打击乐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音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随音乐用筷子敲奏。

①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

幼儿2:我可以喊"驾——"

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欣赏课《赛马》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静心、投入地来完整欣赏一首音乐。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教学开始,一段那达慕大会的视频将学生带进辽阔的大草原,带进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联想情境做铺垫,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在初听音乐中模仿赛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结合乐曲三乐段不同的音乐特点在分段聆听时,我根据A乐段的旋律紧凑密集音乐情绪紧张的特点,设计了蒙古舞扬马鞭的动作,将学生带进紧张激烈的赛马场。学生们有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有的兴奋地挥动着马鞭,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在聆听B乐段时我以主题的三次变奏用了二胡连弓、顿弓、拨弦三种演奏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视唱音乐主题,聆听主题出现几次,每次音乐情绪的变化。最后我揭示答案:演奏方法的不同。学生在音乐中兴高采烈地模仿二胡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对音乐知识、音乐情绪理解地更为深刻。在聆听A1乐段时,设计了学生模仿赛马冲刺环节,体验音乐。

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马嘶鸣的动作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那一匹匹小骏马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在课堂结尾让学生们欣赏了视频版本的《赛马》、笛子演奏的《赛马》及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加深了学生们对于二胡及乐曲的认识和理解,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

本节课还有一些问题,如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如果教师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

课堂上,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对每个乐段的处理,让每个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再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加以表现,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小百科:马在动物分类学中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马(Equus caballus)。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现存家马和普氏野马两个亚种。

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跟随音乐用乐器进行律动

2、能够和同伴合作交换杯子的表演

3、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

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准备:

杯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引入活动

1、你们听出是什么节奏了吗?

2、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幼儿边听边拍手。

3、请小朋友用我们的身体和这个音乐玩游戏。用我们身体的肩膀,手臂,腰部和音乐玩游戏。

4、放音乐幼儿跟随律动。

二、学习合作动作:

1、刚才我们都做什么动作?谁来说一说。

2、我们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起做律动哦,我们听音乐来试一试。

3、请幼儿示范:你们两个刚才是用什么动作玩的?请你们给小朋友展示下。

三、出示教具杯子

1、这是什么?杯子,今天我们要用杯子来做游戏了。杯子怎么拿,怎么放才能更稳呢?谁来说说一说,

2、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我们要敲杯子呢?在最后的部分敲杯子。

3、教师引导:我们先拍肩膀再拍腿然后在拿杯子,我们一起听音乐试一试哦。

4、和对面朋友交换杯子:在音乐的最后部分,把你的杯子和你的好朋友交换,看看谁能做到呢。

5、我们先练习一下,试一试。

6、幼儿听音尝试和同伴一起交换杯子,

7、我们在桌子上试一试,听音乐做动作。

8、和旁边的朋友交换杯子;先看老师和好朋友是怎么交换的呢?

9、我们试一试学一学,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看谁能够做到。

[收藏]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900字通用


课件之家栏目推荐你阅读“打击乐教案”等专题内容。

课件之家的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刚进入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上课之前要写教案。教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1

(一)(大屏幕显示三只小动物垂头丧气的样子)师:“咦你们怎么啦?”小动物:“这个联欢会只有我们三个太不热闹了,请小朋友帮我们用乐器伴奏,好吗?”

(二)为小动物选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那么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三)幼儿为小动物伴奏。

1、幼儿看图谱分别空手用圆舞板、小铃、铃鼓演奏一遍。

2、幼儿分成三组,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进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乐器演奏两遍。)

3、教师指挥演奏。

(1)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2)教师放慢速度哼音乐并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两遍。

(3)幼儿听音乐看着指挥演奏两遍。

(4)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5)幼儿看大屏幕为小动物跳舞演奏。

(四)结束部分。小动物对幼儿说:“刚才我们表演了节目,现在请你们也表演几个节目。”幼儿自由主动地表演节目,结束。

(评析:本次教学活动,我们让幼儿自由讨论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选择乐器,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节奏活动,体验轮奏、合奏的乐趣。

2、尝试根据兔子和乌龟跑步的特征创编节奏型,并选择适当的乐器进行演奏。

3、继续培养看图谱、指挥协调一致演奏乐器的习惯。

重点:根据特征创编合适的节奏型,并进行合奏。

难点:将创编的节奏型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故事《龟兔赛跑》(一)和《龟兔赛跑》(二)

2、各种打击乐器若干、空白图谱纸(画有小节线)

活动过程:

一、进活动室

1、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创编龟兔走路的动作。

2、随音乐节奏模仿乌龟和兔子进教室。

二、创编节奏型

师:今天乌龟和兔子又要举行跑步比赛了,

1、师:你觉得乌龟会怎么爬呢?谁能把他的节奏打出来?(教师板书)

2、师: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节奏爬?这个节奏适合吗?为什么?

3、师:乌龟最喜欢用哪个节奏来爬?

4、师:兔子会用怎样的节奏跳?谁能把他的节奏打出来?(教师板书)

5、师: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节奏跳?这个节奏适合吗?为什么?

6、师:兔子最喜欢用哪个节奏来跳?

三、教师创编故事情节,幼儿分角色展开节奏活动

1、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猜谁会走在前面?

2、出示乌龟节奏型:乌龟先爬出了起跑线。幼儿练习敲奏此节奏型。

3、出示兔子:兔子看见乌龟走在前面就一个劲地追了上来。幼儿练习敲奏此节奏型。

(反复交替练习乌龟和兔子的节奏型,为合奏做充分准备。)

4、师:还剩最后一段路,就要到终点了,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呢?(同时到达)

5、分角色演奏。

6、练习合奏部分。

7、交换角色练习。

四、根据兔子和乌龟跑步的特征,选择适当乐器演奏

1、出示乐器:你觉得哪种乐器适合演奏乌龟?哪种适合演奏兔子?为什么?

2、选择适当乐器准备演奏

五、看指挥演奏

1、看图谱、指挥完整演奏

2、跟音乐演奏

3、交换乐器(角色)演奏

六、延伸(替换节奏)

1、师:兔子说要换一种节奏来参加比赛,我们来帮帮她吧。

2、师:乌龟说它也想换一种节奏来参加比赛……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串铃、圆弧板演奏| * — * — | * * * — |的节奏型。

2、根据指挥的手势演奏乐器。

3、爱护乐器,学会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串铃和圆弧板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郊游》

1、齐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欢快活泼和连贯优美。

2、学习接唱,教师先唱两小节,幼儿接唱两小节,并以此类推,最后四小节师生齐唱。

3、幼儿先唱,教师接唱,全体幼儿分两部分,互相接唱。(接唱过程中,注意观看手势暗示或指挥动作)

二:学习打击乐《剪羊毛》

1、幼儿随乐曲两拍一下地拍手。

2、边听音乐边拍| * — * — | * * * — |的节奏型。

3、比较前、后节奏的快慢,并随乐曲练| * — * — | * * * — |的动作。

4、学习分声部做动作。

把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请一半幼儿拍手,另一半幼儿拍腿,并随乐练习(教师用相同的动作进行指挥)

5、幼儿用打击乐器演奏。

要求幼儿轻轻地把乐器放在腿上。

学习看指挥。“教师面对串铃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面向圆弧板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

随乐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6、轻轻有序地在音乐声中把打击乐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典型的民间乐曲,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设计了这样一个适合孩子的打击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亲手打奏出好听的民歌,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的喜庆气氛和凤阳花鼓的乐曲风格。

2.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3.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并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难点: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碰铃,铃鼓,圆舞板若干。

2.幼儿已熟悉乐曲旋律。

3.《凤阳花鼓》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一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啊?

小结:这首欢快的音乐叫《凤阳花鼓》,凤阳是我们安徽的一个地名,叫凤阳县,

《凤阳花鼓》是我们安徽民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歌。

2.结合图谱,进一步理解音乐节奏。

(1)认识图谱,尝试徒手拍。

出示图谱,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个×代表什么吗?

师:一个×代表着拍一次手,我们一起来伸出小手试试看。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除了用拍手来表现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节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们应该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跟刚刚的图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一个小手和两个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两个小腿呢?这个圆圈呢?

(3)幼儿合作用动作演奏。

①分组练习。

②集体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演奏时,一定要看着老师手势,看着图谱,听着指挥,这样我们才能把音乐表现的很好听。 3.尝试持乐器演奏。

(1)认识乐器,并学会使用。

师:我们用动作已经可以把我们的节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种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他们是怎么使用的呢?图谱上的图片又代表什么乐器呢?

(2)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听音乐,看图谱和手势,图谱上轮到你才可以演奏,没有轮到你就不能发出声音,否则我们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一点也不好听。

4.集体演奏。

活动总结

幼儿对于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喜欢打击乐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听清老师的要求与节奏,也学会了看懂手势,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些高控,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大胆让幼儿选择与尝试。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认识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

2.知道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3.尝试根据音色来分类打击乐器。

环境创设

各种打击乐器:碰铃、串铃、铃鼓、三角铁、响板、木鱼、双响筒、蛙鸣筒、沙球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打击乐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箱宝贝,大家想不想看看?

2.这里面有什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一出示打击乐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我们的这些宝贝是一个大家族,他们的名字叫做打击乐器,他们可以用来演奏打击乐或者打节奏。

二、学习使用方法

1.请每个小朋友上来,选你喜欢的乐器。

2.自己试一试,听听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

3.听老师打几段节奏,小朋友用你们的小乐器来模仿一下。

三、尝试分类

1.我们听过了自己的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请你们来说说你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教师总结:叮叮、笃笃、沙沙等)

2.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乐器声音排成小组。(教师指导)

3.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试试,分别来给我们的歌打打节奏,还记得我们的节拍符号吗?(播放乐曲,让幼儿分组打节奏,分别对各种乐音有感性认识。)

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尝试用铃鼓玩奏乐游戏《泰国之旅》。

2、通过迁移律动中的身体动作,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击鼓面、鼓边、摇奏)。

3、在传递铃鼓的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1、铃鼓人手一个、PPT、幼儿围坐成圆圈

2、幼儿右手贴标记、对泰国美食和景点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2、学习基础动作模型,学习游戏的基本玩法。

(1)教师示范动作模型,幼儿观察律动的基本动作并学做。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完整跳“欢迎舞”。

3、根据故事情节,加入铃鼓演奏,进一步丰富欢迎舞的内容。

(1)教师示范传递铃鼓的基本动作。

(2)讨论传递铃鼓的方法,并随B段音乐尝试传递铃鼓。

(3)加入铃鼓完整律动。

4、丰富游戏情节,随乐完整游戏。

(1)配班做客人,丰富游戏情节,幼儿观察并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2)幼儿做“客人”,完整游戏。

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汇总3篇)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课件之家编辑整理的“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 篇1

【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开展猜谜活动,幼儿对猜谜游戏很感兴趣。如何巧妙地将猜谜和歌曲融为一体,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思考中,我很自然地想到动物猜谜的音乐活动,于是我就选择并设计了本活动——动物猜谜歌。它既能丰富幼儿说唱、问答歌曲的知识,又能从中体验到语言艺术的精妙。

【活动目标】

1、感受说唱歌曲的新颖有趣,学习有节奏地念象声词。

2、尝试用|××|×××|的节奏仿编谜语,体验自由创编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发挥创造性。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儿熟悉谜语的游戏

2、动物的图片若干、节奏谱、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3、环境创设“森林动物王国”

【活动过程】

(一)玩猜谜游戏

教师与幼儿伴随音乐走进“森林”边猜动物谜语,并找出谜底(小动物娃娃)从而体验到猜谜游戏的乐趣。

(二)练习节奏谜语

1、幼儿边拍节奏边说谜语,巩固已学谜语

2、教师启发幼儿听音乐节奏自己练习已学节奏谜语。

例:

××| ×××| ××| ×××|

脑 袋 圆圆 的,耳 朵 大大 的

××| ×××| ××| ×××|

鼻 子 长长 的,身 体 胖胖 的

(三)分小组仿编动物猜谜歌

1、教师引导幼儿按节奏,编出谜词。要求编出动物特征,不能编动物名称。

2、将幼儿仿编的谜词配上音乐练习,边拍节奏边唱谜语。

(四 对唱游戏

1、集体对唱:教师唱出自编的谜语,幼儿唱出谜底

2、小组对唱:一组幼儿唱出自编的谜语,其他组幼儿唱出谜底

(五)活动延伸:设置一个区域,让幼儿将自编的谜语用图或符号画出来。

【活动反思】

活动题材新颖,节奏感强,将谜语和歌曲巧妙地融合。你问我答的游戏形式,幼儿十分感兴趣,积极地参与活动。活动中幼儿自编谜语,有效地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若将民间游戏纳入活动(如:以猜拳的游戏形式边问边答),更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

【活动评析】

活动选自福建省新编教材,此活动将民间游戏——猜谜和音乐说唱形式融为一体,既传承了旧的活动形式,又保持了趣味性,有效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森林动物王国”的活动环境,当幼儿随着美妙的音乐融入其中时,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说、唱、问、答的方式与教师、小伙伴一同游戏,依据已掌握的节奏,模仿或自由地表演小动物。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本活动是第二课时,如果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即兴创编谜语进行扩展,也可将主题扩展至其他类别,如:人物、植物、水果等,对拓宽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会更理想。

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节奏图谱一份 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猜谜,学会歌词、节奏。

教师创设情境,引出活动,调动幼儿兴趣。

教师: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有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智慧爷爷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图上有什么?脑袋是什么形状的?眼睛会放光,说明眼睛怎么样?这会是什么动物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说出答案。教师教幼儿唱出答案。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接唱谜底的方法。

教师用与"脑袋,圆圆的"同样的句式再出几个有关动物特征的谜面。并完整唱歌曲问句部分,引导幼儿讨论、得出一致答案,并完整地唱出答案。

教师再出两次谜面,幼儿进行猜谜并唱歌。

三、教师唱谜面(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谜底。

教师:原来,谜底也可以唱。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爷爷吧。

四、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玩猜谜游戏。

教师:谁能想出一个谜面,让我们大家来猜猜呢?不过谜面要放进歌曲里面,谁来试一试唱出来?

教师:除了外形、喜好,还可以把小动物的哪些特征编进歌曲呢?

五、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玩猜谜游戏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编唱歌曲前半部分,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 篇3

一、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经常开展猜谜活动,幼儿对猜谜游戏很感兴趣。如何巧妙地将猜谜和歌曲融为一体,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思考中,我很自然地想到动物猜谜的音乐活动,于是我就选择并设计了本活动——动物猜谜歌。它既能丰富幼儿说唱、问答歌曲的知识,又能从中体验到语言艺术的精妙。

二、活动目标:

1、感受说唱歌曲的新颖有趣,学习有节奏地念象声词。

2、尝试用|××|×××|的节奏仿编谜语,体验自由创编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发挥创造性。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三、活动准备:

1、儿熟悉谜语的游戏

2、动物的图片若干、节奏谱、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3、环境创设“森林动物王国”

四、活动过程:

(一)玩猜谜游戏

教师与幼儿伴随音乐走进“森林”边猜动物谜语,并找出谜底(小动物娃娃)从而体验到猜谜游戏的乐趣。

(二)练习节奏谜语

1、幼儿边拍节奏边说谜语,巩固已学谜语

2、教师启发幼儿听音乐节奏自己练习已学节奏谜语。

例:

××| ×××| ××| ×××|

脑 袋 圆圆 的,耳 朵 大大 的

××| ×××| ××| ×××|

鼻 子 长长 的,身 体 胖胖 的

(三)分小组仿编动物猜谜歌

1、教师引导幼儿按节奏,编出谜词。要求编出动物特征,不能编动物名称。

2、将幼儿仿编的谜词配上音乐练习,边拍节奏边唱谜语。

(四 对唱游戏

1、集体对唱:教师唱出自编的谜语,幼儿唱出谜底

2、小组对唱:一组幼儿唱出自编的谜语,其他组幼儿唱出谜底

(五)活动延伸:设置一个区域,让幼儿将自编的谜语用图或符号画出来。

五、活动反思:

活动题材新颖,节奏感强,将谜语和歌曲巧妙地融合。你问我答的游戏形式,幼儿十分感兴趣,积极地参与活动。活动中幼儿自编谜语,有效地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若将民间游戏纳入活动(如:以猜拳的游戏形式边问边答),更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

六、活动评析:

活动选自福建省新编教材,此活动将民间游戏——猜谜和音乐说唱形式融为一体,既传承了旧的活动形式,又保持了趣味性,有效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森林动物王国”的活动环境,当幼儿随着美妙的音乐融入其中时,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说、唱、问、答的方式与教师、小伙伴一同游戏,依据已掌握的节奏,模仿或自由地表演小动物。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本活动是第二课时,如果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即兴创编谜语进行扩展,也可将主题扩展至其他类别,如:人物、植物、水果等,对拓宽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会更理想。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3篇


课件之家专题“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推荐内容。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写教案是老师每天都会做的工作之一。撰写教案能让老师思考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怎样提前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并能用动作表现。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3.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PPT。

2.小乌龟、小花猫、小鸭子、小兔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见到了什么?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个小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看PPT,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小白兔谜语引出长长的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集体学学小兔走路。(学说: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

2.师:我们看看下一个是谁呢?(小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到小鸭子的脚)它是怎么走路的?请一个小朋友起来示范一下。集体学学小鸭走路(学说: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3.师:猜猜看,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说: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4.师:听,什么小动物的叫声?(小花猫)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静悄悄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说: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5.师小结: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了,那我们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吧!(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并且加上动作动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掌声送给你们。

2.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吧!

3.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唱歌曲数遍。

四、结束活动:

师小结: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一起表扬一下自己吧!请小朋友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活动反思:

优点:我设计的是中班音乐活动歌曲《走路》,《走路》描绘出四种小动物走路姿态的幼儿歌曲,曲调简短、精练、形象,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运用蹦蹦跳、摇啊摇、慢吞吞、静悄悄生动的表现出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四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对这首歌曲进行感情处理,歌唱的时候蹦蹦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表现出小兔的活泼好动,摇啊摇啊摇要用连音的方法歌唱来表现小鸭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路形象。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来表现小乌龟的慢性格。静悄悄则要用弱音的方法去歌唱表现小花猫走路的特点。我先创设出浓厚的森林音乐会的情景,用引导、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幼儿特别喜欢这首歌,因此活动中很积极,情绪愉悦,活动气氛特别好。

活动的目标定位恰当:1、知识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3、情感目标: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为达到目标我活动之前给幼儿看了直观形象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走路姿态的视频资料,并带领幼儿学会了歌词及动作。本节活动我准备了节奏卡图片,开始及结束走路的钢琴伴奏,帮助幼儿很快的熟悉节奏、学会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

2、根据四种动作走路的不同姿态,选择四种不同的唱法。

3、努力与同伴共享空间,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等四种动物。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帮助幼儿掌握歌词与节奏。

⑴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①“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小鹿走路跳、跳、跳。)②“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③“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④“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⑵教师带幼儿练习语言节奏。如:

×××|×××|××××|×-|……

(白)小鹿走路跳跳跳

2、学唱新歌。

⑴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⑵请幼儿跟教师轻声学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

⑶引导幼儿比较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来表现力度、速度的差异。(用跳跃、平稳、缓慢、轻柔的歌声分别表现四种动物的形象。)

⑷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物走路的动作。

⑴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⑵鼓励幼儿大胆地找空间边唱歌边学动物走路,注意不与别人碰撞。

4、分角色演唱。

⑴指挥幼儿按乐句分四组接唱,一组唱一种动物。

⑵鼓励幼儿自愿上来表演接唱,四人一组,一人唱一句。(可多请几组幼儿接唱。)

活动建议:

可创编新的歌词及新的动物走路的动作。

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唱新歌,第二次可进行歌表演,且分角色演唱。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篇3

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走路》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

2、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

3、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各六个;花仙子服饰一套;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各一张、节奏图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会分角色边说歌词边表演作为入场词。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歌词,导入课题。

幼儿分角色带好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进入活动室,每一类小动物站一队。教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开始活动: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小动物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届音乐会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有请到了许多小动物朋友们,下面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花仙子按歌词顺序一一介绍小动物们,小动物随花仙子介绍边说入场词边做相应动作进入活动范围。

小兔入场词——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小花猫入场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花仙子:你们边走边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快教教我吧!

分别请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复述自己的入场词,帮助幼儿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再次理解歌词、审美愉悦),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并进行歌表演《走路》。

(1)花仙子:真好听,真好听,说的我都想唱出来了!

教师弹琴,示范唱歌曲《走路》,连唱两遍。幼儿欣赏。

(2)提问:花仙子姐姐唱的好不好?(好)你们想学吗?(想)

教师分句演唱,幼儿跟唱两遍。

(3)师幼合唱

花仙子:大家学得真认真,唱的真好听。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幼儿与教师一起合唱歌曲两遍。

(4)出示节奏卡图片:请幼儿跟老师边念歌词边打节奏,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小兔和小鸭的节奏都是┃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小乌龟的节奏是┃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小花猫的节奏是┃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5)边唱边打节奏。请小动物跟花仙子一起来唱《走路》,提醒幼儿唱歌的时候要用最好听的声音去歌唱。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集锦


课件之家相关栏目推荐:“中班教案”。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一般来说教案的水平也体现了老师教学的水平,教案可以增强新手教师的信心,如何写教案才能符合课程目的呢?有请驻留片刻,课件之家的编辑为你推荐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

3.感知并认读数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小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

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

小组活动一:排排队

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准备:方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大小蜗牛)。

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

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

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

准备:圆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

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

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

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

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

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

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出其名称。

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

目标:抽象出4的实际意义。

准备:小兔纸袋10个(开口处装饰为小兔嘴巴,头上蝴蝶结处贴有4个小圆点),萝卜、青菜、青草、蘑菇等图片10套。

玩法:请幼儿按照小兔头上的小圆点数量把和它一样多的图片放入小兔的嘴巴里喂食。并且说明喂小兔几个。

规则:图片上物体数量要与小兔蝴蝶结上小圆点数量一样多,才可以喂食,同时要说明喂的是几个。

三、幼儿分组活动。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组,观察其是否按标记卡排序:若有幼儿感到困难,教师可减少排序图片的数量,使图形大小差别较为明显;对待排序快的幼儿增加排序图片数量,并鼓励其从多个方面来排序。[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要求每个幼儿都轮流到第一组活动一次。巡视其他各组活动情况,给予个别引导:①第三组数字拼图的幼儿能力较弱,要求他们拼完全部数字后,按顺序指认数字,帮助其区分易混淆的数字。②对第二组中还不能用圆点卡正确表示图片中物体数量的幼儿,引导其参加第四组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花片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

2、发现事物排列的规律,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体验排序活动中的妙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

按ABAB、ABBABB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PPT水果排列图、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水果排列图,请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朋友,他们分别是谁,请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那么多的水果乱七八糟的,它们要排排队,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排的?

1、教师出示图一(ABAB排列),说说这些水果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孩子观察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第三个是什么,接下来又是怎么排的?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水果ABAB的排列规律。

2、出示图二(ABBABB排列),说说这些水果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孩子观察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第三个是什么,接下来又是怎么排的?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水果ABBABB的排列规律。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队的,第一张图片是ABAB的规律,第二张图片是ABBABB的规律。

二、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进一步感知排列规律。(用ABAB、ABBABB的排列规律)

师:看完水果朋友排的队伍,我们再来给蔬菜朋友排排队伍吧。(简单的介绍蔬菜名称,出示PPT表格)

1、根据蔬菜的颜色形状进行排队:1个红的(番茄),1个紫色的(茄子)

2、根据蔬菜的颜色形状进行排队:1个绿的(青菜),2橙色的(胡萝卜)

三、请幼儿尝试按照ABAB或ABBABB规律排序、操作。

1、出示表格:我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表格,我们在表格里给蔬菜朋友排排队。

教师将幼儿操作的水果蔬菜操作纸分发给幼儿,幼儿按ABAB或ABBABB的规律排列。

2、讲解操作要求

我为你们都准备了一篮子蔬菜,请你们选出正确的蔬菜朋友,剪下来粘贴在表格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将幼儿做的操作进行分析与验证。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可以排队的,而且排队的方法也有很多,这些方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排序,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蔬菜水果进行排序,看看还可以根据其他的规律来进行排序。我们回去再试试看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按一定的规律给蔬果排队,并能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活动的重点是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难点是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二、活动准备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

教师:"大班的小朋友真听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时,大家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度过的,刚到中(8)班,孩子们之间较为陌生,彼此之间交往也较少。通过将近一年的接触、交往,孩子们之间由陌生逐渐相熟起来,有很多孩子在班里都有了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学本领,其乐融融。一次自由活动时,王蕾对张希源说:“源源,今天下午吃好饭了到我家玩吧。”源源听了很开心,就问王蕾说:“你家住在哪里呀?”“住在6楼。”“6楼的哪个房间呀?”“6楼呀,就是6楼呀。”王蕾很着急,可越着急越说不清楚。“我们家住201,可你们家住六零几呀?”源源有些不耐烦了。王蕾急得脸上通红,可就是说不清楚,直到她的奶奶来了,才彻底解决了问题。那天晚饭后,张希源确实去王蕾家了,两人玩得很开心,以后在幼儿园里更加形影不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后半学期幼儿的社会交往欲望更加强烈,而认识门牌号码无疑给孩子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工具,使孩子在交往中更方便,更自信。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以丰富孩子在门牌号码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在交往方面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应的房间。

2、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新房的快乐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1、幼儿分别对横的、纵的两方面的序数已有了解。

2、有少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玩过此类游戏,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材料准备: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层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一张。

2、幼儿操作用楼房每人一份(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分别为每层有两个房间的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的楼房及每层有三个房间的三层、四层的楼房若干,能力不同则提供给不同的材料。这样,在横的、总的两方面都拉开了距离,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使不同幼儿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基础上经验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写有门牌号码的小动物若干。

3、皱纸做的用于庆祝的彩带;录有《喜洋洋》音乐的磁带。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很多小动物们都围在小猴身边,他们在说什么呀?

——原来小猴告诉大家:“今天我去城里玩了,发现那里的人们住的都是高高的楼房,又宽敞又亮堂,我们也来盖楼房吧!”“好呀,好呀!”小动物们都欢呼起来。

2、巩固经验

(1)小动物们说干就干,不多久就盖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间房子的平房)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搬进第一座房子

2)小兔问什么要住在这里?

(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左往右数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以巩固幼儿在横的方面的序数经验)

(2)小兔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并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盖起来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层,美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

1)请幼儿帮某个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座房子。

2)小猪为什么住这里?

——原来数高楼是从下往上数,第一层,第二层------(此处要巩固的经验是:从下往上来数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以巩固幼儿在纵的方面序数的经验)

3、幼儿讨论——小猪觉得这栋楼房的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

(1)你们猜小动物们盖的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间)

(2)哇!果然和你们说的一样,小动物们这次盖的楼房每层都有两个房间。(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搬新房?(请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上来帮忙)

(1)小猴若住错了,这样讨论:小猴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小猴若住对了,这样讨论:你为什么请小猴住这里?(请帮忙的幼儿自己来回答)——此处幼儿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幼儿会认为小猴住对了,有的幼儿则认为小猴住错了,老师要请两种意见的幼儿分别说出理由。在此处教师要挖深挖透。

——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说出一个门牌号码请幼儿来找出房间:

例:教师说出302,请能力一般的幼儿来找出相应的房间1)他找得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在此处可重新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找房间时我们先找到第几层,然后再找到第几个房间。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尝试操作(看到小猴子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可羡慕了,都想快快住进新楼房,看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请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帮他们住进新楼房(1)提醒幼儿操作步骤:

1)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房间。

2)先找到楼层,再来找房间。

3)按小动物身上的门牌号码来找房间,每个房间都只住一只小动物。

5、教师讲评

(1)住对的

1)你的小兔身上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2)应该住那个房间?

3)你怎样找到这个房间?

(2)住错的

1)小猪住得对不对?为什么?

2)201在哪里?

3)请帮小猪住到201。

6、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来我们一起表示庆祝!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起舞欢庆乔迁之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此活动环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幼儿为小动物搬家,巩固横向(从左到右)点数楼房的方法。第二部分设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为房子设置门牌号、贴门牌号。引导幼儿在设置门牌号的过程中慢慢探索认知门牌号上各数字的意义和功用。第三部分小猪提出房子的弱点,幼儿重新造新房,让幼儿为小动物二次搬家,巩固纵向(从下到上)点数楼房的方法。幼儿讨论环节,我用猫头鹰提出房子的弱点来推进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讨论小动物下一幢高楼的样子,引出第三幢楼房。让幼儿自己来找门牌、贴门牌,以此巩固幼儿认知门牌号的实际意义。幼儿尝试操作环节旨在让幼儿根据已学的知识,用门牌号找到相应的房间。教师讲评环节除了教师进行个别的点评以外,还利用了公共资源进行了集体点评。我以让幼儿去小动物家做客庆祝乔迁之喜来结束整个活动。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大花片5、小花片10);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幼儿想象观察花片)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个别幼儿猜测)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个幼儿介绍)。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强调),然后轻轻打开操作板(教师示范打开方法),想想看你还能用5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面试一试、排一排。(播放音乐幼儿开始操作)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1个)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重点)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旗、两条线)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排几排队伍呀?(2排)每排队伍排几个?(5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一样长)像这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大小相同的花片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排得有的松,有的紧。)

教师总结:同样的花片排队,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靠的比较紧,队伍就会短一点。有的小朋友排的时候里面的距离比较大,队伍就比较长。我们把这个叫做疏与密。刚才我们就是把5个花片排的一样长或者疏密不同。

四、第三次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就再来接受挑战吧!看看这两个花片怎么样?(一个大一个小)

师:这一次请你们拿5个大的花片和5个小的花片排排队,看看它们能不能排得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师:你们成功了吗?表扬表扬自己吧!

五、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相同数量的多种排法。

师:请你们送花片回家吧!我们小朋友也到操场上去玩个排队游戏吧!(5人一组幼儿自由排各种队形。)

活动反思

我觉得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幼儿已会按一定规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儿还不知道按一定规律排序,为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活动。

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开始部分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8

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再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习5以内的序数,再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基础分析:中班幼儿对序数有一定的了解,平时的排队、生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的说到我排第几个,我是第几名,中班上学期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今天这节活动主要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难点在于会看坐标(间层),从下往上数,从左往右数,谁住在几零几。

教学目标

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关注生活中的数字,并对数字感兴趣。

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活动难点: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flash课件、操作板4块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PPT出示(大背景,森林里)导入: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2、通过动画画面,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提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呢?

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预设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分别指认。(避免重复)。(9个小动物:乌龟、大象、狐狸、松鼠、猴子、兔子、棕熊、小猪、猫头鹰)导: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20’核心过程活动一: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一)、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2)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课件中使用箭头)

(二)、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101问:看,这是什么呢?

(2)乌龟住在几零几?(102)你怎么知道是201呢?

(3)大象住在几零几呢?(103)

(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几零几?

(教师点击到动物,就出现相应的门牌号)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幼儿集体回答。预设:

(3层)追问:你谁怎么数的?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预设:

门牌号。

追问:101这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前面一个1表示第1层,后面一个1表示第一个房间,中间加一个“0”,这就是门牌号。

活动二:学习为小动物送门牌号(一)、出示动物和大房子导: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尝试为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贴门牌号。

提问: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游戏:小动物找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门牌号的贴纸,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住的位置为它们送去门牌号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一张,赶快行动吧!

1、个别操作2、幼儿操作预设: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门牌号,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请小朋友自己检查一下送的对不对,如有不对就改正1’

活动三:讲评PPT出示正确的门牌号,再次巩固。

师: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吧。看PPT再次验证活动延伸小动物们谢谢小朋友为它们贴好了门牌号,它们请我们去参观它们的新房子呢,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

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四个娃娃、还有排列卡,请小朋友给娃娃从矮到高排在排列卡上,注意从小红旗开始排。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排的?(针对出现的情况讲评)

(五)延伸活动:

师:又来了两个娃娃,他们也想排到队伍里来,老师把娃娃放进篮子里,区域活动时你们去试一试,把这两个娃娃也排进去。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中增加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分享、合作意识。这主要针对我班部分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的问题而提出。另外,知识的难度有所提高,表现在:让幼儿不仅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延伸序列,不仅尝试自己设计规律,还要用“多种方式”表现规律。“多种方式”,其实是把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渗透到数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这样的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所有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除个别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稍滞后及少数幼儿合作意识弱以外,其余幼儿均能达到目标。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10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5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有5节车厢的火车或有5棵小树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了解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A组:坐火车。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B组:捉迷藏。玩捉迷藏的小朋友先数数有几棵树,然后把各只小动物分别藏在树下,说说“xx动物藏在第x棵树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

A: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B小结: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叫第一。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排列位置也不同。

(四)游戏“排队”。

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幼儿游戏。(3—4遍)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流畅、清晰,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楚,提问的有效性非常好。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讲的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导致活动缺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氛围。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11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 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对于第一次接触按规律排队。通常孩子们都感觉比较困难。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排队对于孩子们比较贴近他们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感受排序是有规律的。在后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 篇12

设计意图:

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让幼儿正确理解“邻居”的含义并进而感知“相邻数”的含义,通过比较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是比它大1和小1的数。活动通过情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进而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2得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在游戏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企鹅图片6张,1-3数字卡片。

2、音乐《找朋友》。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学习2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感知相邻两数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以故事形式引出活动。

今天一大早,企鹅新村特别热闹,因为他们要搬新家了。企鹅哥哥一摇一摆走来了,我们来看看,来了几只企鹅哥哥?一只企鹅哥哥用数字几表示……企鹅哥哥、姐姐、弟弟都搬进了新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呀。

2、尝试运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小企鹅们来做智力游戏了,他们要给长条点卡排队。!.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找出1、2、3、4的点卡,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长条卡排队。

---3有好朋友吗?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为什么?(因为3在中间,它比前面的2多1,比后面的4少1.)

---引导幼儿观察长条卡片加以验证。

3、游戏:企鹅请客

今天,小企鹅们要请小朋友到他们的新家来聚餐。

小朋友每人一张数字卡,音乐响起,小朋友又唱又跳自由活动,音乐停,小企鹅出示数字几,他的好朋友就进入企鹅家里来,围到他的左右来聚餐。

一、观察企鹅的外形,找不同。

老师:有6只小企鹅来到了咱们的教室里,欢迎他们吧!

请幼儿区分6支企鹅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企鹅挨在一起,并将代表图片展贴在黑板上。

老师: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将数字1、2、3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

老师:谁上来数一数这里分别有几只企鹅?帮老师把小数字贴上。

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

老师:哪一种企鹅的数量是最多的?哪一种是最少的?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三、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老师:请你观察一下,小企鹅排列有什么规律呀?

1、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排在最后面;2在中间,所以1和3是2的好朋友。

2、幼儿尝试运用相邻数的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3的好朋友是谁呢?

3、电脑游戏测试

分别找出1、2、3的相邻数。

老师:现在考一考小朋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传球。音乐一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迅速举起卡片并回答:“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见!”

活动延伸

教师把动物头饰、数字1——10按顺序排列,长条点卡等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共幼儿练习寻找其他数的相邻数。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让幼儿能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同时认识数字。培养幼儿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我在设计这堂数学课程时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游戏为主,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游戏:“朋友在哪里”“找朋友”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每天乐此不疲的做着各种游戏,枯燥无味的上课他们毫无兴趣,因而在组织这节课时我每个环节都是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场地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运用到孩子们熟悉的各个环境中,如走廊、厕所等等,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一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更加勤于动手多制作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教学具。

相关文章

  • [收藏]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900字通用 课件之家栏目推荐你阅读“打击乐教案”等专题内容。课件之家的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关于幼儿打击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刚进入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上课之前要写教案。教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
    时间:02-06 打击乐教案    
  • 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汇总3篇)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课件之家编辑整理的“中班音乐猜谜教案反思”。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3篇 课件之家专题“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推荐内容。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写教案是老师每天都会做的工作之一。撰写教案能让老师思考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怎样提前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时间:02-25 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 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集锦 课件之家相关栏目推荐:“中班教案”。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一般来说教案的水平也体现了老师教学的水平,教案可以增强新手教师的信心,如何写教案才能符合课程目的呢?有请驻留片刻,课件之家的编辑为你推荐中班数学排排乐教案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时间:02-03 中班教案    
  • [收藏]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位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那么当我们写教案时应该思考些什么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能按简单的节奏型为乐曲作即兴伴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
    时间:04-30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教案